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进

作品数:127 被引量:271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3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7篇医药卫生
  • 5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2篇视网膜
  • 52篇网膜
  • 27篇血管
  • 25篇黄斑
  • 21篇玻璃体
  • 16篇断层扫描
  • 16篇成像
  • 15篇细胞
  • 15篇相干断层扫描
  • 14篇血管成像
  • 14篇光学相干
  • 14篇病变
  • 13篇脉络膜
  • 12篇视网膜脱离
  • 12篇糖尿
  • 11篇新生血管
  • 11篇水肿
  • 9篇视网膜病
  • 8篇视网膜病变
  • 8篇术后

机构

  • 120篇南京医科大学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深圳市眼科医...
  • 1篇西安市第一医...
  • 1篇淮安市第二人...
  • 1篇南京市溧水区...

作者

  • 127篇姚进
  • 66篇蒋沁
  • 24篇赵玥
  • 20篇徐向忠
  • 17篇沈轶
  • 12篇曹国凡
  • 8篇颜标
  • 7篇李秀苗
  • 6篇孙光丽
  • 6篇颜智鹏
  • 4篇张苏
  • 4篇薛劲松
  • 4篇商卫红
  • 4篇徐英男
  • 4篇袁南荣
  • 3篇钱晶
  • 2篇李倩
  • 2篇袁松涛
  • 2篇宋雨晨
  • 2篇王成虎

传媒

  • 14篇眼科新进展
  • 13篇中华眼底病杂...
  • 1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0篇江苏省第十五...
  • 5篇中国实用眼科...
  • 4篇中国激光医学...
  • 3篇临床眼科杂志
  • 3篇江苏卫生事业...
  • 3篇中国肿瘤外科...
  • 2篇眼科学报
  • 2篇中国医院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国际眼科纵览
  • 2篇中国眼底病论...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眼底病论...
  • 1篇现代科学仪器
  • 1篇眼科
  • 1篇眼科研究

