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松

作品数:15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世纪坛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淋巴
  • 7篇水肿
  • 7篇淋巴水肿
  • 5篇导管
  • 5篇胸导管
  • 3篇原发性
  • 3篇造影
  • 3篇乳糜
  • 2篇心包
  • 2篇心包积液
  • 2篇造影术
  • 2篇下肢
  • 2篇淋巴管
  • 2篇淋巴管扩张
  • 2篇淋巴回流
  • 2篇淋巴回流障碍
  • 2篇淋巴造影
  • 2篇淋巴造影术
  • 2篇静脉
  • 2篇活检

机构

  • 15篇北京世纪坛医...
  • 2篇中国科学院自...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沈文彬
  • 15篇夏松
  • 14篇孙宇光
  • 12篇常鲲
  • 8篇信建峰
  • 5篇耿万德
  • 4篇刘昕
  • 3篇朱研
  • 3篇安然
  • 2篇徐毅
  • 1篇李滨
  • 1篇刘揆亮
  • 1篇吴静
  • 1篇朱宁
  • 1篇林香春
  • 1篇李忠艳
  • 1篇王纪文
  • 1篇张丽

传媒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医学信息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侧肢体黏液性肿胀四例
2010年
例1 患者女,37岁.左上肢肿胀2年,患肢胀痛、麻木3个月于2004年11月12日入院.周径增粗10-16 cm(图1),皮下波动感并多个直径1 cm肿物.核素淋巴显像:左上肢淋巴回流障碍(图2).手背肿物活检见皮下大量透明黏液,吸除2000 ml,深筋膜表面多发桑葚样肿物.标本分送4所医院病理科,3所回报神经纤维瘤;1所回报淋巴系肿瘤可能性大.
常鲲孙宇光夏松沈文彬耿万德
关键词:黏液性单侧肢体肿物活检淋巴回流障碍核素淋巴显像淋巴系肿瘤
淋巴结活检对40例下肢恶性淋巴水肿患者诊断价值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淋巴结活检在诊断下肢恶性淋巴水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下肢恶性淋巴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淋巴结活检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结果]40例患者从发现下肢淋巴水肿到确诊恶性肿瘤的时间为1个月至4年。患者均存在局部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伴有疼痛、肿瘤标志物异常等临床表现。40例肿大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分析肿瘤来源于上皮组织20例,来源于淋巴造血组织9例,来源不明11例。其肿瘤的原发部位多为距离淋巴水肿肢体较近处的病变器官和组织。[结论]淋巴结活检在下肢恶性淋巴水肿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郝昆孙宇光夏松信建峰常鲲李滨张丽沈文彬
关键词:淋巴结活检下肢淋巴水肿
基于ERNIE分类模型的淋巴水肿智能辅助诊断研究
2023年
目的/意义 探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应用于淋巴疾病的诊断效果,阐述样本稀缺背景下模型微调训练的解决方案,指出应用研究的难点和不足,并提出展望。方法/过程 从北京世纪坛医院淋巴外科既往收治的患者中选取755例为研究对象,基于患者电子病历非结构化文本数据,利用ERNIE 3.0分类模型进行淋巴水肿辅助诊断应用研究,通过两个层级分类任务,实现智能化诊断淋巴水肿疾病并区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结果/结论 ERNIE 3.0分类模型在淋巴水肿的判别任务中,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平均F1值均超过0.95。在原发性和继发性淋巴水肿的区分上,模型的平均Macro F1值达到0.901。两个任务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达到0.97和0.865,表明模型的准确分类效果。模型分类结果具有较好的可解释性,填补了智能化方法在淋巴疾病领域的应用空白。
汤昊宬信建峰冀秀元常鲲孙宇光夏松徐毅沈文彬
年轻女性大量乳糜心包积液一例被引量:1
2020年
临床中乳糜胸腔积液多见,乳糜心包积液极少见,先天性更少见。本文报道1例年轻女性先天性大量乳糜心包积液的诊治过程及文献复习,以期拓宽对心包积液病因的诊断思路。
