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伟

作品数:70 被引量:282H指数:9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4篇成像
  • 42篇磁共振
  • 26篇磁共振成像
  • 10篇肿瘤
  • 9篇波谱
  • 7篇加权成像
  • 7篇肝脏
  • 6篇血管
  • 6篇肝癌
  • 6篇肝肿瘤
  • 6篇超声
  • 6篇磁共振波谱
  • 5篇张量成像
  • 5篇聚焦超声
  • 5篇高强度聚焦超...
  • 5篇磁敏感
  • 5篇磁敏感加权
  • 4篇原发性
  • 4篇细胞
  • 4篇腺癌

机构

  • 65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市第五人...
  • 1篇成都市第二人...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65篇吴伟
  • 36篇赵建农
  • 33篇郭大静
  • 28篇陈维娟
  • 26篇罗银灯
  • 11篇张维
  • 10篇何晓静
  • 9篇谢微波
  • 8篇周治明
  • 8篇钟维佳
  • 6篇王世科
  • 5篇沈霞
  • 5篇王志刚
  • 5篇龚建平
  • 4篇陈林丽
  • 4篇罗小平
  • 4篇周红俐
  • 3篇冉海涛
  • 3篇张波莉
  • 3篇邝晓

传媒

  • 8篇临床放射学杂...
  • 8篇重庆医科大学...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 6篇中国医学影像...
  • 6篇中华医学会放...
  • 3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重庆医学
  • 2篇激光杂志
  • 2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国超声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8
  • 1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10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静息态脑功能局部一致性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静息状态下轻微型肝性脑病(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MHE)患者脑功能活动改变情况。方法:采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ce-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技术,分析17例MHE患者(MHE组)和17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静息状态下脑功能活动差异;采用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与HC组相比,MHE组ReHo值降低的脑区包括右侧额内侧回、双侧前扣带回/额内侧回、右侧额下回、左侧直回/眶回、右侧丘脑及右侧小脑后叶(P<0.005,校正后,cluster水平);MHE组ReHo值升高的脑区包括左侧岛叶、右侧额中回/额下回及右侧梭状回/海马/海马旁回(P<0.005,校正后,cluster水平)。结论:MHE患者表现为与多个认知调控环路相关的多个脑区神经元存在自发活动异常。
吴媛郭大静赵建农钟维佳张维吴伟张波莉周治明王晚千周红俐
关键词:轻微型肝性脑病功能磁共振静息态
磁共振血氧水平依赖成像观察原发性肝细胞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前后氧摄取变化特点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通过观察原发性肝细胞癌(HCC)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前后氧摄取变化特点,探讨BOLD MRI评估HIFU治疗原发性HCC疗效的潜在价值。方法 16例原发性HCC患者于HIFU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内接受常规MRI、BOLD MRI及动态增强扫描。BOLD MRI采用梯度回波序列。将BOLD图像数据传输至工作站,采用R2*软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生成R2*图及T2*图。在病灶中心、周围正常肝组织以及背部肌肉设置ROI,测量R2*值、T2*值及信号强度(SI)。对3个ROI R2*值、T2*值及SI在HIFU治疗前后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HCC R2*值在HIFU治疗后2周内明显升高[(34.91±4.14)Hz vs(29.80±4.55)Hz,t=-13.53,P<0.01)],而T2*值、SI值在HIFU治疗后2周内明显降低[(29.10±4.14)ms vs(34.93±6.84)ms,t=6.09,P<0.01;134.37±32.06 vs 428.31±67.45,t=16.28,P<0.01]。周围肝组织及背部肌肉R2*值、T2*值及SI值在HIFU治疗前后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BOLD MRI在评价原发性肝细胞癌缺氧及HIFU疗效方面有一定潜力。
罗银灯赵建农钟维佳郭大静吴伟陈维娟谢微波罗小平
关键词:肝肿瘤
载Fe_3O_4液态氟碳纳米粒增强磁共振成像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制备载Fe3O4液态氟碳(Fe3O4-PFOB)纳米粒,并探讨其增强磁共振成像效果。方法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Fe3O4-PFOB纳米粒,并检测其理化性质。将2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Fe3O4-PFOB纳米粒组(静脉注射Fe3O4-PFOB纳米粒)、PFOB纳米粒组(静脉注射PFOB纳米粒)及生理盐水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对各组大鼠于处理后24 h行肝脏MR扫描。扫描完成后取出大鼠肝脏组织,进行HE及普鲁士蓝染色观察。结果所得样品为膜壳装载Fe3O4、中心包裹液态氟碳的纳米粒,呈球形,粒径(272.9±19.5)nm。注射Fe3O4-PFOB纳米粒24 h后,大鼠肝实质信号显著降低,肝脏-肌肉信号比明显减少,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普鲁士蓝染色可见Fe3O4-PFOB纳米粒组大鼠肝实质内有较多蓝色颗粒分布,其余两组染色阴性。HE染色各组大鼠肝脏均未见明显的形态学改变。结论 Fe3O4-PFOB纳米粒能有效增强磁共振成像效果,可以用作MRI阴性对比剂。
