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金霞

作品数:14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濮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综合征
  • 5篇PEUTZ-...
  • 4篇基因
  • 3篇蛋白
  • 3篇胶质
  • 3篇胶质瘤
  • 2篇刀柄
  • 2篇刀片
  • 2篇蛇形
  • 2篇突变
  • 2篇肿瘤
  • 2篇颅脑
  • 2篇免疫
  • 2篇脑胶质瘤
  • 2篇脑损伤
  • 2篇病理
  • 1篇蛋白表达
  • 1篇动功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机构

  • 7篇濮阳市人民医...
  • 4篇空军总医院
  • 4篇郑州大学第二...
  • 3篇河北北方学院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商丘医学高等...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4篇刘金霞
  • 7篇胡志民
  • 5篇周平
  • 3篇李莹
  • 3篇毛高平
  • 3篇孙万仆
  • 2篇陶胜忠
  • 2篇管淑敏
  • 1篇夏廷毅
  • 1篇董志广
  • 1篇时凤敏
  • 1篇林艳华
  • 1篇杨艳杰
  • 1篇赵晓
  • 1篇娄金峰
  • 1篇郭艳玲
  • 1篇安志强
  • 1篇杨晓明
  • 1篇李岩
  • 1篇于向东

传媒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胃肠病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空军总医院学...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健康之路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rg1在Peutz-Jeghers综合征息肉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及基因突变
2012年
目的:研究Brg1(Brahma-related gene1)基因在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息肉组织中蛋白表达及基因突变的意义,探讨其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72例PJS息肉组织Brg1蛋白的表达,同时应用PCR-DNA技术检测39例PJS息肉和2例癌变组织中Brg1基因第4和10外显子的基因突变,初步探讨其和PJS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结果:Brg1蛋白在PJS息肉中的表达率为54.17%(39/72),与小肠腺癌的表达率(76.67%)相比明显降低,与正常组织的表达率(16.67%)相比明显增高;PJS息肉组和正常小肠黏膜组Brg1蛋白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JS息肉组和小肠癌组Brg1蛋白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9例PJS息肉标本和2例癌变标本中,Brg1第4和10外显子的基因突变率为零.结论:Brg1蛋白在PJS息肉中高表达并对PJS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Brg1基因突变在PJS中少见,Brg1蛋白的表达可作为判断PJS息肉恶变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刘金霞张凡周平夏廷毅毛高平
关键词:PEUTZ-JEGHERS综合征聚合酶链反应基因突变
一种病理取材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病理取材刀,它包括刀柄,刀柄为中空结构,刀柄前部分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蓄电池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有照明灯和控制开关,照明灯连接有蛇形金属软管,蛇形金属软管设置在刀柄前端,控制开关设置在刀柄的前端,刀...
刘金霞李莹孙万仆管淑敏董志广安志强管泽
文献传递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治疗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PNF对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脑损伤遗留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PNF组各30例,分别于康复前、康复4周、康复8周进行功能独立性评定。结果康复4周、8周时PNF组功能独立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NF可有效改善脑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胡志民刘金霞陶胜忠
关键词:本体感觉神经肌肉脑损伤运动功能障碍疗效观察功能独立性评定PNF
老年垂体瘤患者垂体组织NEDD4-1 mRNA PTEN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 探讨老年垂体瘤患者垂体组织中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进行性下调基因4-1 mRNA、第10号染色体丢失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将手术切除的42例垂体瘤新鲜标本中,22例侵袭性垂体瘤组织设为A组,20例非侵袭性垂体瘤组织设为B组,另将23例正常垂体组织设为对照组,比较3组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进行性下调基因4-1 mRNA、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蛋白的水平及阳性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调基因4-1 mRNA、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蛋白的水平及阳性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进行性下调基因4-1 mRNA水平及阳性率显著高于B组、对照组(P<0.05),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蛋白水平及阳性率显著低于B组、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进行性下调基因4-1 mRNA水平与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蛋白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进行性下调基因4-1mRNA、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蛋白在老年垂体瘤患者组织中均有表达,且二者呈负相关.
