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泳超

作品数:101 被引量:393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8篇文学
  • 21篇历史地理
  • 16篇哲学宗教
  • 4篇艺术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9篇文学
  • 16篇传说
  • 13篇民间文学
  • 13篇宝卷
  • 11篇神话
  • 8篇故事
  • 7篇娘娘
  • 7篇姑姑
  • 7篇古史
  • 6篇信仰
  • 6篇文艺
  • 5篇中国民间文学
  • 5篇文本
  • 4篇动力学
  • 4篇叙事
  • 4篇学科
  • 4篇学术
  • 4篇主持人
  • 4篇文化
  • 4篇民俗

机构

  • 88篇北京大学
  • 10篇南京师范大学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辅仁大学
  • 1篇齐鲁师范学院

作者

  • 98篇陈泳超
  • 3篇吕微
  • 2篇王尧
  • 2篇户晓辉
  • 1篇王尧
  • 1篇钟健
  • 1篇钟宗宪
  • 1篇刘晓春
  • 1篇徐新建
  • 1篇刘铁梁
  • 1篇王杰文
  • 1篇刘志伟
  • 1篇潜明兹
  • 1篇车锡伦
  • 1篇巴莫曲布嫫
  • 1篇高有鹏
  • 1篇陈连山
  • 1篇尹虎彬
  • 1篇黄永林
  • 1篇李稚田

传媒

  • 15篇民族艺术
  • 15篇民俗研究
  • 14篇民间文化论坛
  • 10篇民族文学研究
  • 3篇文史知识
  • 3篇鲁迅研究月刊
  • 2篇文史哲
  • 2篇南京师大学报...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现代文学...
  • 2篇西北民族研究
  • 2篇河南教育学院...
  • 2篇常熟理工学院...
  • 2篇文化遗产
  • 2篇阅江学刊
  • 1篇文学遗产
  • 1篇中国典籍与文...
  • 1篇求是学刊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

