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廷柱

作品数:113 被引量:695H指数:14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8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68篇教育
  • 41篇高等教育
  • 28篇高校
  • 11篇学科
  • 11篇学术
  • 10篇办学
  • 9篇教育现代化
  • 8篇社会
  • 8篇教育学
  • 8篇高校发展
  • 7篇大学制度
  • 7篇学制
  • 7篇院校
  • 7篇教育强国
  • 6篇学习型社会
  • 6篇教育研究
  • 6篇高等教育学
  • 5篇院校研究
  • 5篇高等教育研究
  • 5篇本科

机构

  • 106篇华中科技大学
  • 10篇曲阜师范大学
  • 6篇北京大学
  • 6篇南京师范大学
  • 5篇华南师范大学
  • 5篇中国人民大学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上海师范大学
  • 4篇浙江大学
  • 4篇厦门大学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3篇苏州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2篇波士顿学院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 113篇陈廷柱
  • 5篇卢晓中
  • 4篇齐明明
  • 4篇张继龙
  • 3篇龚放
  • 3篇孙丽芝
  • 3篇别敦荣
  • 3篇王建华
  • 2篇张德祥
  • 2篇周海涛
  • 2篇顾建民
  • 2篇刘献君
  • 2篇陈洪捷
  • 2篇阎光才
  • 2篇贾永堂
  • 2篇蒋凯
  • 2篇郭卉
  • 2篇胡建华
  • 2篇姜川
  • 1篇曹永国

