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勤

作品数:108 被引量:406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25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2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 6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7篇肿瘤
  • 27篇靶向
  • 20篇药物
  • 19篇细胞
  • 17篇米粒
  • 17篇纳米粒
  • 16篇脂质体
  • 12篇基因
  • 10篇肿瘤靶向
  • 10篇胶束
  • 8篇穿膜肽
  • 7篇修饰
  • 7篇释药
  • 7篇包封
  • 7篇包封率
  • 6篇药物载体
  • 6篇药学
  • 5篇药物递送
  • 5篇制剂
  • 5篇体外

机构

  • 108篇四川大学
  • 3篇四川省中药研...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四川省肿瘤医...
  • 2篇上海市第八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三人...
  • 1篇泸州医学院
  • 1篇重庆市中药研...
  • 1篇国家自然科学...
  • 1篇重庆医药工业...
  • 1篇成都军区总医...
  • 1篇宜宾市第二人...
  • 1篇四川省食品药...
  • 1篇成都康弘科技...
  • 1篇四川省医学科...
  • 1篇四川天联药业...
  • 1篇四川护理职业...

作者

  • 108篇何勤
  • 35篇张志荣
  • 17篇高会乐
  • 13篇李曼
  • 12篇刘戟
  • 11篇刘亚圆
  • 7篇唐洁
  • 6篇袁晓佳
  • 6篇覃瑶
  • 5篇孙逊
  • 5篇张莉
  • 5篇宋庆国
  • 5篇钟志容
  • 5篇李成容
  • 5篇龙洋
  • 4篇张倩玉
  • 4篇涂莉
  • 4篇黄园
  • 4篇尹愈佳
  • 4篇宗太丽

