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文龙

作品数:65 被引量:207H指数:1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3篇中医
  • 12篇心肌
  • 10篇动脉
  • 10篇冠状
  • 10篇冠状动脉
  • 9篇心绞痛
  • 9篇心力衰竭
  • 9篇手术
  • 9篇衰竭
  • 9篇中医药
  • 9篇围手术
  • 9篇围手术期
  • 9篇介入
  • 9篇绞痛
  • 8篇心肌损伤
  • 8篇择期
  • 8篇择期PCI
  • 8篇冠状动脉介入
  • 7篇血瘀
  • 7篇益气

机构

  • 6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6篇北京中医药大...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市中医研...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中医医院...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市隆福医...

作者

  • 64篇邢文龙
  • 61篇刘红旭
  • 29篇尚菊菊
  • 18篇来晓磊
  • 16篇李享
  • 14篇周琦
  • 7篇杨志海
  • 7篇佟彤
  • 6篇李爱勇
  • 4篇刘子豪
  • 4篇张玉灵
  • 3篇刘巍
  • 3篇武红莉
  • 3篇褚福永
  • 2篇夏军
  • 2篇仇盛蕾
  • 2篇李思耐
  • 2篇李腾飞
  • 2篇张大炜
  • 2篇张竹华

传媒

  • 18篇北京中医药
  • 12篇世界中医药
  • 8篇中西医结合心...
  • 8篇世界中西医结...
  • 7篇中医杂志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医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3篇2023
  • 12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7篇2018
  • 14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4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瘀结生虚”论治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
2023年
认为“瘀结生虚”是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重要病机。消融术后以血瘀为主,同时蕴结痰火、气滞、水饮等多种病邪,导致脏腑虚损,心失所养,应重视血瘀结合诸多实邪导致脏腑虚损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中的重要地位。提出消融术前应化瘀与补虚并重,注重宁心化瘀、调补内虚以预防术后房颤复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则应重视化瘀祛邪、调脉补虚,重点关注瘀结痰火、瘀结气滞、瘀结水饮等实性病邪,并兼顾脏腑虚损之象,分别治以化瘀祛痰、降火通脉兼调补心脾,化瘀行滞、通畅气血兼补肺益气,祛瘀化饮、温阳活血兼固本养心为法,达标本同治之目的。
李明轩李红典刘红旭邢文龙来晓磊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与报告质量评价
2023年
目的 评价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方法学和报告质量。方法 检索中文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数据库,PubMed数据库、Scopus数据库、Cochrane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到2022年12月31日。纳入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中英文文献,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AMSTAR量表和国际报告规范PRISMA量表分别进行方法学和报告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92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文献,中文文献178篇,英文文献14篇,2008年到2022年总体发文量呈上升趋势。AMSTAR量表平均分为(6.46±1.32)分,中英文文献分别为(6.31±1.24)分、(8.29±0.83)分,3篇(1.6%)文献提供了前期设计方案,没有文献提供纳入研究及排除研究文献的清单,33篇(17.2%)文献将发表情况考虑在纳入标准中,83篇(43.2%)文献报告了相关利益冲突,4篇中文文献和6篇英文文献属于高质量文献,161篇中文文献和8篇英文文献属于中等质量文献,低质量文献13篇均为中文文献。PRISMA量表平均分为(19.95±3.13)分,中英文文献分别为(19.81±3.11)分、(21.75±2.92)分,5篇(2.6%)文献报告了研究方案和注册信息,69篇(35.9%)文献报告了其他分析结果。结论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及报告质量存在缺乏前期研究设计方案、未报告相关利益冲突、未提供纳入研究及排除研究文献的清单、结果报告不充分等问题,中文文献质量整体低于英文文献,需要进一步提高方法学水平和报告质量。
来晓磊黄明月刘红旭尚菊菊邢文龙李享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药疗法META分析
《北京中医药》杂志2014年发表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评价《北京中医药》杂志2014年发表的中医药随机对照试验(RCT)报告的质量。方法手工检索2014年《北京中医药》杂志刊载的全部文章,筛选出RCT文章,对其试验设计、方法学及报告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014年杂志共发表临床研究类文章119篇,其中RCT文章74篇(62.1%)。RCT文章中有70篇(94.5%)描述入选标准、排除标准;68篇(91.8%)描述了基线资料的可比性;49篇(89.4%)描述了随机方法,其中45篇用随机数字表,2篇用随机信封,计算机伪随机及中央随机系统设计各1篇;24篇(32.1%)描述了不良事件的处理;19篇(25.6%)描述了流失病例;3篇(4.0%)描述了盲法;2篇(2.7%)描述了分配隐藏及估算样本量的方法;没有描述试验流程图的报告。应用Jadad量表评分:0-2分研究60篇,3-5分研究14篇。结论《北京中医药》杂志临床研究类文章中RCT文章具有较高比例,但Jadad高分文章比例相对较少,加强科学论文书写指导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杂志质量。
李峙宝邢文龙杨志海张琨王方李兮超刘红旭
关键词:随机对照试验
全国三级中医医院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状况调查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以回顾性调查方式了解全国三级中医医院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开展情况。方法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短信、微信等多种方式,以问卷调查形式登记国内三级中医医院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开展情况及围术期常规中药干预情况,对所获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和讨论。结果全国共计调查319所三级中医医院,144所医院开展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87所医院参与此项调查。调查显示:自2007年起,开展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的中医医院开始增多;具备心外科或胸外科技术支持的医院数量较少;副主任/主任医师占介入诊疗医师结构比重最大;2014年—2016年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诊PCI例数逐年增加。具备开展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血管内超声(IVUS)、光学相关断层成像术(OCT)、血流储备分数(FFR)及冠状动脉旋磨技术(PRCA)等相关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新技术条件的三级中医医院相对较少。国内三级中医医院在PCI围术期运用口服中成药、中药静脉制剂、中药汤剂干预较为普及。结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在全国三级中医医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尚需通过增加配套设备、加大人才培养投入、改进管理模式、增加心胸外科支持、放宽准入限制等措施,进一步促进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在国内中医医院的快速、规范发展。
