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建明

作品数:53 被引量:254H指数:10
供职机构: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6篇腰椎
  • 20篇骨折
  • 13篇椎间孔
  • 13篇疗效
  • 12篇椎间盘
  • 12篇椎体
  • 11篇内固定
  • 9篇胸腰椎
  • 9篇手术
  • 9篇椎弓
  • 9篇椎弓根
  • 9篇椎间盘突出
  • 8篇突出症
  • 8篇椎间盘突出症
  • 7篇腰椎间盘
  • 6篇融合术
  • 6篇入路
  • 5篇压缩骨折
  • 5篇腰椎间盘突出
  • 5篇摘除

机构

  • 52篇亳州市人民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六安市第二人...
  • 1篇安徽省毫州市...
  • 1篇安徽省阜阳市...

作者

  • 53篇吴建明
  • 42篇胡伟
  • 26篇刘向阳
  • 14篇刘杰
  • 14篇邹明
  • 13篇巩陈
  • 12篇廖中亚
  • 9篇袁建华
  • 9篇马成才
  • 7篇赵晖
  • 4篇邓哲
  • 4篇赵辉
  • 4篇尤琳
  • 3篇张涛
  • 3篇梁西俊
  • 3篇路磊
  • 1篇华长城
  • 1篇孙正
  • 1篇张猛
  • 1篇方勇

