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金波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心理
  • 1篇大学新生
  • 1篇心理
  • 1篇虚拟现实
  • 1篇虚拟现实环境
  • 1篇学生心理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生心
  • 1篇情绪
  • 1篇情绪启动
  • 1篇问卷
  • 1篇问卷调查
  • 1篇精神卫生
  • 1篇课程
  • 1篇课程教学
  • 1篇教学
  • 1篇干预
  • 1篇干预性
  • 1篇干预性研究

机构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武汉市精神卫...

作者

  • 4篇侯金波
  • 2篇孙斌
  • 1篇李林
  • 1篇李闻天
  • 1篇周春燕

传媒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心理技术与应...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人格特征词阈下启动效应的研究
自上个世纪70年代情绪和认知的关系问题引起了情绪心理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极大的关注,特别在认知心理学发展起来以后,以信息加工的观点看人脑整体上的心理操作,不可避免的要面对情绪的存在和对认知加工的作用。 情绪启动是...
侯金波
关键词:情绪启动
文献传递
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与专业心理求助行为被引量:12
2023年
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分类特点,比较不同分类大学生在专业心理求助行为上的差异。方法:选取12850名大学生,采用心理健康素养问卷(MHLQ)、自编非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中专业心理求助行为自评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将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分类,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类别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行为的差异。结果: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可分为低素养组(7.4%)、中等素养组(50.2%)和高素养组(42.4%)3类。非疫情中,心理健康素养与专业心理求助行为无关联;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相比低素养组,中等素养更可能寻求专业心理求助(OR=1.32),中等素养组、高素养组更可能推荐他人求助(OR=1.77、2.45)。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有类别特征。新冠肺炎疫情中,心理健康素养较高的大学生的专业求助或推荐求助可能性更大。
贾亚菲孙斌周文琪侯金波宋静静李闻天刘陈陵
关键词:大学生
课程教学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探查课程教学作为提高心理健康素养主渠道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国民心理健康素养问卷》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对武汉某高校2878名新生进行调查,并将心理健康素养作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评估指标,通过前测、后测及10个月后追踪探查课程干预效果。结果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素养总体得分(40.12±6.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81±8.06);心理健康素养存在性别和城乡差异;无心理问题新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总分高于有心理问题新生(F=28.25,P<0.01)。课程教学显著提升了新生的心理健康素养,10个月后追踪发现效果依然显著(F=374.80,P<0.01)。结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素养总体较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了心理健康素养。
孙斌侯金波刘陈陵
关键词:课程精神卫生问卷调查干预性研究
虚拟现实环境中存在感的产生及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21年
虚拟现实环境中的存在感指个人感觉与虚拟刺激环境有关或参与的程度,它是虚拟现实技术有效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空间存在感、参与和真实性三个维度。具身存在和情感归因两类理论,以认知、情感为不同侧重点,解释了存在感的产生机制。存在感通过自陈问卷并辅以电生理指标进行评估;受使用者个体特征、情绪状态以及虚拟现实系统特征等因素影响;它是决定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重要因素。未来研究需完善存在感的客观评价指标,明确情绪与存在感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对比其在普通被试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被试中的差异。
朱艺璇李林宋静静周春燕侯金波
关键词:虚拟现实存在感情绪沉浸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