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敬平

作品数:14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心脏
  • 3篇心律
  • 3篇心律失常
  • 3篇心室
  • 3篇血管
  • 2篇导联
  • 2篇电图
  • 2篇心电
  • 2篇心电图
  • 2篇心房
  • 2篇室性
  • 2篇综合征
  • 2篇护理
  • 2篇房颤
  • 2篇BRUGAD...
  • 2篇ICD
  • 2篇除颤
  • 2篇除颤器
  • 1篇大血管
  • 1篇导管

机构

  • 8篇江苏省人民医...
  • 4篇江苏省中医院
  • 2篇江苏省苏北人...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镇江市第一人...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14篇陆敬平
  • 7篇单其俊
  • 2篇陈明龙
  • 2篇张刚
  • 2篇曹克将
  • 2篇于圣永
  • 2篇邹建刚
  • 2篇耿洁
  • 2篇沈建华
  • 1篇孙国珍
  • 1篇袁斌斌
  • 1篇鲍中华
  • 1篇秦胜梅
  • 1篇吴再涛
  • 1篇杨兵
  • 1篇刘宁
  • 1篇宿燕岗
  • 1篇苏浩
  • 1篇顾翔
  • 1篇冯婕

传媒

  • 3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云南中医中药...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心电与循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对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连续收集2002年7月至2010年3月经基因诊断确诊为CPVT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体表12导联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二维超声心动图。结果6例患者(男4例)平均年龄为(13.0±4.2)岁,首发症状均为晕厥。心电图显示右胸导联T波切迹、双峰、双向以及明显的u波,无J点抬高、sT段偏移及QT间期异常,二维超声心动图未及异常。此6例患者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记录到双向性和(或)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病例数分别为2/6、5/6和3/3。6例患者均给予β受体阻滞剂口服治疗,出院后3个月门诊随访,均未再发晕厥。结论CPVT是一种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疾病,静息状态下心电图表现为右胸导联T波改变、明显的u波,发病时表现为典型的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8受体阻滞剂对其安全有效。
赵东生沈建华陆敬平于圣永张刚耿洁单其俊
关键词:心动过速室性儿茶酚胺类青少年
心脏大血管与心律失常
2010年
虽然心律失常起源于心室肌或心房肌,但是因为心脏大血管与心脏在解剖、形态学、电生理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从1997年Jais等报道了由肺静脉的异位激动引起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并在消融这些异位激动后成功地终止了阵发性房颤,心脏大血管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陆敬平单其俊
关键词:心脏大血管心律失常异位激动阵发性房颤心房肌心室肌
猪主动脉肌袖组织学特性研究
陆敬平单其俊
唐蜀华教授从“阴平阳秘”论治心肾综合征的临床经验
2024年
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是指心脏和肾脏其中一个器官的功能障碍,继而导致另一个器官的功能障碍,最终进展到心功能衰竭合并肾功能衰竭的疾病终末阶段[1]。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平均寿命的增加,高龄心脏疾病和肾脏疾病患者人数增多,高血压、糖尿病等同时累及心脏和肾脏的疾病患者人数也迅速增加。
刘宁陆敬平
关键词:阴平阳秘
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2010年
目的总结和分析心房颤动(房颤)经导管射频消融并发症的因素和护理经验。方法回顾156例房颤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患者在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对并发症的原因、处理及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并发症28例,其中心包填塞6例,心血管迷走反射10例,血管并发症9例,血气胸3例。经准确、及时处理,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操作技术难度较大,发生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术后须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重视患者主诉,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保证患者的安全。
程敏琼孙国珍陆敬平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护理
左侧与右侧气胸患者12导联心电图特征比较
2021年
目的探讨左、右侧气胸患者12导联心电图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31日在江苏省中医院住院治疗的气胸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包括左侧气胸44例,右侧气胸33例。比较左、右侧气胸患者心律失常、异常心电位、QRS波群低电压、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QRS波群电压交替等发生情况。结果左侧气胸患者出现顺钟向转位、左胸导联低电压(V4~V6)、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比例分别为29.6%、81.8%、93.2%,分别高于右侧气胸患者的0.0%、3.0%、15.2%(均P<0.05);左、右侧气胸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逆钟向转位、肢体导联低电压、胸前导联低电压(V1~V6)、QRS波群电压交替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左、右侧气胸患者在顺钟向转位、左胸导联低电压(V4~V6)、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等12导联心电图参数上存在差异。
