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彩平

作品数:23 被引量:160H指数:7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细胞
  • 6篇单纯胰腺移植
  • 6篇胰腺
  • 6篇胰腺移植
  • 4篇人细小病毒
  • 4篇人细小病毒B...
  • 3篇动物
  • 3篇动物模型
  • 3篇肿瘤
  • 3篇胃癌
  • 3篇胃癌细胞
  • 3篇呼吸道感染
  • 3篇患儿
  • 3篇儿童
  • 3篇癌细胞
  • 3篇膀胱
  • 2篇球菌
  • 2篇缺血
  • 2篇胃肿瘤
  • 2篇耐药

机构

  • 2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武警陕西总队...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23篇陈彩平
  • 9篇张国成
  • 7篇刘小南
  • 6篇王为忠
  • 6篇许东亮
  • 6篇陈冬利
  • 5篇李开宗
  • 4篇管文贤
  • 4篇吴开春
  • 4篇汪萍
  • 3篇曹玉红
  • 3篇樊代明
  • 3篇罗兰
  • 3篇成胜权
  • 3篇刘杰
  • 2篇沈叙庄
  • 2篇焦丽
  • 2篇丁翠玲
  • 2篇李飚
  • 2篇孙新

传媒

  • 3篇中国当代儿科...
  • 3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国外医学(消...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武警医学
  • 1篇武警医学院学...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2015临床...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方法接种构建的可移植性小鼠L1210白血病模型的生物学特性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对不同接种方法构建的小鼠L1210白血病模型的某些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研究,选择基本符合L1210细胞生物学特性,且一致性更好的接种方法。方法常规培养小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L1210,分别给DBA/2小鼠以静脉(A组)、皮下(B组)及腹腔注射(c组)3种途径接种,观察小鼠成瘤情况,定期计数各组小鼠外周白细胞数量并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取濒死小鼠的肝、脾、肺、肾等脏器称重并制作病理切片。结果各组小鼠成瘤率均为100%,A、B、C3组成瘤天数分别为:14、7和14d;平均存活天数分别为:(25.3±3.10)、(25.6±1.92)、(18.1±1.87)d。接种后2周外周恤白细胞数目分别增加至(18.32±2.01)、(22.20±3.88)、(27.96±7.13)×10^9/L,接种后3周外周血白细胞数目分别增加(22.01±11.96)×10^9/L(A组)和(70.23±3.04)×10^9/L(B组);外周血涂片中均可见白血病细胞;各组濒死小鼠肝、脾有弥漫性白血病细胞浸润,正常组织结构破坏;肺和肾内有少量白血病细胞浸润,正常组织结构破坏不明显,肺脏有明显出血。结论静脉、皮下、腹腔注射体外培养的L1210细胞于DBA/2小鼠均可成瘤。皮下注射成瘤时间短,存活时间长,可见明显的瘤结节;腹腔注射成瘤时间长,存活时间短,与L1210细胞传代的接种方式一致;静脉注射成瘤时间长,存活时间也长,与白血病血行播散的方式一致。
焦丽陈彩平李林瑞胡伟
关键词:白血病细胞成瘤性动物模型接种方法
160株儿童肺炎链球菌分离株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特性研究被引量:16
2003年
目的 研究 2 0 0 1年春季北京和西安市部分 0~ 5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部肺炎链球菌分离株对红霉素及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特性。方法 使用超细鼻咽拭子从后鼻腔采取分泌物 ,用Optochin纸片做敏感性试验鉴定。采用E test方法及K B纸片扩散法对 16 0株肺炎链球菌分别进行 5种大环内酯类、6种其它相关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结果  16 0株肺炎链球菌分离株中 ,90 6 %菌株的红霉素MIC等于或大于 1μg·mL-1为耐药株。在红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中 ,仅有 2 8%菌株的红霉素MIC在 1~ 4 μg·mL-1,为低水平耐药 ,97 2 %菌株的红霉素MIC在 16~≥ 2 5 6 μg·mL-1,为高水平耐药 ,其中 98 6 %耐药株的红霉素MIC≥ 2 5 6 μg·mL-1为极重度耐药。分离株对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螺旋霉素耐药率与红霉素相似 ,分别为 90 6 %、89 4 %、88 1%和 88 1%。红霉素耐药表型分析显示 :以MLSB 耐药表型为主 ,占 97 2 % ;M耐药表型株仅为 2 8%。红霉素耐药分离株对克林达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共同耐药率及多重耐药发生率分别为 96 6 %、97 2 %、85 6 %和 99 3% ,明显高于红霉素敏感组肺炎链球菌的 13 3%、73 3%、2 6 7%和 0。
