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培培
- 作品数:7 被引量:105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脏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创新平台资助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中心9年不完全川崎病回顾性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不完全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KD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完全KD与典型KD在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冠状动脉损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484例KD患儿进入分析,其中不完全KD262例(17.6%),典型KD1222例;<1岁患儿中不完全KD占24.9%。不完全KD和典型KD患儿的平均发热时间分别为(7.8±5.0)和(6.7±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完全KD四肢改变、多形皮疹、眼结膜充血、口唇改变、颈部淋巴结肿大和肛周改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典型KD;卡疤改变、扁桃体肿大、阴囊或外阴改变、呕吐和腹泻的发生率与典型K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CRP、ESR、Hb、WBC、PLT、ALT、AST、CK-MB和LDH等实验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完全KD与典型KD患儿对IVIG无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1%vs17.5%);不完全KD患儿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和巨大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分别为57.5%、14.1%和1.9%,典型KD患儿分别为31.5%、5.9%和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完全KD较典型KD发热时间长,且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高,但实验室指标差别不大。
- 付培培杜忠东潘岳松
- 关键词:不完全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
- 首诊误诊为淋巴结炎的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特征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首诊误诊为淋巴结炎的不完全川崎病(IKD)的临床特征,以降低此类川崎病(KD)的误诊率,减少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KD患儿临床资料,以发热和颈部淋巴结大为首发症状而误诊为淋巴结炎的IKD患儿作为IKD组,典型KD患儿作为KD组,比较2组患儿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共1004例患儿纳入研究,IKD组31例(3.1%),KD组973例(96.9%),2组患儿均以1~2岁起病多见,分别占38.7%(12例)、26.4%(200例),男女构成比分别为2.44:1.00、1.76:1.00,IKD组平均发热时间[(10.3±5.7)d]显著长于KD组患儿[(7.4±3.6)d](t=0.162,P〈0.05)。IKD组以发热、颈部淋巴结大为主要临床表现,单侧与双侧淋巴结大患儿各8例(各占25.8%),余患儿单双侧不详;其中4例(12.9%)伴皮疹,6例(19.3%)伴口唇改变,7例(22.6%)伴指端脱皮,10例(32.3%)伴结膜充血。实验室检查中IKD组的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KD组(P〈0.05),清蛋白、乳酸脱氢酶水平高于KD组。IKD组患儿对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无反应的发生率低于KD组(3.6%比16.2%,X2:3.817,P〈0.05)。IKD组患儿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和巨大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分别为71.0%(22/31例)、16.1%(5/31例)和9.7%(3/31例),高于KD组[28.1%(273/973例)、4.9%(48/973例)、1.1%(11/973例)](x2=3.540,P〈0.05)。结论首诊误诊为淋巴结炎的IKD较典型KD患儿发热时间长、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实验室检查中WBC、CRP偏低,在临床工作中应对其提高警惕,对于发热合并淋巴结改变的患儿注意除外KD诊断,减少因误诊或漏诊导致的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 王利军杜忠东付培培袁越张永兰王勤
- 关键词:不完全川崎病发热冠状动脉瘤