于小晴夏松沈文彬刘昕朱宁李忠艳王纪文
关键词:心包积液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诊断的初步探讨被引量:6
2011年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intestinal lymphangiectasia, IL)是一种罕见疾病,为肠淋巴回流障碍所致肠淋巴管扩张,淋巴液自肠道漏出。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低蛋白血症、血淋巴细胞减少。为增加对该病的认识,现将我科1999-2009年收治的39例IL的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常鲲孙宇光夏松耿万德沈文彬
关键词:小肠淋巴管扩张症低蛋白血症淋巴回流障碍淋巴细胞减少罕见疾病
原发性面部淋巴水肿淋巴干病变的研究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面部淋巴水肿淋巴干病变的影像学特点及病因。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26例原发性面部淋巴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3例,女13例,年龄(21.8±13.9)岁,右侧面部肿胀6例,左侧面部肿胀14例,双侧面部肿胀6例,共32侧。总结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磁共振成像的影像学特点,并与术中探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26例原发性面部淋巴水肿患者磁共振淋巴导管成像共32侧,其中胸导管20侧,右淋巴导管12侧。胸导管磁共振成像可见颈段胸导管有扩张(13侧)和纤细(7侧)2种异常表现,右淋巴导管可见3种异常表现:扩张(6侧)、纤细(4侧)和未见明确管径结构(2侧)。手术探查发现颈段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存在结构异常,其原因包括:周围纤维组织的包裹(30侧),颈内静脉血管鞘的包裹(11侧),颈横静脉的压迫(5侧)及自身发育异常(2侧)。结论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磁共振成像可以作为一项有效诊断原发性面部淋巴水肿的影像学方法,颈段胸导管、右淋巴导管的结构异常可能是原发性面部淋巴水肿的致病因素之一。
信建峰孙宇光夏松常鲲朱研刘昕安然苏万春沈文彬
关键词:淋巴水肿面部胸导管磁共振成像
淋巴脂肪抽吸减容术在下肢原发性淋巴水肿中的治疗及分析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探讨淋巴脂肪抽吸减容术治疗下肢原发性淋巴水肿的疗效并进行相关分析。方法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下肢原发性淋巴水肿患者3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36.0±16.3)岁。应用淋巴脂肪抽吸减容术对患肢进行治疗,记录手术出血量、脂肪量、手术时间、手术前后患肢体积变化以及患者主观评价。将所得数据分别以患者性别、是否存在丹毒史及不同病变分期进行分组比较。结果在淋巴脂肪抽吸减容术中,脂肪吸出量900~3900ml,出血量160~1100ml。(1)患肢术前、术毕及术后3个月的体积差百分比分别为(31.4±16.4)%、(6.6±10.0)%、(12.2±10.7)%,术毕、术后3个月均比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50、P=0.000,t=5.365、P=0.000),术后3个月比术毕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8,P=0.041)。(2)不同性别间比较,术中抽出脂肪量及抽脂速度女性高于男性,术中出血量、术前体积差百分比、术毕体积差百分比、术后3个月体积差百分比男性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丹毒组与非丹毒组间比较,术中出血量丹毒组高于非丹毒组,术中抽出脂肪量及抽脂速度丹毒组均低于非丹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Ⅱ期组与Ⅲ期组比较,术中抽出脂肪量及抽脂速度Ⅱ期组高于Ⅲ期组,而术中出血量、术前体积差百分比、术毕体积差百分比、术后3个月体积差百分比Ⅱ期组均低于Ⅲ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3个月患者主观感觉患肢沉重、疲乏感较术前减轻,触痛及紧绷感觉较术前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脂肪抽吸减容术对下肢原发性淋巴水肿的肢体减容治疗具有一定效果,但需早期结合其他改善淋巴回流的治疗方法。患者的性别、疾病分期及是否反复丹毒病史是手术操作难度和预后的影响因素。
