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聂高众

作品数:102 被引量:1,316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7篇天文地球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9篇地震
  • 41篇地震应急
  • 22篇震灾
  • 14篇地震灾害
  • 14篇灾害
  • 11篇灾情
  • 9篇地震滑坡
  • 9篇应急
  • 9篇汶川地震
  • 9篇滑坡
  • 9篇减灾
  • 7篇地震灾情
  • 5篇烈度
  • 4篇地震动
  • 4篇地震烈度
  • 4篇致死
  • 4篇自然灾害
  • 4篇无人机
  • 4篇建筑
  • 4篇防震

机构

  • 99篇中国地震局
  • 17篇南京工业大学
  • 13篇中国地震台网...
  • 11篇云南省地震局
  • 3篇云南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四川省地震局
  • 3篇中国地震应急...
  • 2篇南京市地震局
  • 2篇国家地震局
  • 2篇中国科学院地...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市地震局
  • 1篇山东建筑大学
  • 1篇山东省地震局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工...

作者

  • 102篇聂高众
  • 20篇邓砚
  • 15篇安基文
  • 15篇苏桂武
  • 14篇徐敬海
  • 14篇范熙伟
  • 10篇高建国
  • 8篇李志强
  • 8篇姜立新
  • 8篇王秀英
  • 6篇帅向华
  • 5篇高娜
  • 5篇李永强
  • 5篇白仙富
  • 5篇李华玥
  • 3篇魏本勇
  • 3篇马宗晋
  • 3篇杨天青
  • 3篇刘惠敏
  • 3篇叶燎原

传媒

  • 19篇地震地质
  • 12篇自然灾害学报
  • 11篇灾害学
  • 7篇震灾防御技术
  • 6篇第四纪研究
  • 5篇中国地震
  • 4篇地震研究
  • 3篇地质科学
  • 3篇地震
  • 2篇世界地震工程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地震学报
  • 2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城市与减灾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岩土力学