李奥王志刚吴伟苏敏余进洪陈维娟罗银灯赵建农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纳米微粒
小脑顶核电刺激对阿尔茨海默病磁共振波谱代谢物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采用MRS评价小脑顶核电刺激(FNS)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后扣带回(PCC)代谢物的影响。方法收集AD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安慰组,各18例。治疗组给予小脑FNS治疗。治疗前、后采用MRS评估PCC代谢产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值、肌醇(mI)/Cr值。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代谢物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治疗后NAA/Cr值较治疗前轻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Cr值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2,P<0.05);治疗后治疗组NAA/Cr值较安慰组升高,mI/Cr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76、-4.987,P均<0.05)。结论 FNS治疗后AD大脑代谢物发生了变化,MRS可作为观察AD的客观辅助手段。
姜利伶赵建农周治明吴伟李小风姜柳米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神经核团神经电刺激磁共振波谱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原发性肝癌HIFU疗效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原发性肝癌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疗效评估中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于HIFU治疗前、治疗后2周内及治疗后3月行常规磁共振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DWI。DWI采用平面回波(Echoplanar imaging,EPI)序列,b值选800 s/mm2。分析DWI图、ADC图病灶的信号变化,对病灶中央、周边、周围肝组织及背部肌肉4个ROI ADC值、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ity,SI)在HIFU治疗前后的差异采用方差分析(Analysis ofvariance,ANOVA),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结果:26例原发性肝癌病灶在DWI原始图像上呈高信号,ADC图呈冷色。HIFU治疗后2周内,24例病灶在DWI原始图像上呈低信号,ADC图呈暖色;3月后复查,DWI原始图像、ADC图上表现与治疗后2周内表现比较无明显变化。1例残存肿瘤组织,1例复发。对病灶稳定的24例治疗前后数据比较行方差分析,结果HIFU治疗后2周病灶中央ADC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3月与治疗后2周的ADC值无明显差异(P=0.50)。同样,HIFU治疗后2周病灶周边ADC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3月与治疗后2周的ADC值无明显差异(P=0.63)。HIFU治疗后2周病灶中央SI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3月与治疗后2周的SI值无明显差异(P=0.99)。同样,HIFU治疗后2周病灶周边SI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3月与治疗后2周的SI值无明显差异(P=0.97)。结论:肝脏DWI可以对原发性肝癌HIFU治疗后的凝固性坏死情况作出准确判断,ADC值升高及SI值降低可以作为原发性肝癌HIFU治疗后的凝固性坏死的联合标志。
罗银灯赵建农钟维佳郭大静吴伟陈维娟谢微波罗小平朱辉冉立峰张园园
关键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原发性肝癌高强度聚焦超声
LAVA结合ASSET技术在肝门静脉成像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应用LAVA结合ASSET技术进行门静脉成像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对60例肝病患者应用LAVA结合ASSET进行门静脉成像,并与20例门静脉CE-MRA进行对照,分析两者对肝内门静脉及其分支的显示。结果应用LAVA结合ASSET扫描获得的门静脉成像显示全部60例的门脉主干及肝内1、2级分支、32例3级分支、4级18例和10例4级以下分支。门静脉CEMRA20例显示全部门脉主干及肝内1、2级分支、10例3级分支,7例4级分支和3例4级以下显示。两种方法显示门静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VA结合ASSET技术可完全替代常规的CE-MRA获得门静脉图像。
吴伟赵建农郭大静罗银灯
关键词:肝脏门静脉磁共振成像
快速成像技术对胎盘植入分型的应用价值
刘玥希白珊玮郭大静罗银灯吴伟陈维娟王世科艾光勇王潋漪
