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东方

作品数:39 被引量:34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3篇矿床
  • 19篇成矿
  • 15篇铜矿
  • 15篇斑岩
  • 14篇斑岩铜
  • 13篇班公湖
  • 10篇找矿
  • 10篇斑岩铜矿
  • 9篇金矿
  • 9篇矿带
  • 9篇成矿带
  • 8篇金矿床
  • 7篇地质
  • 7篇班公湖-怒江...
  • 6篇地球化
  • 6篇地球化学
  • 6篇铜矿床
  • 6篇化学特征
  • 5篇地质特征
  • 5篇岩石

机构

  • 26篇成都地质矿产...
  • 13篇中国地质调查...
  • 7篇四川里伍铜业...
  • 6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河南省地质调...
  • 4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四川省冶金地...
  • 1篇四川省煤田地...

作者

  • 39篇马东方
  • 23篇李光明
  • 17篇祝向平
  • 13篇黄瀚霄
  • 10篇马国桃
  • 10篇张红
  • 8篇姚鹏
  • 8篇陈华安
  • 8篇刘洪
  • 7篇肖万峰
  • 6篇张惠华
  • 6篇张海
  • 5篇高大发
  • 5篇冯孝良
  • 5篇陈敏华
  • 5篇梁鲸
  • 4篇汪名杰
  • 4篇闫国强
  • 4篇李建忠
  • 4篇兰双双

