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争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脊髓
  • 3篇营养因子
  • 3篇神经营养
  • 3篇神经营养因子
  • 3篇神经嵴
  • 3篇细胞
  • 3篇脊髓损伤
  • 3篇胶质
  • 3篇表皮
  • 2篇蛋白
  • 2篇源性
  • 2篇源性神经营养...
  • 2篇细胞移植
  • 2篇细胞源
  • 2篇细胞源性
  • 2篇胶质细胞
  • 2篇胶质细胞源性
  • 2篇胶质细胞源性...
  • 2篇大鼠脊髓
  • 2篇大鼠脊髓损伤

机构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西南大学
  • 2篇教育部

作者

  • 7篇刘争
  • 5篇李兵仓
  • 5篇张洁元
  • 5篇张路
  • 3篇余华荣
  • 3篇段朝霞
  • 2篇刘彬
  • 1篇陈魁君
  • 1篇陈慧俊
  • 1篇杨文青
  • 1篇马晶
  • 1篇芦永良

传媒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6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周围神经组织液对大鼠EPI-NCSCs体外分化的影响
2014年
为了探讨周围神经组织环境因素对EPI-NCSCs(epidermal neural crest stem cells)分化的影响,该文用坐骨神经组织提取液为环境因素,对体外培养的EPI-NCSCs进行分化诱导。以正常培养的EPI-NCSCs为对照组,细胞培养液成分为:DMEM/F12、10%FBS、2%B27、20 ng/mL bFGF。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1%周围神经组织液作为实验组。MTT结果显示,周围神经组织液对EPI-NCSCs的活性和增殖无影响;对照组和实验组EPI-NCSCs都呈多种形态。RT-PCR分析显示,在对照组和实验组中EPI-NCSCs均表达GFAP、S-100、β-III Tubulin(Tuj1),但在实验组中,这3种蛋白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免疫组化分析显示,在对照组中,EPI-NCSCs同时表现了雪旺细胞和早期神经元的鉴定特征;在实验组中,EPI-NCSCs没有神经元的鉴定特征,只表达雪旺氏细胞的鉴定特征。这表明,周围神经组织液可以诱导体外培养的EPI-NCSCs向雪旺氏细胞分化。
张路张洁元刘彬刘争李兵仓
关键词:雪旺氏细胞周围神经分化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表皮神经嵴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GDNF表达的影响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表皮神经嵴干细胞(EPI-NCSC)移植对大鼠损伤脊髓修复过程中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大鼠的EPI-NCSC,备移植用。取30只SD大鼠,暴露T,o脊髓并在NYU_Ⅱ撞击机下以10g×25rnlTl的致伤力挫伤脊髓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大鼠分为空白损伤组、DMEM对照组和实验组。脊髓损伤后1周,将EPI-NCSC悬液注射入大鼠损伤的脊髓处,DMEM对照组用单纯的DMEM/F12培养液代替,空白损伤组未处理。脊髓损伤后每周进行1次BBB评分以评估大鼠的运动功能,移植后6周取材,检测GDNFmRNA及GDNF蛋白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的BBB评分从移植后第2周开始就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损伤的脊髓组织处GDNF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白损伤组和DMEM对照组间BBB评分及GDNF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EPI-NCSC移植后,EPI-NCSC能促进大鼠脊髓组织GDNF的表达,从而有助于修复大鼠损伤的脊髓。
刘争张洁元段朝霞陈慧俊余华荣张路李兵仓
关键词:脊髓损伤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侧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致大鼠脑内胰岛素通路障碍和认知水平降低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胰岛素信号通路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发病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于实验第1 d和第3 d侧脑室(intracerebroventricular,ICV)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3 mg/kg)建立大鼠模型。第1次注射后21 d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和记忆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胰岛素降解酶(insulin-degrading enzyme,IDE)、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GSK-3β)、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tau和磷酸化tau(p-tau)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淀粉样β蛋白(Aβ1-40和Aβ1-42)在大脑皮质的沉积;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胰岛素、胰岛素受体、tau、IDE mRNA的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ICV-STZ明显降低大鼠的认知能力(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ICV-STZ能降低IDE的表达,增加GSK-3β的活性和tau的磷酸化水平(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CV-STZ处理的大鼠大脑皮质Aβ1-40和Aβ1-42均明显增加;PCR结果显示ICV-STZ处理的大鼠大脑胰岛素和胰岛素受体的mRNA水平均降低,IDE mRNA的水平亦下降。结论:ICV-STZ通过影响脑内胰岛素通路导致大鼠出现AD样行为学及病理改变,表明胰岛素信号通路在AD发病中可能起到了一定的重要作用。