佟月娟沈叙庄陈彩平袁林许东亮李艳张国成王咏红杨永弘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分离株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童
小鼠L1210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模型化疗药物造模剂量的选择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构建小鼠L1210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模型所需注射的化疗药物的剂量。【方法】将不同数量L1210白血病细胞接种清洁级近交系DBA/2小鼠(n=10),观察接种的白血病细胞数量与小鼠存活时间之间的关系;将一定数量的L1210白血病细胞接种DBA/2小鼠(n=10),接种后第3天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CTX),观察药物注射剂量与小鼠存活时间之间的关系;将接种L1210白血病细胞数量与DBA小鼠存活时间关系图和CTX注射剂量与白血病小鼠存活时间关系图相结合,确定构建小鼠L1210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模型所需注射的化疗药物的剂量。【结果】小鼠存活时间随接种细胞数量增加而缩短,接种500个白血病细胞小鼠的存活时间约为28 d;白血病小鼠存活时间随药物剂量增加而延长,存活时间约28 d时,需要静脉注射CTX 125 mg/kg。【结论】构建小鼠L1210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模型,可于DBA/2小鼠接种L1210白血病细胞1×106个/只后第3天,给予CTX 125 mg/kg静脉注射。
焦丽蔡学瑜陈彩平
关键词:L1210细胞微小残留病环磷酰胺
我国人细小病毒B19VP1独特区基因片段的克隆及表达
目的 构建人细小病毒B19中国株结构蛋白VP1基因片段的重组表达载体,获得大量表达的VP1蛋白.方法 从我科保存的人细小病毒B19中国株结构蛋白VP1基因片段的重组克隆载体中获得VP1基因片段,将该片段业克隆人表达载体p...
陈彩平张国成汪萍杨欣伟
关键词:人细小病毒B19
家庭康复训练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训练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家庭康复训练。通过CDCC婴幼儿智力发育检查量表测试,比较两组患儿在3月龄及6月龄时智力发育指数(MDI)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通过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对两组患儿1岁时的发育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在3月龄及6月龄时MDI及PD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1岁时观察组患儿发育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康复训练能促进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智力发育。
梁娟杨欣伟陈彩平汪萍张国成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智力发育家庭康复训练
大鼠胰膀胱引流式单纯胰腺移植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建立大鼠胰膀胱引流式单纯胰腺移植的动物模型。方法:22只脲链霉素诱导的糖尿病SD大鼠行单纯胰腺移植,正常22只SD大鼠为供体;血管吻合采用供胰腹腹主动脉(含脾动脉)和门静脉袢(含脾静脉)与受体腹主动脉及左肾静脉分别行端侧和端端吻合(袖套式);外分泌系统采用胰膀胱引流式。于术前2d和术后1,3,7,14,30d监测受体体重、进食量、饮水量和空腹血糖,并分析失败原因。结果:供体平均手术时间(33.7±9.5)min,受体平均手术时间(49.4±13.4)min,移植物均无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44.4±15.8)min。除12例于1个月内死亡或胰腺失去功能外,均成活1个月以上。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尿路并发症(7例,31.8%)。成功的单纯胰腺移植后受体第1日血糖即下降后基本稳定。结论:成功的单纯胰腺移植均可有效地恢复糖尿病大鼠内分泌功能。
刘小南王为忠陈彩平李开宗管文贤陈冬利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移植胰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移植胰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早期保护作用及其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正常大鼠6只为对照组,糖尿病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n=6)和缺血预处理组(IPC组,n=18),IPC组又根据不同方法分为3个亚组:IPC1组(缺血5min再灌注5min1次,n=6)、IPC2组(缺血5min再灌注5min2次,n=6)和IPC3组(缺血5min再灌注5min3次,n=6),I/R组和IPC组均行单纯胰腺移植,24只SD大鼠为供体;检测各组再灌注前、后血糖;再灌注后2h血清中TNF-α和NO的含量、移植胰组织中SOD,MPO和MDA含量;用TUNEL法观察移植胰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移植胰组织Bax和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再灌注后IPC1(14.3±1.1vs12.1±0.9mmol/L.P<0.05)组、IPC2(12.1±0.9vs16.5±1.4mmol/L,P<0.01)和IPC3组(14.7±1.3vs12.1±0.9mmol/L,P<0.05)相对于I/R组血糖低;IPC2组较IPC1组(12.1±0.9vs14.3±1.1mmol/L,P<0.05)和IPC3组(12.1±0.9vs14.7±1.3mmol/L.P<0.05)血糖低.