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琦

作品数:90 被引量:388H指数:1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医学卫生科技联合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0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6篇心肌
  • 29篇心肌梗死
  • 29篇急性心肌梗死
  • 29篇梗死
  • 24篇住院
  • 22篇中医
  • 16篇心力衰竭
  • 16篇衰竭
  • 15篇住院患者
  • 11篇中医药
  • 10篇心肌梗死患者
  • 10篇急性心肌梗死...
  • 10篇急性心肌梗死...
  • 9篇动脉
  • 8篇心病
  • 8篇冠心病
  • 7篇医药治疗
  • 6篇心力衰竭患者
  • 6篇血压
  • 6篇注射液

机构

  • 88篇首都医科大学...
  • 11篇北京中医医院...
  • 8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北京市中医研...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杭州市中医院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泰康人寿保险...
  • 1篇北京市朝阳区...
  • 1篇北京市回民医...
  • 1篇北京市大兴区...

作者

  • 88篇周琦
  • 64篇刘红旭
  • 51篇尚菊菊
  • 24篇来晓磊
  • 14篇邢文龙
  • 14篇石卉
  • 13篇高伟
  • 10篇李享
  • 6篇佟彤
  • 5篇彭伟
  • 5篇王振裕
  • 5篇杨志海
  • 5篇李爱勇
  • 4篇郑丽
  • 4篇张竹华
  • 4篇王玲
  • 4篇赵军
  • 4篇赵一平
  • 3篇夏军
  • 3篇康学

