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锂镭

作品数:85 被引量:119H指数:7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6篇自主神经
  • 25篇血管
  • 21篇心血管
  • 20篇神经系
  • 20篇神经系统
  • 18篇心房
  • 18篇房颤
  • 17篇神经节
  • 17篇自主神经系统
  • 15篇心房颤动
  • 14篇星状神经节
  • 13篇交感
  • 13篇交感神经
  • 12篇心肌
  • 11篇心血管病
  • 11篇心血管病学
  • 11篇心脏
  • 11篇血管病
  • 11篇血管病学
  • 10篇消融

机构

  • 84篇武汉大学
  • 5篇孝感市中心医...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襄樊市中心医...
  • 1篇武汉大学人民...

作者

  • 85篇余锂镭
  • 72篇江洪
  • 25篇黄兵
  • 17篇周丽平
  • 14篇王松云
  • 10篇鲁志兵
  • 10篇王梦龙
  • 10篇廖凯
  • 8篇刘华芬
  • 7篇萨仁高娃
  • 7篇张燕
  • 7篇王卓
  • 6篇何文博
  • 5篇周晓亚
  • 5篇蔡江
  • 5篇屈园园
  • 4篇何勃
  • 4篇阳康
  • 3篇夏豪
  • 3篇王猛

传媒

  • 18篇中国心脏起搏...
  • 8篇医学综述
  • 5篇心血管病学进...
  • 4篇海南医学
  • 3篇中国心血管杂...
  • 2篇中华心律失常...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心脏杂志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年份