再灌注后IPC1(1.41±0.17vs1.79±0.25kU/L,P<0.05)组、IPC2(1.05±0.16vs1.79±0.25kU/L,P<0.01)和IPC3组(1.43±0.20vs1.79±0.25kU/L,P<0.05)较I/R组血清中TNF-α含量低;IPC2组较IPC1组(1.05±0.16vs1.41±0.17kU/L,P<0.05)和IPC3组(1.05±0.16vs1.43±0.20kU/L,P<0.05)TNF-α含量低.再灌注后IPC1(13.13±2.87vs8.91±1.23μg/L,P<0.05)组、IPC2(18.79±2.39vs8.91±1.23μg/L,p<0.01)和IPC3组(14.36±1.78vs8.91±1.23μg/L,P<0.05)较I/R组血清中NO含量高;IPC2组较IPC1组(18.79±2.39vs13.13±1.87μg/L,P<0.05)和IPC3组(18.79±2.39vs14.36±1.78μg/L,P<0.05)NO含量高.再灌注后IPC1(179.82±19.54vs153.47±17.67mU/g,P<0.05)组、IPC2(213.64±22.97vc153.47±17.67mU/g,P<0.01)和IPC3组(181.68±20.32vs153.47±17.67mU/g,P<0.05)较I/R.组移植胰组织中SOD活性高;IPC2组较IPC1组(213.64±22.97vs179.82±19.54mU/g,P<0.05)和IPC3组(213.64±22.97vs181.68±20,32mU/g.P<0.05)SOD活性高.再灌注后IPC1(0.70±0.26vs0.87±0.31mmol/g,P<0.05)组、IPC2(0.46±0.18vs0.87±0.31mmol/g,P<0.01)和IPC3组(0.67±0.15vs0.87±0.31mmol/
刘小南霍婷婷王为忠陈彩平管文贤陈冬利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细胞凋亡MPO活性单纯胰腺移植胰组织内源性NO
我国再障患儿血清中人细小病毒B19 NS基因序列测定及变异分析(英文)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探讨B19病毒中国株NS基因的变异。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从中国再障患儿血清中扩增人细小病毒B19-XA17,XA18,XA20株的NS基因片段,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 人细小病毒B19-XA17、XA18、XA20株的NS基因核苷酸序列被测定,测序结果与国外Au株基因核昔的序列比较,有4个核苷酸突变,并引起编码的4个氨基酸发生改变。结论 我国B19病毒NS基因序列与Au株相比有变异。
张国成苏国平孙新许东亮陈彩平汤雪晴Biao LI
关键词:人细小病毒B19基因再生障碍性贫血
C2基因对人胃癌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
2002年
目的 探索新克隆的编码人蛋白翻译起始因子的全长基因 (C2基因 )对人胃癌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 将已构建的C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扩增纯化并转染人胃癌细胞系SGC 790 1细胞 ,获得稳定转染细胞系 ,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化检测其C2蛋白表达状况 ,应用细胞计数法和四唑蓝比色试验绘制转化细胞的生长曲线。结果 C2基因转化的细胞高水平稳定表达C2蛋白 ,C2基因转化细胞生长速度减慢 ,其对数生长期为 11d ,较对照空载体转染细胞的 (7d)明显延长。结论 C2基因转染可引起胃癌细胞生长速度减慢 。
陈彩平刘杰尹芳张庆吴开春樊代明
关键词:胃肿瘤
大鼠单纯胰腺移植动物模型两种术式研究(英文)
2004年
目的 研究大鼠单纯胰腺移植 (PTA)的不同手术方法。方法 近交系SD大鼠为供受体 ,根据胰外分泌系统的不同处理 ,分为正常对照组 (NDC组 ,n =10 )、糖尿病大鼠对照组 (DC组 ,n =10 )、胰肠重建式 (E -D组 ,n =2 2 )和胰膀胱重建式 (B -D组 ,n =2 2 ) ,血管吻合采用供胰腺腹主动脉绊 (含腹腔动脉及脾动脉 )及门静脉绊 (含脾静脉 )与受体腹主动脉及左肾静脉分别行端侧和端端吻合 (袖套式 ) ;记录手术时间、术后死亡时间及原因 ,并于术前和术后 1、3、7、14、30天监测受体体重、饮食量、饮水量和空腹血糖。结果 两组手术难度上无差异 ;E -D组除 11例 (5 0 % )于 1月内死亡或胰腺失去功能外 ,均成活 1月以上 ;并发症主要为胰漏及继发性胰腺炎 (7例 ,31.8% ) ;B -D组除 12例 (5 4 .5 % )于 1月内死亡或胰腺失去功能外 ,均成活 1月以上 ;并发症主要为尿路并发症 (7例 ,31.8% ) ;成功的胰腺移植后第 1天血糖即下降 ,饮水、食量、尿量均减少 ,第 7天基本达到正常水平。结论 成功的E -D和B -D重建式PTA均可有效地恢复糖尿病大鼠内分泌功能 ;如何防治术后并发症是移植成功的关键。
刘小南王为忠李开宗陈彩平陈冬利罗兰
关键词:胰腺移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