传媒

  • 16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淮海医药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21
  • 7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6
  • 3篇2015
  • 8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椎间孔镜侧后方椎间孔入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侧后方椎间孔入路髓核摘除+射频消融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疗效和适应证,总结临床经验。方法:按照一定的纳入标准(疼痛VAS评分大于或等于6分;正规保守治疗大于或等于3月无效;腰椎间盘CT...
吴建明
微创附加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对比经皮微创与传统开放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42例,其中微创经皮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微创组)18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传统组)24例。结果两组相比,微创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总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止痛药应用、术后切口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伤椎矢状位Cobb角、矢状位指数;伤椎自身成角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附加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疗效与开放性手术相当。
刘向阳胡伟吴建明巩陈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微创
椎间孔镜下侧隐窝扩大成形髓核摘除射频消融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比较椎间孔镜下侧隐窝扩大成形髓核摘除射频消融术与传统双侧椎板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19-06诊治的46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21采用椎间孔镜下侧隐窝扩大成形髓核摘除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25例采用传统椎板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以及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评分标准疗效。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2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少,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低,JOA评分较对照组高,ODI指数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改良MacNab评分标准疗效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椎间孔镜下侧隐窝扩大成形髓核摘除射频消融术较传统双侧椎板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短期疗效优,值得临床推广。
吴建明邹明胡伟邓哲周志化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侧隐窝狭窄疗效分析
切开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B型骨折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通过闭合和切开复位加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B形骨折的效果。&lt;br&gt;  方法:从2008年至2011年收治的股骨干B型骨折患者共23例,分别用闭合和切开复位加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两种方式治疗.随访8-2...
刘杰廖中亚胡伟吴建明凡有非马成才尤琳
关键词:闭合复位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
成人肱骨远端复杂粉碎骨折采用双钢板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对成人肱骨远端复杂粉碎骨折采用双钢板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与观察。方法资料选自2007年3月~2013年6月在本院骨科住院治疗的成人肱骨远端复杂粉碎骨折患者17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双钢板治疗,治疗后所有患者随访7~15个月,根据X线片的检查结果与Cassebaum肘关节评分标准对临床效果进行准确评估。结果治疗有效率为100%;Cassebaum肘关节评分优良率为82.4%。结论针对成人肱骨远端复杂粉碎骨折患者采用双钢板治疗,其抗疲劳功效以及固定强度较其他的固定措施有明显的优越性,对于防止肘关节粘连,促使患者早期活动均有显著价值,同时还可使肘关节基本功能得以恢复,值得各大医疗机构临床推广使用。
刘杰梁西俊胡伟宋财吴建明万德余孙正
关键词:双钢板
MED与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MED,A组)与开窗髓核摘除术(B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24例手术治疗LDH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12例)和B组(同期同组医师完成12例),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近期临床疗效。结果 A组和B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3个月、6个月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D与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LDH近期临床疗效相似,但其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更具优势,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刘向阳邹明胡伟袁建华赵辉吴建明
关键词:MED开窗髓核摘除术腰椎间盘突出症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人营养状态与PVP术后早期腰背部疼痛及功能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病人入院时的营养状态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的早期腰背部疼痛改善及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骨科在2014年6月至2019年3月期间就诊的131例OVCFs病人。131例病人的营养状态评估均在入院24 h进行,采用微型营养评定法(MNA-SF)评估。在入院时,术后(1 w、6 w、12 w)时,采用VAS及ODI评估腰背部疼痛及功能。结果:131例病人中,营养正常27例(20.6%),营养不良风险41例(31.3%),营养不良63例(48.1%)。术后(1 w、6 w、12 w),营养不良病人的VAS及ODI高于营养正常病人(P<0.05)。术后1 w,营养不良病人的VAS高于营养不良风险病人(P<0.05);术后6 w、12 w,营养不良病人的ODI高于营养不良风险病人(P<0.05)。术后6 w、12 w,营养不良风险病人VAS高于营养正常病人(P<0.05)。营养状态是术后(1 w、6 w、12 w)VAS及ODI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OVCFs病人的营养状态越差,PVP术后早期腰背部疼痛越明显且功能恢复越差。
刘杰胡伟吴建明李俊
关键词:椎体压缩骨折疼痛
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比较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与后路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7例胸腰椎爆裂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其中前入路手术组27例,后入路手术组40例。结果两组Cobb角丢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手术组较后路手术组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且植骨融合率明显较高;两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结论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各有优缺点,但具体应用时应根据骨折类型、部位及椎管占位情况等决定,应严格把握好适应证。
廖中亚胡伟吴建明刘杰马成才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手术后路手术
经皮内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治疗MSU 3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估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MSU 3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1—2020-06诊治的46例MSU 3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采用PELD治疗(PELD组),23例采用TLIF治疗(TLIF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疼痛VAS评分与ODI指数,比较两组末次随访时的临床疗效优良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12个月的随访。PELD组出现1例双下肢放射痛,2例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PELD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TLIF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PELD组疼痛VAS评分较TLIF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PELD组ODI指数较TLIF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临床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LD治疗MSU 3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有效解除神经压迫,减轻下肢疼痛,同时较TLIF相比具有住院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张涛巩陈周志化邹明刘向阳吴建明胡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全膝关节置换中采用测量截骨与间隙平衡技术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3
2019年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多用来治疗膝骨关节病变,术中截骨方法主要有测量截骨技术与间隙平衡技术,通过合理截骨能确保假体植入的稳定性,提升预后效果。目的: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采用测量截骨与间隙平衡技术的临床疗效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方法:76例原发性骨关节炎病例资料收集时间为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按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均38例,其中对照组术中采用测量截骨技术,试验组采用间隙平衡技术,对两组术中指标及置换后1年的预后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置换后3 d,采用间隙平衡技术的试验组股骨远端截骨量明显多于采用测量截骨技术的对照组,聚乙烯衬垫厚度大于对照组(P <0.05)。置换后3 d,试验组较对照组膝关节稳定性及屈膝90°股胫角改善更佳(P <0.05);置换后3 d,对照组与试验组下肢力量与小腿解剖轴线夹角的优良率分别为47%及61%(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未见假体松动病例,其他不良反应亦无比较差异(P> 0.05)。随访1年后试验组目测类比评分、WOMAC疼痛评分显著降低,KSS功能明显提高(P <0.05)。结果证实,间隙平衡技术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时,临床症状指标及预后改善较测量截骨组更加明显。
吴建明胡伟刘向阳赵晖
关键词:膝关节病变全膝关节置换假体疼痛评分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