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悦

作品数:36 被引量:143H指数:7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2篇电气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2篇成像
  • 10篇肝癌
  • 9篇VX2肝癌
  • 7篇肝癌模型
  • 7篇VX2肝癌模...
  • 5篇胸部
  • 5篇血管
  • 5篇造影
  • 4篇食管
  • 4篇细胞
  • 4篇灌注
  • 4篇灌注成像
  • 3篇血管生成
  • 3篇食管癌
  • 3篇实时超声
  • 3篇实时超声造影
  • 3篇图像
  • 3篇图像质量
  • 3篇VX2
  • 3篇CT灌注

机构

  • 23篇郑州大学第一...
  • 7篇郑州大学
  • 2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29篇周悦
  • 20篇高剑波
  • 11篇董军强
  • 10篇王明月
  • 7篇侯平
  • 6篇许瀚
  • 5篇郭华
  • 5篇王睿
  • 4篇查开继
  • 3篇杨学华
  • 2篇樊青霞
  • 2篇李薇
  • 2篇王峰
  • 2篇曲艳红
  • 2篇蒲实
  • 2篇岳松伟
  • 2篇张永高
  • 2篇孟祥瑞
  • 1篇马望
  • 1篇张帆

传媒

  • 4篇世界华人消化...
  • 4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07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能谱单能量成像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对胸部低扫描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
王睿周悦高剑波
兔VX2肝癌模型制备中动物伦理问题探析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探索伦理关怀在兔VX2肝癌模型制备中的作用,分别通过对兔VX2肝癌模型建立前动物饲养、管理、实验兔的备皮方法,模型建立中从麻醉到建模以及实验结束后对实验动物的安乐死等各个方面进行伦理分析,探讨伦理关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发现兔VX2肝癌模型制备中必要的伦理关怀,有利于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同时可使实验人员树立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生命观。兔VX2肝癌模型制备中必要的伦理关怀符合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求。
王明月高剑波董军强周悦梁盼
关键词:肝脏动物模型医学伦理
能谱CT充气检查联合GSI自动智能辅助技术在评估食管癌分期诊断中的研究价值
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 能谱GSI自动智能辅助技术联合低碘对比剂注射量对不同体质量指数胸部CT增强扫描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  背景和目的:  作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功能成像技术,常规能谱CT通过14...
周悦
关键词:食管癌
文献传递
宝石能谱计算机自动智能辅助技术联合低剂量个性化扫描用于双期胸部CT增强检查的图像质量评价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评价宝石能谱计算机自动智能辅助技术(GSI assist)联合低剂量个体化扫描方案用于双期胸部CT增强扫描患者的图像质量。方法:120例行双期能谱CT增强扫描的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再分别按照体重指数(BMI)分为偏瘦、正常和超重3个亚组。患者均行美国GE宝石能谱CT扫描。研究组采用GSI assist扫描模式,对比剂碘注射剂量按300 mg/kg计算;对照组采用常规120 kVp扫描模式,碘注射剂量按450 mg/kg计算。对两组图像质量分别进行主观评分和客观评分(CNR),并记录辐射剂量。结果:按BMI分层后,研究组动脉期和静脉期低能级(70 keV)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感兴趣区CNR均高于对照组(P<0.05);辐射剂量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I assist联合低剂量个性化扫描能够有效提高胸部CT增强扫描图像质量,减少患者总对比剂用量的同时维持稳定的辐射剂量。
周悦侯平查开继王睿蒲实王明月董军强高剑波
关键词: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体重指数
CT能谱单能量成像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对胸部低扫描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
王睿周悦高剑波
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对兔VX2肝癌血供的评价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对兔VX2肝癌血供的评价价值。方法:采用开腹瘤组织块直接包埋法将VX2肝癌移植瘤植入30只新西兰大白兔肝左叶,并于种植后第21天行多排螺旋CT增强及灌注扫描,观察其CT征象,并对比肿瘤边缘区、瘤旁肝组织以及对照肝组织的CT灌注参数(血流量、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表面通透性、肝动脉分数以及肝动脉灌注量)。结果:25只(83%)大白兔种植成功。CT平扫肿瘤为类圆形低密度灶;增强动脉期病灶表现为边缘环状强化;门脉期呈相对低密度,中心见低密度坏死区,与周围组织界限较清。CT灌注成像结果:肿瘤边缘区、瘤旁肝组织及对照肝组织灌注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肿瘤边缘区的平均通过时间降低,其他参数均高于瘤旁和对照肝组织(P<0.05)。结论: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通过计算血流灌注参数,可定量反映活体肝癌血供情况。
周悦高剑波杨学华张永高岳松伟曲艳红
关键词:CT灌注成像VX2肝癌血供
