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玮

作品数:18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肠癌
  • 10篇直肠
  • 8篇直肠癌
  • 5篇肿瘤
  • 5篇腹腔
  • 4篇前切除
  • 4篇前切除术
  • 4篇腔道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4篇自然腔道
  • 4篇结肠
  • 4篇结肠癌
  • 4篇腹腔镜
  • 4篇标本
  • 3篇蛋白
  • 3篇手术
  • 3篇细胞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类

机构

  • 18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巴塞尔大学

作者

  • 18篇高玮
  • 9篇朱哲
  • 9篇傅传刚
  • 6篇韩俊毅
  • 5篇江期鑫
  • 4篇张辉
  • 4篇周主青
  • 3篇王恺京
  • 2篇严东羿
  • 2篇卢爱国
  • 2篇丁涵之
  • 2篇王从俊
  • 2篇葛海燕
  • 1篇过欣来
  • 1篇王永坤
  • 1篇姜辉勇
  • 1篇陈齐良
  • 1篇全红
  • 1篇尹华
  • 1篇忻颖

传媒

  • 6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结直肠肛门外...
  • 2篇中华结直肠疾...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肿瘤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年份

  • 3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直肠取出标本的全腹腔镜前切除术治疗T4a期高位直肠癌及乙状结肠癌的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4
2019年
目的分析全腹腔镜下前切除术、经直肠取出标本的双吻合器吻合法(TRES-DSA)治疗T4a期高位直肠癌及乙状结肠癌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胃肠肛肠外科于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经全腹腔镜前切除术治疗、并术后病理证实为T4a期的高位直肠癌及乙状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标本经直肠拖出为TRES-DSA组,标本拖出失败改为传统腹腔镜手术则为传统腹腔镜手术组,两组入选比例为1∶1,分别为25例,比较两组的手术安全性、肿瘤学安全性及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大小、远切缘距离、淋巴结检出数目、腹腔冲洗液中肿瘤细胞阳性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RES-DSA组患者体质指数较传统腹腔镜手术组更低(P=0.003),术后排气时间较早(P=0.046)。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2~26(中位数13)个月,随访期间肛门功能均正常,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腹腔镜下前切除术TRES-DSA治疗T4a期高位直肠癌及乙状结肠癌具有与传统腹腔镜手术同样安全;体质指数较低的患者更适合该手术方式。
朱哲傅传刚周主青韩俊毅鲁兵高玮杜涛江期鑫纪昉王恺京
关键词:全腹腔镜
3D腹腔镜无切口与小切口直肠前切除术腹腔冲洗液培养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对比关节镜保护套进行3D腹腔镜无切口与小切口直肠前切除术腹腔冲洗液培养结果情况。方法纳入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胃肠肛肠外科连续收治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高位直肠和乙状结肠癌病人,根据病人术前评估情况及病人意愿分为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组和小切口组,分别实施3D腹腔镜下NOSES或小切口根治性直肠前切除术,收集术后病人腹水标本进行细菌及真菌培养,并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结果NOSES组共纳入有效病例26例,小切口组共纳入有效病例34例。腹腔冲洗液培养结果显示,NOSES组有2例病人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培养出细菌分别为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及阴沟肠杆菌;小切口组有1例病人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培养出细菌为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两组真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另外,NOSES组病人肿瘤距离肛缘距离、切除肿瘤最长径及pT分期均显著小于小切口组,但两组在病人性别、年龄、肿瘤组织学、分化程度、脉管神经浸润及pN分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应用关节镜保护套建立标本取出通道后,NOSES手术不会增加腹腔内污染的概率。
江期鑫傅传刚韩俊毅周主青高玮朱哲鹿鑫张振宇
关键词:腹腔冲洗液