缪晓帆陈燕陈冉陆敬平
关键词:气胸12导联心电图
双心室起搏预防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观察双心室(BIV)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超过35%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心功能的长期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方法,对2009年5月至2012年12月间在华东6家医院就诊的118例高度AVB患者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双心室起搏1周后区组随机化1∶1程控左心室电极开闭分为BIV组和RVA组各57例,评价患者6和12个月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6MWD)、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MLHF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和内径(LVEDV和LVEDD)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等指标.结果 114例患者成功植入CRT,BIV起搏1周时较术前NYHAⅢ级患者比例[25.44% (29/114)比9.65% (11/114)]、MLHF评分(17.1±13.6比26.9±21.6)、6MWD[(315.4±121.8)m比(291.8±102.9)m]和NT-proBNP[157.0(70.0,639.0)比444.7(144.0,1 546.0)]均明显改善(P均<0.05).BIV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6MWD[(332.7±117.5)m比(314.8±142.7) m]和LVEF[(60.7±7.9)%比(56.6±10.7)%]明显高于术后1周(P均<0.05),术后12个月LVEDV[(116.2±39.5)ml比(131.4±49.6) ml]和LVEDD[(50.2±5.6)mm比(52.5±6.8)mm]明显低于术后1周(P均<0.05).RVA组患者术后6个月6MWD[(342.4±109.9)m比(310.2±105.1)m]、NT-proBNP[349.5(191.8,884.3)ng/L比127.0(70.3,336.7)ng/L]高于术后1周(P均<0.05);BIV组与RVA组比较,LVEDV术后12个月比术后1周缩小值更大[(-16.68±24.30)ml比(9.09±29.30)ml,P<0.05].结论 对LVEF> 35%的高度AVB患者,CRT早期即可改善心功能;12个月时,BIV起搏改善心功能、缩小心脏容积等较RVA起搏更为明显,并可预防心功能恶化.临床试验注册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号ChiCTR-TRC-10000832.
张晓宇单其俊宿燕岗严激鲍中华顾翔邱建平秦胜梅徐建苏浩朱华郭俊芳陆敬平邹建刚陈明龙许迪曹克将
关键词:心脏传导阻滞
Brugada综合征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第一部分汉族Brugada综合征患者植入型心脏转复除颤器不适当治疗的临床分析 [背景] 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容易高发室颤而导致心源性猝死的遗传性心律失常疾病,目前被证明能有效长期预防Brugada综合征患者发生猝死...
陆敬平
关键词:BRUGADA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心室颤动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电风暴BRUGADA综合征
文献传递
ICD围术期未停口服抗凝药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围术期未停口服抗凝药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ICD植入术35例患者,其中围术期未停抗凝药15例,总结护理要点和并发症的处理方法。结果 35例行ICD植入术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患者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术前全面评估患者围术期是否停用或替代抗凝剂,同时做好患者教育及凝血监测工作,术后严密观察术区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孙丽冯婕陆敬平徐冬梅
关键词:ICD口服抗凝药围术期护理
丹参酮ⅡA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机制。方法组织贴块法培养SD大鼠腹主动脉VSMC,随后分为对照组:VSMC加入50μl 30%FBS培养液,A组:10 mg/L丹参酮ⅡA 25μl+30%FBS培养液25μl,B组:20 mg/L丹参酮ⅡA 25μl+30%FBS培养液25μl,每组设置4个复孔。采用四唑盐(MTT)法检测VSMC的细胞毒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PCR检测p21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MTT检测结果,对照组吸光度值明显高于药物干预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吸光度值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酮ⅡA干预的A组和B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B组凋亡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A组和B组p2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同时,B组p21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丹参酮ⅡA对VSMC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蛋白p21表达增强有关。
陆敬平王沛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