  • 6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仪式文艺的功能导向
2023年
仪式文艺是与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各类仪式紧密关联的文艺样式,它历史悠久,门类繁多。对照通常的文艺作品,仪式文艺只有在以仪式为中心的文艺场域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展演,仪式与文艺叙事经常迭相嵌套,其文本具有多样态的存在方式,其叙事则常与文本外的仪式实践互相映射。它跟俗文学一样具有显著的模式化特征,却有着一般文学不具备的针对仪式之传统指涉性,传统之外的接受者容易发生理解错位。它经常在名实、逻辑、伦理等方面与通常的文艺审美习惯发生违和之感。这些表征皆可归结于它服务于外部仪式实践的基本存在方式,功能导向是仪式文艺的根本特征。
陈泳超
关键词:俗文学
周作人《童谣研究手稿》考述被引量:4
2006年
陈泳超
关键词:考述文学著作
我对于民俗学的学科理解被引量:14
2004年
任何研究的学科归属本身并没有多大意义,它只是现行学术体制强行设置的问题而已,所以也不必把学科看得太严重,只要至少有一项指标可以区别于其他研究,就可以称作学科。民俗学的学科指标就在其自身定义里,它应该指的是"某一民众集团共同传承的生活惯习",它可以在许多列对待关系中动态地被把握,并且同时拥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两个面相。
陈泳超
关键词:民俗学学科传承惯习
周作人的民歌研究及其民众立场被引量:10
2000年
陈泳超
关键词:神话歌谣立场晚年民歌研究儿歌
羊獬、历山三月三“接姑姑”活动调查报告被引量:15
2007年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的两个村民聚落羊獬和历山每年都要举行“接姑姑迎娘娘”的走亲活动,所谓的“姑姑”和“娘娘”即为传说中尧舜时代的娥皇和女英。本文细致而全面地记录了2007年农历三月三期间羊獬村民从历山神庙里接回两位女神的神像,迤逦回到羊獬这一“接姑姑”仪式活动的全过程,初步分析了当地神灵信仰令人注目的特性——传说历史化的信仰构建、地域关系的血缘化以及政治文化的世俗化。
陈泳超钟健孙春芳王尧姚慧弈
关键词:神灵信仰
《世经》帝德谱的形成过程及相关问题——再析“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被引量:16
2008年
《世经》帝德谱关系到传统主流社会对于古代帝王世系的权威设定,同时又与两汉之际的政治、文化和学术颇多关联,历来受人重视。对于其形成过程,东汉以来都认为是"刘向父子"的共同创制,但晚清开始的疑古思潮对之发表了颠覆性意见,其中以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最具影响,其核心观点认为:刘歆在五德相生的理论基础上,通过设置闰统和加入少昊,创作了《世经》帝德谱,使该谱同时符合"汉为尧后"与"汉为火德"两个命题,以为王莽篡权服务,为了弥缝这一学说与其他文献的矛盾,刘歆不惜遍伪群经。顾颉刚的这一说法代表了疑古派的高峰,但是也遭到很多学者的反对,钱穆就力辩刘歆遍伪群经之说为虚妄,指出《世经》帝德谱的材料皆有来源,但他没有对该谱的成因和过程给予明确的论断;最近出版的杨权《新五德理论与两汉政治》重拾旧题,在承认刘歆没有遍伪群经的基础上,却依然得出了该谱是刘歆创制并用来为王莽服务的结论,甚至还构拟了一个不同于该谱的所谓"刘向版"帝德谱。其实,《世经》帝德谱本质上即是为汉代寻找合法性依据,刘向很可能为汉室皇族编制了一套从春秋战国以来的家族迁徙路线图,以与《左传》记录相衔接。在这个过程中,刘向父子之间并没有原则分歧,只是由于所谓"新五德理论"先天具有的轮转特性,这些苦心经营后来被野心家王莽利用来作为篡汉的舆论工具罢了。
陈泳超
关键词:五德终始
《中国民间文学前沿讲坛》专题主持人语
2023年
2023年3月15日,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朱玉麒教授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专业的同学们做了题为“唐代经营西域的民间文学遗产”的讲座。朱玉麒教授在中国古代史的诸多领域有所建树,尤其在以西域为中心的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方面硕果累累,其广博用心亦时有及于民间文学者。本次讲座涉及三个话题。
陈泳超
关键词:中国民间文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历史学系主持人
妒妇悍妻:类型叙述的语法与心理被引量:4
1998年
妒妇悍妻,代有记载。宋元以后,叙事文学中悍妻类型作品大量出现,它们均以“暴露→惩治”为其主导因素,并有若干相对恒定的叙述语法。因其过分矫饰,体现出男性作者普遍的不安、焦灼与无奈的潜在心理,这种心理不仅规定着类型叙述的基本语法,也折射出明清文人对整个传统秩序的困惑与焦虑。这一点在与西方有关悍妻的文学作品比较中显得尤其突出,从中看出作者立场对文本面貌的作用。
陈泳超
江南宝卷创编的地方性进程——以常熟宝卷为例被引量:5
2021年
江南宝卷的历史研究有很多成果,但大多是在吴方言区或者苏州这样的大文化区域视野下进行的,而宝卷的实际生存区域通常不大于市县一级的地方单位。以常熟宝卷为例可以发现,其宣卷活动的历史进程,既有与整个江南宝卷一致的时段分割,也有自己的特点:它在可追溯的近百年历史中,不断进行着宝卷文本的创编工作,甚至到改革开放后再次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创编高峰,许多最具当地特色的神灵宝卷,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历史悠久,皆为近百年内的新创。它凸显了常熟宝卷始终为现实生活具体需求提供信仰服务的一贯传统,这在整个江南宝卷的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鲜明的地方性特点。
陈泳超
关键词:宝卷创编
萝卜头·老板·当代传统——对常州城郊丧仪传统的解析
2007年
常州地区的丧仪原先由一些非专业人士主持操办,他们被称为"萝卜头"。这一传统从1950年代开始断裂。改革开放以后,常州逐渐崛起了"丧葬一条龙"服务,出于营利的竞争需要,老板们努力搜集、选择、创造并拼合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丧仪传统,并在具体实践中与丧家和旁观者不断互动发展着。这样的传统应称之为"当代传统",而"当代传统"正是传统的本相。
陈泳超
关键词:老板丧葬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