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子平

作品数:56 被引量:34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9篇血吸虫
  • 39篇吸虫
  • 36篇血吸虫病
  • 36篇吸虫病
  • 36篇虫病
  • 12篇钉螺
  • 12篇灭螺
  • 8篇氯硝柳胺
  • 6篇溴乙酰胺
  • 6篇流行区
  • 5篇血吸虫病流行
  • 5篇疫情
  • 5篇杀螺效果
  • 5篇急性血吸虫病
  • 4篇毒性
  • 4篇血吸虫病流行...
  • 4篇日本血吸虫
  • 4篇荣宝
  • 4篇湖区
  • 3篇血吸虫病防治

机构

  • 42篇中国疾病预防...
  • 9篇四川省疾病预...
  • 9篇中国预防医学...
  • 8篇湖南省血吸虫...
  • 6篇湖北省疾病预...
  • 5篇安徽省血吸虫...
  • 4篇江苏省血吸虫...
  • 3篇四川省成都市...
  • 3篇眉山市东坡区...
  • 2篇复旦大学
  • 2篇荆州市疾病预...
  • 2篇中国疾病控制...
  • 1篇卫生部
  • 1篇卫生部疾病预...
  • 1篇荆门市疾病预...
  • 1篇南昌市疾病预...
  • 1篇人民卫生出版...
  • 1篇云南省地方病...
  • 1篇深圳市康百得...

作者

  • 53篇鲍子平
  • 30篇曹淳力
  • 25篇郭家钢
  • 21篇祝红庆
  • 17篇余晴
  • 13篇李石柱
  • 10篇许静
  • 10篇周晓农
  • 10篇朱达培
  • 9篇钟波
  • 5篇蔡立群
  • 4篇陈琳
  • 4篇朱丹
  • 4篇党辉
  • 4篇谢法仙
  • 4篇魏望远
  • 4篇印建业
  • 4篇牛红峰
  • 4篇王强
  • 3篇贾铁武