直肠中动脉解剖分型与中低位直肠癌腹腔镜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直肠中动脉(MRA)不同解剖分型与中低位直肠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胃肠肛肠外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87例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腹盆腔增强CT血管造影(CTA)分析MRA的不同解剖分型,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并分析MRA解剖分型与术后吻合口漏的相关性。结果 187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CTA检查出现MRA174例(93.05%),缺如13例(6.95%),MRA出现病例中Ⅰ型(侧方型) 34例(19.54%),Ⅱ型(前侧方型) 56例(32.18%),Ⅲ型(经盆底肌表面型) 84例(48.28%)。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1例(5.88%),MRAⅠ型+Ⅱ型患者吻合口漏发生率高于Ⅲ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RAⅠ型+Ⅱ型(P=0.022)、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5cm (P=0.042)和术中发生并发症(P=0.001)是术后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接受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患者中,MRA的解剖分型与吻合口漏发生有关,MRAⅠ型+Ⅱ型吻合口漏发生率高于MRAⅢ型患者。对于MRAⅠ型和Ⅱ型患者,应行预防性回肠造口,以减少吻合口漏发生后的不良影响。对于MRAⅢ型患者,游离肠管至直肠肛提肌交界处时,应尽量避免损伤,减少吻合口漏的发生。此外,尽量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对降低术后吻合口漏的风险亦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玮刘孟承杜涛邢俊张振宇纪昉朱哲王恺京傅传刚
关键词:低位前切除术吻合口漏
肝脏左颈部孤立性纤维瘤1例
2010年
1临床资料 病人男,36岁。发现左颈部无痛性肿块1个月,于2009—05—15入我院。既往病人于1997—05—04在安徽省涡阳县人民医院行右侧胸腔孤立性纤维瘤切除术,肿瘤直径10cm,包膜完整。2005—06-15行右下腹壁孤立性纤维瘤切除术,肿瘤直径7cm。2006.05.19在蚌埠市人民医院行T9椎体旁孤立性纤维瘤切除术,肿瘤直径8cm。
庄志祥高玮张辉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循环肿瘤细胞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分期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了解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数量的变化及其与肿瘤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肿瘤细胞微流控芯片技术检测手术前1天、手术后1周胃癌患者CTCs,并与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比,阐明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92例胃癌患者中,术前外周血CTCs阳性者58例,阳性率为63%;CTCs阳性的胃癌患者与肿瘤浸润深度、脉管侵犯、神经侵犯都具有相关性(P=0.02);术后1周60.5%患者CTCs消失或减少,CTCs数量没有变化甚至增多者主要见于TNM分期晚(Ⅳ期)患者。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TCs与其临床病理分期具有密切相关性。
葛海燕张振宇茅丽玲纪昉朱哲朱哲高玮
关键词:胃癌循环肿瘤细胞胃癌根治术
慢病毒介导含菱形结构蛋白1基因下调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的研究
2015年
目的 探讨含菱形结构蛋白1(RHBDD1)基因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影响及机制.方法 使用慢病毒介导RNA干扰技术下调RKO细胞RHBDD1基因水平;噻唑蓝(MTT)法、克隆形成实验检测RKO细胞增殖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Lv-shRHBDD1组荧光强度(0.49±0.35)明显降低,证实RNA干扰下调了RHBDD1基因水平(P<0.01);MTT法显示RHBDD1基因下调后RKO细胞增殖率显著低于未下调细胞(P<0.01);克隆形成试验显示Lv-shRHBDD1组RKO细胞克隆数(35.0±2.9)明显减少(P<0.01);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Lv-shRHBDD1组G0/G1期[(50.20±1.22)%]细胞比例增多,S期[(39.30±0.87)%]和G/M期[(8.10±0.72)%]细胞比例下降,表明慢病毒介导下调RHBDD1基因的RKO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P<0.01).结论 RHBDD1在结肠癌细胞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全红白俊超高玮吕莉赵中辛韩俊毅
关键词:结肠癌RNA干扰
PPH术中采用伞形缝合法治疗Ⅲ~Ⅳ度环状脱垂内痔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伞形缝合法应用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Ⅲ~Ⅳ度环状脱垂内痔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科室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44例Ⅲ~Ⅳ度环状脱垂内痔患者,按就诊单双号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PPH术式,对照组(n=76)采用单荷包两点牵引法,观察组(n=68)采用伞形缝合法。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标本最大宽度大于对照组,标本最宽与最窄差值大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痔核回缩不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吻合口出血及术后疼痛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术后1年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单荷包两点牵引法相比,PPH术治疗Ⅲ~Ⅳ度环状脱垂内痔术中采用伞形缝合法出血量少、手术切除标本宽度及标本最宽与最窄差值更大,术后痔核回缩情况更好。
