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录山

作品数:164 被引量:525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5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0篇医药卫生
  • 14篇生物学
  • 7篇文化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3篇细胞
  • 49篇动脉
  • 46篇动脉粥样硬化
  • 36篇脂蛋白
  • 29篇内皮
  • 25篇低密度脂蛋白
  • 24篇血管
  • 22篇内皮细胞
  • 20篇枯草溶菌素
  • 19篇蛋白
  • 19篇源性
  • 18篇生理学
  • 18篇病理生理
  • 18篇病理生理学
  • 17篇固醇
  • 17篇病理学
  • 15篇胆固醇
  • 15篇PCSK9
  • 14篇凋亡
  • 14篇氧化型

机构

  • 153篇南华大学
  • 28篇重庆大学
  • 10篇中南大学
  • 7篇湘南学院
  • 3篇吉首大学
  • 3篇新乡医学院
  • 2篇常德职业技术...
  • 2篇北卡罗来纳大...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湖南环境生物...
  • 1篇永州职业技术...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韶关学院
  • 1篇诊断学教研室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作者

  • 162篇刘录山
  • 65篇姜志胜
  • 54篇唐志晗
  • 50篇王佐
  • 47篇任重
  • 47篇杨永宗
  • 40篇唐朝克
  • 30篇危当恒
  • 28篇易光辉
  • 27篇王贵学
  • 19篇万载阳
  • 13篇杨琼
  • 13篇屈顺林
  • 12篇袁中华
  • 11篇武春艳
  • 11篇李国华
  • 10篇彭娟
  • 9篇赵战芝
  • 9篇江璐
  • 8篇谢闵

