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新军

作品数:216 被引量:1,146H指数:18
供职机构:钢铁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3篇期刊文章
  • 39篇专利
  • 25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5篇金属学及工艺
  • 10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篇冶金工程
  • 3篇矿业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74篇合金
  • 43篇奥氏体
  • 36篇微合金
  • 32篇合金钢
  • 27篇韧性
  • 24篇耐磨
  • 23篇低合金
  • 22篇铁素
  • 22篇铁素体
  • 21篇耐磨钢
  • 20篇微合金钢
  • 20篇晶粒
  • 20篇合金化
  • 19篇微合金化
  • 19篇相变
  • 16篇热轧
  • 16篇马氏体
  • 16篇钢板
  • 16篇钢组织
  • 13篇力学性能

机构

  • 196篇钢铁研究总院
  • 53篇昆明理工大学
  • 16篇莱芜钢铁集团...
  • 13篇清华大学
  • 13篇武汉科技大学
  • 8篇安徽工业大学
  • 7篇华北理工大学
  • 6篇东北大学
  • 6篇云南大学
  • 6篇中联先进钢铁...
  • 5篇广州珠江钢铁...
  • 4篇北京科技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攀钢集团有限...
  • 3篇攀钢集团研究...
  • 3篇首钢集团
  • 3篇华菱涟源钢铁...
  • 3篇莱芜钢铁集团...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唐山工业职业...

作者

  • 216篇孙新军
  • 86篇雍岐龙
  • 63篇刘清友
  • 48篇李昭东
  • 33篇梁小凯
  • 23篇董瀚
  • 16篇王小江
  • 14篇贾书君
  • 12篇张正延
  • 11篇曹建春
  • 11篇阴树标
  • 11篇赵培林
  • 10篇周平
  • 9篇张可
  • 9篇毛新平
  • 9篇杨庚蔚
  • 8篇王长军
  • 8篇宋新莉
  • 7篇汪兵
  • 6篇麻衡

