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军强

作品数:58 被引量:286H指数:10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0篇成像
  • 7篇图像
  • 7篇X线
  • 7篇X线计算
  • 7篇X线计算机
  • 6篇血管
  • 6篇体层摄影
  • 6篇图像质量
  • 5篇细胞
  • 5篇肝癌
  • 5篇VX2肝癌
  • 4篇影像
  • 4篇影像学
  • 4篇造影
  • 4篇体层摄影术
  • 4篇肿瘤
  • 4篇管电流
  • 4篇肝癌模型
  • 4篇VX2肝癌模...
  • 3篇低剂量

机构

  • 45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河南省直属机...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45篇董军强
  • 37篇高剑波
  • 13篇侯平
  • 11篇周悦
  • 10篇王明月
  • 9篇郭华
  • 7篇刘杰
  • 6篇周志刚
  • 6篇潘元威
  • 6篇张永高
  • 6篇蒋耀军
  • 5篇肖慧娟
  • 5篇岳松伟
  • 5篇吴艳
  • 4篇许瀚
  • 3篇谭延召
  • 3篇李贞旭
  • 3篇田辉英
  • 3篇胡丽丽
  • 3篇王超琴

传媒

  • 3篇中华放射医学...
  • 3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中国介入影像...
  • 2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CT和M...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兔VX2肝移植瘤模型制作改良及MS CT评价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建立兔VX2肝移植瘤模型的改进方法,并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效果观察。方法选取40只兔分组建立肝移植瘤模型。对瘤块植入模型进行多方面的改良,并采用传统的肿瘤细胞注射法进行对照。于术后7、14、21 d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及病理学检查观察成瘤效果。结果改良瘤块植入法建立兔VX2肝移植瘤模型术后7 d成瘤率为100%,表现为肝内类圆形的肿块,肿瘤直径随术后时间逐渐增大。而瘤细胞注射法术后21 d成瘤率60%,且形状不规整,多伴有转移。结论相比传统的注射法,改进的移植瘤模型方法成瘤形状规则、速度快、成瘤率高、手术难度低,可更好地用于影像学及放射介入学的基础研究。
李薇高剑波郭宇董军强周悦郭华杨学华
关键词:肝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扩散加权成像单指数模型和双指数模型对兔VX2小肝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单b值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单指数模型和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理论的多b值DWI双指数模型对兔VX2小肝癌(直径≤3 c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种植VX2肝癌的新西兰大白兔50只,于种植后第7天和第14天分别行单b值(0和800 s/mm^2)和多b值(0、20、50、100、200、400、600、800和1200 s/mm^2)DWI.测量并比较肿瘤边缘区(the rim of tumor,TR)和正常肝组织(the normal region,NR)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Slow-ADC、Fast-ADC和ffast值.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确定ADC、Slow-ADC、Fast-ADC和f_(fast)的最佳阈值,并比较DWI单指数模型和双指数模型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在第7天和第14天,TR的ADC、SlowA DC明显高于NR(P<0.05).第14天,NR的Fast-ADC和ffast高于TR(P<0.05).TR在第7天和第14天比较,除了Slow-ADC降低以外,ADC、Fast-ADC和f_(fas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各参数在第7天和第14天的ROC曲线,Slow-ADC对于鉴别TR和N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结论:单、双指数模型DWI参数较真实的反映组织微循环灌注及水分子扩散,对于鉴别兔VX2肝癌与正常肝组织具有一定优势,其中以Slow-ADC的诊断效能最高.
周悦高剑波曲金荣王明月董军强侯平许瀚王立峰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单指数模型
优化CT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在肺部亚厘米结节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通过优化的CT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联合17G同轴套管活检枪与传统的18G切割活检针旋转切割抽吸肺部亚厘米结节(sub-centimeter pulmonary nodules, sPN)方法及结果进行对比,探讨前者的应用技巧及两者在sPN穿刺中的阳性率、准确率、手术耗时及出血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方法试验组:78例在CT引导下应用17G同轴套管活检枪联合优化的穿刺活检技术取得病理标本并获得病理结果。对照组:54例应用18G穿刺活检切割针及旋转切割负压抽吸穿刺活检技术并获得病理结果。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试验组中41例良性, 34例恶性,3例阴性。对照组16例为良性,22例恶性,无取得明确病理结果者16例。试验组平均完成时间(18.03±8.08) min较对照组(22.31±7.55)min缩短,试验组阳性率(96.15%)高于与对照组(70.37%),试验组出血发生率(26.92%)低于与对照组(35.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1,0.000,0.045)。结论应用优化的CT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联合同轴套管活检枪不但可以提高活检的阳性率及准确率,活检时间明显缩短,出血并发症明显减少。
苏蕾董军强胡丽丽周志刚高剑波
关键词:肺结节
深度学习重建算法结合低剂量CT在机会性骨质疏松症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2023年
目的将深度学习重建算法与低剂量CT相结合,探究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及对骨密度测量的影响,及其在机会性骨质疏松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同时接受胸上腹部联合低剂量扫描的患者119例(年龄≥40岁)。所有图像分别使用滤波反投影(FBP)算法、基于混合模型的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V)50%和3个水平深度学习算法进行重建。使用非同步定量CT软件进行骨密度测量,比较不同重建条件下的骨密度(BMD)。分别计算降主动脉、肝脏、脾脏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将前腹壁脂肪的标准差代表图像的噪声,并使用5分制主观评价法,进行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比较不同重建方法下,不同部位的客观和主观图像质量。结果在不同的重建方法下,BM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的深度学习重建算法(DLIR-H)较ASIR-V 50%在降主动脉、肝脏和脾脏的SNR分别提高了103.88%、125.09%、136.13%,图像噪声降低了55.98%,DLIR-H的CNR和主观评分(肺部病变显示能力除外)均优于DLIR-L和ASIR-V 50%(χ^(2)=158.31~275.35,P<0.001)。结论深度学习算法不影响骨密度测量的准确性,图像质量优于ASIR-V 50%。深度学习算法联合低剂量CT可用于机会性骨质疏松筛查。
