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慧
- 作品数:12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早期凋亡与SLE患者器官/系统损害的关联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和正常对照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早期凋亡率,分析PBMCs早期凋亡率与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关系,并探讨PBMCs早期凋亡率对SLE患者器官/系统损害的影响。方法:以两所三甲医院住院SLE患者为病例组(n=76),以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n=69);参照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损伤指数(SLICC/ACR DI)量表,设计问卷,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器官/系统损害情况;运用流式细胞术,采用连接素V(Annexin V,AV)和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双染法检测研究对象的PBMCs早期凋亡率。结果:SLE患者的PBMCs早期凋亡率(13.29%±4.12%,n=76)高于正常对照组(4.66%±1.57%,n=69)(Z=9.657,P<0.01),活动期患者(SLEDAI 10)的早期凋亡率(14.80%±5.09%,n=53)高于非活动期(SLEDAI<10)(9.82%±3.76%,n=23),高于正常对照(4.66%±1.57%,n=69)(F=120.28,P<0.01)。PBMCs的早期凋亡率与SLEDAI(r=0.249,P=0.03),SLICC/ACR DI(rs=0.612,P<0.001)均呈正相关。具有肾脏损害或精神/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PBMCs早期凋亡率升高更为显著(P分别为0.001和0.039)。结论:SLE患者的PBMCs早期凋亡率显著升高,且与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和器官/系统损害程度相关,发生肾脏损害或精神/神经系统损害时PBMCs早期凋亡率增加尤为明显,PBMCs早期凋亡率能够较好地反映SLE患者器官/系统损害的严重程度。凋亡紊乱在SLE的发病和器官/系统损害中发挥重要作用。
- 郝加虎张志华张国庆刘慧慧黄朝辉戴宏翟志敏叶冬青李庆张学军
- 关键词:细胞凋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宿州市农村中小学生伤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了解农村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的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运用自编调查表对宿州市农村15642名中小学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小学生伤害的发生率为24.36%;学校类别、学校地址、学生性别、父母职业、日常监护人是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应根据中小学生伤害特点和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加强中小学生的安全卫生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 刘慧慧郝加虎张国庆叶冬青
- 关键词:农村人口
- 基于安徽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的冠脉病变风险因素评估
- 目的: 川崎病冠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abnormalities,CAAs)是儿童期常见的获得性心脏病。中国川崎病CAAs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亚洲国家,CAAs在中国是否存在有别于其他人群的风险因素,以...
- 刘慧慧
- 关键词:冠脉病变儿童患者
- 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环境因素及其与几种趋化因子基因的交互作用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环境因素、日常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因素及其与-2518MCP-1、CCR2-64I、SDF1-3’A基因交互作用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SLE发病的因素,用非条件logistic模型分析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共发现19个因素与SLE发病有关,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显示,有意义的变量共5个,其中饮井水为SLE的保护因素(OR=0.099),而多种药物过敏(OR=8.174)、阳光过敏(OR=18.339)、服用抗生素(OR=5.626)、口服避孕药(OR=16.897)为SLE发病的危险因素。非条件logistic模型分析发现在SLE发病中好食刺激性食物与-2518MCP-1G/G基因型存在交互作用(OR=4.387)。未发现SLE发病中存在环境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结论 多个环境危险因素与SLE的发病有关,而且MCP-1基因与好食刺激性食物间存在交互作用。
- 叶冬青胡以松李向培黄芬杨仕贵郝加虎尹婧张国庆刘慧慧
- 关键词:发病MCP-1系统性红斑狼疮G基因刺激性食物环境因素
- 涡阳县常见恶性肿瘤死亡率分析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了解安徽省涡阳县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及趋势,为制订本地区肿瘤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法,由各村医生收集本村所有死亡病例上报,设计调查表入户调查;计算恶性肿瘤死亡率;用Cox-Stuart法分析其死亡趋势.[结果]1992年~2001年安徽省涡阳县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呈总体上升趋势(P<0.05),粗死亡率从81.78/10万(标化率为78.35/10万)上升至150.93/10万(标化率为143.23/10万),居死因首位.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增长速度高于男性.男性恶性肿瘤死亡居前6位的分别是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肠癌、白血病.其中白血病增速最快,其他依次为肠癌、胃癌、肺癌、肝癌;食管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未见显著性(P>0.05).女性恶性肿瘤死亡居前6位的分别为胃癌、肺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其中肝癌增速最快,其他依次为宫颈癌、肺癌、乳腺癌.食管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胃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P>0.05).[结论]安徽省涡阳县1992年~2001年恶性肿瘤死亡呈总体上升趋势,胃癌、肺癌、白血病、肝癌、肠癌、女性乳腺癌、宫颈癌为防治的重点.
