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军

作品数:6 被引量:21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造林
  • 3篇人工林
  • 2篇土壤
  • 2篇土壤碳
  • 2篇净初级生产力
  • 2篇NPP
  • 2篇初级生产力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信息共享
  • 1篇信息系统
  • 1篇研究方法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植被
  • 1篇森林资源
  • 1篇生态系统
  • 1篇数据库
  • 1篇碳储量
  • 1篇碳循环
  • 1篇土地利用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6篇史军
  • 4篇崔林丽
  • 3篇高志强
  • 2篇刘纪远
  • 1篇王明玉
  • 1篇舒立福
  • 1篇唐娉
  • 1篇田晓瑞

传媒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火灾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第六届ARC...

年份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造林对土壤碳储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4
2005年
全球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体现了自然和人类活动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造林,作为一种土地利用变化,能够改变陆地土壤碳储量。但其作用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本文对造林后土壤碳储量变化和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及其影响效果进行综述,介绍了土壤碳储量变化的研究方法,最后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随着我国造林面积的扩大和人工林年龄的增加,加强造林后土壤碳积累机制及这种积累的空间分异和时间动态的研究。
史军刘纪远高志强崔林丽
关键词:造林土壤碳储量人工林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中国陆地净初级生产力的季节变化研究被引量:41
2005年
了解不同季节陆地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变化及与气候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不同地类的差异对深刻理解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陆地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1981~2000年间GLO~PEM模型模拟的我国陆地NPP数据和同期气温、降水以及土地利用数据.研究不同季节我国陆地植被NPP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981~2000年期间,四个季节的NPP都呈显著增加趋势,春季是NPP增加速率最快的季节,夏季是NPP增加量最大的季节。耕地在春、夏和秋季NPP增长和增长率最高,林地冬季NPP增长最多而水域冬季NPP增长率最高。夏季NPP增长最高的区域分布于我国东部的多数地区、内蒙古东部、四川盆地、贵州东部、藏南和新疆西部:夏季NPP降低最多的区域分布于在呼伦贝尔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东部和新疆西北部。
崔林丽史军唐娉高志强
关键词:土地利用类型
造林对陆地碳汇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0
2004年
全球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着陆地碳源/汇的变化。造林作为一种土地利用变化,可以增加陆地碳汇,减缓大气中CO2的积累。文中首先对陆地碳汇及其形成原因进行综述,肯定了造林在陆地碳汇中的重要作用,然后阐述了造林对陆地碳汇的影响途径、造林后植被碳和土壤碳的变化及相互联系,并对全球造林活动对陆地碳汇贡献潜力作简要介绍,最后指出当前研究中的不足及今后的努力重点。造林是重要的临时陆地碳库,加强对造林碳汇的客观研究,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科学实践意义。
史军刘纪远高志强崔林丽
关键词:造林人工林土壤碳
造林对中国陆地碳循环的影响研究
史军
关键词:造林人工林碳循环生态系统
森林资源信息共享的WebGIS研究
本文以帽儿山林场森林资源的图形图像数据和调查研究数据为资料,应用GIS、WebGIS和Internet等技术,并借助ArcIMS软件功能,通过森林资源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森林资源信息WebGIS的数据组织、界面定制和发布,...
史军崔林丽
关键词:森林资源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信息共享WEBGIS空间数据库
文献传递
林火在空间上的波动性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Ⅱ)被引量:44
2003年
应用黑龙江省1980~1999年林火数据,分别计算出每年火灾发生的火点的质心经纬度坐标和火场面积质心的经纬度坐标,用其质心坐标与同期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对火点和火场质心的波动性具有明显的影响,降水对火场与火点质心在纬度方向的波动影响不敏感,气温对其影响敏感。气温和降水对火场和火点质心在经度方向的波动性均表现敏感。气温升高,火场和火点质心均向北、向西移动,反之,则向东、南移动。火场和火点质心随降水量增加会向西和向南移动,反之,则向东、北移动。
王明玉舒立福田晓瑞史军
关键词:林火波动性全球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