传媒

  • 24篇中国血吸虫病...
  • 7篇中国寄生虫学...
  • 5篇国际医学寄生...
  • 4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寄生虫病...
  • 2篇中国兽医寄生...
  • 2篇热带病与寄生...
  • 1篇卫生毒理学杂...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9
  • 5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6
  • 2篇1994
  • 1篇1991
  • 1篇1990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获取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获取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系统和方法,具体实现为:终端设备将自身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给控制中心实体;控制中心实体根据地理位置信息从保存的遥感图像中确定相应的地理位置,再从确定的地理位置处提取空间地理环境信息。...
郭家钢余晴鲍子平牛红峰
文献传递
“封洲禁牧”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评价"封洲禁牧"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江西省进贤县2005-2007年间开始实施"封洲禁牧"的爱国、新和、黄家、繁荣、丰富和曹门 6个村及相应的爱国牛洲、六零圩洲、黄家牛洲、大洲、勾连洲和犁头咀洲等6块草洲.每年采用单纯随机的方法抽取试点村约300名居民进行Kato-Katz病情调查,春秋两季对试点村相应的草洲进行系统抽样查螺;选择高程16.5 m以上富田大岸草洲进行螺情调查并翻耕和种植芝麻;对丰富和爱国村20~50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居民的基本情况及居民对实施"封洲禁牧"的认知情况,了解居民对"封洲禁牧"的依从性及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在实施"封洲禁牧"前,爱国、新和、黄家、繁荣、丰富和曹门村的人群感染率分别为11.35%(90/793)、4.00%(12/300)、4.00%(6/150)、8.00%(12/150)、3.17%(4/126)和6.64%(14/211),6个村实施"封洲禁牧"后,至2008年,其感染率分别下降至0.18%(1/551)、0.00%(0/348)、0.00%(0/316)、2.27%(7/308)、1.17%(5/428)和1.16%(5/430),除丰富村外(χ2=2.4,P=0.12),其他5个村人群感染率明显下降(χ2=126.77,P〈0.01;χ2=16.31,P〈0.01;χ2=18.79,P〈0.01;χ2=10.39,P〈0.01;χ2=14.17,P〈0.01);6个相应的草洲中有5个草洲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只在单元性较差的大洲发现了3只感染性钉螺;2008年在富田大岸草洲种植经济作物,使得该草洲活螺密度从种植前的0.063只/0.11 m2(34/540)下降至种植后的0.0074只/0.11 m2(4/538),下降了88.25%(Z=12.47,P〈0.01);发放调查问卷986份,获得有效问卷968份,综合评价显示爱国和丰富村居民对"封洲禁牧"的依从性分别是84.38%(216/256),75.42%(537/712).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居民对草洲放牧的危害性知晓情况、居民"以机代牛"的意愿和是否愿意在草洲上投�
祝红庆姜唯声洪献林曹淳力胡卓辉余晴范云龙鲍子平吴国胜郭家钢
关键词:血吸虫病影响因素
N-吡啶-3-N’-苯基脲盐酸盐杀螺效果及抑制钉螺上爬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鲍子平黄立新朱丹朱达培谢法仙倪传华
关键词:灭螺效果血吸虫病
“以机代牛”等传染源综合治理措施防治血吸虫病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评价"以机代牛"等传染源综合治理措施对血吸虫病的防治效果。方法2011年在湖北省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选取6个已实施"以机代牛"等传染源综合治理措施的行政村(即荆州区的李埠镇杨井村和太湖管理区岳台村、监利县的新沟镇顺丰村和程集镇张马村、江陵县的马家寨乡金旗村和资市镇玉古村)为干预组,2个未实施该措施的行政村(即石首市的小河口镇老洲岭村和大垸镇中岭子村)为对照组进行效果评估。内容包括,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人群感染情况,采用改良加藤法检查粪便,每个村调查人数不少于300人;调查全部耕牛感染情况,采用塑料杯顶管孵化法检查粪便。采用系统抽样法调查钉螺感染情况,并在钉螺调查环境中调查野粪的感染情况(用塑料杯顶管孵化法,1粪3检)。分别对2007年(基线情况)、2009年(干预前)和2011年(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人群的血吸虫感染率由实施"以机代牛"等综合治理措施前(2007年、2009年)的3.6%(135/3 772)和2.0%(63/3 116)降至2011年的0.9%(21/2 396)(χ2=43.411,χ2=11.840,P<0.05);至2011年已无存栏耕牛;2010-2011年人群和耕牛的血吸虫感染率下降幅度分别为52.6%和100%。对照组,2007、2009和2011年的人群感染率分别为4.5%(64/1 410)、2.6%(34/1 294)和1.8%(24/1 320),2007和2011年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78,P<0.05),但2009和2011年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7、2009和2011年耕牛感染率分别为5.1%(8/158)、1.6%(3/187)和1.6%(3/189)(χ2=3.387,P>0.05);2010-2011年人群和耕牛感染率的下降幅度分别为25.0%和5.9%。201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和对照组人群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9,P<0.05);两组调查点均未查到感染性钉螺;干预组未查到阳性野粪,对照组野粪阳性率为7.5%(3/40)。结论实施"以机代牛"等传染源综合治理措施可有效阻断血吸虫病的�
柳伟曹淳力陈朝李石柱唐丽肖瑛张华明杨志强王易苏尚洋王立英王强徐俊芳鲍子平黄希宝周晓农
关键词:血吸虫病传染源感染率