  • 7篇2023
  • 11篇2022
  • 12篇2021
  • 1篇2019
  • 13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10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7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腔静脉内低强度迷走神经刺激对右侧自主神经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经上腔静脉途径低强度迷走神经刺激(LL-SVCS)对右侧星状神经节(RSG)和右前神经节丛(ARGP)功能的影响。方法 14只成年犬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8只,在上腔静脉处刺激迷走神经引起窦性心率(SR)或房室传导减慢的最低电压定义为阈电压,用50%阈电压进行LL-SVCS,持续3 h;对照组6只,在上腔静脉远端不会引起心率改变的部位同样予以3 h低强度刺激。分别在基础状态和每小时末测定递增电压刺激RSG、ARGP引起的SR变化。以刺激电压作为横坐标,最大SR变化(升高或降低的最大百分比)作为纵坐标绘出SR-电压反应曲线。结果 3 h LL-SVCS使RSG/ARGP的SR-电压反应曲线逐渐被钝化,使相同刺激电压引起的最大SR改变显著性逐渐降低;对照组3 h低强度刺激没有明显影响RSG/ARGP的SR-电压反应曲线。结论 LL-SVCS可以明显抑制RSG和ARGP的功能。
黄兵余锂镭何文博鲁志兵何勃赵劲波江洪
关键词:迷走神经
心房颤动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27水平与导管消融效果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射频消融术成功率的关系。方法:纳入60例患者,其中30例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的房颤患者为房颤组,另30例行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术前采集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清HSP27水平。房颤组于术后3个月随访,并复查血清HSP27水平。比较各组的血清HSP27水平差异及其与房颤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结果:房颤组患者血清HSP2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8)。房颤组术后3个月复查时,9例有房颤复发(复发组),21例维持窦律(窦律组);窦律组术前血清HSP27水平较复发组无显著差异(P=0.757),而术后血清HSP27水平显著高于复发组(P〈0.001)。消融术后3个月时,窦律组血清HSP27水平较术前有显著性升高(P〈0.001),而复发组无显著升高(P=0.505)。与消融术后房颤复发显著相关的变量为:老龄(P=0.025)、左心房直径(P=0.04)、高血压(P=0.048)、术后HSP27血清水平(P〈0.001)及△HSP27(术后3个月HSP27变化量,P=0.044),其中老龄(OR=6.4,95%CI:1.156~35.437,P=0.034)、术后HSP27血清水平(OR=0.964,95%CI:0.939~0.990,P=0.006)及左心房直径(OR=1.259,95%CI:1.047~1.515,P=0.015)是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消融术后血清HSP27水平显著升高的患者复发风险较小。术后定期复查血清HSP27水平可能有助于评估消融术后的复发风险。
张力江洪鲁志兵何文博陈静余锂镭周文杰余小梅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热休克蛋白27
心肌梗死对比格犬左侧星状神经节时钟基因表达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究心肌梗死对比格犬左侧星状神经节(LSG)时钟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12只成年比格犬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MI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2组动物均于麻醉后行左侧开胸术,暴露心脏,MI组行左前降支结扎术,对照组仅开胸不结扎。造模1 h后分离各组LSG,行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核心时钟基因(Bmal1、Clock、Per1、Per2、Cry1和Cry2)及钟控基因(Nr1d1、Nr1d2、Rorα和Tim)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组LSG中Per2、Nr1d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Cry1、Cry2、Tim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心肌梗死可引起LSG中时钟基因的表达异常,这可能与心肌梗死后猝死事件发生的昼夜节律有关。
刘旨浩王宇虹王钧周慧鑫于中洋张嵩矫鹂莹聂鹂庆王悦怡江洪余锂镭
关键词:心肌梗死时钟基因昼夜节律
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识别与处理被引量:11
2014年
恶性心律失常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常可在短期内导致严重后果,应早期识别、早期处理。目前关于恶性心律失常的处理尚无完全统一的急诊处理规范,Trappe新提出的"5A"及"BCD"治疗策略覆盖了缓慢型及快速型恶性心律失常,是恶性心律失常急诊治疗的新概念、新方法。
王松云鲁志兵余锂镭黄兵廖凯萨仁高娃阳康江洪
关键词:恶性心律失常BCD
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与自主神经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随着检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认识不断深入,冠状动脉微循环结构及功能的完整性对于自主神经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也是导致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现就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与自主神经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循证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段首鹏江洪余锂镭
关键词:自主神经心血管危险因素
自主神经再平衡防治心血管疾病
江洪余锂镭盛夏黄兵
该项目属人口与健康领域。 心血管疾病仍然是中国城乡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共同构成,两者之间相互拮抗,形成动态平衡维持机体健康。自主神经失衡在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纠正病理...
关键词: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脉冲电场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初步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报道电脉冲电场消融(PFA)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初步临床应用。方法采用三维磁导航标测系统、PFA系统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5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男性2例,年龄(65.6±18.1)岁,左房(39.0±2.3)mm,药物治疗难以控制其反复发作。在消融前后进行左房及肺静脉三维电解剖标测、左房-肺静脉双向传导测定、留取1个呼吸周期的X线图以测定膈肌运动幅度,术中记录患者疼痛评分等,术后1~3天完善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MRI/DWI)以评估手术相关的急性脑血管事件。结果 5例患者均完成PFA,20根肺静脉均实现肺静脉隔离(100%)。与PFA前相比,PFA后患者左房与肺静脉交界处电压明显降低,左房-肺静脉间出现双向传导阻滞;消融前后膈肌运动幅度未见明显改变;术中疼痛较轻或无[评分:0.0 (0.0,2.5)],术后未见急性脑血管事件发生。结论初步研究显示PFA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隔离肺静脉有效,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余锂镭王松云袁晓玲谢菁王卓陈卉赖燕秋王震潘宇宸胡慧慧江洪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阵发性心房颤动肺静脉隔离
昼夜节律紊乱对心肌梗死后血小板生成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2021年
目的:探究昼夜节律紊乱对大鼠心肌梗死(MI)后血小板生成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MI组(n=5)、MI+昼夜节律紊乱组(n=5)、对照组(n=5)。于术前及术后干预第3、5、7天测定大鼠全血中血小板、单核细胞数量;取右股骨骨髓行HE染色,统计骨髓巨核细胞个数,并用ELISA法检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组血小板水平于第5天、第7天显著升高(P<0.05),而MI+昼夜节律紊乱组血小板水平第3、5、7天显著高于MI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第7天MI组和MI+昼夜节律紊乱组的巨核细胞、单核细胞均增加(P<0.05),且MI+昼夜节律紊乱组巨核细胞、单核细胞计数显著大于MI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MI组和MI+昼夜节律紊乱组血浆NE浓度均显著升高,且MI+昼夜节律紊乱组NE浓度显著高于MI组(P<0.05)。结论:昼夜节律紊乱可显著促进MI后血小板的生成,其潜在机制可能与进一步增强MI后交感神经活性从而导致骨髓中巨核细胞大量增殖相关。此外,MI后昼夜节律紊乱导致血小板、单核细胞的增加,可进一步恶化心脏炎症反应,促进心肌损伤。
谌虎周慧鑫王宇虹陈华强刘承哲刘旨浩于中洋矫鹂莹余锂镭
关键词:心肌梗死昼夜节律紊乱血小板巨核细胞交感神经
肾交感神经消融治疗1型长QT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黄兵余锂镭王梦龙周丽平孟冠南袁申戌江洪
体检人群对高血压病知、信、行的调查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了解体检人群对高血压病知、信、行现状。方法采取问卷方式随机调查来院500例体检人群,以Excel2003建库,用SPSS14.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500例调查对象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水平普遍偏低,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病知识得分,与调查对象文化程度的高低及亲友中有无高血压患者,亲友中有无从事医疗工作呈正相关;信念得分与调查对象高血压相关知识得分呈正相关,与其它因素无关;行为得分与年龄、性别、亲友中有无医务工作者有关,与知识得分、信念得分无关。结论实施健康教育是提高人群健康行为的有效途径,但由知识而转变信念,由信念而改变行为,存在一个相互转变过程,若要求社区人群养成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习惯,尚需做更大的努力。
余锂镭李冬林
关键词:高血压体检人群知信行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