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海军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太原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抗β1肾上腺素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自身抗体长期存在对大鼠心肌组织钙调蛋白激酶Ⅱδ亚型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观察抗β1肾上腺素受体细胞外第二环抗体(抗β1AR-ECⅡ抗体)长期持续存在对心肌组织钙调蛋白激酶Ⅱδ亚型(CaMK Ⅱδ)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筛选血清抗β1AR-ECⅡ抗体阴性的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通过背部皮下定期给人免疫佐剂和针对β1肾上腺素受体细胞外第二环(β1AR-ECⅡ)抗原多肽的混合物建立主动免疫模型,定期采用ELISA法检测免疫过程中大鼠血清中抗β1-AR-ECⅡ抗体水平及大鼠心功能的变化情况;利用荧光法检测心肌组织caspase-3活性;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CaMK Ⅱδ的表达情况.结果 用β1AR-ECⅡ抗原肽段长期主动免疫大鼠可导致心功能下降及心肌组织凋亡的增加,同时伴随有大鼠心肌组织中CaMKⅡδ表达增加,并具有时间依赖性.结论 抗β1AR-ECⅡ抗体长期存在可导致大鼠心肌组织CaMKⅡδ表达的增加,CaMKⅡδ可能是抗β1AR-ECⅡ抗体诱发心肌细胞凋亡,进而导致心功能障碍过程中的关键信号分子.
- 左琳王可田珏包海军熊海燕贺忠梅程牛亮刘慧荣
- 关键词:Β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
- 抗β<,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及其意义分析
- 研究背景:G蛋白耦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是人体内最大的膜受体蛋白家族,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器官,其中位于心肌细胞膜上的β1肾上腺素受体(β1-adrenoceptor,β1...
- 包海军
- 关键词:心律失常T淋巴细胞自身抗体增殖功能
- 文献传递
- 心脏抗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的产生与心肌重构的关系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研究心肌重构和心脏抗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自身抗体产生的关系。方法制备大鼠心衰模型(心梗模型组),测定心衰不同时期大鼠血液中抗β2-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的滴度及阳性率,同时研究其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①大鼠心梗模型中,术后4周抗β2-AR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为46.8%,显著高于伪手术组的16.0%(P<0.05);术后12周抗β2-AR自身抗体阳性率为56.3%,显著高于伪手术组的15.4%(P<0.05),同时也高于手术前的水平17.6%(P<0.05)。手术组不同时间段抗体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手术组和伪手术组组间及两组组内抗体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抗β2-AR自身抗体的高峰出现于术后4周,而心功能的改变出现于手术后1~2周,从出现时间上看,自身抗体出现晚于心功能的改变。结论①大鼠心梗模型中,术后4周抗β2-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显著增高。②抗β2-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的出现于心功能改变之后,可能是继发于心脏的病理损伤,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 左琳缪国斌牛栓成包海军刘忠保张炜芳张麟刘慧荣
- 关键词:Β2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心功能试验
- 抗β1-肾上腺素受体抗体对大鼠T淋巴细胞的作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抗β1-肾上腺素受体(AR)抗体对大鼠T淋巴细胞的作用。方法用人工合成的β1-肾上腺素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肽段(β1-AR—ECⅡ)作为抗原主动免疫大鼠,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观察抗β1-AR自身抗体对培养的淋巴结T细胞的影响。结果免疫组血清中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在处理24h后开始升高,在第7天时达到高峰并持续2个月;抗β1-AR自身抗体可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与β1-AR特异性阻断剂Metoprolol或β1-AR—ECⅡ共同作用时,可使抗体的促增殖效能显著减弱。结论抗β1-AR自身抗体可以使免疫系统失衡,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
- 包海军白克华王瑾左琳马秀瑞宋峰燕子贺忠梅刘慧荣
- 关键词:Β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T淋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