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雍岐龙

作品数:266 被引量:1,556H指数:21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8篇期刊文章
  • 29篇专利
  • 13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0篇金属学及工艺
  • 158篇一般工业技术
  • 11篇冶金工程
  • 4篇化学工程
  • 3篇矿业工程
  • 3篇兵器科学与技...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95篇合金
  • 62篇微合金
  • 39篇奥氏体
  • 38篇合金化
  • 37篇微合金化
  • 36篇合金钢
  • 28篇力学性能
  • 28篇力学性
  • 24篇韧性
  • 24篇铁素
  • 24篇铁素体
  • 23篇微合金钢
  • 20篇化物
  • 19篇低合金
  • 19篇马氏体
  • 19篇淬火
  • 17篇显微组织
  • 15篇钢板
  • 14篇氮化
  • 13篇氮化物

机构

  • 207篇钢铁研究总院
  • 129篇昆明理工大学
  • 12篇莱芜钢铁集团...
  • 1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0篇云南工学院
  • 9篇云南工业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国家工程研究...
  • 6篇首钢集团
  • 6篇长城汽车股份...
  • 5篇东北大学
  • 5篇攀钢集团研究...
  • 5篇中国金属学会
  • 4篇武汉钢铁股份...
  • 4篇涟源钢铁集团...
  • 4篇华菱涟源钢铁...
  • 3篇攀枝花钢铁集...
  • 3篇云南大学
  • 3篇金轮针布(江...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

  • 266篇雍岐龙
  • 86篇孙新军
  • 60篇李昭东
  • 29篇曹建春
  • 23篇董瀚
  • 18篇周晓龙
  • 18篇赵昆渝
  • 14篇张正延
  • 14篇惠卫军
  • 14篇翁宇庆
  • 13篇刘清友
  • 12篇雍兮
  • 11篇马党参
  • 11篇王长军
  • 11篇时捷
  • 9篇亓海全
  • 9篇张可
  • 9篇杨才福
  • 8篇赵培林
  • 8篇陈再枝

传媒

  • 34篇钢铁
  • 28篇金属热处理
  • 21篇特殊钢
  • 17篇钢铁研究学报
  • 16篇金属学报
  • 13篇材料热处理学...
  • 9篇机械工程材料
  • 9篇钢铁钒钛
  • 9篇昆明理工大学...
  • 8篇热加工工艺
  • 6篇材料研究学报
  • 5篇云南工业大学...
  • 4篇材料工程
  • 4篇兵器材料科学...
  • 3篇科学通报
  • 3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中国冶金
  • 2篇材料保护
  • 2篇电焊机

