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立新

作品数:82 被引量:680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5篇天文地球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9篇地震
  • 31篇地震应急
  • 16篇震灾
  • 14篇地震灾害
  • 11篇烈度
  • 8篇灾情
  • 7篇震害
  • 7篇减灾
  • 6篇地震应急指挥
  • 6篇应急指挥
  • 6篇防震
  • 6篇防震减灾
  • 5篇地震烈度
  • 5篇应急
  • 5篇GIS
  • 4篇信息服务
  • 4篇信息系统
  • 4篇余震
  • 4篇震中
  • 4篇网络

机构

  • 64篇中国地震台网...
  • 35篇中国地震局
  • 12篇中国地震局地...
  • 4篇中国地震局工...
  • 3篇北京邮电大学
  • 3篇福建省地震局
  • 3篇云南省地震局
  • 3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河北省地震局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中国地震应急...
  • 1篇青海省地震局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陕西省地震局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新华三技术有...

作者

  • 82篇姜立新
  • 31篇杨天青
  • 30篇帅向华
  • 11篇张维佳
  • 9篇席楠
  • 8篇聂高众
  • 7篇张建福
  • 7篇刘在涛
  • 7篇刘钦
  • 6篇成小平
  • 6篇侯建盛
  • 6篇吴天安
  • 5篇李志强
  • 5篇杨满栋
  • 5篇李晓杰
  • 5篇郑韵
  • 4篇杨桂岭
  • 4篇米宏亮
  • 4篇李闽峰
  • 3篇董曼