年份

  • 4篇2024
  • 5篇2023
  • 13篇2022
  • 13篇2021
  • 8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12篇2017
  • 11篇2016
  • 9篇2015
  • 15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0
1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方樟柳碱改善玻璃体切割术后眼底血液循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对于玻璃体切割术后面向下体位患者的眼底血液循环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60例60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手术的患者术前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试验组30例,空白对照组30例,试验组患者于术后第1d起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连续14d,每日术眼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1次。术后第1d,术后1wk和2wk使用海德堡视网膜血流仪进行眼底扫描,记录相同部位视网膜微循环血流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比较术后1wk和2wk与术后第1d测得的血流参数(Vol,Flw,Vel),空白对照组术后1wk和2wk的血流参数均较术后第1d明显减少,试验组术后1wk和2wk的血流参数均较术后第1d增加,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玻璃体切割术硅油填充眼患者术后保持面向下体位,可能会造成视网膜供血的减少,继发眼底缺血改变;复方樟柳碱能有效改善玻璃体切割术后面向下体位患者的视网膜脉络膜微循环,对减少继发性眼底缺血、增强患者视功能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徐向忠钱晶徐英男姚进
关键词:复方樟柳碱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硅油填充
微课在高校眼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7
2016年
微课是指任课教师将课程知识点进行分割,借助现代媒体的灵活性和多样化,以若干视频形式呈现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辅以相关教学资源,以便学生有选择地进行个性化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高校《眼科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探讨微课方式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的应用。相比于传统教学手段,微课方式在眼科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促进交互式教学的开展,而且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颜标蒋沁姚进商卫红
关键词:眼科学教学方法
丹酚酸A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保护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研究
目的:丹酚酸A(SalA)是丹参的水溶性主要成分,本研究探讨SalA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RPE-19细胞,利用HO建立ARPE-19细胞的氧化损...
杨红张荟蒋沁姚进
文献传递
Wlds对实验性视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
刘璟禹王波李秀苗姚进蒋沁
脉络膜骨瘤的影像学诊断
2016年
目的探讨脉络膜骨瘤的临床特征以及影像学的表现,加深对该病的了解。方法回顾5例脉络膜骨瘤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眼底,B超、彩超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的特征。结果眼底检查可见肿瘤位于视神经乳头附近或黄斑区,大小不一,呈椭圆形、圆形或不规则形,色泽为黄白色或橙红色,边界清晰,边缘欠整齐,表面欠平整,可见瘤体内部散在色素沉着灶。B超检查:当声波接触到肿瘤时出现强反射,形成回声。CT检查见眼球后极部眼环上圆形、卵圆形、弧形或半环状光滑锐利的致密影。FFA显示早期肿瘤区呈稍弱荧光,部分于肿瘤内部可见血管丛荧光,随造影时间延长,逐渐呈强荧光。结论对于脉络膜骨瘤的诊断结合眼底检查、FFA、B超或CT扫描可做出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赵玥姚进蒋沁
关键词:脉络膜骨瘤影像学
复方樟柳碱改善玻璃体切割术后面向下体位患者眼底血液循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对于玻璃体切割术后面向下体位患者的眼底血液循环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病例观察系列.对60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手术的患者术前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试验组30例,空白对照组30例,试...
徐向忠姚进钱晶徐英男
动脉瘤型毛细血管扩张症伴黄斑水肿患眼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前后黄斑区血流密度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动脉瘤型毛细血管扩张症(1型Mac-Tel)伴黄斑水肿患眼抗VEGF药物治疗前后黄斑区血流密度的变化。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1型Mac-Tel伴黄斑水肿患者14例14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6例6只眼,女性8例8只眼;平均年龄(35.3±9.3)岁。所有患者均行BCVA、OCT血管成像(OCTA)检查。BCVA检查采用Snellen视力表并转换为logMAR视力记录。患眼均给予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每一个月1次,连续3个月。采用OCTA仪对患眼黄斑区3 mm×3 mm范围进行扫描,测量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3个月,停止治疗后2个月时的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层(SCP)、深层毛细血管层(DCP)血流密度,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范围300μm宽度内的血流密度(FD-300),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治疗前后黄斑区血流密度、CMT比较行配对t检验;血流密度与CMT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患眼平均logMAR BCVA为0.69±0.07,平均CMT为(468.43±26.59)μm。SCP、DCP平均血流密度分别为(50.99±1.19)%、(43.79±1.44)%,FD-300为(50.73±1.16)%。治疗后1周,1、3个月和停止治疗后2个月与治疗前logMAR BCVA、CMT、DCP血流密度、FD-3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MAR BCVA:t=6.77、13.30、16.99、9.51,P=0.00、0.01、0.00、0.01;CMT:t=6.99、15.88、26.10、6.50,P=0.00、0.01、0.01、0.00;DCP血流密度:t=6.75、8.61、15.12、7.63,P=0.00、0.01、0.01、0.00;FD-300:t=11.86、13.08、14.36、4.41,P=0.00、0.01、0.01、0.03)。治疗前SCP血流密度与停止治疗后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6,P=0.19);其余各治疗后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0、6.84、6.27,P=0.00、0.01、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D-300与CMT呈显著正相关(r2=0.54,P=0.04)。结论1型Mac-Tel伴黄斑水肿患眼SCP血流密度无明显变化,DCP血流密度降低,FD-300增加;抗VEGF药物治疗后,DCP血流密度增�
