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炯
- 作品数:13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下腹部双叶皮瓣修复手、腕部、前臂深度烧伤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下腹部双叶皮瓣同时修复手掌掌侧及背侧,腕部及前臂内侧及外侧深度创面效果。方法下腹部双叶皮瓣分别以腹壁浅动脉及旋髂浅动脉为轴心,血管形成同蒂分叶皮瓣同时修复手掌掌侧及背侧,腕部及前臂内侧和外侧深度创面。结果采用该皮瓣修复手掌掌侧及背侧、腕部及前臂内侧和外侧深度创面12例,疗效较满意。结论下腹部双叶皮瓣分别以腹壁浅动脉及旋髂浅动脉为血管蒂,血管支较恒定,切取方便,可切取范围较大,可同时修复手掌掌侧及背侧、腕部及前臂内侧及外侧深度创面,血供可靠,成功率高。
- 朱宇刚吕国忠赵庆国严炯
- 关键词:深度烧伤皮瓣修复
- 60例烧伤后颌颈部瘢痕粘连患者矫形整复方法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颌颈部既是人体的重要功能区,又属于相对暴露的区域,故也是烧伤、烫伤最常发生的部位之一,而一旦受累,伤愈后往往并发较为严重的瘢痕粘连或瘢痕挛缩畸形,特别是对于大面积烧伤的患者,自体稀缺的皮缘与矫形整复手术产生的供需矛盾,给颌颈部瘢痕矫形整复手术带来极大的困难。
- 丁羚涛杨敏烈俞舜严炯储国平秦宏波杜勇
- 关键词:瘢痕粘连整复方法瘢痕挛缩畸形烧伤整形重要功能区
- 柠檬酸盐抗凝技术在危重烧伤脓毒症患者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7
- 2018年
- 目的观察柠檬酸盐抗凝技术在危重烧伤脓毒症患者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中的应用效果,为该类患者CBP治疗中抗凝剂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1月—2017年7月,笔者单位烧伤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危重烧伤脓毒症患者30例。按照计算机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肝素组和柠檬酸盐组,每组15例。2组患者均接受床旁CBP治疗,肝素组患者采用局部肝素抗凝,柠檬酸盐组患者采用局部柠檬酸盐抗凝。统计患者预计单次CBP治疗时间、单次CBP治疗时间、累计CBP治疗时间、CBP治疗时间达标率。监测患者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观察患者CBP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创面、气管切开、动静脉置管处出血情况及其他并发症。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1)2组患者的预计单次CBP治疗时间一致。柠檬酸盐组患者单次CBP治疗时间、累计CBP治疗时间长于肝素组。柠檬酸盐组患者CBP治疗时间达标率明显高于肝素组(χ2=16.655,P〈0.01)。(2)2组患者CBP治疗前的PT、APTT、INR、FIB、血清PCT、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3、-1.006、0.203、0.039、-1.591、-0.824,P〉0.05)。柠檬酸盐组患者CBP治疗后的PT、APTT、INR、FIB分别为(14.2±1.6)s、(45±7)s、1.13±0.12、(3.5±0.6)g/L,PT、APTT明显短于肝素组的(15.5±1.4)、(53±6)s,INR明显小于肝素组的1.24±0.12,FIB明显高于肝素组的(3.0±0.6)g/L(t=2.395、3.321、2.395、-2.427,P〈0.05或P〈0.01)。柠檬酸盐组患者CBP治疗后的血清PCT、CRP明显低于肝素组(t=2.520、2.710,P〈0.05)。柠檬酸盐组患者CBP治疗后的血清PCT、CRP降低程度分别为(1.8±0.6)ng/mL、(143±69)mg/L,显著高于肝素组
- 丁羚涛杨敏烈朱宇刚严炯谢龙炜吕国忠
- 关键词:烧伤抗凝药柠檬酸盐类连续性血液净化
- 下腹部双叶皮瓣修复手、腕部、前臂深度烧伤的临床应用
- 目的 探讨下腹部双叶皮瓣同时修复手掌掌侧及背侧,腕部及前臂内侧及外侧深度创面的效果。 方法 我科从2005年5月-2008年11月,采用下腹部双叶皮瓣(分别以腹壁浅动脉及旋髂浅动脉为轴心血管形成同蒂分叶皮瓣)同时修复手掌...
