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良芹

作品数:41 被引量:101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8篇生物学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神经元
  • 9篇合酶
  • 8篇解剖学
  • 7篇蛋白
  • 7篇发育
  • 6篇阳性神经元
  • 6篇氧化氮
  • 6篇一氧化氮
  • 6篇海马
  • 5篇电针
  • 5篇休止
  • 5篇阳性
  • 5篇一氧化氮合酶
  • 5篇胶质
  • 5篇教学
  • 4篇人体解剖学
  • 4篇帕金森
  • 4篇帕金森病
  • 4篇免疫
  • 4篇教师

机构

  • 33篇皖南医学院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医药学院

作者

  • 41篇侯良芹
  • 24篇熊克仁
  • 14篇赵健
  • 10篇丁艳霞
  • 6篇德伟
  • 4篇石慧
  • 4篇曹丽华
  • 3篇朱秀玲
  • 3篇李怀斌
  • 3篇刘莉洁
  • 3篇龚鑫
  • 3篇郭静
  • 3篇张业贵
  • 3篇蔺扬波
  • 2篇丁见
  • 2篇刘敏
  • 2篇郑培敏
  • 2篇王继胜
  • 2篇程梅
  • 2篇刘嵩

传媒

  • 8篇中国组织化学...
  • 4篇针刺研究
  • 4篇解剖学杂志
  • 4篇四川解剖学杂...
  • 4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中国针灸
  • 3篇皖南医学院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2006世界...
  • 1篇华东六省一市...
  • 1篇中国解剖学会...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0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8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针对大鼠蓝斑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观察电针对大鼠蓝斑 (locusceruleus ,LC)内一氧化氮合酶 (NOS)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 (NADPH d)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观察电针大鼠一侧“足三里”穴对LC内NOS表达的影响。结果 :电针大鼠一侧“足三里”穴后 ,同侧LC内NOS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增多 (P <0 .0 5) ,染色加深 ,细胞平均灰度值明显降低(P <0 .0 1) ;非电针侧较正常组无明显改变 (P >0 .0 5)。结论
赵健熊克仁侯良芹龚鑫
关键词:蓝斑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LCNOS
电针对帕金森病大鼠齿状回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大鼠齿状回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改变,以及电针对它们的影响。方法:采用立体定位注射方法,将六羟基多巴胺注入SD大鼠右侧前脑内侧束。注射后第7天,根据大鼠阿朴吗啡腹腔注射所致的旋转行为筛选出12只PD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6只)和电针组(6只),另设正常组(6只)。随后,电针组大鼠进行连续21d的电针处理,穴取"合谷""太冲",每日1次;其他组不做治疗干预。电针结束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右侧齿状回nNOS和GFAP的表达。结果:①正常组大鼠右侧齿状回nNOS表达较弱,模型组的表达强度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电针组的表达强度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且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正常组大鼠齿状回多形细胞层有少量表达较弱的GFAP阳性细胞,模型组GFAP的表达强度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而细胞数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组GFAP的表达强度与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细胞数较模型组显著增多(P<0.01)。结论:电针可逆转PD大鼠损伤侧齿状回nNOS的表达增高,并可促进其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
丁艳霞赵健侯良芹
关键词:帕金森病电针齿状回一氧化氮星形胶质细胞
大鼠不同发育阶段胰腺Wnt5a的表达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大鼠胰腺不同发育阶段与胰岛形成和功能完善相关基因的表达趋势。方法:分离孕12.5 d(E12.5)、E15.5 d(E15. 5)、18.5 d(E18.5),新生(P0),生后14天(P14)、21 d(P21)及成年(AP)大鼠胰腺组织,采用高密度寡核苷酸芯片对E12.5、E 15.5、E18.5、P0和AP胰腺进行基因转录水平分析,并用RT-PCR验证wnt5a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结果:与胰岛功能相关基因多从胚胎18.5 d开始出现明显高表达;与细胞迁移、聚集黏附相关基因多在胚胎18.5 d高表达;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在胚胎15.5 d表达量最高,wnt5a在胚胎15.5 d表达量达到高峰。结论:wnt5a可能与胰岛形成、功能完善及出生后的胰腺重塑有关。
蔺扬波侯良芹郭静张永玲石慧曹丽华王银河德伟
关键词:WNT5A胰岛发育