传媒

  • 58篇中国动脉硬化...
  • 8篇生物化学与生...
  • 7篇南华大学学报...
  • 5篇中国生物化学...
  • 5篇第八次全国动...
  • 4篇中国病理生理...
  • 4篇湘南学院学报...
  • 4篇中南医学科学...
  • 3篇现代临床医学...
  • 3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国比较医学...
  • 2篇第三届全国气...
  • 1篇医药世界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7篇2014
  • 13篇2013
  • 7篇2012
  • 12篇2011
  • 7篇2010
  • 15篇2009
  • 12篇2008
  • 13篇2007
  • 15篇2006
  • 13篇2005
  • 9篇2004
  • 7篇2003
  • 5篇2002
1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ARC-1蛋白在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NARC-1在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血管壁中的表达。方法健康纯种雄性新西兰白兔16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胆固醇组,每组8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颗粒饲料喂养,高胆固醇组给予高胆固醇饲料(2%胆固醇)喂养;两组动物于8周末安乐处死。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兔血浆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苏丹Ⅳ染色测量兔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面积。油红O染色及HE染色观察兔主动脉病理组织学改变,并进行病理形态学定量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法与免疫印迹法检测兔主动脉组织NARC-1蛋白的分布及表达水平。结果8周末,高胆固醇组兔血浆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水平明显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明显降低。高胆固醇组出现了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主动脉内膜面粥样硬化病变面积为27.41%±2.12%,与对照组(0.51%±0.20%)相比差异显著(P<0.05)。病理组织学显示高胆固醇组兔主动脉内膜明显增厚,内膜/中膜厚度比明显增大;油红O染色光镜下显示,高胆固醇组兔主动脉内皮下斑块内泡沫细胞呈橘红色,对照组主动脉内膜未见明显着色;HE染色光镜下显示,高胆固醇组主动脉内膜显著增生,形成明显斑块,斑块中纤维组织增生,可见大量泡沫细胞,胞核较小,胞浆内含有大量脂质空泡,对照组内膜薄且结构完整。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高胆固醇组兔主动脉NARC-1蛋白表达明显,染色呈强阳性,且群集于内膜斑块处;在高倍镜下,NARC-1蛋白主要分布在泡沫细胞的胞浆和胞膜,而在对照组兔血管壁组织中未见表达。免疫印迹检测发现高胆固醇组兔主动脉NARC-1蛋白呈高表达,而对�
唐志晗刘录山彭娟杨琼刘慧婷姜志胜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新西兰兔基因表达
脂肪分化相关蛋白通过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促进巨噬细胞脂质蓄积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观察高表达脂肪分化相关蛋白对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表达及脂质蓄积的影响。方法构建表达载体pcDNA3.1-HA-脂肪分化相关蛋白,使用THP-1巨噬细胞,通过瞬时转染使之高表达脂肪分化相关蛋白,依次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或)丙泮尼地处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检测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及脂肪分化相关蛋白的表达,油红O染色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细胞内脂质的蓄积。结果随着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增加,巨噬细胞脂肪分化相关蛋白及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表达明显增强,两者呈伴行关系。丙泮尼地能抑制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表达上调,且随处理时间延长,其表达逐渐减少,并且能减少细胞内脂滴生成。与对照组相比,瞬时转染pcDNA3.1-HA-脂肪分化相关蛋白能使脂肪分化相关蛋白表达明显升高。高表达脂肪分化相关蛋白的巨噬细胞能使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表达增加,促进细胞内胆固醇酯蓄积,并协同增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加入丙泮尼地后,高表达脂肪分化相关蛋白的作用被减弱。结论高表达脂肪分化相关蛋白能上调THP-1巨噬细胞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表达,促进细胞内脂质蓄积。脂肪分化相关蛋白可能通过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促进细胞内胆固醇酯的蓄积。
袁中华贾薇Xi-Lin NIU黄谙非刘录山易光辉王佐任重唐朝克田国平杨永宗
关键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脂肪分化相关蛋白巨噬细胞
载脂蛋白A-Ⅰ通过PKA信号途径影响ABCA1的表达与功能被引量:14
2007年
以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载脂蛋白A-Ⅰ与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的相互作用,并探讨它们相互作用的机制,以便了解载脂蛋白A-Ⅰ和ABCA1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经各种因素处理后,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的脂滴,运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流出,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细胞内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分析法分别检测ABCA1 mRNA与ABCA1蛋白质的水平.实验结果显示,载脂蛋白A-Ⅰ和腺苷酸环化酶激动剂Forskolin(FRK)引起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与胆固醇酯减少,而腺苷酸环化酶抑制剂SQ-22536引起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与胆固醇酯增加.载脂蛋白A-Ⅰ引起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蛋白质水平和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增加.FRK引起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蛋白质水平和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增加.SQ-22536引起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蛋白质水平和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减少.结果提示,载脂蛋白A-Ⅰ可提高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蛋白质水平,增加细胞内胆固醇流出,降低细胞内胆固醇聚积.其机制可能是通过PKA信号途经使细胞ABCA1蛋白质水平增加.