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CT诊断与病理分析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探讨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CT征象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作对比分析。结果:28例神经母细胞瘤位于腹膜后23例,胸椎椎旁2例,颈部3例。肿瘤瘤体较大,其中22例为单发,6例多发,23例密度不均匀,23例肿瘤内可见钙化及囊变坏死区。22例增强扫描病例中14例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17例侵犯邻近组织、器官或发生转移。28例神经母细胞瘤的共同组织病理特点为肿瘤由大小较一致的小圆形或卵圆形细胞组成,核大且染色深,多呈菊花瓣样排列。所有病例均可见阳性表达的神经内分泌细胞标记物。结论: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CT及病理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本病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魏一娟周悦郭华高剑波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
扩散加权成像单指数模型和双指数模型对兔VX2小肝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单b值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单指数模型和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理论的多b值DWI双指数模型对兔VX2小肝癌(直径≤3 c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种植VX2肝癌的新西兰大白兔50只,于种植后第7天和第14天分别行单b值(0和800 s/mm^2)和多b值(0、20、50、100、200、400、600、800和1200 s/mm^2)DWI.测量并比较肿瘤边缘区(the rim of tumor,TR)和正常肝组织(the normal region,NR)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Slow-ADC、Fast-ADC和ffast值.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确定ADC、Slow-ADC、Fast-ADC和f_(fast)的最佳阈值,并比较DWI单指数模型和双指数模型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在第7天和第14天,TR的ADC、SlowA DC明显高于NR(P<0.05).第14天,NR的Fast-ADC和ffast高于TR(P<0.05).TR在第7天和第14天比较,除了Slow-ADC降低以外,ADC、Fast-ADC和f_(fas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各参数在第7天和第14天的ROC曲线,Slow-ADC对于鉴别TR和N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结论:单、双指数模型DWI参数较真实的反映组织微循环灌注及水分子扩散,对于鉴别兔VX2肝癌与正常肝组织具有一定优势,其中以Slow-ADC的诊断效能最高.
周悦高剑波曲金荣王明月董军强侯平许瀚王立峰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单指数模型
一种基于脉动热管的太阳能热利用和地下建筑通风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脉动热管的太阳能热利用和地下建筑通风系统。太阳能热利用系统中集热器引入脉动热管,提高传热效率,以满足地下建筑复杂的工作环境需求。地下建筑通风系统利用集热器所收集的热量,供给制冷与供热,实现夏季制冷除湿...
张东伟周悦谭棵张帆蓝梦啸蒋二辉
文献传递
FNDC1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干扰FNDC1表达对食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Ⅲ型纤维连接蛋白域蛋白1(FNDC1)对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在紫杉醇(PTX)化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食管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n=53)中FNDC1蛋白的表达。将食管癌TE13和KYSE180细胞各分为4组,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Lipofectamine3000组、阴性对照组、FNDC1 siRNA3组分别转染Lipofectamine3000、阴性对照siRNA和FNDC1 siRNA3。48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将TE13和KYSE180细胞各分为6组,分别转染阴性对照siRNA或FNDC1 siRNA3,48 h后再用不同浓度PTX(0、1.22和12.2μmol/L)处理24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①食管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FNDC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2%和24.5%,癌组织中的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且深层浸润或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组织中FNDC1阳性表达率高于浅层浸润或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②转染FNDC1 siRNA3的TE13和KYSE180细胞增殖能力、侵袭能力和转移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③FNDC1 siRNA3和PTX均可抑制TE13和KYSE180细胞的增殖,两者有协同增效的作用(P<0.05)。结论:FNDC1有望成为食管癌临床生物治疗的有效靶点。
许瀚孟祥瑞周悦王峰
关键词:食管癌紫杉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