年份

  • 2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9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 3篇2004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MDT的地震滑坡道路可通行性空间分布快速评估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如何预测地震滑坡道路可通行性空间分布是快速评估中的一个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MDT的地震滑坡道路可通行性空间分布快速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3个步骤:(1)定制路段单元,将路段作为地震滑坡道路可通行性评估的基本单元,利用GIS将评估区内的道路划分成路段,制作每条路段两侧180m的缓冲区;(2)对路段进行地震滑坡属性赋值,统计各缓冲区范围内不同地震滑坡敏感性水平的像元数量,将统计结果作为对应路段的地震滑坡属性;(3)路段可通行性空间分布推断,利用MDT模型计算道路可通行性,最后进行地震滑坡道路可通行性空间分布制图。利用该方法对我国2008年汶川M_(S)8.0、2014年鲁甸M_(S)6.5和2012年彝良M_(S)5.6、M_(S)5.7地震灾区进行研究。其中,汶川地震灾区用来进行地震滑坡道路可通行性空间分布快速评估方法的建立和方法有效性的评价,鲁甸地震灾区和彝良地震灾区则用来对所建立方法在相似区域可移植性的评价。通过计算P值来检验模型的统计学显著性,并通过计算kappa值来评价模型反演结果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出的道路可通行性是判断地震灾区道路是否因地震滑坡中断的良好指标;在允许一定误差的情况下,利用MDT模型进行地震滑坡道路可通行性空间分布快速评估的方法可以移植到其他相似区域。
白仙富白仙富聂高众聂高众徐硕
关键词:地震滑坡MDT
中国地震应急二级分区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在已有地震应急宏观分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讨论了进一步开展地震应急次级分区的意义及其分区方案的多样性;然后提取“政治经济强辐射中心、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人口聚居区、侨乡、大型工业危险源”等5方面社会经济因素在不同县域内的10种主要组合类型作为区划指标,采取“自下而上归并”的区划途径,进行了中国地震应急二级分区研究。结果表明,在将我国大陆划分为8个地震应急一级大区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角度又可大致划分出19个二级区;二级区的划分进一步揭示了不同地区开展地震应急工作时应注意的一些较具体的社会经济问题及其空间配置特点;两级分区的结合从“宏观概括”和“中观具体”两个层次示范了地震应急分区研究的基本内容。
邓砚苏桂武聂高众
关键词:地震应急
县(市)绝对地震应急能力评估方法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6
2011年
县(市)地震应急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国整个地震应急工作的成效。从县(市)绝对地震应急能力的内涵分析出发,结合汶川地震灾区县(市)地震应急能力实地调研工作取得的认识,首先初步构建了县(市)绝对地震应急能力指标体系框架;然后以四川省县(市)为例,在遵循科学性、系统优化和可操作性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围绕着1个目标层,设定5个准则层、9个指标层和17个变量层的四川省县(市)绝对地震应急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继而建立了一个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多指标综合法的四川省县(市)绝对地震应急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县(市)绝对地震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的建立能够对县(市)地震应急能力进行定量化的评价,从而为加强县(市)基层政府地震应急能力建设、提高其地震应急管理水平提供科学的依据。
邓砚聂高众苏桂武
关键词:指标体系
基于实地调研的中国西南地区不同震级人员死亡数量研究
2022年
地震是造成人员死亡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震后对人员死亡等灾情的快速评估是地震应急响应和救援的关键。总结经验发现,在地震前进行预评估工作是提高震后灾情快速评估精度和时效性的有效手段。通过对62次发生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历史震例分析后发现,当地震震级小于4.5级时,基本不会造成人员死亡情况。本研究利用我国云南和四川部分区县的实地调研数据,发现地震人员死亡数与震级存在指数函数关系,由此构建了针对各个区县的地震人员死亡人数指数函数估算模型,并计算了回归系数。基于该模型,获得了5.0~8.0级地震人员死亡数查找表(以0.5级为间隔),用于辅助震后快速评估工作。
范熙伟范熙伟邓砚聂高众李华玥
关键词:地震震级
汶川地震触发崩滑与Arias强度关系研究被引量:19
2010年
利用汶川地震获得的强震记录及诱发的大量崩滑数据,对地震触发滑坡和Arias强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到汶川地震在龙门山震区Arias强度可以触发崩滑的水平向下限值约为0.4m/s,上限值可以定为4m/s,研究区不同出露地层可以触发崩滑的Arias强度变化范围不同,平均下限不超过1.0m/s.对部署于龙门山断裂带的强震数据拟合,得到汶川地震龙门山震区Arias强度的衰减关系.利用衰减关系对地震触发崩滑影响区域的估计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表明综合了地震动记录的振幅、持时和频率信息的Arias强度参数与地震地表破坏程度关系更为密切.可以将Arias强度参数应用于震后地震触发崩滑等地质灾害影响区域的评估工作,评估结果较以烈度作为评估因子的结果更为集中,比较适合于震后应急期间灾害快速评估,可为应急救援决策和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信息.
王秀英聂高众张玲
关键词:汶川地震灾害评估
地震应急指挥模式探讨被引量:34
2004年
通过对地震应急指挥系统业务范畴、工作特点、所起作用及特定结构的较为系统的分析,确定了实现地震应急指挥功能的必备条件和实施地震应急指挥的各个关键环节。在总结了近几年地震应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就有关地震应急指挥模式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地震应急指挥模式的核心是"提醒"功能,所有指挥事项均应围绕"提醒"进行深化与展开。
苗崇刚聂高众
关键词:地震应急指挥模式
基于位置微博的地震灾情提取被引量:26
2015年
震后微博具有内容丰富,更新速度快等特点。研究了一种基于位置微博的地震应急灾情提取方法。介绍了位置微博的概念,论述了基于位置微博的地震灾情提取流程,包括:地震灾情位置微博抓取、处理、分析和展示等。研究了基于位置API的源位置微博抓取方法,阐述了基于粗格网与细格网的位置参数优化方法。通过构建位置微博地震灾情分类映射表,实现了位置微博灾情的归一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位置微博地震灾情分级表,将位置微博灾情内容数值化,并通过应用反距离空间差值法,实现了点集位置微博灾情向面状灾情信息的转化。最后,以云南永善地震为实例,展示了位置微博在地震灾情提取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位置微博在地震灾情提取与分析中有好的应用前景。
徐敬海褚俊秀聂高众安基文
关键词:地震灾情GIS
区域地震应急能力优先建设矩阵构建方法的初步研究——以四川省为例被引量:6
2012年
借鉴新一代的时间管理理论——"时间管理优先矩阵",提出并分析了区域地震应急能力优先建设矩阵的概念。分别以区域绝对和相对地震应急能力作为优先建设矩阵中"紧迫与否"和"重要与否"的定量化评价指标,构建了区域地震应急能力优先建设矩阵,划分了能力建设的四种类型,即需重点建设且紧迫性较强的区域类型(第Ⅰ类)、需重点建设但紧迫性较弱的区域类型(第Ⅱ类)、次重要建设但具一定紧迫性的区域类型(第Ⅲ类)和次重要建设且紧迫性较弱的区域类型(第Ⅳ类),在区域能力建设过程中应当遵循从第Ⅰ类到第Ⅳ类建设力度由重到轻、时间由急到缓,逐步开展的原则。最后,以四川省为例,以县(市)为基本评价单元,给出了四川省未来地震应急能力建设的优先等级类型。
邓砚聂高众安基文
基于历史地震数据的地震烈度与人员死亡率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基于历史震例数据,通过对不同烈度的人员死亡率的分析发现,人员死亡率与地震烈度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即人员死亡率随烈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烈度的人员死亡率有各自的分布区间范围,而通过对相邻烈度的人员死亡率的分析发现,相邻烈度人员死亡率存在着1个数量级的倍数关系,一般在10倍左右,在低烈度区域,倍数关系集中于偏向大于10倍的区间范围;在高烈度区域,倍数关系集中于小于10倍的区间范围。在此结果上,基于地震烈度、震级等因素构建了烈度人员死亡率模型,决定系数R 2值为0.8667,拟合结果相对较好,能够为后续基于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的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模型提供参考。
夏朝旭聂高众李华玥范熙伟周军学
关键词:死亡率烈度
国家地震应急快速响应信息系统建设——以首都圈地区为基础被引量:21
2006年
以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项目的建设为例,介绍了国家层次的地震应急快速响应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技术路线和核心功能。该系统以B/S和C/S混合结构为主体架构,以G IS为开发平台,实现了地震触发—灾害响应—灾害评估—辅助对策应急响应流程的各项相关核心功能,对我国开展“十五”应急响应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经验。
帅向华姜立新李志强聂高众
关键词:地震应急快速响应地理信息系统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