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噻吩
  • 3篇交替共聚
  • 3篇共聚
  • 3篇
  • 2篇乙炔
  • 2篇硒二唑
  • 2篇共轭
  • 2篇共轭聚合物
  • 2篇固相
  • 2篇固相合成
  • 2篇催化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聚合
  • 1篇电聚合
  • 1篇电致变色
  • 1篇电致变色性能
  • 1篇溶液聚合法
  • 1篇水性
  • 1篇偶联
  • 1篇配合物

机构

  • 8篇新疆大学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作者

  • 8篇吐尼莎古丽·...
  • 6篇司马义·努尔...
  • 2篇阿布都克尤木...
  • 1篇石伟
  • 1篇阿布力克木·...
  • 1篇马俊红
  • 1篇布买日艳·吾...
  • 1篇韩艳
  • 1篇张建平
  • 1篇古丽巴哈尔·...
  • 1篇张子印
  • 1篇麦麦提依明·...
  • 1篇王吉德
  • 1篇刘彩霞
  • 1篇再拉甫·吾不...
  • 1篇李娟娟
  • 1篇张建斌
  • 1篇秦红梅

传媒

  • 3篇功能高分子学...
  • 2篇材料科学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功能材料
  • 1篇2004中国...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苯胺类与2,1,3-苯并硒二唑共轭共聚物的金属配合物催化法合成及其碘掺杂
2013年
以2,5-二甲基对苯二胺和对苯二胺为原料,在次氯酸钠溶液中氧化合成了2,5-二甲基-N,N′-二氯对苯醌二亚胺和N,N′-二氯对苯醌二亚胺后,采用金属催化法合成了前述单体与2,1,3-苯并硒二唑的交替共聚物,其产率分别为45.0%,49.4%。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循环伏安等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及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两种共聚物都分别在338,462nm和338,392nm处出现了吸收峰,都具有一定的电化学活性;对这两种聚合物进行了碘掺杂,并对其掺杂后的电化学活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吐尼莎古丽·阿吾提麦麦提依明·马合木提韩艳司马义·努尔拉
关键词:交替共聚
5,8-二呋喃基萘基喹喔啉与对苯撑乙炔交替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性能
2012年
利用Stille耦合反应合成了新型单体5,8-二呋喃基萘基喹喔啉,溴化后与不同长链烷氧基侧链的对苯撑乙炔共聚,合成了聚[2,5-二(辛氧基)-1,4-苯撑乙炔撑-5,8-二(呋喃基)萘基喹喔啉](PⅠ)和聚[2,5-二(十二烷氧基)-1,4-苯撑乙炔撑-5,8-二(呋喃基)萘基喹喔啉](PⅡ)。通过FT-IR、1 H-NMR等手段对单体和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循环伏安法对聚合物的光、电性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单体和共聚物PⅠ、PⅡ在长波处的紫外-可见吸收峰分别为435、418、423nm,相应的荧光发射峰分别为551、589、579nm。2种共聚物均在1.54V处出现氧化峰,无相应的还原峰。
布买日艳·吾布力卡斯木吐尼莎古丽·阿吾提古丽巴哈尔·达吾提阿布力克木·吾布力达司马义·努尔拉
关键词:金属配合物催化交替共聚
基于芴和噻吩的共轭聚合物的固相合成及其表征
2008年
通过Stille偶合反应合成了2,7位二噻吩基取代的新型芴类衍生物并首次应用固相聚合法合成出聚-2,7-二噻吩基芴。在25℃测得聚合物的特性粘度为0.68dl/g。通过棱磁共振(^1H-NMR)、红外光谱(FTIR)对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确认,同时研究了聚合物的光学、结晶态形貌及热学性能。研究发现,2,7-二噻吩基芴在研磨过程中发生了聚合反应且其偶合发生在e,e′位置。
张子印刘彩霞吐尼莎古丽·阿吾提司马义·努尔拉张建斌
关键词:共轭聚合物固相反应
聚丙烯酸类超强吸水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本文以丙烯酸烯丙酯作为交联剂、丙烯酸(AA)为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聚丙烯酸类超强吸水剂.研究了合成条件对吸水性能的影响:当ρ丙烯酸烯丙酯)=0.594g/L,ρ(KPS)=0.178...