3 T MRI三维氢质子波谱及扩散张量成像用于前列腺癌诊断的初步探讨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初步探讨3 T MRI三维氢质子波谱成像(3D-1H-MRS)、扩散张量成像(DTI)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 23例PCa患者、1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均通过3D-1H-MRS及DTI检查,测得PCa、BPH、正常外周带(PZ)、正常中央区(CG)四组感兴趣区(ROI)内的平均(胆碱+肌酐)/枸橼酸盐(CC/C)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各向异性分数(FA)值并生成相应的参数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获得四组CC/C、ADC、FA值的差异,并对PCa组的CC/C、ADC、FA值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平均CC/C值由高至低依次为PCa,BPH,CG,PZ,除PZ与CG外,余各组两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ADC值由高到低依次为BPH,PZ,CG,PCa,除BPH与PZ外,余各组两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FA值由高到低依次为PCa,CG,BPH,PZ,除PCa与CG外,余各组两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的CC/C、ADC值呈负相关(r=-0.457,P<0.01),CC/C、FA值呈正相关(r=0.380,P<0.05),ADC、FA值呈负相关(r=-0.400,P<0.05)。结论 PCa、BPH、正常前列腺的CC/C、ADC、FA值存在一定的差异,且PCa 3D-1H-MRS及DTI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两者结合对PCa的诊断具有广阔前景。
周红俐赵建农何晓静吴伟罗银灯王晚千吴媛
关键词:前列腺癌磁共振波谱成像扩散张量成像
MRI动态增强扫描评估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s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经临床或病理确诊的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共51个病灶,HIFU治疗前后行MRI动态增强扫描,分析HIFU治疗后病灶内部及其周边强化特点。结果48个病灶行1次HIFU治疗,其中39个病灶(76.47%)HIFU治疗1—2周后MRI复查病灶中央坏死、无强化,病灶周边呈环状强化,2—3个月、5—6个月、8—9个月、11—12个月、17—18个月以及20个月时上述病灶行1—6次MRI复查,未发现异常强化;4个病灶(7.84%)HIFU治疗1—2周后MRI复查病灶中央坏死、无强化,周边可见环状强化,2—3个月后MRI复查发现病灶边缘出现结节状强化;3个病灶(5.88%)HIFU治疗1—2周后MRI复查病灶内部和(或)周边仍可见点状、结节状或斑片状强化,2—3个月后MRI复查发现残存强化病灶范围扩大,数目增多;2个病灶(3.92%)合并门静脉癌栓,经HIFU治疗后MRI复查有新病灶出现。3个病灶(5.88%)因体积太大(最大直径分别为9.6、12.7、14.8cm),采取分次HIFU治疗(2—3次),末次HIFU治疗后1—2周MRI复查并与治疗前对比发现,病灶呈大片状无强化低信号区。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可以敏感地反映HIFU治疗后病灶坏死情况及其周边强化特点。
张园园赵建农郭大静吴伟陈维娟冉立峰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肝肿瘤磁共振成像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及最佳扫描条件选择(心脏体模模拟实验)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采用新型心脏动态体模,对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在不同心率下的扫描速度和重组算法选择。材料与方法采用GE公司研制的新型心脏动态体模,心率设置为40-95次/min(间隔5次/min)共12组。采用GE LightSpeed 16层螺旋CT,以心脏冠状动脉扫描模式对不同心率下的心脏体模进行扫描,X线球管转速(即扫描速度)设置为0.5s/r和0.6s/r。所有的扫描数据在R-R间期90%时相分别以单扇区(Snapshot segment)、双扇区(Burst-2)和四扇区重组(Burst-4)3种心脏重组算法进行重组。所有重组数据传至AW4.1工作站行后处理成像。后处理方法采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分别对不同重组图像进行评分。统计学处理采用析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总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F=11.15,P〈0.0001)。不同心率(F=11.99,P〈0.0001)、不同转速(F=5.76,P=0.00196)、不同重组算法(F=9.21,P=0.0003)对图像质量有显著的影响,三者的交互作用均无显著差别(P〉0.05);(2)不同心率间比较,心率≤65次/min时图像质量评分较高(P〈0.05);(3)不同扫描速度比较,0.5s/r时,图像质量评分较高(P〈0.05);(4)不同重组算法之间比较:重组算法为Burst-4和Burst-2时,图像质量评分较高(P〈0.05),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心率、扫描速度及重组算法与图像质量间具有多元线性回归关系(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70794、-0.16449和0.27341,F=34.43,P〈0.0001),各回归系数具有显著性。结论心率、扫描速度及重组算法等是影响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可采用新型心脏动态体模进行评估。合理利用扫描参数能有效提高图像质量和检查的成功率�
罗银灯赵建农李杰谢微波曹新山吴伟敬永勇沈霞廖静敏陈垦
关键词:冠状动脉X线计算机体模图像质量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