王明月吴艳周悦董军强高剑波
关键词:骨密度图像质量
应用MDCT检查与诊断大肠癌中的人文关怀被引量:2
2010年
MDCT诊断大肠癌的价值较高。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越来越要求医生在诊断及治疗疾病的同时,从患者心理及社会角度体现人文关怀。完成整个大肠癌的检查及诊断过程需要医生及患者与家属的共同努力,医生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对患者的疾病关注,而且还要体现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与生命的关怀,社会角色的理解。
董军强高剑波郭华潘元威岳松伟
关键词:大肠癌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人文关怀
支气管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和分子病理特点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的临床表现、影像和分子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21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16例LCNE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肿瘤位置及大小、CT影像特征、免疫组化及分子病理特点,并与同期确诊的115例复合型小细胞癌(M-SCLC)对比。结果LCNEC患者中,男190例,女26例,年龄33~85岁,中位年龄65岁。首诊症状以咳嗽[106例(49.1%)]与痰中带血[48例(22.2%)]为主。肿瘤长径中位数4.7 cm,其中结节型55例(25.5%),肿块型161例(74.5%)。CT结果显示,LCNEC病变呈软组织密度,轻度强化的比例低于M-SCLC组(52.3%比74.8%,P<0.001)。相反,LCNEC患者瘤体中出现坏死(87.0%比58.3%,P<0.001)及钙化(26.9%比2.6%,P<0.001)的比例高于M-SCLC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LCNEC中的CK阳性率高于M-SCLC(99.0%比90.5%,P<0.05),而TTF-1阳性率低于M-SCLC(51.6%比67.0%,P<0.05)。LCNEC组Ki-67阳性指数在50%~80%间的比例高于M-SCLC组(41.2%比25.2%),而在80%~100%间比例低于M-SCLC(51.9%比72.2%),而两组CD56(91.7%比94.6%,P=0.336)、Syn(83.8%比84.7%,P=0.838)和CgA(54.8%比50.0%,P=0.632)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子病理检测结果显示,突变频率较高的位点主要位于TP53(54.5%)、RB1(36.4%)、KEAP1(18.2%)、MYC(18.2%)及PTEN(14.3%)等基因,肿瘤突变负荷(TMB)>25个突变/MB的比例为27.3%。结论LCNEC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CT影像和M-SCLC有特征性鉴别点,分子病理有一定的突变频谱,确诊仍需要病理联合免疫组化综合判读,与M-SCLC的鉴别主要依靠光镜下细胞大小及核染色质模式。
孟宇练延帮许跃董军强宋敏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瘤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病理医学影像分子病理
CT能谱智能匹配技术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组技术对腹部低对比剂量扫描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被引量:41
2016年
目的探讨CT能谱智能匹配技术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组技术(ASIR),对上腹部低对比剂量增强扫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因病情需要行上腹部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的100例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采用CT能谱智能匹配技术,对比剂含碘300mg/kg,并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法(FBP)和ASIR技术重组能谱单能量图像(40~60keV)获得A组和B组图像;对照组采用常规120kVp扫描模式和含碘450mg/kg对比剂,采用FBP方法重组,获得C组图像。对3组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图像噪声及肝脏、胰腺、腹主动脉和门静脉的对比噪声比(CNR)I和主观评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Kruskal-WallisH检验比较3组图像的客观和主观评价指标;采用t检验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辐射剂量。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均为(12+5)mGy,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364±142)、(377±131)mGy·c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408和-0.428,P均〉0.05)。在40keV水平下,B组图像双期各部位的CNR值高于A、C组,双期图像噪声值低于A组,但高于C组,双期总体图像质量评分低于C组,但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0keV水平下,B组双期各部位的CNR值高于A组,双期图像噪声值低于A组但相当于C组,双期总体图像质量评分高于A组但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60keV水平下,B组双期图像噪声值低于A、C组,双期各部位的CNR值和总体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A组、C组。B组图像质量评分除双期40keV单能量图像外均〉3分,均符合临床诊断需求。结论通过采用CT能谱智能匹配技术,上腹部能谱CT扫描可获得与常规扫描相当的辐射剂量;联合ASIR重组技术,50、60keV低单能量图像可在提高图像CNR、降低�
吕培杰柴亚如阎晓朋刘杰高剑波董军强
关键词:图像质量
低管电流输出联合迭代模型重建技术在欧洲腰椎体模对多中心腰椎定量CT的准确度的应用价值
蒋耀军高剑波吴艳张永高董军强刘杰侯平
多排螺旋CT在诊断视神经管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诊断视神经管骨折中的价值。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应用软组织算法及骨算法薄层扫描对19例视神经管骨折患者进行检查,获取层厚为0.625 mm轴位图像,利用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并...
董军强高剑波郭华郑颖周志刚
文献传递
多层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进一步提高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1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CT示瘤体较大,多呈类圆形或椭圆形,部分有分叶。瘤界多清晰,肿瘤密度多不均匀,多有出血、坏死和囊变区;肿瘤CT平扫呈软组织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即呈明显强化,静脉期肿块强化程度与动脉期相近,延迟扫描CT值下降较慢。多平面重建(MPR)得到矢状面和冠状面图像,肿瘤的立体形态显示清晰,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清晰可辨。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及MPR对嗜铬细胞瘤的定性和定位诊断有较高价值。
胡丽丽高剑波郭华董军强
关键词:螺旋计算机图像后处理技术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