信建峰孙宇光夏松常鲲沈文彬
关键词:淋巴水肿下肢原发性
右胸肋骨Gorham病一例
2011年
患儿女,6岁。因呼吸困难1个月于2008年7月28日入院。4年前右胸壁软组织挫伤,胸部x线片:肺及肋骨未见异常(图1)。3年前因呼吸困难外院诊断为右乳糜胸,给予穿刺抽水3次,穿刺液为血性乳糜样,共1500ml,遂经右胸行胸导管结扎术,术中见食管下段右侧胸膜呈蜂窝状,有乳糜溢出,遂局部缝扎3道,术后乳糜胸水逐渐消失。
耿万德沈文彬孙宇光夏松常鲲
关键词:GORHAM病乳糜胸水胸导管结扎术胸部X线片食管下段
原发孤立性乳糜性心包积液43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原发孤立性乳糜性心包积液的临床特点及异常反流通路形成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8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淋巴外科收治的43例原发孤立性乳糜性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1例,女性22例,年龄(23.0±15.9)岁(范围:2~57岁)。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心包积液和血液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总蛋白及白蛋白水平的差异,并分析直接淋巴管造影术及术后CT显示的淋巴系统结构特点。结果原发孤立性乳糜性心包积液与血液相比,甘油三酯水平更高[(9.67±5.11)mmol/L比(1.28±0.89)mmol/L,t=10.557,P<0.01],总胆固醇[(2.19±0.52)mmol/L比(4.12±1.06)mmol/L,t=-3.732,P<0.01]、总蛋白[(61.25±16.17)g/L比(68.26±8.30)g/L,t=-2.958,P=0.005]、白蛋白[(36.63±7.06)g/L比(42.32±4.73)g/L,t=-5.747,P<0.01]更低。直接淋巴管造影术显示,胸导管颈段表现为迂曲扩张型和紊乱纤细型,造影剂回流入血障碍,造影剂的异常反流通路包括经支气管纵隔干反流型26例、经胸导管胸段异常通路型5例、未见反流通路型12例。术后CT显示,41例心包、纵隔和肺门淋巴结不同程度造影剂显影,2例未见显影。结论乳糜性心包积液与血液相比,表现为高甘油三酯、低总胆固醇、低总蛋白、低白蛋白。胸导管颈段结构异常造成乳糜回流障碍并形成异常反流通路可能与本病有关。
信建峰孙宇光夏松常鲲朱研刘昕安然苏万春沈文彬
关键词:心包积液乳糜淋巴造影术胸导管
肝硬化合并乳糜性腹水34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摘要】目的总结肝硬化合并乳糜性腹水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2007年7月至2012年11月同时诊断为肝硬化与乳糜性腹水者的病史资料。分析患者病因、肝功能状况、腹水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及转归。计量资料比较采用U检验。结果共纳入患者34例,其中男27例,女7例,平均年龄为(51.7士12.5)岁。肝硬化病因以乙型肝炎(20/34,58.8%)最为多见,Child—Pugh分级均为B级(26例)和C级(8例)。腹水外观呈乳糜样者17例,血清一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为18.8(2.6~32.5)g/L,其中SAAG≥11.0g/L者27例(84.4%)。腹水TG为2.94(O.26~16.75)mmol/L,其中〉1.25mmol/L者占27例(84.4%)。SAAG≥11.0g/L者的腹水TG水平[2.66(0.26~16.75)mmol/L]明显低于SAAG〈11.0g/L者[7.07(2.26~15.67)mmol/L,U=24.00,P=0.023。淋巴管核素显像提示造影剂进人腹腔者29例(85.30A),直接淋巴管造影提示淋巴管结构异常者15例(60%)。保守治疗12例,4例有效,行腹腔一静脉腹水转流术13例,12例有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11例,7例有效。结论淋巴管结构异常可能是肝硬化患者出现乳糜性腹水的重要原因之一;肝硬化合并乳糜性腹水在临床仍表现为门静脉高压性腹水的特点,SAAG水平可能取决于腹水TG含量;淋巴管核素显像用于乳糜性腹水定性诊断价值较大,而直接淋巴管造影有助于发现淋巴管结构异常。
刘揆亮孙宇光夏松沈文彬吴静林香春
关键词:肝硬化乳糜性腹水淋巴管淋巴造影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