孙万仆李莹刘金霞
关键词:垂体瘤
脑胶质瘤ATM及PI3K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ATM)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40例脑胶质瘤组织(WHOⅠ~Ⅱ级25例,WHOⅢ~Ⅳ级15例)和8例非瘤脑组织ATM及PI3K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非瘤脑组织相比,胶质瘤组织ATM和PI3K m RNA水平明显增高(P〈0.05),而且随着胶质瘤病理级别增高,ATM和PI3K m RNA水平亦明显增高(P〈0.05)。结论脑胶质瘤ATM、PI3K表达显著增高,且随着病理学分级的升高,其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这提示两者在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胡志民刘金霞陶胜忠
关键词:胶质瘤磷脂酰肌醇3-激酶
一种神经外科用手术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神经外科用手术刀,它包括刀柄,刀柄为中空结构且刀柄的末端设置有内螺纹,刀柄的末端连接有加长柄,加长柄前端设置有与刀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刀柄上部内装有蓄电池,蓄电池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有照明灯和控...
胡志民刘金霞
文献传递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与常规颞顶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01—2016-12间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颞顶瓣或联合开颅手术,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胡志民刘金霞
关键词: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预后
β-链蛋白B7-H3蛋白表达与脑胶质瘤患者病理分级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 探讨β-链蛋白、B7-H3蛋白表达与脑胶质瘤患者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将86例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中50例低级别脑胶质瘤患者设为A组,36例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设为B组,抽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43名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取3组脑组织制作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组β-链蛋白、B7-H3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β-链蛋白、B7-H3蛋白表达与脑胶质瘤患者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B组β-链蛋白、B7-H3蛋白表达阳性率(88.88% 、63.88%)显著高于A组(68.00% 、40.00%),A组显著高于对照组(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脑组织β-链蛋白、B7-H3蛋白表达与脑胶质瘤患者病理分级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β-链蛋白、B7-H3蛋白在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中呈高表达,且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呈显著正相关,可作为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病理分级的判定指标之一.
孙万仆管淑敏李莹刘金霞
关键词:脑胶质瘤Β-链蛋白B7-H3病理分级
Peutz-Jeghers综合征中Brg1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Peutz-Jeghers综合征(PJS)中Brg1蛋白的表达及其在PJS息肉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rg1蛋白在72例PJS息肉组织、12例正常小肠黏膜组织、30例小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PJS息肉发生、发展及癌变的关系。结果 Brg1蛋白在小肠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6.67%,PJS息肉组织为54.17%,正常小肠黏膜组织为16.67%;PJS息肉组和正常小肠黏膜组B rg1蛋白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JS息肉组和小肠癌组B rg1蛋白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g1蛋白在小肠癌组织中存在过高表达,在PJS息肉组织中存在高表达,且可能是PJS息肉癌变的关键因子之一。
刘金霞周平胡志民赵晓时凤敏林艳华毛高平
关键词:PEUTZ-JEGHERS综合征肠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肺癌患者支原体感染临床观察
2016年
目的:从临床观察角度探讨支原体感染与肺癌的关系,为研究肺癌发病原因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2月份至2012年8月份我们收治的的17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参加体检的150人作为对照组。均给予行血清呼吸道病原体九联监测,包括嗜肺军团菌血清Ⅰ型、肺炎支原体、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1、2和3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结果:肺癌患者支原体抗体阳性率高达43.75%。结论:从临床观察中发现肺癌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比例高,肺癌除了与吸烟、环境、职业暴漏、大气污染、遗传因素等有关外,是否与支原体感染亦有一定关系,还是肺癌抵抗力下降易合并支原体感染,慢性支原体肺炎的患者应早期应用抗支原体感染的药物治疗,可能会起到预防肺癌发生的作用。
郭艳玲闫春艳杨艳杰刘金霞于向东李岩谢方杨晓明
关键词:支原体癌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