传媒

  • 7篇矿床地质
  • 7篇沉积与特提斯...
  • 4篇地质学报
  • 4篇矿物学报
  • 2篇中国地质
  • 2篇地质论评
  • 1篇金属矿山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矿产与地质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中国矿业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质通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多龙矿集区北缘早白垩世究浅西Ⅰ型花岗岩的成因被引量:1
2017年
多龙矿集区北侧的究浅西铜金矿床与早白垩世究浅西岩体有关,该岩体主要岩性为石英二长斑岩,LA-ICP-MS方法测得石英二长斑岩锆石206 Pb/238 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20±1 Ma(MSWD=1),属于早白垩世,与扎普-多不杂岩浆弧内的普让(116±2 Ma)、青草山(122±1 Ma)、多不扎(121.6±2.0Ma)以及波龙(119~120 Ma)等岩体侵位时间基本一致。该岩体含角闪石、黑云母、磁铁矿等富铁镁质矿物,无堇青石、白云母等富铝矿物,高SiO_2(63.66%~67.12%),高K_2O(43.60%~4.65%),总碱(K_2O+Na_2O)含量高(7.94%~8.96%),低Al_2O_3(1.83%~2.33%),中等CaO含量(2.94%~4.15%)的特征。里特曼指数(σ43)为2.71~3.31,A/CNK值为:0.84~0.93。在CIPW标准矿物计算中,出现了透辉石而未出现刚玉。在ACF图解上,样品落于I型花岗岩范围内,Th、Y与Rb,Pb与SiO_2含量正相关,P_2O_5与SiO_2含量负相关,表明究浅西石英二长岩为高钾钙碱性准铝质的I型花岗岩。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配分曲线均位于羌塘南缘主要早白垩世花岗岩的范围内。球粒陨石配分曲线具有向右倾斜的"海鸥"形特征,轻稀土曲线较陡,重稀土曲线较平缓,具明显的Eu异常,基本无Ce异常。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曲呈像右倾斜的起伏曲线。相对富集Rb、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Ta、Zr、Hf、P、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较典型的岛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演化综合分析认为,究浅西花岗岩为班公湖-怒江洋壳北向俯冲的背景下,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
张红刘洪刘书生马东方张海黄瀚霄闫国强
关键词:班公湖-怒江I型花岗岩
西藏当雄地区拉屋矿床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被引量:2
2016年
西藏拉屋矿床位于冈底斯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东段。通过对拉屋矿区出露的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岩石中SiO_2、Al_2O_3和CaO等的含量均高、贫Fe和低Na_2O;w(SiO_2)含量为65.40%~74.43%,A/CNK值在1.41~2.20之间,为强过铝质花岗岩。岩石稀土总量ΣREE(不含Y)较低,为(5.08~80.38)×10^(-6),LaN/YbN值为2.43~5.65,ΣLREE/ΣHREE为1.63~3.64,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为右倾型,具负铕异常。Nb、Ti、Zr、Ce等高场强元素和Ba明显的亏损,K、Rb、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明显的富集。综合研究认为,本区花岗岩的物质来源于上部陆壳,岩浆源区岩石成分为泥质岩;该岩体为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地壳加厚阶段的过铝质花岗岩。
兰双双李光明马东方董磊
关键词:过铝质花岗岩地球化学构造环境
西藏弄如日金矿南矿段最新勘探成果及意义
2014年
以补充详查的钻孔资料为基础,总结了弄如日金矿的最新勘探成果。结合最新勘探成果,弄如日金矿南矿段的下一步找矿方向应该围绕近南北向断裂、林布宗组红柱石角岩和中新世二长花岗斑岩的结合地带来进行,且沿矿体倾深方向存在稳定矿体的可能性非常大,应当作为下一步找矿勘探的重点。另外,在钻孔施工过程中应适当加密,以便更加准确地控制矿体产状及计算矿床储量。
游钦黄勇秦建华马东方闫国强
关键词:找矿方向
西藏当雄县拉屋铜铅锌矿床的控矿构造浅析
拉屋铜铅锌矿床地处西藏当雄县乌玛塘乡,本文首先总体上介绍了矿区和铜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然后重点对该矿床的控矿构造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旨在对找矿和探矿工作提供帮助。
肖万峰李光明马东方李永灿董磊兰双双
关键词:铜铅锌矿床控矿构造矿物成分成矿作用
文献传递
西藏多不杂斑岩铜矿斑岩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被引量:26
2015年
西藏多不杂斑岩铜矿位于西藏北部,是青藏高原中部发现的第一个斑岩铜矿。多不杂斑岩铜矿内有两期花岗闪长斑岩和最晚期的闪长玢岩侵位,其中第二期侵位的花岗闪长斑岩是多不杂矿床的主要成矿斑岩。本文开展了多不杂矿床三期斑岩的锆石U-Pb年龄、全岩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组成分析。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斑岩在120Ma集中侵位。较早侵位的两期花岗闪长斑岩均富集轻稀土、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重稀土、高场强元素,Eu异常不明显,显示出岛弧岩浆岩的特征,均具有高Sr低Y的特征,(87 Sr/86 Sr)i值0.7057~0.7062和0.7059~0.7064,εNd(t)值为较小的负值(-2.5^-1.7和-6.2^-4.0),第二期花岗闪长斑岩的εHf(t)值为3.7~7.5,显示两期花岗闪长斑岩均属于类埃达克质岩石,可能起源于新生下地壳角闪岩相,有幔源物质混入。最晚侵位的闪长玢岩与两期花岗闪长斑岩岩石化学特征类似,但具有富钠特征,其MgO、Y、Yb等含量相对较高,可能表明闪长玢岩与花岗闪长斑岩源区相同,有更多幔源物质混入。多不杂斑岩铜矿可能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向北俯冲末期,可能产出于陆缘弧环境。