- 陈东周王怀民王中方益荣王再光王茜刘慧慧叶冬青
- 关键词:肿瘤死亡率流行病学
- 外周血清抗核小体抗体家族分子表达水平与SLE患者器官/系统损害的关联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正常对照两组间的血清抗核小体抗体家族分子(antinucleosome antibody family)(包括抗核小体抗体、抗-ds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的表达水平;分析抗核小体抗体家族分子与SLE患者器官/系统损害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血清抗核小体抗体家族分子与患者器官/系统损害的关联是否涉及细胞凋亡。方法:病例选自两所三甲医院住院SLE患者(n=76),以健康志愿者为对照(n=69);参照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损伤指数(SLICC/ACR DI)量表,设计问卷,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器官/系统损害情况;运用流式细胞术,采用连接素V(Annexin V,AV)和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双染法检测研究对象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的早期凋亡率;以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研究对象外周血抗核小体抗体家族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SLE患者的血清抗核小体抗体(95.826±94.084 IU/ml)、抗-dsDNA抗体(280.551±305.954 IU/ml)、抗组蛋白抗体(58.557±66.833 IU/ml)的阳性率分别为68.42%、53.95%、44.74%,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0.106±0.5348 IU/ml,20.034±12.075 IU/ml,9.290±1.281 IU/ml)。SLE患者血清抗核小体抗体与抗组蛋白抗体(r=0.852,t=13.985,P=0.000)、抗-dsDNA抗体(r=0.788,t=11.028,P=0.000)、SLICC/ACR DI(rs=0.552,t=4.23,P=0.000)和PBMCs早期凋亡率(r=0.341,t=3.404,P=0.001)之间均呈正相关。SLE患者血清抗-dsDNA抗体与抗组蛋白抗体(r=0.797,t=11.358,P=0.000)、SLICC/ACR DI(rs=0.428,t=3.86,P=0.000)和PBMCs早期凋亡率(r=0.385,t=3.917,P=0.000)之间呈正相关。SLE患者血清抗组蛋白抗体与SLICC/ACR DI(rs=0.390,t=3.74,P=0.000)和PBMCs早期凋亡率(r=0.277,t=2.702,P=0.008)之间呈正相关。SLE患者非蛋白尿组(n=14)和蛋白尿组(n=62)的血清抗核小体抗体(分别为63.074±15.478 IU/ml、103.221±24.773 IU/ml)�
- 郝加虎张志华张国庆刘慧慧黄朝辉刘浏潘发明戴宏叶冬青张学军
- 关键词:细胞凋亡红斑狼疮
- 凋亡相关分子mFas/mFasL与SLE患者器官/系统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 2008年
- 目的: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正常对照两组间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膜上的Fas(mFas)/FasL(mFasL)的表达水平,分析mFas、mFasL与SLE患者器官/系统损害之间的关系,并探讨mFas、mFasL与患者器官/系统损害的关联是否涉及细胞凋亡。方法:病例选自两所三甲医院住院SLE患者(n=79),以健康志愿者为对照(n=69),参照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损伤指数(SLICC/ACR DI)量表,设计问卷,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器官/系统损害资料。利用流式细胞仪,采用连接素V(Annexin V,AV)和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双染法检测研究对象的PBMCs早期凋亡率;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s膜上mFas和mFasL的表达水平。结果:SLE患者的PBMCs膜上mFas的表达水平(38.97%±7.64%)高于正常对照(28.82%±4.98%)(t=9.22,P<0.01),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损伤指数(SLICC/ACR DI)有正相关趋势,但未见统计学意义(rs=0.209,t=1.74,P=0.09),与PBMCs的早期凋亡率(r=0.381,t=3.35,P<0.01)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分析68例SLE患者mFas与器官/系统损害情况,结果发现SLE患者CNS损害组(n=11)PBMCs的mFas阳性率45.28%±8.71%高于SLE患者非CNS损害组(n=57)37.88%±10.02%(t=2.28,P=0.026);SLE患者肾脏损害组(n=33)PBMCs的mFas阳性表达率42.32%±9.48%亦高于SLE患者非肾脏损害组(n=35)35.62%±11.17%(t=2.65,P=0.009)。患者和对照PBMCs膜上mFasL采用流式细胞术均未能检出。结论:SLE患者的PBMCs膜上mFas与患者的器官/系统损害关系密切。患者的凋亡率升高可能与mFas表达增加有关,而mFas表达升高、凋亡亢进在SLE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mFas可较好反映患者器官/系统损害情况。