忻颖姜辉勇高玮纪昉傅传刚
关键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
经直肠标本取出式3D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远切端两种处理方式对比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直肠癌经肛门直肠标本取出式3D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远切端两种处理方式对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接受经直肠标本取出式3D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远切端处理不同方式分为2组:(1)经直肠标本取出(双吻合器法)组29例:经肛门直肠取出根治标本,再以直线切割关闭器切断并关闭远端直肠,采用传统双吻合器法吻合;(2)经直肠标本取出(单吻合器法)组11例:经肛门直肠取出根治标本,直肠残端以倒刺线全层荷包缝合关闭,行单吻合器直肠结肠端端吻合。两组均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分析比较两组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指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流质时间),并观察治疗期两组相关并发症。采用电话随访或调查的形式,对末端造口回纳术后1年以上患者采用Wexner失禁评分评估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结果两组年龄、性别、BMI指数、肿瘤浸润深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均无明显差异(P>0.05);根据WIS评分,随访时间超过1年的26例患者中,20例(76.9%)患者术后肛门功能良好(WIS评分≤10分),无严重肛门失禁患者。结论经肛门直肠标本取出式3D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中,采用单吻合器或双吻合器处理方式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
韩俊毅傅传刚周主青鲁兵朱哲高玮杜涛江期鑫汤杰向鹏程
关键词:双吻合器法
以IL-1β为基础的腹腔不同免疫水平对直肠癌术后腹腔微转移灶转归的作用
2019年
目的探讨IL-1β介导的腹腔内免疫功能变化对直肠癌腹腔微转移的影响。方法原代分离人腹膜间皮细胞,采用免疫荧光鉴定vimentin和VWF的表达,采用不同浓度的IL-1β和不同浓度的IL-1β抗体刺激共培养的人腹膜间质内皮细胞和癌细胞,流式细胞数检测细胞的粘附率。结果免疫荧光鉴定得出:vimentin为阳性表达,VWF为阴性表达,随着IL-1β浓度的增加,细胞粘附率依次增加;当加入抗体IL-1β后,随着抗体浓度的增加,人腹膜间质内皮细胞与癌细胞粘附率呈现下降趋势。且5 ng/mL的IL-1β含量时,细胞粘附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10 ng/mL的IL-1β含量时粘附率高于其他组,仅低于5 ng/mL的IL-1β组;加入抗体IL-1β后所有组别的粘附率趋势与不加前一致,但是所有组别的粘附率均降低,1 ng/mL IL-1β组+0.1ug/mL抗体组和5 ng/mL IL-1β组+0.5 ug/mL抗体组的细胞粘附率最高,阴性对照组细胞粘附率最低,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IL-1β能够促进直肠癌细胞与腹膜间皮细胞粘附,并呈现浓度依耐性,提示其可能参与直肠癌腹膜转移。
鲁兵张振宇倪荔严东羿朱哲高玮袁彪杨颻傅传刚
关键词:微转移IL-1Β
较大直肠癌NOSES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比较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较大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 NOSES)成功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地将11例较大直肠癌NOSES病例及64例较大直肠癌传统腹腔镜手术病例纳入研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肿瘤梗阻、肿瘤距肛缘距离、腹部手术史、手术方式、肿瘤病理结果、盆腔MRI测量的最大肿瘤直径和直肠系膜厚度。2组患者临床因素的差异使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较大直肠癌NOSES病例中,6例进行了双吻合器拖出式经直肠取标本手术(transrectal extraction of specimen-double stapling anastomosis, TRES-DSA),4例进行了单吻合器拖出式经直肠取标本手术(transrectal extraction of specimen-single stapling anastomosis, TRES-SSA),1例进行了翻出式经直肠取标本手术(transanal endorectal eversion and transection, TEET)。NOSES组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组的性别(P=0.657),年龄(P=0.416),腹部手术史(P=0.936),肿瘤梗阻(P=0.136),病理分期(P=0.138)和直肠系膜厚度(前后径:P=0.603;左右径P=0.3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于传统腹腔镜手术组,NOSES组的BMI更低(P=0.007),肿瘤位置更低(P=0.002)。2组患者的生存(P=0.727)和复发(P=0.855)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传统腹腔镜手术患者,较大直肠癌NOSES成功患者有更低的BMI和更低的肿瘤位置。术前综合评估BMI和肿瘤位置有助于选择合适的较大直肠癌病例进行NOSES。
黄贲冷株赟于海青颜丽高玮周主青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手术肿瘤大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