黄熙曼刘红旭林谦尚菊菊周琦来晓磊邢文龙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参元益气活血胶囊对择期PCI围手术期心肌保护以及血清GSH、MPO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评价参元益气活血胶囊(SYD)干预不稳定性心绞痛择期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PM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从氧化应激角度探讨其潜在的干预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观察方法,共76例满足纳入标准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被随机分至SYD组(36例)或安慰剂组(40例),SYD组术前3天口服SYD,每日3次,每次4粒;安慰剂组术前3天口服安慰剂,每日3次,每次4粒。于术前12 h、术后4 h、术后24 h、术后1周动态检测血清肌钙蛋白T(c Tn T)和氧化应激指标还原性谷胱甘肽(GSH)、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以术后血清c Tn T水平升高大于正常上限第99百分位数为PMI诊断标准。结果 SYD组发生PMI例数(3例)少于安慰剂组(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过程中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事件。与术前比较,2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在术后4、24 h均发生改变,SYD组变化程度有低于安慰剂组的趋势。SYD组术后24 h MPO水平低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GSH水平在各时间点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YD具有择期PCI围手术期心肌保护作用,且安全性较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心肌氧化损伤相关。
尚菊菊刘红旭周琦邢文龙杨志海贾思涵褚福永李享
关键词:髓过氧化物酶
64例2型糖尿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2017年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患者临床特征。方法采用设计调查表,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2009—2010年度2型糖尿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注册,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状况。结果共注册满足纳入标准患者64例,其中60.93%发生心律失常;中医证候以虚证居多,其中心肾阳虚最多(26.56%);虚实夹杂证其次,其中阳虚水泛占14.06%,气虚血瘀占10.93%;实证最少。结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具有高龄、伴随疾病较多、病情较重等特点,以终末期患者居多。中医辨证以虚证为主,临床证型分布较为复杂。
周琦黄静娟刘红旭刘红旭尚菊菊邢文龙夏军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2型糖尿病
基于数据挖掘刘红旭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用药规律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刘红旭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整理刘红旭教授2009年—2019年门诊医案,筛选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病案,应用Excel 2016、IBM SPSS statistics 15.0、IBM SPSS Modeler 18.0等软件进行筛选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对处方所涉及药物的用药频次、药味、药性、归经、功效及组方规律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刘红旭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处方713个,中药184味,经分析刘红旭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用药以平抑息风药(19.40%)、补益药(16.36%)和清热药(12.74%)为主。药性以寒性药物(39.84%)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主要归肝、肺、脾经,常用的药物有天麻、菊花、怀牛膝、钩藤、石决明、赭石、白术、鸡血藤、甘草、炒酸枣仁等;常用药对组合有"生龙骨-生牡蛎""菊花-枸杞子""当归-柴胡""陈皮-姜半夏"等;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和刘红旭教授临床经验归纳出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滋生青阳汤、半夏白术天麻汤4首核心处方及9类加减用药。结论刘红旭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以"三平一化"为主要治则,以平肝清热、平肝潜阳、平肝滋阴、化痰降浊为主要治法,根据寒热虚实不同处方不同。同时结合患者合并症状、证型施以益气生津、滋补肝肾、泄热通便、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利水渗湿、开窍醒神、宁心安神、行气解郁之法。
刘子豪邢文龙邢文龙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数据挖掘用药规律
丹参类静脉制剂对择期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丹参类静脉制剂对择期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非同期对照观察常规治疗及加用丹参粉针、丹参酮ⅡA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对择期PCI的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血清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Myocardial-bound Creatine Kinase,CK-MB)的影响,探讨丹参类制剂对择期PCI围手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结果:PCI术后与术前相比较,常规组术后血清中CK-MB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粉组术后血清中CKMB水平较术前亦有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酮组术后血清中CK-MB水平较术前有所降低,其差异接近统计学意义(P=0.053);丹红组术后血清中CK-MB水平较术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丹参类静脉制剂对择期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以丹红注射液作用最为明确。
周琦张大炜刘红旭张竹华李爱勇林晓烁田伟李腾飞邢文龙
关键词:丹参静脉制剂
阶段法提高中医心血管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分析
2017年
为提高中医医院心血管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实行阶段法培训方案。制定阶段培训计划,量化管理,严格考核,强化主动学习,使规培医师由浅入深地掌握中医医院心血管科的疾病种类、特点及诊疗规范,达到中医心血管科规范化培训目标,并试图将阶段法培训在中医心血管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推广。
李宏艳仇盛蕾褚福永邢文龙尚菊菊
关键词:心血管科
疏血通注射液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应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探究疏血通注射液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CNKI、VIP、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常规西药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观察组)对比单纯常规西药(对照组)治疗UA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s),检索年限均为建库起至2018年9月23日,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项RCTs,1 25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较对照组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特殊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疏血通注射液可改善UA患者心绞痛症状,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性良好。
张振民刘红旭周琦邢文龙李享尚菊菊
关键词:疏血通注射液不稳定型心绞痛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