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
- 作品数:26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游牧:一个理解张承志的关键词
- 2021年
-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谈论张承志及其文学创作时,总是习惯于言说他的特立独行或独立不迁,对他数十年坚持"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的人生取向,(1)对他以文释行、激情言志的文学创作,褒贬毁誉之间都有着各自的解说。但在一点上感受一致,那就是他那种看上去不合时宜的言行,把他的人与文从所处时代的文人群体中区隔出来,变成了一个"独异"的存在。由是,"独异"也就成了一个无形的标签,表征着张承志在中国当代文坛的辨识度。
- 何清
- 关键词:《鲁迅全集》文人群体文学创作
- 诗,可为殉道者的宗教——昌耀论被引量:3
- 2003年
- 当代诗人昌耀独具魅力的诗歌品质的形成,与他特殊的人生经历以及远离主流文化的亚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他用诗建构起了属于自己的世界,他用诗诠释了精神追求对于生命的价值意义。
- 何清
- 关键词:生命价值诗人历史意识
- 人性:文学记忆中的城市表情——陆文夫、范小青、叶弥小说中的“苏州”
- 2009年
- 当代苏州文学见证了苏州的城市变迁,陆文夫、范小青、叶弥等作家留下了不同时代的文学记忆,有政治、经济乃至个人化的不同印迹,但以普通人为视点的人性关怀成为他们持久关注和思考的主题。人性丰富和生动的内质,温润着城市粗糙和生硬的外在表象,这也是文学为苏州这座城市在历史进程中留下的最堪回味的内在表情。
- 何清
- 关键词:人性城市表情文学记忆
- 回族作家在“汉语写作”中的个性化呈现
- 2017年
- 当我们把回族作家的创作置于中国当代汉语文学的整体视域中进行考察时,就会发现,它的价值与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的个性化程度,而个性化的形成又往往与汉语载体之上的族性建构相关。纵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回族作家的"汉语写作",其个性化呈现经历了从"文化差异""信仰故事"到"生活常态"的过程。实践证明,回族作家作为少数民族作家的"汉语写作",族性的存现始终是他们在写手如林的汉语文学中赖以辨识的精神胎记,只有做到了"共同但有区别"的写作,才能显示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 何清
- 关键词:回族作家族性个性化
- 让遗漏的金子发出光辉--“复旦声音”:雪漠长篇小说《白虎关》研讨会被引量:8
- 2010年
- 雷达(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
很高兴来到这里参加会议,我谈几个要点:首先我想表示对复旦大学举办雪漠的作品研讨会表示敬佩。西部作家要想引起关注,比较难,过去我说过一句话,甘肃作家要想引起全国的注意,要比其他地方,比如北京等地一些作家要多花几份努力,多倍的努力,就像高考一样,高考在北京就能考上,
- 陈思和雷达栾梅健王光东杨扬徐德明宋炳辉周立民朱小如何清张新颖王鸿生陈玫静朱墨
- 关键词:长篇小说白虎声音金子评论家
- 张承志:汉语写作的别一种向度
- 2014年
- 少数民族作家的汉语写作是汉语新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属性和精神气质构成了汉语新文学的别一种向度。回族作家张承志的汉语写作体现了作者"冲出方块字"的民族意识,他在表达对象、语言系统、价值立场等方面的民族性取向,使他的创作无论在"汉语"文学界还是在少数民族文学界都显得个性独异。他不但为汉语新文学打开了一个长期封闭的异质文化空间,丰富了创作的资源,而且还以"非汉语"的母语意识创造了新的文学审美维度。
- 何清
- 关键词:汉语写作
- “少数”的视角与文学的取道——张承志论被引量:1
- 2016年
- 从初作《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算起,张承志的文学之路已然走过了三十五年,在这条独辟的径途上留下了他特立独行的身影和难止寻找的足迹。他不是那种气定神闲从容抒写的丰产作家,也不会趋时随俗练达为文,他的文字浸染了个人的性情和生命的体验,无论小说还是散文,都可见出一种峻急的心情与沉郁的气质。他用蒙古大草原、回民的黄土高原、文明的新疆三块大陆构筑起自己精神世界的基本版图,如此沉淀的底色带着文化的杂糅,变为文学的发声就显出难以归类的独异。纵观张承志几十年文学的来路,我觉得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他始终是一个踽踽独行的"少数"并始终与"少数"站在一起。这里的"少数"既指个人也指他者,既是一种数量的比对,也是一种离群的指认,在某种意义上还指涉着弱势与边缘的群体。几十年一路走来,"少数"是他对自我在社会与群体中所处境遇的体认,也蕴涵着他对自己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深切认知。进入新世纪后,张承志与文学的关系以一种散淡的方式存在着,他既在文学中,也在文学外,或者说是心在文学中,身在文学外,散文是他从文学的中心撤离后的唯一的缘续,继续着为弱者、为"少数"呐喊公平正义。因此,"少数"对张承志而言已不是简单的身份标示,它已经内化为作家文学创作的独特视角与文学取道的价值立场。
- 何清
- 关键词:文学特立独行黄土高原为文散文
- “苏州形象”的文学表达——陆文夫创作的另一种意义
- 2007年
- 陆文夫的文学创作为苏州城市形象塑造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泛政治化的年代,他凸显了"天堂"的人间性,让人性的温暖流淌在小巷深处;他以民间立场将叙事的中心定位于城市中的小人物,百姓生活的烟火气让城市变得感性和柔软。是他让苏州变成了一个被阅读的城市,当代文学中的"苏州形象"是他塑造出来的。
- 何清
- 关键词:陆文夫
- 文体选择与心灵自觉——关于张承志的散文被引量:2
- 2011年
- 张承志认为散文最能表达他自由的思想和真实的心灵,所以他弃小说而取了散文。这种文体选择源于作家个体心灵的自觉,体现为对现实自觉后"独战式"的批判精神;个人寻找精神皈依的文化自觉;跨文化视阈中的反思和警醒以及对民间正义的自觉承担。
- 何清
- 关键词:散文文体选择
- 自我说服中的生命续度——也说史铁生被引量:1
- 2012年
- 一个作家是靠作品立世的,他的生命力的长短在某种意义上也就取决于他的作品的存世价值。当我们再次讨论史铁生作品中的生死问题时,他已经死了。可他的作品还活着,并且在可以预见的很长时间内他会以一种精神站立的方式存在,人们的阅读会让他一次次地复活,他把自己对人生的理解、
- 何清
- 关键词:生命说服生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