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秦军

作品数:116 被引量:786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4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8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主题

  • 43篇黑杨
  • 30篇杨树
  • 27篇美洲黑杨
  • 24篇基因
  • 14篇育种
  • 11篇性状
  • 11篇无性系
  • 9篇杂种
  • 9篇欧洲黑杨
  • 9篇林木
  • 9篇木材
  • 9篇材性
  • 8篇欧美杨
  • 7篇植物
  • 6篇选育
  • 6篇杂交
  • 6篇杂交育种
  • 6篇水分
  • 6篇水分利用
  • 6篇水分利用效率

机构

  • 112篇中国林业科学...
  • 14篇北京林业大学
  • 6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湖北省林业科...
  • 3篇湖南省林业科...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山东省林业科...
  • 2篇国家林业局
  • 1篇广东省林业科...
  • 1篇北京市园林绿...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省林业...
  • 1篇三明学院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黑龙江省森林...
  • 1篇临沂大学
  • 1篇北京浩宇天地...

作者

  • 115篇黄秦军
  • 95篇苏晓华
  • 44篇丁昌俊
  • 30篇张冰玉
  • 27篇张香华
  • 25篇张伟溪
  • 13篇褚延广
  • 8篇李文文
  • 7篇刘宁
  • 7篇黄国伟
  • 6篇丁明明
  • 6篇黄烈健
  • 5篇王大海
  • 4篇沈应柏
  • 3篇朱文旭
  • 3篇马常耕
  • 3篇杨艳
  • 3篇张新叶
  • 3篇李义良
  • 3篇汤玉喜