传媒

  • 19篇地震
  • 12篇震灾防御技术
  • 9篇自然灾害学报
  • 8篇中国地震
  • 4篇地震地磁观测...
  • 3篇地震地质
  • 3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测绘通报
  • 2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山西地震
  • 1篇软件
  • 1篇灾害学
  • 1篇信息安全与通...
  • 1篇地震科学进展
  • 1篇邢台地震40...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9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天地图的互联网地震灾情快速获取处理与展布系统
2015年
“基于天地图的互联网地震灾情快速获取处理与展布系统”属于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南北地震带大震极灾区速判及灾情展布关键技术研究”(201108002)研究成果之一。该成果利用人工智能的极新技术,研究多策略地快速获取互联网上各种地震行业信息的方法;研究地震灾情汇集模式,为主动上报信息提供技术支持;研制协助应急工作人员进行信息收集、监测、处理、存贮、管理的工具模型。系统以开源的天地图作为地图资源平台,以ArcEngine作为开发平台,以SQLServer为数据库实现了对互联网地震灾情的快速获取、处理、展布和图文混排的灾情动态报告自动产出,为地震灾情的快速获取提供了一个有效工具和有力保证。
帅向华刘钦姜立新甄盟胡素平
关键词:地震灾情互联网展布地图ARCENGINESQLSERVER
利用余震频度分布进行宏观震中快速判定被引量:5
2015年
微观震中和宏观震中的偏离是现阶段震后烈度快速判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中国西部1970年以来7个MS≥6.5破坏性大地震后24小时内的余震频度N值的空间变化,分析和判定主震破裂的大致范围,从中得出可能的宏观震中位置,为大地震的应急救援提供参考。本文将主要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说明最小完整性震级确定的步骤和结果,N值计算方法和N值分布图的绘制以及宏观震中的确定,最后将7次大地震每个时段估计震中和实际的宏观震中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破坏性大地震24小时内不同时段由余震频度N值分布得到的宏观震中,可有效缩小由微观震中评估烈度产生的偏差;2震后2、4、12、24小时四个时段的估计震中能够作为烈度快速判定的修正因子,满足震后快速响应的时效性要求。并且震后24小时的估计震中效果最好。
郑韵姜立新杨天青刘杰
关键词:宏观震中
利用WEBGIS实现地震灾害信息数据的管理被引量:15
2003年
介绍了WEBGIS技术的特点、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及其在管理海量地理数据中的优势,并构建了基于WEBGIS的地震灾害信息数据的主体框架。
帅向华姜立新成小平
关键词:WEBGIS
强震人员损失回归预测方法被引量:10
2012年
在回顾近年对地震人员损失预测的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根据USGS的PAGER系统中地震人员损失回归模型,利用发生在1970-2008年间的128条地震现场调查灾害记录建立了我国东、西部区域适用的地震人员损失预测模型;并利用发生在1980-2007年间的234条地震损失记录建立了地震人员重伤数与人员死亡数的回归关系;最后利用模型对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的人员损失进行评估计算,得到了与实际震害损失相接近的评估结果。
李晓杰姜立新杨天青
关键词:对数正态分布
地震应急全时程灾情汇聚与决策服务技术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针对震前灾情难以预估,震后灾情获取缓慢且碎片化,灾情评估误差较大,决策支持不到位,灾情服务缺位等科学问题,综合考虑震前应急准备和灾后应急处置场景,重点研究全时程灾情与决策信息获取和分析手段,震后灾情信息实时汇聚与融合技术,震后基于致死性和易损性相结合的损失综合分析技术,不同区域辅助决策支持要点,面向多用户灾情信息服务产品可视化生成技术,建立灾情推送与信息准实时服务平台及终端,构建基于云架构的智能化、可视化地震应急信息全流程服务平台,开展应急协同服务示范,实现7级以上大地震灾情信息全时程服务。该项目将丰富地震灾情信息获取手段,形成涵盖灾情收集、信息速报、监测预警、分析评估、智能协同和动态发布等地震应急全过程技术平台,提升地震应急信息服务能力,对快速、科学施救具有重要意义。
刘钦姜立新帅向华聂高众陈维锋张鹏车爱兰
关键词:地震应急
地震应急联动信息服务技术平台设计探讨被引量:27
2011年
地震应急联动与紧急救援服务能力是国家地震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我国的地震应急联动与紧急救援服务能力在研究和建设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在未来一段时间将开展地震应急联动信息服务技术平台的建设。因此,地震应急联动信息服务技术平台的构成、设计和实现方式还有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文根据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的初步设计,对应急联动信息服务技术平台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其未来的进一步发展。
姜立新帅向华聂高众杨天青席楠李晓杰
关键词:地震应急信息服务
基于离散灾情信息的地震影响范围快速判定方法研究
<正>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根据地震速报,结合地震烈度经验衰减模型快速判定地震灾害范围和规模是地震灾害预估的常用手段,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显著,各地区地形地貌、场地类型以及建筑结构等差别很大,仅依靠经验烈度衰减模型进行地震...
杨天青姜立新
文献传递
地震安全信息公共服务技术平台探讨
<正>1.引言《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确立了总体目标:"到2020年,我国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0级左右、相当于各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的能力,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防震减灾能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姜立新帅向华侯建盛张勤杨天青张维佳
文献传递
地震灾害快速评估在地震科学命名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对于较大震级的破坏性地震,其宏观震中有可能与微观震中的地理名称不一样.地震命名差异对于新闻报道、媒体宣传、应急救援等工作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利用地震快速评估及烈度修正的方法,对2008-2014年发生在我国大陆地区31个5.0级以上破坏性地震的灾害规模的进行研究,为地震名称的确定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张维佳杨天青刘瑞丰姜立新
关键词:极震区地震应急灾害调查
地震科技信息中项目档案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2008年
地震档案工作是防震减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地震局系统形成的各类档案,记录了防震减灾工作重大事件和重要决策的始末原委,记录了几代人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是防震减灾事业历史进程的真实轨迹。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历来重视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要求重点项目形成的文件在归档前,按档案管理的要求,由文件形成单位进行整理组卷。在重点项目档案的整理组卷过程中,要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和成套性特点,
张维佳姜立新
关键词:地震科技信息档案管理防震减灾事业防震减灾工作档案工作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