传媒

  • 21篇北京中医药
  • 8篇中西医结合心...
  • 8篇世界中医药
  • 3篇中国中医急症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北京中医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华医学信息...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10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10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17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4例2型糖尿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调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2009-2010年度2型糖尿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患者临床特征。方法:采用设计调查表,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2009-2010年度2型糖尿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
周琦黄静娟刘红旭尚菊菊来晓磊
关键词:2型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
全国三级中医医院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状况调查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以回顾性调查方式了解全国三级中医医院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开展情况。方法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短信、微信等多种方式,以问卷调查形式登记国内三级中医医院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开展情况及围术期常规中药干预情况,对所获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和讨论。结果全国共计调查319所三级中医医院,144所医院开展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87所医院参与此项调查。调查显示:自2007年起,开展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的中医医院开始增多;具备心外科或胸外科技术支持的医院数量较少;副主任/主任医师占介入诊疗医师结构比重最大;2014年—2016年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诊PCI例数逐年增加。具备开展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血管内超声(IVUS)、光学相关断层成像术(OCT)、血流储备分数(FFR)及冠状动脉旋磨技术(PRCA)等相关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新技术条件的三级中医医院相对较少。国内三级中医医院在PCI围术期运用口服中成药、中药静脉制剂、中药汤剂干预较为普及。结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在全国三级中医医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尚需通过增加配套设备、加大人才培养投入、改进管理模式、增加心胸外科支持、放宽准入限制等措施,进一步促进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在国内中医医院的快速、规范发展。
黄熙曼刘红旭林谦尚菊菊周琦来晓磊邢文龙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参元益气活血胶囊对择期PCI围手术期心肌保护以及血清GSH、MPO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评价参元益气活血胶囊(SYD)干预不稳定性心绞痛择期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PM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从氧化应激角度探讨其潜在的干预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观察方法,共76例满足纳入标准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被随机分至SYD组(36例)或安慰剂组(40例),SYD组术前3天口服SYD,每日3次,每次4粒;安慰剂组术前3天口服安慰剂,每日3次,每次4粒。于术前12 h、术后4 h、术后24 h、术后1周动态检测血清肌钙蛋白T(c Tn T)和氧化应激指标还原性谷胱甘肽(GSH)、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以术后血清c Tn T水平升高大于正常上限第99百分位数为PMI诊断标准。结果 SYD组发生PMI例数(3例)少于安慰剂组(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过程中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事件。与术前比较,2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在术后4、24 h均发生改变,SYD组变化程度有低于安慰剂组的趋势。SYD组术后24 h MPO水平低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GSH水平在各时间点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YD具有择期PCI围手术期心肌保护作用,且安全性较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心肌氧化损伤相关。
尚菊菊刘红旭周琦邢文龙杨志海贾思涵褚福永李享
关键词:髓过氧化物酶
64例2型糖尿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2017年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患者临床特征。方法采用设计调查表,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2009—2010年度2型糖尿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注册,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状况。结果共注册满足纳入标准患者64例,其中60.93%发生心律失常;中医证候以虚证居多,其中心肾阳虚最多(26.56%);虚实夹杂证其次,其中阳虚水泛占14.06%,气虚血瘀占10.93%;实证最少。结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具有高龄、伴随疾病较多、病情较重等特点,以终末期患者居多。中医辨证以虚证为主,临床证型分布较为复杂。
周琦黄静娟刘红旭刘红旭尚菊菊邢文龙夏军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2型糖尿病
基于络病理论的9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以络病理论为基础上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以96例符合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例,通过临床调查和数据整理。结果:根据中医诊断及中医证候的特征,发现不同性别的患者发病平均年龄存在着差异,高龄患者居多。结论...
周琦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络病理论中医证候
丹参类静脉制剂对择期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丹参类静脉制剂对择期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非同期对照观察常规治疗及加用丹参粉针、丹参酮ⅡA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对择期PCI的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血清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Myocardial-bound Creatine Kinase,CK-MB)的影响,探讨丹参类制剂对择期PCI围手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结果:PCI术后与术前相比较,常规组术后血清中CK-MB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粉组术后血清中CKMB水平较术前亦有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酮组术后血清中CK-MB水平较术前有所降低,其差异接近统计学意义(P=0.053);丹红组术后血清中CK-MB水平较术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丹参类静脉制剂对择期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以丹红注射液作用最为明确。
周琦张大炜刘红旭张竹华李爱勇林晓烁田伟李腾飞邢文龙
关键词:丹参静脉制剂
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药临床治疗现状被引量:1
2006年
周琦刘红旭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药治疗溶栓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微循环损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冠脉微循环损伤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接受择期冠脉介入治疗且发生PCI术中冠脉微循环损伤的患者5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丹红注射液1周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丹红注射液改善患者PCI治疗术后冠脉微循环损伤的有效性,并于药物治疗后7天和6个月分别复查冠脉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MR)。结果 PCI术后药物治疗1周,对照组患者冠脉IMR均值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52±2.85VS22.47±2.83,P=0.066);试验组患者冠脉IMR均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73±3.60VS16.58±6.03,P<0.001)。PCI术后6个月复查,对照组患者的冠脉IMR均值较基线均值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52±2.85VS22.96±2.08,P=0.054);试验组患者的冠脉IMR均值较基线均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73±3.60VS18.51±4.15,P=0.009)。术后1周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冠脉IMR的组间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47±2.83VS16.58±6.03,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冠脉微循环损伤。
刘庆荣刘红旭邢文龙张海彤周琦张洪亮宋光远吴永健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微循环损伤中西医结合治疗丹红注射液
心衰合剂对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无创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应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观察心衰合剂对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将60例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应用Bio Z-2011-101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选取心率(HR)、收缩压(SB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每搏指数(SI)、速度指数(VI)、加速指数(ACI)、预射血期(PEP)、收缩时间比率(STR)10种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血流动力学定量评估,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进行评估。结果 2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HR减慢,CO、CI、SV、SI明显提高(P<0.05),PEP、STR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HR减慢,CO、CI、SV、SI明显提高(P<0.05),PEP、STR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2组SBP、VI、AC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衰合剂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具有较好的血流动力学效应,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能及时反映心衰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可作为评估心衰治疗的量化指标。
杨雪卿王巍周琦
关键词:心衰合剂无创血流动力学
北京地区中医医院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治疗状况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中医医院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对北京地区16家中医医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AMI患者进行注册登记,描述AMI的临床治疗状况。结果本次研究共收集有效病例1390例,总发病的平均年龄66.46岁。所有AMI患者中,有冠心病及脑卒中史分别占总患者数的39.78%和35.68%;伴发高血压病占56.62%、糖尿病24.03%、血脂异常11.73%。心功能KILLIP分级:Ⅰ级患者50.22%,Ⅱ级患者29.78%,Ⅲ级患者10.07%,Ⅳ级患者4.53%,另有5.40%分级不详。420例患者进行了再灌注治疗,总再灌注治疗率30.22%,早期再灌注率20.94%。其中溶栓治疗占14.03%;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占所有病例的15.97%,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占所有病例的0.50%。阿司匹林使用率为84.10%,噻氯吡啶及氯吡格雷为20.79%,β受体阻滞剂59.78%,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的为70.86%,低分子肝素为78.13%,普通肝素为11.29%,调脂药为44.46%,硝酸酯类为80.72%。1254例(90.22%)患者接受了中药静脉制剂点滴治疗,使用频度高的前6种为:生脉、血塞通、香丹、丹参粉针、复方丹参和血栓通注射液。结论北京地区中医医院的AMI住院患者具有其独立的临床特征。中医医院在规范治疗方面进步明显,特别是介入治疗方面,改善治疗观念与规范化治疗仍是努力的方向。中药静脉制剂在AMI治疗当中得到广泛应用。
田静峰周琦尚菊菊刘红旭李俊德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