杨峻浩代小艳欧翔郝新瑞曹冬黎姜志胜刘录山王佐易光辉危当恒王贵学唐朝克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人群氧化应激水平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人群氧化应激状况,以期为临床高血压病人抗氧化治疗提供理论研究基础。结果在高血压人群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低于非高血压人群,而MDA含量高于非高血压人群,且差异具有显著性,而作为主要抗氧化因素的SOD和VitE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高血压病人处于高氧化应激水平,临床应用抗氧化药物治疗高血压可能有一定疗效。
刘录山匡希斌危当恒王佐唐朝克任重万载阳杨保堂银兴锋易光辉王贵学杨永宗
关键词:高血压氧化应激血管紧张素
四种中药单体对人肝癌HepG2细胞枯草溶菌素转化酶9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齐墩果酸、金丝桃苷、槲皮素和熊果酸对人肝癌HepG2细胞枯草溶菌素转化酶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9,PCSK9)表达的影响,为寻找新型降血脂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培养HepG2细胞,用不同浓度的4种药物分别作用24 h,用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CSK9 mRNA和PCSK9蛋白的表达。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情况。筛选出可抑制PCSK9表达的药物后,选择最佳药物浓度,处理HepG2细胞0、3、6、12、24 h后,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CSK9mRNA和PCSK9蛋白表达,观察其抑制作用是否存在时间依赖性。结果金丝桃苷、槲皮素和熊果酸对HepG2细胞PCSK9的表达没有影响(P>0.05),75μmol/L和100μmol/L齐墩果酸处理24 h,与对照组比较PCSK9的表达明显减少,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P<0.05)。100μmol/L齐墩果酸处理HepG2细胞0、3、6、12、24 h后,12 h组和24 h组明显抑制PCSK9的表达,并呈一定的时间依赖性(P<0.05)。结论齐墩果酸可降低HepG2细胞PCSK9mRNA和蛋白水平,且这种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
李雪飞江璐方春敏任重唐志晗姜志胜刘录山
关键词:齐墩果酸中药单体
高密度脂蛋白和氧化型高密度脂蛋白对ECV-304分泌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和内皮素1的影响被引量:14
2002年
为研究高密度脂蛋白和氧化型高密度脂蛋白对ECV 30 4分泌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和内皮素 1的影响 ,探讨高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可能机理 ,分别用不同浓度的高密度脂蛋白和氧化型高密度脂蛋白处理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 30 4 ,用比色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和内皮素 1。结果发现随着高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升高 ,上清液中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含量上升 ,内皮素 1含量下降。随着培养液中氧化型高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升高 ,上清液中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含量下降 ,内皮素 1含量上升。结果提示高密度脂蛋白促使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合成和分泌增加及内皮素 1生成减少 ,可能是其细胞保护作用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而氧化型高密度脂蛋白促使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合成和分泌减少及内皮素 1生成增加 ,可能是其细胞损伤作用和促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刘录山危当恒杨永宗
关键词:氧化型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素
一种研究血小板变形的新方法
<正> 目的检测F-肌动蛋白和G-肌动蛋白的含量只能静态地、非直接地测定血小板的变形,本文要建立一种动态地、直观地观察血小板变形的新方法。方法本研究在transwell 上进行,把从人血液中分离出来50分钟后的血小板置于...
姚峰王佐傅仕福胡必利吕运成刘录山童中艺彭茜杨永宗
关键词:血小板基质细胞衍生因子TRANSWELL
文献传递
FGF-2通过Akt-FoxO3a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
目的 探讨FGF-2拮抗氧化应激引起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新途径与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用MTT法筛选H2O2诱导细胞凋亡的最佳浓度;用不同浓度的FGF-2与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共同孵育0.5h...
刘米华李国华唐志晗张媛罗新园任重屈顺林刘录山姜志胜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OXO3AAKT
VEGF转染和流动剪切力对内皮细胞种植粘附及相关生物学功能影响
内皮细胞的种植可明显提高人工血管的远期畅通率和人工血管、人工心脏瓣膜的抗血栓形成能力,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增加。血管内支架作为心血管植入材料的一种,在降低经皮穿刺血管球囊成形术再狭窄发生率的同时,也存在着血栓形成和支架内再狭...
刘录山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细胞细胞种植生物学功能
文献传递
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模型研究被引量:21
2006年
目前已有的动物模型在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破裂的可控性及量化研究方面均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为了建立类似于人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斑块模型,体外研究斑块稳定性,应用传统的高脂高胆固醇膳食诱导建立了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并从血脂水平和斑块病理形态学特征方面加以了证实.该模型中斑块与人类成熟斑块的高度相似性使其成为研究斑块稳定性和斑块破裂的较好模型.从量化比较这一出发点着手,建立了一个体外可控可量化诱导斑块破裂模型,方法简单易行,是一个较好的量化研究斑块破裂和破裂相关因素间关系的实验模型.
刘录山杨永宗冯大明孙文清唐朝克唐雅玲易光辉王佐任重王贵学杨保堂万载阳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动物模型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