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东涛

作品数:28 被引量:137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血管
  • 7篇卒中
  • 6篇缺血
  • 5篇血管病
  • 5篇血性
  • 5篇认知功能障碍
  • 4篇轻度
  • 4篇轻度认知
  • 4篇轻度认知功能...
  • 4篇小血管
  • 4篇弥散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急性
  • 4篇梗死
  • 3篇血栓
  • 3篇抑郁
  • 3篇张量成像
  • 3篇脑白质
  • 3篇老年

机构

  • 26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西门子医疗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朝阳医院

作者

  • 27篇刘东涛
  • 15篇周立春
  • 9篇胡文立
  • 6篇李坤
  • 6篇潘振宇
  • 5篇贾伟华
  • 4篇孙奉辉
  • 3篇李淑娟
  • 2篇薛晓帆
  • 1篇蒋涛
  • 1篇李璐玲
  • 1篇马向科
  • 1篇高珊
  • 1篇秦伟
  • 1篇李彤
  • 1篇王剑锋
  • 1篇顾华
  • 1篇徐雪冬
  • 1篇徐依成
  • 1篇李见

传媒

  • 7篇中国卒中杂志
  • 5篇山东医药
  • 4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智慧健康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北京医学
  • 1篇武警医学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家庭医药(就...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09
  • 5篇2008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小卒中患者急性期强化他汀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非小卒中患者急性期强化他汀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发病24 h内非小卒中患者12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伐他汀强化组(62例)和常规组(63例)。强化组及常规组从入院起分别予阿托伐他汀40 mg、20 mg,每晚一次口服,监测治疗前、发病2周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肝功能、肌酸激酶,并记录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后改良Rankin量表(mRS)、治疗后症状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事件,以及发病3个月脑梗死复发情况。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强化组患者NIHSS评分下降更为明显(P<0.05)。强化组患者发病2周时mR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发病3个月后两组均有脑梗死复发患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周后复测血脂,经治疗两组患者Tch、TG、LDL-C均较治疗前下降,且强化组的Tch、TG、LDL-C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肝功异常、CK异常及症状性出血转化的病例,其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小卒中患者急性期强化他汀治疗可改善血脂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李新辉周立春贾伟华刘东涛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染色体9p21上rs2383206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染色体9p21上rs2383206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中国汉族人群脑梗死患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55例初发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的汉族患者及430例同期住院的外科患者作为对照。采用PCR-SNP Stream技术对rs2383206位点进行多态性分型,并对分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脑梗死组,rs2383206位点的AG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P=0.007),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也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经校正混杂因素的影响后,与AA纯合子相比rs2383206的GG/GA基因型具有显著增加脑梗死风险的效应[校正比值比(odds ratio,OR)1.2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1.1 1~2.05,P=0.009]。结论 rs2383206是中国汉族人脑梗死发生的易感位点。
李淑娟张玉杰刘东涛陈冬辉王笑峰胡文立
关键词:多态性单核苷酸脑梗死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基因研究进展
2008年
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血管病具有遗传倾向,并且是年龄≤65岁卒中患者的高危因素。Flossmann等回顾分析了1966-2003年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包括3个卵生子系、33个病例对照和17个Cohort研究。结果表明单卵孪生子卒中的发病率比双卵孪生子高65%:病例对照研究及Cohort研究提示有脑血管病家族史的发病率比没有脑血管病家族史的发病率高76%和30%。
刘东涛李淑娟胡文立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基因研究进展病例对照研究流行病学调查卒中患者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海马及嗅皮质微结构变化的扩散峰度成像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应用扩散峰度成像(DKI)技术探讨伴脑白质高信号(WMH)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海马区和嗅皮质区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西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的82例WMH患者,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患者认知功能,并将患者分为MCI组48例和无MCI组34例。患者行常规MRI形态学及DKI扫描。