传媒

  • 27篇高等教育研究
  • 9篇苏州大学学报...
  • 6篇大学教育科学
  • 5篇江苏高教
  • 4篇教育发展研究
  • 4篇高教探索
  • 4篇教育科学文摘
  • 3篇高等工程教育...
  • 3篇清华大学教育...
  • 3篇中国高教研究
  • 3篇高校教育管理
  • 2篇有色金属高教...
  • 2篇吉首大学学报...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国家教育行政...
  • 2篇河南教育(高...
  • 2篇现代教育管理
  • 2篇大学(研究)
  • 1篇教育科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 9篇2023
  • 4篇2022
  • 9篇2021
  • 13篇2020
  • 7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析综合性大学办师范教育的背景被引量:1
2000年
陈廷柱
关键词:办学改革师范教育办学背景
开放教育资源运动:高等教育的变革与挑战被引量:24
2014年
从麻省理工学院开启的"开放课件"项目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再到新近兴起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互联网与高等教育联姻正在推倒高校"知识的围墙"。这场面向全人类免费开放的知识共享运动借由网络媒介的传播逐成燎原之势。以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为中心,我国开放资源建设在实践领域不断扩大。这场高等教育领域里的深刻变革,使得我国高校在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融合、教学模式从封闭单一到开放多样的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等诸多方面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陈廷柱齐明明
关键词:开放教育资源运动
高校发展战略规划效能研究——基于实证研究的视角
2016年
在2000年前后,我国许多高校开始设立专门的机构来负责学校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工作。特别是自2003年1月5日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发表“谋划发展,规划未来”的重要讲话后,我国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逐步进入全面铺开阶段。
陈廷柱齐明明
关键词:实证研究高校教育部部长周济
大学要主动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被引量:5
2023年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一项系统、持续的工程,既要廓清理论认识,又要探索实践方略。高等教育从面向现代化到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体现着党对教育现代化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新高度;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要确立“中国式”的基本遵循、做出“中国式”的理性选择、承载“中国式”的神圣使命;要着力在服务国家现代化的战略需求、把握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目标、夯实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基本内涵等方面下功夫;大学要主动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坚持使命任务、把握科学内涵、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实施高水平开放、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中发挥支撑作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亟需构建培养共同体以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要在把握“现代性”和“本土化”的关系中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高等教育现代化与技术进化相应合是创新驱动战略的核心,也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高等教育现代化与课程教学的关系密不可分,应加强课程建设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筑基、深化教学改革为高等教育现代化增能、提升课程教学效能为高等教育现代化蓄力。
马陆亭刘振天卢晓中陈廷柱李立国周海涛卢晓东张铭凯
关键词:教育强国创新驱动战略大学治理课程教学
“疫情下的宏观社会与教育思考”笔谈被引量:4
2020年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教育学研究中的一个恒久的理论话题。而在这次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当中,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直接变身为现实问题。学校作为人口密集场所,在“社交距离”限制下,都暂缓开学或停课来应对危机;身陷疫情之中的教育,自身既要随时应对疫情变化造成的各种危机,也是社会对付当下疫情以及防范未来社会危机所要借力的工具,意大利大量的在读医学生战时紧急披挂上阵,即是其中一例。本组笔谈所选取的十位专家的文字,普遍侧重于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视角,看疫情,谈教育,有宏观畅想,也有中观和微观描述,有助于我们更加丰富对于疫情下基础教育的认识。当然,作为一个教育基本问题,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在其他几组笔谈和相关文章中,都不免会有较多涉及。而本组笔谈所选定的题名,也只是用来概括这部分文字的一种方式,其具体内涵要远比题名丰富。
杨九诠程天君吕立杰陈廷柱阎凤桥温恒福雷万鹏李松林孙杰远朱旭东
关键词:风险社会教育危机
传承中发展:新中国高等教育试点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2023年
试点改革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与领导艺术的集中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试点改革主要经历了初期探索、快速发展、规范完善三个阶段,基本经验在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充分调动多方参与积极性,维持双轨创新竞合学习秩序。当前,高等教育试点改革仍面临着试点理念功利化、试点运作半契约化、试点场域半封闭化、试点经验碎片化等现实困境。展望未来,为推动高等教育试点改革的创新发展,应在转变试点价值观念、完善试点配套机制、优化试点行动空间和遵循试点运作规律等方面积极作为。
蔡亮陈廷柱
关于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相衔接的探讨被引量:12
2001年
改革与发展是当代教育的主题,本文立足于研究生教育,从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相衔接的角度探讨了改革与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应该注意的四个问题。
陈廷柱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本科阶段本科生高等教育大众化
关于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几个问题的思考—兼评韩延明教授新著《大学教育现代化》被引量:2
2001年
我国大学教育正在经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既有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的快速发展.又有学科专业的调整和教育形式的多样化,还有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技术的更新与改造.概而言之,这是一场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变革,我国大学教育正处在现代化的历程之中.大学教育现代化问题是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审视相关论著,我们发现,很多研究要么失之于抽象学理演绎,要么拘泥于个别具体问题的改革,少有研究对大学教育现代化做全面、深入的归纳、梳理,进而再阐发的工作.近期读了韩延明教授的新著<大学教育现代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27万余字),深感困惑不荐,疑难尽释.尽管书中的观点我们并不是每一个都赞同,但该书无疑是当前所见大学教育现代化问题研究的一本力作.
陈廷柱别敦荣
一流大学“双重自治”探析——基于印度理工学院治理结构的考察被引量:2
2020年
大学应当是"双重自治"的,即大学相对政府宏观自治,学院相对大学微观自治。世界一流大学无不具备"双重自治"的结构特征。印度理工学院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得益于选择并践行了大学"双重自治"结构。在宏观自治方面,印度政府多次修订《印度理工学院法案》,依法让渡大学管理权限,吸纳社会力量深度参与大学治理,形成了政府、社会和学校"三角协调"模式。在微观自治方面,视察员、印度理工学院理事会、分校管理委员会及评议会合理分权、统分结合,实行"三级协同"治理。宏观自治提供外部治理环境,微观自治创造内部治理效能,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对标印度理工学院,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在于推进大学"双重自治"。具体而言,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自上而下地赋予大学独立法人地位;学院完善内部治理体系,自下而上地促进"学院办大学";政府、大学和学院上下协同,逐步建立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大学制度",进而加快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
肖乃涛陈廷柱
国内外高水平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被引量:20
2016年
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东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近年来掀起了一轮通识教育改革热潮。国内30多所高水平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方案及境外典型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显示,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呈现课程要求均衡化、选修课程模块化、教育内容方法化、教学方式对话化、任课教师专家化、教学组织小班化以及教育途径多元化等七方面基本走向。
陈廷柱张静
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改革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