赵明齐艳姚牧笛姚进
关键词:局部血流毛细血管扩张黄斑水肿
玻璃体腔注射C_3F_8联合玻璃体手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疗效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C_3F_8联合23 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确诊的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患者29例(29眼)纳入研究。患者入院后先行玻璃体腔内注射0.8 m L C_3F_8,3 d后行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除及硅油填充术。观察玻璃体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变化情况,以及手术后视网膜复位率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玻璃体腔注射C_3F_8后29眼眼压均得到不同程度回升,眼前节炎症减轻,注气后3 d内共有23眼脉络膜复位。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后,视网膜复位25眼,占86.2%,3眼通过二次手术达到视网膜复位。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平均Log MAR视力为2.14±0.39、1.58±0.57、1.23±0.59,与手术前视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C_3F_8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
孙光丽姚进徐向忠沈轶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玻璃体腔注射玻璃体切除术
眼底自发荧光应用于后葡萄膜炎的观察研究
2014年
目的:眼底自发荧光(fundus autofluorescence, FAF)技术是近年来应用到临床的一项视网膜影像学技术,其可用于快速、无创地诊断和监测包括后葡萄膜炎在内的很多眼底疾病。本文将探讨FAF在后葡萄膜炎的影像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15只眼)后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行FAF、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 FFA)或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ICGA)等检查,对比FAF与眼底血管造影(FFA或ICGA)在监测黄斑水肿中的效果分析;对比后葡萄膜炎治疗前后眼底自发荧光的表现并进行评价分析。结果:1) 9例(15眼)后葡萄膜炎患者行FAF检查显示12只眼黄斑区呈范围大小不一的异常强荧光,而FFA/ICGA检查显示其中9眼黄斑区呈强荧光积存,同时OCT检查显示其中10眼黄斑区神经上皮层均有不同程度隆起增厚。2) 9例(15眼)后葡萄膜炎患者在治疗前后患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或保持不变(11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4眼视力保持不变),其相应FAF检查显示异常高荧光减弱,范围稍有缩小,同时异常低荧光区域不变或稍有扩大。结论:FAF在评估后葡萄膜炎黄斑水肿及评价后葡萄膜炎治疗前后疗效分析等方面具有简单无创、临床应用性强且随访性强的特殊应用价值。
颜智鹏姚进
关键词:后葡萄膜炎眼底自发荧光
靶向导航激光连续波阈值下功率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观察靶向导航激光连续波阈值下功率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CS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8年11月至2020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CCSC患者28例28只眼纳人研究。其中,男性17例17只眼,女性11例11只眼;均单眼发病。患者平均年龄(36.24±5.14)岁,平均病程(4.7±1.3)个月。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眼底自身荧光、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及其血管成像、多焦视网膜电图和微视野检查。BCVA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采用靶向导航激光系统行连续波阈值下功率治疗。治疗后2周及1、3个月采用与治疗前相同的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观察患眼BCVA、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黄斑中心10°范围平均光敏度(MS)以及黄斑中心区1环、2环P1波振幅密度变化。治疗前后CMT、SFCT、MS以及黄斑中心E1环、2环?,波振幅密度比较采用〖检验。结果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1、3个月,患眼平均logMARBCVA分别为0.74±0.16、0.57±20.16、0.22±0.05、0.21±20.06,平均CMT分别为(512.33±31.56)、(350.40±36.61)、(256.49±22.38)、(253.45±223.65)um,平均SFCT分别为(462.82±25.38)、(462.37±39.54)、(461.51±29.36)、(461.25±234.55)цт,平均MS分别为(16.32±5.41)、(17.53±4.23)、(19.52±4.12)、(21.35±2.77)dB。患眼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BCVA(t=6.52、5.71、6.01,t=0.00、0.00、0_00)、CMT(t=3.08、6.57、4.90,P=0.01、0.00、0.00)、SFCT(t=7.01、6.54、4.85,>0.08、0.07、0.17)、MS(t=6.17、4.25、5.46,t=0.02、0.00、0.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眼黄斑中心区1环、2环P1波振幅密度分别为(64.37±18.25)、(85.31±13.98)、(98.35±14.52)、(98.40±22.17)nV/deg^(2)和(36.12±18.32)、(44.02±17.15)、(62.35±14.85)、(63.17±15.79)nV/deg^(2)。患眼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
赵玥张苏臧晓蒋沁姚进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