杨文青马晶刘争芦永良余华荣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胰岛素淀粉样Β蛋白胰岛素降解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毛囊来源的神经嵴干细胞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被引量:1
2014年
毛囊来源的神经嵴干细胞(Epidermal Neural Crest Stem Cell,EPI-NCSC)由于取材方便,具有多种分化潜能,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目前,在神经损伤修复领域中,EPI-NCSC主要被应用于脊髓损伤的修复。为了探讨EPI-NCSC对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作用,对原代培养的GFP-SD大鼠来源的EPI-NCSC的体外性质进行了考察,并以其为种子细胞,将其等量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混合后,预置入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 acid co glycolic acid copolymer,PLGA)导管中,同时,以等量的达尔伯克(氏)改良伊格尔(氏)培养基(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DMEM)代替EPI-NCSC作为对照,以用于修复大鼠坐骨神经10 mm距离的缺失。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分析结果显示,EPI-NCSC在PLGA膜上的初期粘附率为89.7%。在第1、3、5、7天细胞相对增殖率分别为89.3%、87.6%、85.6%和96.6%。细胞周期与DNA倍体分析表明,与PLGA共培养的EPI-NCSC与单独培养的EPI-NCSC相比较,二者的细胞周期变化趋势相同,增殖指数变化趋势也相同。在神经导管移植4周,术部实现了组织学水平的修复。大鼠手术一侧后肢感觉功能有所恢复,坐骨神经指数有所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在PLGA导管中预置EPI-NCSC,有望实现较好的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效果。
张路张洁元李兵仓刘争刘彬
嗅球成鞘细胞在挫伤脊髓内的成髓鞘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嗅球成鞘细胞(olfactoryensheathingcells,OECs)在损伤脊髓内的成髓鞘作用及其对髓鞘形成的影响。方法用NYU—II型脊髓撞击器(强度为10g×25mm)损伤大鼠T10脊髓后1周,将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ceprotein,GFP)-OECs植入脊髓损伤部位及其首尾两侧,设为OECs移植组;以同量改良Eagle培养基(Dulbecco’SmodificationofEagle’Smedi.um,DMEM)注射作为对照组。移植后6周,取出脊髓做冰冻切片,行髓鞘碱性蛋白(myelinbasicprotein,MBP)、0蛋白(proteinzero,PO)和S100蛋白(S100protein,S10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定性和半定量观察免疫染色情况;并行塑料包埋后半薄和超薄切片,先于光镜下进行定性和半定量观察,再于电镜下观察髓鞘的超微结构。结果OECs移植组S100、MBP、PO所显示的有髓神经纤维由正常组织向损伤区延伸,并可贯穿损伤区,所显示的纤维分别占损伤区面积的12.3%、11.6%和9.3%,且3种蛋白显示的神经纤维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89%)(P〈0.01)。OECs移植组半薄切片上移植组损伤区内有髓神经纤维的数量为(354.67±59.00),较对照组的(167.33±42.16)明显增多(P〈0.01),OECs移植组形成的髓鞘较对照组直径小、髓鞘薄。结论OECs可以促进再生神经纤维髓鞘形成,部分OECs自身形成髓鞘,但髓鞘结构较薄。
李越刘争张洁元张路段朝霞李兵仓
关键词:脊髓损伤髓鞘嗅球成鞘细胞
表皮神经嵴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损伤脊髓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2014年
目的:观察表皮神经嵴干细胞(epidermal neural crest stem cells,EPI-NCSCs)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作用以及SCI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al factor,BDNF)表达的变化,从神经营养因子的角度探讨EPI-NCSCs移植修复SCI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转基因大鼠的EPINCSCs,备移植用。60只SD大鼠均暴露T10脊髓并在NYU-Ⅱ撞击机(10 g 25 mm致伤力)挫伤脊髓制作SCI模型,随机分为空白损伤组(A组)、培养基移植组(B组)、EPI-NCSCs移植组(C组)。SCI模型大鼠损伤1周后将EPI-NCSCs细胞悬液移植入C组大鼠SCI处,B组用单纯DMEM/F12培养基代替,空白损伤组不做处理。伤后每周进行一次运动功能评分,移植后1、3、6周取材行酶联免疫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染色以及Western blot检测BDNF蛋白的表达。结果:移植术后第2周起C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同期A组(2、3、4、5、6周,P值分别为0.003、0.000、0.000、0.000、0.000)和B组(2、3、4、5、6周,P值分别为0.044、0.000、0.006、0.000、0.008)。酶联免疫分析显示C组BDNF蛋白在移植后3周表达高于A组(P=0.009)和B组(P=0.013),移植后6周表达量显著高于A组(P=0.003)和B组(P=0.003)。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移植后3周和6周,C组BDNF表达高于同期A组和B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移植后6周,C组BDNF表达高于同期A组(P=0.000)和B组(P=0.000)。结论:EPI-NCSCs移植能促进SCI内BDNF的表达,改善局部微环境,从而有助于大鼠损伤脊髓的修复。
刘争张洁元陈魁君李兵仓段朝霞张路余华荣
关键词:细胞移植
表皮神经嵴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  建立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转基因大鼠来源的表皮神经嵴干细胞(epidermal neural crest stem cells,EPI-NCSCs)培养方法,...
刘争
关键词:脊髓损伤细胞移植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