传媒

  • 25篇华西药学杂志
  • 11篇药学学报
  • 4篇药学教育
  • 3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沈阳药科大学...
  • 2篇药学服务与研...
  • 2篇中南药学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药事
  • 1篇药学进展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基础科学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8篇2017
  • 5篇2016
  • 10篇2015
  • 10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9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1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药学和临床药学专业“全过程考核”实施效果和学生学业挑战度调查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从学生评价和学生学业挑战度两方面评价"全过程考核"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为推广和完善"全过程考核",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一至四年级全体本科生进行"全过程考核"实施效果评价及学业挑战度评价的问卷调查。实施效果评价指标包括"全过程考核"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学生的态度、对学生能力的影响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学业挑战度采用美国2014年版"全美学生学习投入调查"中的相关项目。结果:得到有效问卷717份,有效回收率80.02%。大部分学生(68.9%~85.36%)认为"全过程考核"能让自己更多地参与课堂学习、更好地掌握知识、促进自己主动学习、更真实地反映出自己的学习状况、激发自己对该课程的兴趣。大部分学生(65.13%~88.84%)认为"全过程考核"自己对所授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均有所提升。学生在学业挑战度4个指标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应中国大学生平均水平,但与美国大学生相比,还是相对略低。结论:"全过程考核"教学改革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及各方面能力提升均有促进作用,学生对其持肯定态度,并让学生在学业挑战度方面表现更好。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足,设置合理的考核制度、落实考核过程监督将是进一步巩固、深化"全过程考核"教学改革成果的重点和方向。
周黎李成容李琰何勤胡明
关键词:课程考核
载TK基因聚丙交酯乙交酯纳米粒的性质及表达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载pEGFP TKAFB 重组质粒纳米粒的性质及其表达研究。方法 以无毒的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聚丙交酯乙交酯作为载体材料 ,采用双乳化溶媒蒸发法制备了载pEGFP TKAFB重组质粒纳米粒 ,考察其形态学及包封率 ,琼脂糖电泳分析抗核酸酶抗超声的能力 ,MTT法测定GCV对细胞的抑制率 ,流式细胞仪测定报告基因EGFP的表达。结果 制得的纳米粒 ,形态圆整 ,大小均匀 ,平均粒径 (72± 12 )nm ,平均包封率 91 2 5% ,质粒制成纳米粒后提高了质粒对抗超声剪切及核酸酶降解的能力 ,细胞转染效率也显著优于裸质粒。
何勤张志荣刘戟徐超群
关键词:聚丙交酯纳米粒基因表达恶性肿瘤
一种高分子材料、混合胶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载体和高分子化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式(1)所示的官能团化聚己内酯、式(2)所示的聚乙烯亚胺与第一溶剂混合,经接枝反应,得到式(3)所示的聚己内酯‑...
何勤唐鲜李曼
文献传递
豆荚蛋白酶响应的功能化金纳米粒用于皮下移植瘤靶向药物递送和治疗被引量:4
2017年
豆荚蛋白酶(legumain)是一种天冬氨酸内切酶,在一些高转移性和高侵袭性肿瘤中高表达,能水解特定的多肽底物。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一种豆荚蛋白酶响应的功能化金纳米粒递药系统(GNPs-A&C),由丙氨酸-丙氨酸-天冬酰胺-半胱氨酸-赖氨酸(AK多肽)修饰的金纳米粒(GNPs-AK)与2-氰基-6-氨基苯并噻唑(CABT)修饰的金纳米粒(GNPs-CABT)组成。GNPs-A&C进入血液循环后可以通过增强的渗透和滞留(EPR)效应到达肿瘤部位并渗透进入内部,在肿瘤高表达的豆荚蛋白酶作用下内切AK序列,暴露出半胱氨酸上的1,2-巯基氨基,进而与CABT上的氰基发生点击反应,引起纳米粒聚集,形成粒径更大的聚集体,更好滞留在肿瘤内部。活体成像表明,GNPs-A&C在豆荚蛋白酶高表达的脑胶质瘤(C6)中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和蓄积能力,同时载有多柔比星(DOX)功能化金纳米粒递药系统(GNPs-DOX-A&C)展示了显著的抗肿瘤效果并降低了DOX的心肌毒性。
阮少波何勤高会乐
关键词:点击化学
联载多西紫杉醇和反义寡聚脱氧核糖核苷酸脂质体的制备工艺
2011年
目的研究联载多西紫杉醇(Doc)、反义寡聚脱氧核糖核苷酸(ODN)脂质体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脂质体,以包封率和粒径为主要评价指标来考察脂质体的制备工艺,采用中心组合实验进一步优化处方;用激光粒度仪测量脂质体的粒径;采用HPLC法测定脂质体中Doc的包封率,将ODN用FITC标记,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荧光强度以测量ODN的包封率。结果最佳处方为磷脂-总胆固醇(3∶1),DOC药脂比为1∶50,胆固醇(Chol)-阳离子胆固醇(DC-Chol)为2.4∶1,Chol-PEG2000含量8%,Doc包封率为50%~60%,ODN包封率为60%~70%。结论用乙醇注入法成功地制备了双载药脂质体。
朱锋傅灵袁雯旻何勤楼江燕
关键词:多西紫杉醇包封率
载多西他赛温敏类弹性蛋白多肽自组装微粒的制备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制备温敏类弹性蛋白多肽(ELPs)自组装微粒,并考察其温敏特性及对模型药物多西他赛的包载效能。方法:将ELPs冻干粉重新分散于冷的NaCl磷酸盐缓冲液中,利用配备电热温控装置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波长350nm处测定ELPs溶液的光密度,升降温速率为1℃/min,计算相变温度。向ELPs溶液中加入多西他赛50%乙醇水溶液,混合完全,相变温度下孵育30min即得载药微粒,保温离心测定包封率并考察体外释放情况。结果:相变温度下自组装形成的载药微粒外观圆整,粒径约为1μm,包封率可达15.12%。结论:ELPs具有温敏特性,且可实现对多西他赛的包载。
毕娟何勤李凤前
关键词:温敏特性自组装多西他赛包封率
注射用载胸苷激酶基因质粒PLGA纳米粒的质量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制备了注射用载胸苷激酶(TK)基因质粒PLGA纳米粒的冻干剂,并对其形态、粒径、稳定性、体外抗核酸酶和抗超声能力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纳米粒可提高TK基因对核酸酶和超声的抵抗能力。
何勤刘戟徐超群张志荣
关键词:胸苷激酶基因纳米粒聚丙交酯乙交酯
药物载体、胶束、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一种药物载体、胶束、抗肿瘤和/或抗肿瘤细胞转移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药物载体和胶束包括:a)亲水部分,所述亲水部分包含亲水性肝素类化合物;和b)疏水部分,所述疏水部分包含疏水性维生素E类化合物,所述的亲水性肝...
何勤龙洋卢正则李曼张志荣
文献传递
双响应性透明质酸碳量子点-明胶纳米递药系统的构建及抗肿瘤效果评价
2021年
目的通过构建pH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双响应性粒径可变纳米递药系统,协同提高化疗药物在肿瘤组织的高效滞留和高效穿透,增强肿瘤治疗效果。方法构建了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D)偶联明胶纳米粒(gelatin nanoparticle,GNP),通过pH敏感的亚胺连接化疗药物阿霉素(doxorubicin,DOX),得到GNP@HA-CD-DOX纳米粒并进行表征,考察粒径变化能力、释药行为、血液相容性、细胞摄取和肿瘤球深层穿透能力、体内肿瘤分布以及治疗效果。结果GNP@HA-CD-DOX纳米粒粒径为(162.93±2.55)nm,在MMP处理下可降解释放出粒径约40 nm的HA-CD-DOX。该纳米粒DOX载药量为(4.94±0.22)%,DOX可以在肿瘤微环境和溶酶体中响应低pH释放。GNP@HA-CD-DOX无明显溶血现象;与MMP-2共孵育后粒径减小,能够明显提高细胞摄取和肿瘤球中的深层穿透。GNP@HA-CD-DOX在荷瘤小鼠模型上表现出优于小粒径HA-CD-DOX的肿瘤分布和抗肿瘤能力,且安全性较好。结论该pH和MMP酶双响应粒径可变的纳米递药系统协同提高药物在肿瘤的滞留和深层穿透,提高了抗肿瘤效果,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李曼李建平王雅施何勤
关键词:阿霉素
纳米载体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7年
近20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已获得显著进展,众多研究以及临床试验均展现出良好的肿瘤抑制效果。免疫治疗主要从两方面体现对肿瘤的抑制作用:一是在肿瘤发生期间诱发机体产生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二是通过免疫记忆实现对肿瘤的长期监控,降低肿瘤复发的可能性。通过纳米载体递送具有治疗作用的免疫调节剂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种免疫治疗策略。研究发现纳米载体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易于被免疫细胞吞噬,调节免疫系统反应强度,最终有效诱发机体对肿瘤的免疫级联反应,实现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本文将对近年来新型纳米载体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李曼杨玉婷何勤张志荣
关键词:免疫治疗肿瘤疫苗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