马俊红吐尼莎古丽·阿吾提王吉德司马义·努尔拉
关键词:聚丙烯酸钠超强吸水剂溶液聚合法吸水性能
文献传递
主链含3-吡啶基-2,5-二噻基噻吩的电化学聚合及其电致变色性能研究
2019年
本文以四丁基六氟磷酸铵(TBAPF6)为支持电解质,在二氯甲烷:乙腈(V:V = 1:19)溶剂中对单体3-吡啶基-2,5-二噻基噻吩(M3)进行电化学聚合获得了聚(2,5-二噻基-3-吡啶基噻吩)均聚物薄膜(P1),并且分别以纯单体(M3)与3,4-乙撑二氧噻吩(EDOT)单体按照以(M3:EDOT = 1:1/1:3/3:1, c/c, (mmoL/L))为比例通过电化学聚合制备了聚(2,5-二噻基-3-吡啶基噻吩-3,4-乙撑二氧噻吩) P2 (1:1)、P3 (1:3)和P4 (3:1)等共聚物薄膜。使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单体M3进行了表征测试以及利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聚合物P1、P2、P3、P4薄膜的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根据(UV-Vis)和(CV)分析所得的均聚物P1和共聚物P2、P3和P4的薄膜光学能隙依次为2.05 eV、2.02 eV、1.89 eV和2.06 eV,电化学能隙分别为3.56 eV、3.39 eV、3.77 eV和3.22eV。电化学均聚物P1薄膜和共轭聚合物P2、P3、P4薄膜均具有p-型掺杂和n-型掺杂行为。聚合物薄膜除了P2表现出(深紫灰色)以外P1、P3、P4由深棕色(还原)到浅灰色(氧化) (而P4为浅黄棕色)的电致变色转换。P2在440 nm处的光学对比度为42.9%,响应时间为1.1 s,具有良好的电致变色性能。
帕提古丽·艾散阿布都克尤木·阿布都热西提吐尼莎古丽·阿吾提
关键词:电聚合光谱电化学电致变色性能
含3-(5-嘧啶基)-噻吩单元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2019年
以二价钯配合物作为催化剂,通过Sonogashira或Suzuki碳碳偶联反应制备了三种含3-(5’-嘧啶基)-噻吩单元的聚苯撑乙炔类(P1)、聚芴类(P2)和聚咔唑类(P3) π-共轭荧光聚合物。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氢核磁共振谱(1H-NMR)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荧光光谱(PL)和循环伏安(CV)等测试手段对其光学与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聚合物在CHCl3-CF3COOH溶液中的酸致变色行为。结果表明三种聚合物在氯仿溶液和薄膜状态下的长波长处有明显的紫外可见吸收和较强的荧光活性。聚合物的相对荧光量子效率分别为52.3%、31.2%和4.5%。P1、P2、P3的算致变色行为均较差,酸浓度与吸光度之间均无线性关系。通过循环伏安测试表明聚合物均具有一定的空穴传输行为。
张轲阿布都克尤木·阿布都热西提吐尼莎古丽·阿吾提
关键词:噻吩嘧啶共轭聚合物
新型聚噻吩衍生物与2,1,3-苯并硒二唑共聚物的固相合成
2011年
在室温下,首次采用新型聚噻吩衍生物3,6-二噻基-哒嗪,1,4-二噻基-苯和4,7-二噻基-2,1,3-苯并噻二唑分别与2,1,3-苯并硒二唑(BS)通过固相反应制得共聚物。并以FT-IR,UV-Vis,SEM,循环伏安等测试对共聚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峰较均聚物有红移,说明共轭链节增长,共轭性能变好。共聚物无特殊形貌。循环伏安测试表明,此三种共聚物均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活性。
王静秦红梅吐尼莎古丽·阿吾提司马义·努尔拉
关键词:固相聚合
对苯醌二亚胺与对苯乙炔共聚物的金属配合物催化法合成与表征被引量:2
2011年
在金属配合物的存在下,通过N,N′-二氯对苯醌二亚胺与1,4-二炔基-2,5-二(烷氧基)苯共聚,得到了一系列新型交替共聚物聚[N,N′-对苯醌二亚胺-1,4-二炔基-2,5-二(烷氧基)苯](PAn-PPE)。采用FT-IR、1H-NMR、GPC、XRD、UV-Vis、PL、TGA等测试手段对共聚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四氢呋喃和三氟乙酸溶液中,此类共聚物的紫外-可见最大吸收波长分别约为440 nm和490 nm;其荧光激发峰为450 nm,相应的发射峰为475 nm;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和热稳定性。
张建平石伟吐尼莎古丽·阿吾提李娟娟再拉甫·吾不艾山司马义·努尔拉
关键词:交替共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