吡喹酮薄膜衣片在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地区人群中的化疗依从性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吡喹酮薄膜衣片在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地区人群中的化疗依从性,为制定此类地区化疗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四川省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地区,分别选择吡喹酮薄膜衣片组234人,吡喹酮素片组203人,采用个人问卷调查方法进行调查,比较2组人群的化疗依从性。结果吡喹酮素片组调查对象100%表示药物具有刺激气味,98.0%服用后有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69.5%主观认为药物对身体有害,99.5%表示服用的药量较多;吡喹酮薄膜衣片组调查对象表示药物没有刺激气味,18.8%服用后有不良反应,74.4%愿意选用该剂型药物。吡喹酮素片组和薄膜衣片组对药物的了解率分别为50.7%和29.1%,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χ2=21.449,P<0.01)。结论吡喹酮薄膜衣片刺激气味、不良反应小,在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地区人群的化疗依从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曹淳力鲍子平陈琳王定海蒙先洪王林张莹莹汪红钟波赵根明郭家钢
关键词:血吸虫病吡喹酮化疗依从性
IgM-ELISA法用于日本血吸虫病早期诊断初探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 验证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对急性日本血吸虫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IgM-ELISA方法检测感染血吸虫的小鼠和急性血吸虫病人血清中的特异性IgM抗体水平,与IgG—ELISA相比较,并与急性血吸虫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相比对。结果 感染4周时小鼠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水平显著升高,5周时阳性检出率达100%,比IgG-ELISA提早2-3周。检测急性血吸虫病人血清阳性率达100%,IgG—ELISA为91.4%。急血病人接触疫水后5周,特异性IgM抗体水平明显高于IgG。7周时两者水平相近,8周时IgG抗体水平超过IgM。结论 IgM—ELISA具有早期诊断急性血吸虫病的价值.
郭俭钱翠珍吴缨余晴鲍子平徐志敏许静焦佩英梅静艳严自助胡绍良郭家纲
关键词:急性血吸虫病
湖北省省部联防行动防治血吸虫病成效分析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 分析湖北省省部联合防治血吸虫病行动传染源综合防治策略的实施情况及血吸虫病防治成效,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09-2013年湖北省公安县、汉川市、洪湖市、江陵县、仙桃市和阳新县等6个省部联动联系点(简称联系点)以县为单位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开展情况的相关资料以及疫情相关数据,并于2013年11月在每个联系点选择3个历史疫情较重的行政村开展现场调查,以评价省部联防行动血吸虫病防治成效。在18个抽样村中,对常住居民(6~65岁)用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进行血清学筛查,收集抗体阳性者粪便进行集卵孵化法检测,确定居民血吸虫感染情况;调查耕牛存栏情况,并用顶管孵化法检测家畜粪便,以了解家畜血吸虫感染情况;对有螺环境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调查法开展钉螺调查,用压碎镜检法观察钉螺感染情况。 结果 对所收集的资料分析显示,2009-2013年6个联系点均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农业、水利、林业和卫生等各项血防措施,耕牛存栏数由2009年初的75 388头下降至2013年底的1 805头,减少了97.5%,家畜血吸虫感染率降至0~0.3%;钉螺面积年际间变化不大,但感染性钉螺面积下降显著,2012-2013年连续2年未查到感染性钉螺;居民血吸虫感染率2013年均降至1%以下。2013年对18个抽样村的调查结果显示,各村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为0~0.8%,均已淘汰全部耕牛,且未查到感染性钉螺。 结论 湖北省省部联防行动有力推动了该省血吸虫病传播控制达标进程,但目前疫情尚不稳定,需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巩固防治成果。
许静张险峰高婧黄希宝张利娟李石柱曹淳力祝红庆余晴党辉鲍子平贾铁武陈朝王立英周晓农郝阳
关键词:血吸虫病传染源
江西省湖区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实施蒿甲醚预防血吸虫感染的观察
目的观察江西省新建县湖区南矶乡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用蒿甲醚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效果。方法 2004年5月~11月,以南矶乡的南山岛为试点,居民以半农半渔为业,选择6~65岁居民随机分为蒿甲醚一组、蒿甲醚二组和对照组。在服蒿...
宋宇鲍子平高祖禄宁安胡启龙陈名刚陈凡经葛军肖树华周晓农徐晶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血吸虫感染蒿甲醚
文献传递
手持全球定位设备GPSMAP76/CEC9680在查螺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6
2005年
目的评价手持全球定位设备GPSMAP76/CEC9680对江湖洲滩地区有螺面积进行精确定位、测量、信息同步传送、实现信息数字化和实时监控的应用价值。方法在鄱阳湖区选择退田还湖区及有螺洲滩各一块,以3G系统,即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无线移动通讯技术(GSM)为平台,用GPSMAP76采集相关的航点、航迹,实地计算调查面积,记录地理位置;利用CEC9680手持设备在采集相关的航点、航迹的同时拥有的GSM短消息功能将定位数据包同步传至监控服务中心,控制服务中心解释获得的定位数据包中的信息,在强大的GIS地图上显示被监控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实现实时查螺工作指导。结果GPSMAP76手持设备对现场移动的路线进行准确定位且自动记录与保存移动轨迹(航迹),即时计算与保存面积;CEC9680设备及时向控制中心发回移动位置信息,利用相关软件,结合传统查螺方法精确规划查螺范围并实现实时监控与指导。结论利用GPSMAP76,CEC9680手持全球定位设备可实现现场查螺的全面监控与指导。
余晴何战英鲍子平牛红峰郭家钢
关键词:血吸虫病查螺
氯硝柳胺三种配伍剂浸杀钉螺作用的研究
2002年
目的 比较氯硝柳胺(niclosamide)与杀虫丁[(dimethylamine)trithacyclohexane hydrochloride]、83051(N-pyrib-ine-3-N’-phenyl ureahydrochlorate)、茶树籽[Seed of 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配伍的杀螺效果。方法 采用实验室浸杀方法观察氯硝柳胺三种配伍剂的杀螺效果。结果 氯硝柳胺0.2mg/L分别与杀虫丁0.1mg/L、83051 4m/L和茶树籽10mg/L配伍,其浸杀钉螺LC90分别为0.198mg/L,0.175mg/L和0.151mg/L。结论 氯硝柳胺与杀虫丁配伍剂浸杀钉螺效果较好,氯硝柳胺与83051配伍剂适宜水产经济区使用,氯硝柳胺与茶树籽配伍剂能降低灭螺成本。
朱丹谢法仙鲍子平朱达培倪传华
关键词:氯硝柳胺杀虫丁杀螺剂血吸虫病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