生长休止蛋白7在成年大鼠肾脏、心脏和肝脏中的差异表达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生长休止蛋白7(Gas7)在成年大鼠肾脏、心脏和肝脏的表达。方法成年SD大鼠16只,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as7基因mRNA和蛋白在成年SD大鼠肾脏、心脏和肝脏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RT-PCR结果显示,Gas7mRNA在肾脏高表达,在心脏的表达弱于肾脏(P<0.05),而在肝脏的表达最弱,基本检测不到。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肾脏中,Gas7免疫阳性产物在近髓肾单位的近曲小管呈强阳性反应,在集合管表达较弱,在肾小球和其余肾小管未见表达;在心脏中,Gas7免疫阳性产物均匀分布于心肌细胞,呈中等强度反应,弱于肾脏(P<0.05);在肝脏中,Gas7蛋白未见明显表达,与其mRNA在肝脏的表达相似。结论 Gas7在大鼠肾脏、心脏和肝脏表达的不同,尤其在肾脏组织分布的差异性,提示Gas7在成年大鼠肾脏和心脏结构以及功能的维持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侯良芹丁艳霞熊克仁
关键词:肾脏心脏肝脏
WFS1在大鼠胰腺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WFS1在胰腺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和细胞定位。方法:运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WFS1在大鼠胰腺发育不同阶段的蛋白表达水平;运用免疫荧光检测不同时期WFSl在胰腺的定位。结果:WestemBlot结果显示WFS1的蛋白表达量胚胎后期高于新生期,成年期表达量上升;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不同发育时期WFS1与胰岛β细胞共表达。结论:WFS1在胚胎发育中后期的高表达可能与胰岛形成及功能完善有关,并且可能参与了胰岛重塑。
石慧曹丽华袁栎刘莉洁侯良芹佟辉王宁德伟
关键词:WESTERNBLOT免疫荧光胰腺发育
大鼠隔外侧核和隔内侧核接受蓝斑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投射
2005年
目的 :探讨大鼠蓝斑核一氧化氮合酶 (NOS)阳性神经元向隔外侧核 (Sl)和隔内侧核 (Sm)的投射。方法 :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逆行追踪法与还原型辅酶Ⅱ黄递酶 (NADPH—d)组织化学法相结合的技术。结果 :Sl接受来自双侧蓝斑核NOS阳性神经元的投射 ,占蓝斑核向Sl投射神经元的 6 0 %左右 ,同侧居多 ;双侧蓝斑核都有NOS阳性神经元投射至Sm ,占蓝斑核向Sm投射神经元的 5 5 %左右。结论 :Sl和Sm接受蓝斑核NOS阳性神经元的投射 ,蓝斑核NOS阳性神经元至Sl的投射呈同侧优势 ,至Sm的投射双侧无明显差别。
侯良芹熊克仁赵健
关键词:蓝斑核NOS阳性神经元外侧核HRP
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之我见
2006年
侯良芹熊克仁
关键词:解剖学教学教学质量逻辑推理尸体标本教学经验
从青年教师的角度谈消化系统的教学体会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人体解剖学消化系统的教学,将比较教学、提问式教学、联系临床教学、联系相关的章节教学、形象化比喻教学、合理的设计教案及医学伦理教育、医学人文精神教育和学生的道德教育应融入课堂教学育融入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培养学生的开拓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综合运用和独立运用各种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朱秀玲侯良芹赵健李怀斌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医学人文精神
PD大鼠胼胝体和扣带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不同病程帕金森病(PD)大鼠胼胝体和扣带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方法大鼠右侧前脑内侧束注射六羟基多巴胺制备PD模型。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2周、4周和6周模型组。以酪氨酸羟化酶(TH)和GFAP抗体免疫组化阳性分别显示黑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胼胝体与扣带处的星形胶质细胞。结果 2、4、6周模型组右侧黑质TH阳性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降低,而2、4、6周模型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正常对照组和4周模型组胼胝体和扣带处星形胶质细胞呈未活化状态,两组之间的GFAP表达强度和细胞密度均无显著差异。2周和6周模型组两部位星形胶质细胞呈活化状态,其表达强度和细胞密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4周模型组。结论急性完全损伤PD模型大鼠注射侧胼胝体和扣带处GFAP表达随病程呈增高、降低和增高趋势。
丁艳霞侯良芹熊克仁
关键词:帕金森病星形胶质细胞胼胝体
电针不同留针时间对隔区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探讨不同留针时间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将40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5组:电针“足三里”穴5min、15min、30min、60min组和对照组,电针组大鼠分别电针“足三里”穴5、15、30、60min,对照组大鼠不电针。采用还原型辅酶Ⅱ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观察隔区各亚细胞群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结果:电针5min组与对照组相比,隔区NOS阳性神经元无明显变化(P>0·05);电针15、30、60min3组与对照组相比,隔区部分亚细胞群(隔内侧核、隔外侧核、斜角带核垂直支)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增加(P<0·05),染色加深,细胞平均灰度值明显降低(P<0·01);而电针15、30、60min3组之间,隔区NOS阳性神经元变化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电针留针时间延长至15min才引起隔区NOS表达增强,并随留针时间延长至60min,隔区NOS表达维持在同一水平。
侯良芹熊克仁
关键词:电针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