祝向平陈华安刘鸿飞马东方李光明黄瀚霄张红刘朝强卫鲁杰
关键词:斑岩铜矿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岩浆演化
西藏波龙斑岩铜金矿床钾长石和绢云母^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0
2013年
西藏波龙斑岩铜金矿床是新近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斑岩型矿床。文章对该矿床内的蚀变钾长石和蚀变绢云母进行了^40Ar/^39Ar年代学测试,获得蚀变钾长石的^40Ar/^39Ar坪年龄为(118133±0160)Ma,反等时线年龄为(118149±0174)Ma(初始40Ar/36Ar=28611±814),表明波龙斑岩铜金矿床的钾化蚀变年龄为118-119 Ma;蚀变绢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为(121161±0167)Ma,反等时线年龄为(12111±210)Ma(初始40Ar/36Ar=279±19)。由于蚀变绢云母测试样品内可能混入了斜长石,受其影响,蚀变绢云母测年结果的下限可能代表了该矿床绢英岩化蚀变年龄。这些蚀变钾长石和蚀变绢云母^40Ar/^39Ar测年结果与波龙矿床的成岩年龄值和成矿年龄值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表明该矿床的钾化和绢英岩化与成岩、成矿同期,该矿床的岩浆-热液活动过程的时限为121-118 Ma。
祝向平陈华安马东方黄瀚霄李光明李玉彬李玉昌卫鲁杰刘朝强
关键词:40AR/39AR年龄钾长石化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高堡约石英闪长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2015年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横亘于青藏高原中部,俯冲方向和俯冲时间是目前人们争论的焦点之一。研究区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处于木嘎岗日雪山南麓,赛布措以北,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条件较为有利。高堡约石英闪长岩U-Pb锆石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为班公湖-怒江洋北向俯冲期提供了年代学依据,还原了中侏罗世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构造演化过程中的岩浆作用响应。研究结果显示,高堡约石英闪长岩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54.46±0.71 Ma(MSWD=0.93),
张海马东方祝向平张红张泽国郑玉林
关键词:石英闪长岩班公湖地球化学特征岩浆活动岩浆作用结合带
西藏多不杂斑岩铜金矿钾长石^(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7
2012年
西藏多不杂斑岩铜金矿是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发现的第一个斑岩型矿床。通过对多不杂矿床蚀变钾长石进行40Ar/39Ar年代学测试获得,蚀变钾长石的坪年龄为(118.31±0.60)Ma,反等时线年龄为(118.30±0.79)Ma,它们代表多不杂矿床钾化蚀变的年龄为119~118 Ma,与成矿年龄同期。多不杂矿床形成的岩浆-热液过程为,由岩浆期(约120Ma)演化至钾化和成矿期(119~118 Ma),再演化至绢英岩化期(118~115 Ma)。
祝向平陈华安马东方黄瀚霄李光明刘朝强卫鲁杰
关键词:40AR/39AR年龄钾长石化
西藏当雄县拉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新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拉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行政区划属西藏当雄县乌玛塘乡管辖。该矿床是河南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于1995-1999年通过化探异常查证和矿产资源评价等地质工作发现的多金属矿床;2000-2002年河南省地调院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重点评价了拉屋多金属矿区;2003-2011年先后有桂林工学院、西部矿业西藏资源投资有限公司。
马国桃李光明兰双双马东方张立华郝陶泉王振琦
关键词:铜铅锌多金属矿西部矿业成矿元素国土资源大调查
西藏波龙斑岩铜金矿床成矿斑岩年代学、岩石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被引量:54
2013年
波龙斑岩铜金矿床是近年来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的最大的斑岩型矿床,波龙矿床发育3期花岗闪长斑岩,前两期花岗闪长斑岩是波龙矿床的成矿斑岩。本文开展了波龙矿床3期斑岩锆石U-Pb年龄、全岩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组成分析。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3期斑岩在119~120Ma集中侵位。前两期花岗闪长斑岩均富集轻稀土、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重稀土、高场强元素,Eu异常不明显,显示出岛弧岩浆岩的特征;前两期花岗闪长斑岩的(87Sr/86Sr)i值分别为0.70562~0.70711和0.70567~0.70850,εNd(t)分别为-4.0^-3.1和-8.0^-2.4,εHf(t)值分别变化于2.5~6.9和3.3~6.9之间,表明前两期花岗闪长斑岩起源于新生的下地壳;第三期花岗闪长斑岩也具有岛弧岩浆岩的岩石化学特征,但其具有较高εNd(t)值(-0.7^-0.2)和εHf(t)值(1.3~12.2),可能表明第三期花岗闪长斑岩也起源于下地壳,但有更多幔源物质混入。波龙斑岩铜金矿床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壳向北俯冲末期,其成岩-成矿可能与洋壳俯冲密切相关。
陈华安祝向平马东方黄瀚霄李光明李玉彬李玉昌卫鲁杰刘朝强
关键词: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岩浆演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