选择患者海马区和嗅皮质区为感兴趣区,测量DKI相关参数,包括平均扩散系数(MD)、轴向扩散张量(AD)、垂直扩散张量(RD)、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峰度(MK)、轴向峰度(AK)、径向峰度(RK)和峰度各向异性分数(KFA),比较2组各参数差异,且对多个兴趣区多次比较用Bonferroni校正P值,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无MCI组比较,MCI组重度WMH比例明显增高(37.5%vs 14.7%,P=0.03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度WMH是MCI独立危险因素(OR=0.134,95%CI:0.283~0.614,P=0.01)。经Bonferroni校正P值后显示,左侧海马区,MCI组MD和RD显著高于无MCI组,AK和MK显著低于无MCI组(P=0.005、0.006、0.011和0.002)。左侧海马区,FA、MK、RK和KFA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374,0.370,0.392,0.242,P<0.05),而MD、RD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227,-0.255,P<0.05)。结论DKI技术可评估伴WMH的MCI患者海马区和嗅皮质区微结构的变化,DKI参数对MCI的临床影像学评估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刘东涛卜乔李坤潘振宇冯翔石清雷周立春
关键词:海马内嗅皮层弥散张量成像
血液学指标对复发脑梗死的诊疗价值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探讨血液学指标对预测脑梗死复发的价值,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开辟新的思路。方法将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头颅MRI结果分为首发性脑梗死组(FIS)109例,复发性脑梗死组(RIS)91例。记录其复发的危险因素,如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同时于发病72h内测定d-二聚体、蛋白S、蛋白C、抗凝血酶Ⅲ、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抗心磷脂抗体等9项血液学指标。结果①RIS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9±9)岁,FIS组患者为(56±10)岁;RIS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比率(83.5%)明显高于FIS组(71.6%)。②与FIS组患者相比,RIS组患者血液学指标紊乱严重,9项中有6项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蛋白S在RIS和FIS组分别为(23±7)μg/ml、(25±6)μg/ml,P=0.002;蛋白C在RIS和FIS组分别为(4.5±1.5)μg/ml、(4.9±1.7)μg/ml,P=0.05,显示蛋白S和蛋白C在RIS组降低。RIS组TM增高[(30±13)μg/L、(26±7)μg/L,P=0.01];RIS组t-PA较FIS组增多[(7.6±3.0)μg/L、(6.7±2.6)μg/L,P=0.025]。RIS组患者血浆Hcy浓度[(23±10)μmol/L]较FIS组[(17±6)μmol/L]升高,P<0.01。RIS组患者抗心磷脂抗体IgG(ACAIgG)阳性的比例比FIS组高(18.7%、5.5%,P=0.004)。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OR=2.050;95%CI:1.53~6.53)、高龄(OR=1.025;95%CI:1.00~1.05)、蛋白C降低(OR=0.692;95%CI:0.54~0.88)、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1.074;95%CI:1.03~1.12)以及抗心磷脂抗体IgG阳性(OR=3.426;95%CI:1.19~9.84)是预测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液学指标失衡可增加脑梗死复发风险,定期检测血液学相关指标有助于早期预测脑梗死的复发。
李淑娟王艳丽刘东涛孙奉辉胡文立
关键词:脑梗死复发血栓调节蛋白
脑小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及其与长期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的发生率,以及AR与结局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8月-2017年6月诊断为CSVD的住院患者。根据血栓弹力图仪测量血小板抑制率将患者分为AR组和非AR组。记录所有患者基线时人口学、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资料,并在2年随访期间进行影像学复查,同时记录患者新发血管事件及死亡情况。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R与结局的关系。结果共纳入94例患者,年龄为49~84岁,平均年龄66.20±7.37岁,男性55例(58.5%),AR的发生率为23.4%(22/94)。AR与2年内新发腔隙性脑梗死(OR 4.70,95%CI 1.56~24.13,P=0.041)和脑白质病变加重(OR 4.07,95%CI 1.28~11.57,P=0.038)风险相关,与新发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无关。结论CSVD住院患者中AR发生率约1/5,AR与脑白质病变加重和新发腔隙性脑梗死风险相关。
李芳菲刘东涛周立春
关键词:阿司匹林抵抗预后
扩散峰度成像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额叶前皮质微结构变化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MR扩散峰度成像(DKI)技术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额叶前皮质微结构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脑小血管病住院患者79例,经头部MRI和MR血管成像证实,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对总体认知功能进行评估。根据是否存在MCI,将79例患者分为MCI组(46例)和无MCI组(33例)。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神经心理学测评结果,包括MoCA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常规MR形态学及DKI扫描结果。选择患者额叶前皮质为感兴趣区,即双侧背外侧额上回、内侧额上回、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测量兴趣区的DKI相关参数,包括平均扩散率(MD)、扩散各向异性分数(FA)、轴向扩散峰度(AK)、平均扩散峰度(MK)和径向扩散峰度(RK)。对多个兴趣区的多次比较应用Bonferroni方法校正P值,校正P值以P <0. 008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 MCI组患者MoCA量表评分低于无MCI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9,22)分比27(25,28)分,Z=-6. 836,P <0. 