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春光

作品数:51 被引量:184H指数:8
供职机构:徐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3篇动脉
  • 24篇冠状
  • 24篇冠状动脉
  • 19篇介入
  • 18篇心肌
  • 15篇心肌梗死
  • 15篇梗死
  • 14篇冠状动脉介入
  • 11篇经皮冠状动脉...
  • 11篇急性心肌梗死
  • 9篇动脉介入治疗
  • 9篇介入治疗
  • 9篇冠状动脉介入...
  • 8篇动脉内
  • 8篇球囊
  • 8篇球囊反搏
  • 8篇主动脉
  • 7篇主动脉内
  • 7篇经皮冠状动脉...
  • 6篇再灌注

机构

  • 46篇徐州市中心医...
  • 4篇苏州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徐州市第四人...
  • 1篇江苏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南京市第一医...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51篇冯春光
  • 21篇付强
  • 17篇王临光
  • 14篇王彦炯
  • 7篇韩冰
  • 7篇娄明
  • 7篇邵博一
  • 7篇刘奕
  • 7篇宗雪峰
  • 6篇王诚
  • 6篇张毅刚
  • 5篇吴强
  • 4篇朱可
  • 3篇张学萍
  • 3篇杨向军
  • 3篇曹秋玫
  • 3篇宗斌
  • 3篇阮红云
  • 2篇王跃涛
  • 2篇王雷

传媒

  • 3篇中华临床医师...
  • 3篇第十五届全国...
  • 2篇江苏医药
  • 2篇心血管病学进...
  • 2篇实用心脑肺血...
  • 2篇安徽医药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心脏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0
  • 1篇1999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冠状动脉CTA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对冠心病的评估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CTA)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对冠心病患者犯罪病变处的影像学作用,从而评价CTA与OCT的对诊断犯罪病变的可行性。方法:对冠心病患者共87例行CTA及OCT,分别测量管腔直径、病变最大直径,并应用两种检查手段对斑块狭窄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共87例患者的结果进行分析,CTA较OCT测量管腔最大直径偏大P<0.05,斑块最大直径CTA较OCT直径亦偏大P<0.05,对于斑块管腔狭窄度OCT较CTA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CT具有较高的图像分辨率,对斑块性质优于CTA检查,操作安全可靠。。
师毅冰高永广张培影赵宝忠李光超夏平冯春光
关键词:冠心病冠脉CTA光学相干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术后两种血管闭合器止血的临床观察
冯春光王临光王诚付强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冠脉慢血流-无血流现象的预测因素被引量:24
2018年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发生慢血流-无血流现象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其对慢-无复流现象的预测价值。方法 278例ST段抬高的AMI病人入院确诊后即行急诊PCI术,依据PCI造影结果按TIMI分级分为慢-无血流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2组病人的一般情况、PCI术中情况、急诊及PCI术后1周的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慢-无血流的影响因素。结果所有病人中,40例(14. 4%) PCI后出现了慢-无血流现象,238例(85. 6%)血流正常。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病人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 Tn-I)差异有统计意义(P<0. 01);病人心肌梗死面积、梗死相关动脉(IRA)术前血流TIMI分级、门球时间、梗死后心功能分级、心肌梗死前心绞痛(梗死前的缺血预适应)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和c Tn-I水平、心肌梗死面积、门球时间、心功能分级、梗死前心绞痛及IRA术前血流TIMI分级与AMI病人急诊PCI术后慢-无血流现象的发生明显相关。结论血清hs-CRP和c Tn-I浓度、心肌梗死面积、门球时间、心功能分级、IRA术前血流TIMI分级、梗死前心绞痛是AMI病人急诊PCI术发生慢-无血流现象的预测因素。
李振勇路雯冯春光王海波王临光吴强黄宜杰宗雪峰李旭东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三维超声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左室重构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后左室重构的诊断价值。方法: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或溶栓治疗患者共53例,比较治疗前及P-PCI治疗后1h、溶栓治疗后2h的心电图上ST抬高段的总和。按ST段下降幅度分为两组:ST段下降≥50%(A组n=32);ST段下降<50%(B组n=21)。于治疗后2d、10d、90d时行M型超声心动图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检查,分别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治疗后90d时LVEDV增大率作为反映左室结构和功能变化的指标,并比较M型超声心动图和RT3DE结果。结果:无论是M型超声心动图还是RT3DE,A组治疗后90d时与治疗后2d相比,LV-EDV、LVESV明显减小,LVEF明显增大(P<0.05);10d时变化不明显(P>0.05)。B组治疗后10d、90d与治疗后2d相比,LVEDV、LVESV均明显增大,LVEF均明显减小。M型超声心动图所测数值均大于RT3DE测值(P<0.05);对于B组,治疗后90d时M型超声心动图所测LVEDV增大率明显大于RT3DE测值(P<0.05)。结论:相比于M型超声心动图,应用RT3DE可更准确地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动态改变;应用M型超声心动图会高估左室重构程度。
冯春光贾三庆藤一星宁静王雷张宇晨沈璐华顾复生付强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M型超声心动图左室重构
床边紧急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心源性休克的围术期护理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总结床边紧急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15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床边置入IABP的围术期护理要点进行总结,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生命体征、尿量、心电图、球囊导管、反搏压力、并发症等的监测。结果患者在应用IABP辅助治疗后,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表现为心率减慢,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尿量明显增加,血管活性药物剂量明显减少(P<0.01);住院期间存活11例,死亡4例。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早期床旁应用IABP的患者,积极的术中配合和有效的术后监护能为冠脉血运重建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支持,提高救治成功率。
张学萍马小燕李桂英戴庆妍夏荩洁冯春光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心源性休克围术期护理
经抽吸导管早期应用维拉帕米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无复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经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早期给予维拉帕米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方法 168例AMI患者进行直接PCI术,先行抽吸导管抽吸血栓后,随机分成两组,A组(n=86):经抽吸导管向靶病变远端给予维拉帕米100~200μg/次,总量不超过600μg;B组(n=82):支架植入发生无复流现象后再通过指引导管向冠状动脉内给予维拉帕米100~200μg/次,总量不超过600μg。造影评价给药前后冠状动脉血流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分级和TI-MI心肌组织灌注分级(TMPG),评价术后1 h心电图ST段下降情况。结果术后A组TIMI 3级血流比例明显高于B组(91.86%vs.80.49%,P<0.05);术后A组TMPG 3级比例明显高于B组(88.37%vs.75.61%,P<0.05);A组心电图ST段迅速下降比例明显高于B组(80.23%vs.65.85%,P<0.05)。结论早期经抽吸导管向靶病变远端给予维拉帕米较传统方法进一步减少了AMI患者P-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发生。
冯春光付强王彦炯王临光吴强黄宜杰
关键词:心肌梗死维拉帕米无复流现象
早期应用维拉帕米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无复流的疗效
冯春光付强王彦炯王临光吴强黄宜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2a临床评价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后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2 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8例行P-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A组术后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2 a;B组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1 a,以后均长期应用阿司匹林。评估两组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A组2例(3.1%)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与B组6例(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安全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P-PCI术后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2 a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冯春光王临光宗雪峰付强
关键词:氯吡格雷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梗塞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应用新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是心脏机械辅助装置之一。从首次应用至目前已40余年,已成为一项成熟的临床技术,但对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临床应用的争议却逐渐增多。现对其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高危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新的适应证等新进展做一综述。
冯春光杨向军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氯吡格雷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因子及预后的影响
冯春光王临光宗雪峰付强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