- 郝加虎张志华戴宏张国庆刘慧慧钱浩刘浏翟志敏李庆叶冬青张学军
- 关键词:细胞凋亡
- 安徽汉族人群PDCD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分析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基因(PDCD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安徽籍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利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122例SLE确诊患者和143名正常对照的血标本,用酚-氯仿-蛋白酶K提取法提取基因组DNA,用DNA单向测序法进行SNP因子检测和筛查。结果PDCD1基因7809位点的基因型全部为G/G型,PDCD1基因7872位点存在C和T2种多态性,PDCD1基因8162位点存在G和A 2种多态性,在两组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5,x2=11.85,P<0.05)。PDCD1基因7872位点,病例组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6.1%、41.8%、22.1%,对照组分别为51.7%、35.0%、13.3%,两组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11,P<0.05);PDCD1基因8162位点病例组G/G、G/A、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0.1%、20.3%、28.6%,对照组分别为57.6%、20.8%、22.6%,两组间等位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47,P<0.05)。PDCD1-7872杂合型、PDCD1-8162杂合型可能具有阻止汉族人发生SLE的作用(OR=0.583,OR=0.485)。结论安徽籍汉族人群PDCD1基因7809位点不呈现SNP,7872和8162位点SNP与SLE的易感性相关。
- 叶冬青尹婧李向培张国庆张永青王茜刘慧慧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单核苷酸多态性易感性分析PDC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 抗dsDNA抗体细胞穿透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致病作用被引量:8
- 2004年
- 刘慧慧郝加虎叶冬青
- 关键词:抗DSDNA抗体SLE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炎致病作用标志性
- 外周血清游离核小体与SLE患者器官/系统损害的关联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正常对照两组间的血清可溶性核小体(serum soluble nucleosome)表达水平;分析血清核小体与SLE患者器官/系统损害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血清核小体与患者器官/系统损害的关联是否涉及细胞凋亡。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采用连接素V(Annexin V,AV)和碘化丙啶(propidiumiodide,PI)双染法检测研究对象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的早期凋亡率;以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外周血可溶性核小体及抗核小体抗体家族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SLE患者(n=76)血清核小体浓度(0.746±0.244)低于正常对照组(1.237±0.394)(t=9.112,P〈0.01),且与抗核小体抗体浓度呈负相关(r=-0.458,t=4.434,P=0.000);以正常对照组(n=69)血清核小体浓度均数的95%可信区间1.14~1.33作为核小体浓度正常范围,结果显示:SLE患者核小体减低组(A组,OD〈1.14,n=54)的发热、皮疹、C3降低、血沉(ESR)增高、管型、血尿、蛋白尿、anti-SSA等临床指标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核小体增高组(B组,OD≥1.33,n=2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01,0.0035,0.0164,0.0242,0.0171,0.0135,0.0001,0.0000);SLE患者核小体减低组中疾病活动的阳性率(79.63%)高于核小体浓度增高组(45.4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5,P=0.0033)。结论:SLE患者血清核小体浓度可减低或增高,血清核小体浓度与抗核小体抗体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血清核小体减低与SLE患者皮肤损害、肾损害的发生和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核小体在SLE尤其是狼疮性肾炎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 郝加虎张志华张国庆刘慧慧黄芬朱小明戴宏徐胜前叶冬青张学军
- 关键词:红斑狼疮细胞凋亡核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