01];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HAMD评分、HAMA评分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2)在右侧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MCI组患者FA、AK、MK值均低于无MCI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 16±0. 03比0. 18±0. 03、0. 64±0. 08比0. 70±0. 06、0. 67±0. 09比0. 73±0. 06,均P <0. 008),MD、RK值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08);在左侧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MD、FA、AK、MK、RK值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08)。(3) MD、FA、AK、MK及RK值在双侧背外侧额上回、双侧内侧额上回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08)。结论 DKI技术可尝试用于MCI患者额叶前皮质微结构改变的观察,DKI相关参数在MCI患者临床影像学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刘东涛李坤卜乔潘振宇周立春胡文立
关键词:额叶前皮质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不同治疗方式后的临床结局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asymptomatic carotid artery stenosis,ACAS)患者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后的临床结局。方法收集北大医疗淄博医院及北京朝阳医院2015年11月-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102例ACAS患者脑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或药物治疗的资料,分析介入治疗和单独药物治疗的临床结局及安全性。结果 102例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中,70例患者行颈动脉支架治疗+标准药物治疗,32例拒行支架成形术或内膜剥脱术的患者给予标准药物治疗。随访1年,治疗组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1.4%(1例),对照组12.5%(4例),两组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74,P=0.016)。治疗组中合并易损斑块患者41例,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2.4%(1例);对照组中合并易损斑块患者17例,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17.6%(3例)。治疗组合并易损斑块患者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合并易损斑块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P=0.037)。而本次研究中仅有2例术中出现心绞痛发作,经及时处理得到改善,无死亡或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病例。结论对于ACAS患者和ACAS伴易损斑块患者,颈动脉支架治疗均优于单独标准药物治疗,且有良好的安全性。
钟涛刘东涛马向科王剑锋贾伟华
关键词:标准药物治疗
脑小血管病伴抑郁患者海马旁回的微结构变化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基于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探讨脑小血管病伴抑郁患者海马旁回的微结构变化。方法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将2018—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脑小血管病患者63例分成抑郁组(43例)、非抑郁组(20例)。均做脑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及DTI,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测评,处理双侧海马旁回的DTI数据并统计分析。结果抑郁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低于非抑郁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左侧海马旁回抑郁组患者平均弥散率、轴向(平行)弥散率和径向(垂直)弥散率值高于非抑郁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分数各向异性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右侧海马旁回抑郁组患者与非抑郁组患者分数各向异性、平均弥散率、轴向(平行)弥散率和径向(垂直)弥散率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小血管病伴抑郁患者海马旁回的微结构异常;DTI可以评估脑小血管病伴抑郁患者海马旁回的微结构变化。
卜乔李坤刘东涛贾秀琴裴晓姣贾芮周立春潘振宇
关键词:抑郁症弥散张量成像海马旁回
基于扩散峰度成像的脑小血管病抑郁患者杏仁核微结构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基于扩散峰度成像(DKI)脑小血管病(CSVD)抑郁患者杏仁核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选取CSVD患者64例,分为抑郁组36例和对照组28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经DKI扫描提取杏仁核参数,包括峰度参数:轴向峰度(Kax)、峰度各向异性分数(KFA)、平均峰度(Kmean)、径向峰度(Krad);扩散参数:平均扩散系数(Dmean)、径向扩散系数(Drad)及轴向扩散系数(Dax)。结果抑郁组HAMD评分、HAMA评分、左侧杏仁核Dax、Dmean、Drad明显高于对照组[16.0(12.0,22.0)分vs 0(0.0,4.0)分,12.0(6.0,21.0)分vs 0(0.0,3.0)分,(1.76±0.28)μm^2/ms vs(1.55±0.24)μm^2/ms,(1.51±0.25)μm^2/ms vs(1.35±0.21)μm^2/ms,(1.42±0.23)μm^2/ms vs(1.24±0.20)μm^2/ms,P<0.01],左侧杏仁核KFA明显低于对照组[0.28(0.24,0.33)vs 0.32(0.29,0.35,P=0.006]。左侧杏仁核Dax、Drad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P<0.05);右侧杏仁核Drad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P<0.05),KFA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DKI可发现CSVD抑郁患者杏仁核微结构的变化,CSVD性抑郁患者左侧杏仁核微结构的改变可能早于右侧。
李坤刘东涛卜乔贾秀琴冯翔石清磊蒋涛潘振宇
关键词:抑郁杏仁核大脑皮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