- 不同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或加甲泼尼龙治疗无反应川崎病患儿疗效观察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或加甲泼尼龙治疗无反应川崎病(KD)患儿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收集2002至2010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IVIG无反应KD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归纳的6种IVIG或加甲泼尼龙的给药方法分为IVIG2g组、IVIG1次1g组和IVIG2次1g组(1次1g组不敏感病例再次IVIG1次1g组方案)。以接受不同剂量IVIG或加甲泼尼龙(2mg·kg-1×3d)治疗后48h患儿体温降至38℃以下定义为敏感,以接受不同剂量IVIG或加甲泼尼龙治疗2周后超声心动图判断冠状动脉是否损伤。结果 9年间在KD急性期接受规范首剂IVIG2g·kg-1治疗无反应KD的发生率为18.3%(230/1257)。IVIG2g组40例,36例敏感(90.0%),4例加用甲泼尼龙敏感;IVIG1次1g组190例,123例敏感(64.7%),7例加用甲泼尼龙敏感;IVIG2次1g组60例,25例敏感,35例加用甲泼尼龙敏感。不加甲泼尼龙时,IVIG2g组与IVIG1次1g组敏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VIG2g组与IVIG1次1g组、IVIG2次1g组敏感率之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不加甲泼尼龙时,3组中IVIG敏感184例,发生冠状动脉损伤44.0%;IVIG不敏感46例,加甲泼尼龙治疗后均敏感,发生冠状动脉损伤32.6%;加或不加甲泼尼龙治疗的KD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3)。3组发生冠状动脉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3)。加或不加甲泼尼龙治疗时,IVIG1g·kg-1给药冠状动脉损伤的结局不比IVIG2g·kg-1给药差,在药费上减少了一半,如仍不敏感还可选择甲泼尼龙或再次IVIG1g·kg-1给药。结论 IVIG无反应的KD患儿中,IVIG2g·kg-1比IVIG1g·kg-1治疗效果好,因经济条件等所限不能行IVIG2g·kg-1再治疗者,可选择先行IVIG1g·kg-1治疗,仍不敏感时可选择甲泼尼龙,也可选择再次IVIG1g·kg-1治疗。
- 张永兰杜忠东付培培
- 关键词:川崎病
- 2002-2010年北京儿童医院川崎病住院患儿临床分析被引量:66
- 2012年
- 目的总结川崎病的临床特征,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0年12月1 484例北京儿童医院川崎病住院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北京儿童医院川崎病患儿年龄分布为2个月~14.7岁,高峰年龄为1岁;男女=1.821,复发率1.7%。6种主要临床表现中,发热为最常见临床表现,皮疹发生率最低。1 484例川崎病患儿中行2 g.kg-1IVIG初次治疗者占92.4%,其中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发生率为16.9%。实验室检查中CRP升高、ESR升高、白细胞升高、贫血、血浆清蛋白降低、低钠血症、肝功能异常、心肌酶异常发生率分别为94.5%、96.4%、89.2%、72.3%、81.8%、37.9%、56.9%、27.4%。其中贫血及心肌酶升高婴幼儿发生率较高,且除贫血和肝功能异常外,其他化验指标在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为36.1%,非冠状动脉心血管并发症中,心电图异常最常见,发生率为32.3%。结论本组90%以上的川崎病患儿CRP及ESR升高,提示CRP及ESR可作为川崎病尤其是不完全川崎病的参考诊断指标,除贫血和肝功能异常外其他化验指标在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提示这2项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病情的轻重。
- 付培培杜忠东潘岳松
- 关键词:川崎病冠状动脉扩张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诊治进展被引量:7
- 2012年
- 川崎病(KD)的最佳疗法为IVIG联合阿司匹林口服,但仍有部分患儿对IVIG治疗无反应,且这部分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性较高,但其发生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患儿年龄较小,IVIG初治时间≤4 d,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AST及CRP水平升高、血浆清蛋白及血小板减低等是IVIG无反应型KD的危险因素。IVIG无反应型KD的治疗方案目前仍存在争议,再次IVIG治疗是目前多数学者的共识,其他治疗方法如糖皮质激素、英利昔单抗、血浆置换等也在进一步研究中。现从IVIG无反应型KD的发病率、发生机制、危险因素及治疗方面进行综述。
- 付培培杜忠东
- 关键词:川崎病发病机制
- 单中心静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川崎病患儿的治疗
- 目的:探讨静脉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IVIG)无反应性川崎病发生率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002年至2010年在北京儿童医院住院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IVIG无反应定义为首次IVIG治疗后48小时体温仍超过38.0℃...
- 张永兰杜忠东付培培
- 关键词:儿童患者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
- 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58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分析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防止误诊漏诊。方法对58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中男24例,女34例;年龄3~16岁。常见症状为高血压、血管杂音、无脉或脉弱。炎症活动指标为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46例接受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率55.2%,住院期间无死亡。结论儿童多发性大动脉炎以高血压、血管杂音、无脉或脉弱为主要临床表现,对于高血压的儿童应注意四肢脉搏及血管杂音检查,测量四肢血压,注意大动脉炎的可能,防止误诊漏诊。
- 张永兰杜忠东付培培
- 关键词:大动脉炎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