传媒

  • 23篇金属热处理
  • 22篇钢铁
  • 15篇金属学报
  • 14篇钢铁研究学报
  • 12篇材料热处理学...
  • 9篇特殊钢
  • 6篇钢铁钒钛
  • 5篇热加工工艺
  • 4篇中国冶金
  • 4篇材料工程
  • 3篇材料科学与工...
  • 3篇机械工程材料
  • 3篇材料研究学报
  • 2篇材料导报
  • 2篇稀有金属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科技创新导报
  • 2篇中国金属学会...
  • 1篇稀土
  • 1篇现代铸铁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6篇2022
  • 10篇2021
  • 14篇2020
  • 10篇2019
  • 11篇2018
  • 4篇2017
  • 21篇2016
  • 17篇2015
  • 17篇2014
  • 8篇2013
  • 12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10篇2009
  • 8篇2008
  • 11篇2007
  • 5篇2006
  • 9篇2005
2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压缩变形制备亚微米晶钛合金的研究被引量:8
1999年
对压缩变形制备超细晶钛合金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低于725℃的压缩变形可以在TC11合金中获得亚微米晶组织; 变形中α相发生再结晶, 而同时β相经历一个析出和长大的过程;变形促进了β相的析出和长大,
孙新军顾家琳白秉哲陈南平
关键词:TC11合金超塑性钛合金
热处理对Nb中间层热轧Q235-TA2复合板界面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研究了2种热处理工艺(正火:900℃保温20min空冷及高温回火:650℃保温5h空冷)对Nb作中间层热轧Q235-TA2复合板界面显微结构和结合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EDS)观察分析了热处理前后复合界面处显微结构及元素扩散情况。利用电子万用试验机进行压剪试验,测试复合界面结合强度,并对压剪断口进行X射线衍射(XRD)及断口形貌分析,探究复合界面处物相组成。试验结果表明:热处理态试样Q235-Nb复合界面均存在Fe_2Nb,正火态试样Nb-Ti界面存在针状组织。回火态试样Q235-Nb界面微孔的存在使得回火态试样压剪强度(162MPa)低于正火态试样压剪强度(171MPa)。不同热处理条件下,试样压剪过程中均在Q235-Nb界面处发生断裂,Q235-Nb界面结合强度弱于Nb-Ti界面结合强度。
吴静怡孙新军李建王小江周世同
关键词:中间层显微结构
淬火冷却速度对碳素钢显微组织的影响被引量:6
2004年
在 Gleeble2 0 0 0热模拟实验机上对普通碳素钢 Q2 35进行了不同温度的单道次变形实验 ,对变形后的试样采用三种不同的介质以不同冷却速度进行淬火 ,分别为水、- 6 0℃的干冰酒精溶液和含 5 0 % Na Cl的冰盐水。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冷却速度对淬火后的组织状态影响很大。在冰盐水中淬火 ,钢的淬透性较高 ,变形后原始奥氏体状态基本上得到保留。在干冰酒精中淬火钢的淬透性最差。
侯豁然刘清友孙新军董瀚
关键词:淬火碳素钢显微组织变形诱导铁素体相变
一种马氏体/奥氏体复相组织耐磨钢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氏体/奥氏体复相组织耐磨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合金钢技术领域。本发明将钢原料熔融后浇铸,得到铸锭;将所述铸锭依次进行加热和轧制,得到钢板;将所述钢板依次进行临界区退火预处理、淬火处理、回火处理和空冷...
孙新军梁小凯童帅曾敏刘清友贾淑君
文献传递
一种非调质处理耐疲劳的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调质处理耐疲劳的钢板及其制造方法。非调质处理耐疲劳的钢板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计由以下物质组成:C:0.05%~0.15%、Si≤0.1%、Mn:2.0%~3.0%、P≤0.010%、S≤0.002%、C...
赵培林孙新军王金秀王建军李广艳张桂南路峰郭伟达王洪彬刘莱萌陈永生王奉县
文献传递
亚稳奥氏体对低温海工用钢力学性能的影响与机理被引量:13
2016年
利用EBSD,HRTEM与热膨胀仪等实验手段对低碳中锰钢在淬火+回火(QT)与淬火+片状淬火+回火(QLT)工艺下的奥氏体形貌与相变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QT与QLT工艺下所生成的回转奥氏体形貌、尺寸、位置以及由此导致的奥氏体稳定性差异是造成实验钢力学性能特别是低温冲击韧性巨大差异的最主要原因.热力学与动力学分析表明,由于QLT工艺在淬火+片状淬火(QL)阶段完成了C和Mn元素的第一次配分,因而相比于QT热处理工艺,QLT工艺下回转奥氏体在生成速率显著提高的同时其生长模型也由一维双向增厚模式演变成一维单向增厚模式.
王长军梁剑雄刘振宝杨志勇孙新军雍岐龙
关键词:回转奥氏体低温韧性
Nb-Mo微合金高强钢强化机理及其纳米级碳化物析出行为被引量:35
2016年
采用SEM,EBSD,HRTEM和物理化学相分析等技术分别对0.1%Nb和0.1%Nb-0.19%Mo微合金低碳热轧钢进行了微观组织形貌、钢中析出相及强化机理的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与Nb钢相比,Nb-Mo钢的组织较为细小,组织中小角度晶界密度也较高,且Mo的添加使得Nb的析出率升高,尺寸在10 nm以下的纳米级MC型析出相(Nb,Mo)C含量较高,这种纳米级析出相(Nb,Mo)C具有较低的熟化速率,不易粗化,因此具有较高的沉淀强化增量,这也是Nb-Mo钢强度高于Nb钢的主要原因.
张正延孙新军雍岐龙李昭东王振强王国栋
Mn含量及卷取温度对TSCR流程生产Ti微合金高强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在TSCR流程上研究Mn含量和卷取温度对Ti微合金高强度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钢中Mn含量的升高,铸坯与热轧成品板组织细化,其强度显著提高;而卷取温度的降低虽使热轧板组织得到细化,但抑制了纳米尺寸含Ti相的充分析出,热轧板强度降低。由此可见,在细化组织的同时提高纳米尺寸析出物数量是生产Ti微合金化高强钢的关键所在。
陈麒琳孙新军
关键词:薄板坯连铸连轧TI微合金钢卷取温度力学性能
一种Cr-Al合金化高锰奥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r‑Al合金化高锰奥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合金钢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疏浚管用耐冲蚀钢的耐冲蚀性能和韧性不能同时兼顾的问题。Cr‑Al合金化高锰奥氏体钢的组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0.8%~1....
孙新军王孟虎梁小凯童帅贾书君刘清友
回火温度对5.5Ni低温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用XRD,SEM及TEM等手段表征5.5Ni钢在不同回火温度下逆转变奥氏体的含量、形貌和尺寸等的变化,研究了回火温度对5.5Ni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580-600℃回火后5.5Ni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变化不明显;在620℃回火后抗拉强度小幅度提高,屈服强度却大幅度降低,延伸率持续升高;在580-620℃回火,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5.5Ni钢中的逆转变奥氏体体积分数虽逐渐增加,冲击功却不断降低。稳定程度高且细小均匀弥散分布的片层状逆转变奥氏体,是在580℃回火后冲击功高达148 J的主要原因。钢中有两类逆转变奥氏体,一类是片层状的,宽度为20 nm,长度不一,有利于提高钢的低温韧性;另一类是块状的,呈团簇状分布,尺寸约为200 nm,对钢的低温韧性有害。
李员妹孙新军雍岐龙李昭东张可王小江
关键词:金属材料回火温度力学性能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