年份

  • 1篇2024
  • 9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7篇2020
  • 9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24篇2016
  • 19篇2015
  • 20篇2014
  • 10篇2013
  • 23篇2012
  • 14篇2011
  • 21篇2010
  • 10篇2009
  • 12篇2008
  • 14篇2007
  • 11篇2006
  • 8篇2005
2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处理工艺对α→γ逆相变再结晶晶粒细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采用α→γ逆相变细化奥氏体晶粒的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晶粒细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对于非平衡态组织马氏体,在其再加热过程中,原奥氏体晶粒发生了逆相变再结晶,得到了等轴细化的奥氏体晶粒;随回火时间的延长,再加热淬火后的原奥氏体晶粒逐渐粗化;随再加热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晶粒细化效果减弱。
肖红亮赵英利时捷雍岐龙
关键词:晶粒细化再结晶逆相变
微合金碳氮化物在铁素体中的沉淀强化机制的理论分析被引量:21
1989年
微合金碳氮化物在铁素体中的沉淀强化机制是其沉淀强化乃至强韧化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研究内容。一般认为,微合金碳氮化物在铁素体中的沉淀强化作用是Orowan机制与切过机制相互竞争的结果。在沉淀相质点体积分数一定的情况下,当Orowan机制起作用时,沉淀强化作用将随质点尺寸的减小而不断增大;而当切过机制起作用时,沉淀强化作用则随质点尺寸的增大而不断增大。在某一特定的质点尺寸下,这两种强化机制的强化作用相等;
雍岐龙
关键词:碳氮化物铁素体
卷取温度对Q960热轧薄钢板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研究了中低温卷取温度对Q960热轧薄板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卷取温度从562℃降至359℃,Q960热轧板的显微组织由粒状贝氏体+少量的珠光体转变为下贝氏体;渗碳体含量明显增加而MC相略有下降。低温或超低温卷取可以减轻或消除Q960热轧板的带状组织。采用非再结晶轧制和约350℃低温卷取可以使Q960热轧卷板获得1000 MPa以上的非比例延伸强度,同时冲击性能良好。
王慎德曾斌李昭东张可肖爱达孙新军雍岐龙
关键词:卷取温度力学性能
一种Ti-Zr复合微合金化700MPa级高强度高韧性钢板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Ti‑Zr复合微合金化700MPa级高强度高韧性钢板及制备方法,属于高强度高韧性钢板的技术领域。所述钢板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数为:C:0.02‑0.05wt.%、Si:0.20‑0.30wt.%、Mn:1....
曹建春罗瀚宇张凡林周晓龙阴树标王俊彩杨立盛雍岐龙
EB炉熔炼TA1铸坯在热轧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被引量:1
2020年
通过热轧试验和组织观察,研究了热轧变形温度、单道次压下率等对EB炉铸态板坯在热轧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和再结晶的影响规律。发现经过热轧前的板坯加热,EB炉铸坯比VAR锻坯的晶粒尺寸大几百倍,粗大的EB炉铸坯晶粒组织不利于热轧过程中发生再结晶。通过提高热轧温度(≥850℃)、减小单道次压下量、降低热轧变形速度,可以促使热轧组织充分再结晶;探讨采用薄坯高温开轧、高温终轧、高温卷取,争取热轧卷获得较大比例的再结晶组织,从而可以省略传统的热轧板退火再结晶工艺。发现当热轧温度为850℃时,存在一个细化再结晶晶粒的临界压下率(43.6%),当热轧压下率低于43.6%时,提高热轧压下率可显著细化热轧卷中再结晶晶粒,超过临界压下率,热轧卷中再结晶晶粒尺寸几乎保持不变。当热轧温度≤810℃,存在一个临界压下率开动再结晶形核过程,随着热轧温度降低,临界压下率逐渐增大。
崔岩孙新军张志波雍岐龙
关键词:TA1板坯热轧再结晶
有机物切割刀具用钢9CrV的低温二次硬化技术及原理
2009年
深入分析了有机物切割刀具用钢9CrV通过低温二次硬化实现超硬化的技术原理,采用特殊热处理工艺,在低温回火时直接析出大量微细的合金渗碳体,通过高碳马氏体强化叠加微细弥散合金渗碳体的沉淀强化可显著提高钢的硬度实现超硬化,合金渗碳体的尺寸细化到50 nm左右,由此使钢的热处理硬度达到HRC 68~72。
陈明昕雍岐龙刘振宝亓海全雍兮
不同钒含量中碳非调质钢的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被引量:6
2016年
研究了两种V含量(0.15%、0.28%)的中碳非调质钢37Mn Si VS在不同奥氏体化加热温度和不同保温时间下的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实验钢的奥氏体晶粒近似呈指数形式长大;随保温时间的延长,实验钢的奥氏体晶粒呈抛物线形式长大。V含量的增加使得奥氏体晶粒细化,且出现急剧长大的温度升高,但V含量的增加对等温长大指数的影响较小。利用实测数据并结合晶粒长大动力学理论,并引入V含量作为变量,模拟得到了能够预测不同V含量的37Mn Si VS钢的奥氏体晶粒长大的数学模型。
巫宇峰惠卫军陈思联雍岐龙曹磊赵馨月
关键词:非调质钢奥氏体晶粒长大
Cu在贝氏体钢铁素体中的比界面能及熟化速率计算被引量:2
2008年
0.06C-0.40Cu贝氏体钢铁素体中析出ε-Cu与基体保持Kurdjumov-sachs半共格关系,错配位错理论计算出ε-Cu与基体的比界面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u在823 K的扩散速率比在723 K大1 000倍,ε=Cu熟化速率提高10倍左右。当ε-Cu析出尺寸为4.5 nm,520℃熟化速率0.312 7 nm^(-1/3),得出ε-Cu颗粒尺寸为9.92 nm,钢的屈服强度提高142.8 MPa。
李广敏颜慧成仇圣桃雍岐龙项金钟
关键词:铁素体
Cr8Mo2SiV钢二次硬化机理的研究被引量:28
2010年
采用硬度计SEM,EDS,TEM和XRD研究了经深冷处理和未经深冷处理Cr8Mo2SiV钢的回火硬度、残余奥氏体含量和碳化物析出行为.结果表明,Cr8Mo2SiV钢经1030℃淬火后,二次硬化峰值硬度出现在回火温度为520℃.深冷处理能够显著减少残余奥氏体含量,进而提高二次硬化峰温度之前的回火硬度,并使二次硬化峰向低温区移动20℃.在520℃回火处理,Cr8Mo2SiV钢的回火硬度随保温时间的延长而线性降低.Cr8Mo2SiV钢的二次硬化是残余奥氏体的转变和Mo_2C的析出前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残余奥氏体的作用更大.Mo_2C的析出前期合金元素Mo和C形成[Mo-C]偏聚团的G.P.区,随回火时间延长,Mo_2C析出并长大,均匀弥散分布于基体中.
迟宏宵马党参王昌陈再枝雍岐龙
关键词:冷作模具钢残余奥氏体碳化物
淬火温度对高Ti低合金耐磨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研究了淬火温度对高Ti低合金耐磨钢组织转变、析出相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试验钢经不同温度淬火和200℃回火后的组织均为高位错密度板条马氏体;析出相尺寸主要为微米-亚微米-纳米三种尺度,微米级析出相呈杆棒状,亚微米以及纳米析出相呈球状,马氏体板条上分布着细小的(Ti,Mo)C析出相。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维氏硬度均先升高后降低,均在920℃时有最大值,分别为1248 MPa、1535 MPa和434 HV,此时伸长率为10.0%。随淬火温度升高,纳米级析出相逐渐回溶,数量减少且尺寸逐渐长大,沿轧制方向被压扁拉长的原奥氏体晶粒尺寸以及马氏体板条块尺寸略有增大,但马氏体板条宽度却无明显长大。大量的弥散分布的5~10 nm的(Ti,Mo)C粒子是促进耐磨钢硬度升高的主要因素。细小的(Ti,Mo)C析出相逐渐长大以及原奥氏体晶粒的增大都不利于耐磨钢硬度的提高。
付锡彬陈子豪张可赵时雨孙新军朱正海梁小凯雍岐龙
关键词:低合金耐磨钢淬火温度马氏体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