传媒

  • 27篇林业科学
  • 24篇林业科学研究
  • 9篇东北林业大学...
  • 5篇世界林业研究
  • 2篇青海农林科技
  • 2篇西南林业大学...
  • 2篇第十届中国林...
  • 2篇中国林学会林...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防护林科技
  • 1篇林业科技通讯
  • 1篇遗传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Journa...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Agricu...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植物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7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11篇2014
  • 6篇2013
  • 9篇2012
  • 1篇2011
  • 8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8篇2004
1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SR分子标记与林木遗传育种
本文阐述了一种新兴的微卫星(microsatellite)分子标记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情况.从微卫星的发现、命名、特点、操作流程以及微卫星引物的获取等几个方面说明了微卫星技术将来的发展趋势.由于微卫星位点多态性高、...
黄秦军苏晓华张香华
关键词:SSR林木遗传育种分子标记遗传多态性濒危物种保护微卫星技术
文献传递
8年生转基因库安托杨外源基因转移及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的检测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评价转基因库安托杨可能引起的生态风险。[方法]利用PCR扩增研究外源基因水平转移情况,利用稀释平板法研究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结果]电泳结果显示:林下杂草混合样品和土壤微生物DNA样品中均未出现目的基因片段。转基因株系和非转基因株系的非根际土壤中可培养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在杨树的不同生长期出现一定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结论]8年生转基因库安托杨未出现外源基因水平转移,也未对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产生显著影响。
朱文旭丁昌俊张伟溪张冰玉黄秦军褚延广苏晓华
关键词:基因水平转移土壤微生物生态安全性
美洲黑杨杂种不同生长势无性系光合特征被引量:25
2013年
以美洲黑杨杂交子代2年生的高(H4)、低(L3)生长势无性系及父本(F)为试验材料,比较其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及对有效光辐射(PAR)和CO2响应等生理特征差异。结果表明:H4,L3,F的Pn日变化曲线没有显著的双峰现象,H4的光合优势主要集中在6:00-12:00之间;光响应曲线数据分析表明:3个系号除暗呼吸速率(Rd)外,最大光合速率(Pnmax)、表观光合量子效率(AQY)、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等存在显著差异,H4的Pnmax最大,为21.47μmol·m-2s-1,超过L3达39.42%,其LCP最小,仅15.09μmol·m-2s-1,LSP值又最大,分别超过L3和F值的17.03%和10.35%;CO2响应曲线数据分析表明:各系号间仅Pnmax有显著差异,羧化效率、CO2补偿点(CCP)、光呼吸速率等差异均不显著,H4的羧化效率略高于L3和F,而CCP则稍低于L3和F,表明高生长势植株在CO2的转化效率和利用效率上稍有优势。高生长势无性系H4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且能在强光下进行相对高效的光合作用,其光合速率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上午,日积累的优势更加明显,但对于CO2的吸收利用能力仅略有优势。
黄秦军黄国伟丁昌俊张新叶
关键词:美洲黑杨杂交生长势光合特征
转基因银腺杂种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被引量:15
2009年
In this study,genetic stability of foreign genes was checked by using PCR technology. A total of 4 lines of soil samples from transgenic and non-transgenic control Populus alba×P.glandulosa and the soil samples from the stands were collected in two successive years,and the bacteria,fungi and antinomyces were isolated by using flat dilution method to determine their quantitie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arget genes were stable present in the genome of transgenic poplar. We found that three kinds of soil microorganism appeared different trends within different months and different years. The ANOVA and multiple comparison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quantity of the soil microorganisms among most poplar lines at the same time point. Meanwhile,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he soil microorganism community were found among several transgenic lines,and between a few transgenic and non-transgenic lines,but they did not show any relation to the type and number of foreign genes. Our preliminar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2-year-old transgenic poplar growing in field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soil microorganisms.
侯英杰苏晓华焦如珍黄秦军褚延广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生态安全
SSR分子标记与林木遗传育种
本文阐述了一种新兴的微卫星(microsatellite)分子标记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情况.从微卫星的发现、命名、特点、操作流程以及微卫星引物的获取等几个方面说明了微卫星技术将来的发展趋势.由于微卫星位点多态性高、...
黄秦军苏晓华张香华
关键词:林木遗传育种分子标记植物基因组简单重复序列
文献传递
转基因林木研究进展被引量:29
2003年
着重论述了林木抗虫、抗病、抗除草剂、生殖发育调控、抗逆境、材性改良等转基因林木的研究进展,简述了转基因林木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林木基因工程现存的问题,并对该领域进行了展望。
苏晓华张冰玉黄烈健黄秦军张香华
关键词:林木转基因基因工程
中国大青杨基因资源研究被引量:28
2001年
收集我国东北林区特有乡土树种大青杨天然基因资源 4 0 0多份 ,在黑龙江省伊春带岭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大青杨基因库。利用常规手段对其生长、物候、抗锈病和木材材性等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 ,利用高新技术方法从 DNA分子水平上探测了大青杨天然群体的遗传结构和分化程度。经综合评价选出 5个优良群体 ,4 4个优良单株 ,为该地区营建大青杨人工林奠定了一定基础 ,为杨树抗性育种等提供了育种材料和信息。
苏晓华黄秦军张香华张绮纹王冰姚盛智
关键词:东北林区基因资源杨树
美洲黑杨×青杨连锁图构建及重要材性QTLs分析
杨属(Populus)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和寒带地区,在中国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均有天然分布.杨树在解决工业建筑用材、胶合板材、纸浆材、薪碳材以及生态造林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以美洲黑杨(Populus del...
黄秦军
关键词:美洲黑杨×青杨AFLPQTLS定位材性性状
文献传递
几个杨树新品系抗寒性测定试验被引量:7
2012年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对近年在各地试验林内表现较好的8个杨树新品系进行人工低温冷冻试验和冷冻后生长恢复试验,检验它们的抗寒性。以不同温度为主处理,设置-25℃、-30℃、-35℃、-40℃等4个温度梯度,设置3个大区(3次重复),以不同品种为副处理,安排8个杨树品种(品系)。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和品系间电解质渗出率差异都极显著,当受到低温影响时,随着温度的降低参试品系的电导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大,抗寒性较强的品系增大的程度较小,抗寒性较弱的品系增大的程度较大。
李晶王福森李树森苏晓华张冰玉黄秦军
关键词:杨树新品系抗寒性裂区试验
植物杂种优势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2年
杂种优势作为自然界的普遍现象,其产生机理一直是人类研究的热点。在此基础上,关于杂种优势的原因产生了众多理论假说,诸如显性假说、上位效应、基因表达调控网络等。多年来,众多科研工作者试图从生理生化水平和分子水平求解杂种优势产生的机理,发现杂种优势植株光合能力强,组织相对发达,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和缓冲能力较强;杂种优势在相对弱光、低温、低CO2浓度条件下往往表现得更为明显;此外,遗传距离、基因表达差异、DNA甲基化等都与杂种优势关系密切。文中对农业和林业上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和思考,并对这一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黄国伟苏晓华黄秦军
关键词:植物杂种优势生理生化分子水平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