- 朱宇刚吕国忠赵庆国严炯
- 复方雪莲烧伤膏治疗深Ⅱ度烧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复方雪莲烧伤膏治疗深Ⅱ度烧伤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同体对照法,选取8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四肢上对称或相邻部位的2处烧伤创面(均为深Ⅱ度烧伤,面积约为10 cm×10 cm),分为治疗区和对照区。治疗区给予复方雪莲烧伤膏治疗,对照区给予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观察2个区域创面愈合时间、患者换药疼痛程度、渗液量、创面感染率、瘢痕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区创面愈合时间[(18.7±3.6)d]明显短于对照区[(23.8±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区换药剧痛难忍和重度疼痛的患者比例、渗液量和创面瘢痕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或少于对照区,换药轻度疼痛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换药中度疼痛和无痛的患者比例、创面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0例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雪莲烧伤膏治疗深Ⅱ度烧伤患者,可降低其换药的疼痛程度,减少伤口渗液量,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的发生,且安全性良好。
- 黄崇根顾在秋严炯储国平
- 关键词:创面愈合瘢痕
- 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对严重烧伤患者预后的意义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对严重烧伤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8月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烧伤科收治的符合人选标准的76例严重烧伤患者,统计其人口学、伤情、治疗情况等资料;监测其入院后72h内血糖,计算MAGE。(1)根据伤后90d内死亡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46例和死亡组30例,比较2组患者MAGE水平。(2)根据人院后72h内MAGE的三分位水平,将患者分为低分位组(MAGE〈3.3mmol/L)26例、中分位组(MAGE为3.3~5.5mmol/L)27例、高分位组(MAGE〉5.5mmol/L)23例,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3组患者伤后90d内存活率及存活时间。对数据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对生存曲线行Log—rank检验;对人口学资料、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评分、伤情、治疗情况、脓毒症、ICU住院时间、MAGE与患者死亡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绘制76例患者MAG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患者伤后72h内MAGE水平为(6.0±1.4)mmol/L,显著高于存活组的(3.5±1.2)mmol/L,t=9.219,P=0.004。低分位组、中分位组、高分位组患者伤后90d内存活率分别为88.5%(23/26)、59.3%(16/27)和30.4%(7/23),3组差异明显(X2=18.073,P〈0.001);低分位组患者存活时间为(83±21)d,显著长于中分位组的(63±34)d(P〈0.05),2组存活时间均显著长于高分位组的(46±37)d(尸值均小于0.05)。烧伤总面积、脓毒症、血液净化治疗和MAGE是影响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分别为4.324、1.591、1.886、2.047,95%置信区间分别为2.978~6.119、1.005~1.657、1.614~2.408、1.852—3.161,P〈0.05或P〈0.01)。对76例患者死亡预测的MAGE的ROC曲线
- 臧芝栋严正惠皎洁严炯陈海燕
- 关键词:烧伤血糖预后
- 我院2013-2015年烧伤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了解我院烧伤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烧伤患者389例,对其病原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389例烧伤患者共送检临床标本678份,有564份标本检出病原菌,阳性率为83.19%。共检出病原菌564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367株(65.07%),以铜绿假单胞菌(158株)、大肠埃希菌(67株)、鲍曼不动杆菌(36株)和阴沟肠杆菌(31株)为主;革兰氏阳性菌177株(31.3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81株)、肠球菌属细菌(44株)和表皮葡萄球菌(26株)为主;真菌20株(3.55%),以白色假丝酵母菌(13株)为主。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42株(62.69%),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11株(40.74%)。革兰氏阴性菌对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硫酸粘菌素敏感,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敏感,耐药率均为0。革兰氏阳性菌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米诺环素敏感,耐药率均为0。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的耐药率≤5%。结论:我院烧伤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主要病原菌的产酶情况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应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并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和患者临床症状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 严炯
- 关键词:烧伤病原菌耐药性
- 严重烧伤后并发急性肺损伤的救治体会被引量:3
- 2009年
- 朱宇刚吕国忠顾在秋丁羚涛严炯
-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烧伤后救治体会并发吸入性损伤大量输血
- 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皮片移植治疗深度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效果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究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皮片移植治疗深度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0例深度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为观察对象,松解或切除功能部位的瘢痕组织,再给予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皮片移植。观察患者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率和伤口Ⅰ期愈合率。结果患者复合皮移植部位分布如下:腕关节31例,肘关节14例,踝关节3例,腘窝2例。平均手术时间(105.38±22.6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45.98±18.09)ml,术后2例患者发生移植部位感染,感染发生率为4.00%,2例患者因积血积液导致皮片部分坏死,伤口Ⅰ期愈合率为92.00%,经过换药及其再次手术后创面才愈合。随访6月,复合移植皮片处皮肤外观、弹性、质地均正常,关节功能显著改善。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皮片移植治疗深度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效果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严炯
- 关键词: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皮片移植深度烧伤瘢痕挛缩畸形
- 枸橼酸钠抗凝技术在烧伤脓毒症患者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 丁羚涛吕国忠朱宇刚杨敏烈严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