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银新

作品数:10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肿瘤
  • 4篇化疗
  • 3篇术后
  • 3篇术后化疗
  • 3篇综合征
  • 3篇CEA
  • 2篇蛋白
  • 2篇预后
  • 2篇直肠
  • 2篇食管
  • 2篇外套管
  • 2篇胃肠
  • 2篇胃肠道
  • 2篇胃肠道肿瘤
  • 2篇息肉
  • 2篇小肠
  • 2篇小肠息肉
  • 2篇内镜
  • 2篇角蛋白
  • 2篇PEUTZ-...

机构

  • 10篇空军总医院
  • 2篇山东省医学科...
  • 2篇北京首都国际...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北京同为时代...

作者

  • 10篇银新
  • 9篇宁守斌
  • 4篇朱鸣
  • 3篇金晓维
  • 3篇唐杰
  • 2篇毛高平
  • 2篇李静
  • 2篇贺永梅
  • 2篇刘月
  • 2篇张静
  • 1篇沈恩允
  • 1篇曹传平
  • 1篇步晓华
  • 1篇赵杰

传媒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胃肠病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囊辅助内镜联合胶囊内镜诊治Peutz-Jeghers综合征小肠息肉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气囊辅助内镜(BAE)联合胶囊内镜(CE)对Peutz-Jeghers综合征(PJS)患者小肠息肉的诊治价值。方法对2004年4月至2011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86例PJS患者进行BAE检查,并对小肠息肉进行内镜下切除治疗,在接受BAE诊治后对部分患者进行了CE检查。详细记录两种检查方法检出小肠息肉情况(数目、大小、分布)、内镜切除息肉情况及内镜诊治相关并发症。结果 86例PJS患者共接受了237例次BAE检查及治疗(经肛95例次,经口142例次),86例患者均发现有小肠多发息肉,共检出直径≥10mm小肠息肉1895枚,主要集中在近段小肠(80%,1516/1895)。内镜下共切除直径>10mm的小肠息肉1342枚(切除率71%,1342/1895)。有35例患者在BAE诊治后接受了CE检查,在其中17例患者中检出直径≥10mm的小肠息肉32枚,再次对其中14例患者行17例次BAE检查,共发现25枚小肠息肉并全部内镜下切除。与BAE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共7例次(小肠穿孔3例,引起血红蛋白水平下降的消化道出血4例)。结论 BAE能有效切除PJS患者小肠多发息肉,CE可安全有效监测PJS患者小肠息肉,两者联合应用,在PJS患者小肠息肉内镜诊治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宁守斌毛高平唐杰金晓维朱鸣步晓华曹传平赵杰银新
关键词:PEUTZ-JEGHERS综合征肠息肉胶囊内窥镜
CK19、CEA和CA19-9联合检测及其对胃肠道肿瘤术后化疗客观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银新宁守斌沈恩允
细胞角蛋白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1年
细胞角蛋白作为细胞骨架的中间丝蛋自家族中最大、最复杂的亚类,已成为临床上对肿瘤的辅助诊断、评价药物疗效及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细胞角蛋白可从其增殖或凋亡的细胞中释放.释放出的角蛋白清楚反映了移行细胞的活性,更重要的是:仅上皮细胞可释放角蛋白.正常血循环中没有可表达角蛋白的细胞类型.骨髓分裂和化疗敏感的细胞也不能表达。
银新贺永梅宁守斌
关键词:细胞角蛋白恶性肿瘤上皮细胞细胞骨架判断预后药物疗效
血浆凝溶胶蛋白与结直肠癌根治术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2011年
目的:验证血浆凝溶胶蛋白作为肿瘤侵袭转移关联基质金属蛋白酶类的作用底物,对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化疗疗效和预后复发的预测性.方法:将手术后病理证实的40例结直肠癌患者按照临床分期分为两组,A组:Ⅰ、Ⅱ期;B组:Ⅲ期.并且,根据B组病例随访预后复发情况,又进一步将B组分为,B1组:术后辅助化疗转移组;B2组:术后辅助化疗未转移组.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时相性监测化疗前与第1周期化疗后血浆凝溶胶蛋白的含量,对检测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合足疗程化疗后定期随访的影像学诊断结果,客观评价血浆凝溶胶蛋白检测与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疗效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A组化疗前血浆凝溶胶蛋白检测均值为76.22mg/L,高于B组均值56.15mg/L(B1组62.04mg/L,B2组50.25mg/L),无统计学差异(P=0.215);B1、B2组化疗前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300).化疗1周期后,B1组均值降为54.33mg/L,B2组升高至84.20mg/L,两组出现了反向变化趋势,差异有显著性(t=-2.540,P=0.032).对B1、B2组之间个体化疗前后变化率的均值进行比较,B1组均值下降了10.56%,而B2组均值升高了47.36%,差异亦有显著性(t=-4.430,P=0.002).结论: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化疗的患者,于化疗初期时相性监测血浆凝溶胶蛋白含量有助于预测远期的化疗疗效,进而早期判断预后.
银新宁守斌任世奇沈恩允
关键词:结直肠癌化疗预后
CKl9、CEA和CAl9—9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术后化疗疗效及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评价肿瘤标志物角蛋白19(CKl9)、癌胚抗原(CEA)和癌链抗原19—9(CAl9—9)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效果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68例结直肠癌患者,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检测第1周期化疗前后CKl9的含量并结合化疗前、足疗程化疗后血清CEA、CAl9—9的含量,联合随访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客观评价联合标志物检测与肿瘤复发和化疗效果的关联。【结果】联合三种肿瘤标志物,术后转移组100%(16/16)至少有一项高于正常,75%(12/16)至少两项高于正常,25%(4/16)三种肿瘤标志物均高于正常;未转移组42.31%(22/52)只其中一种肿瘤标志物高于正常,无两者或三者同时高于正常。未转移组中的18例患者,化疗前CEA或CA19—9高于阳性参考值,经足疗程化疗后降至正常,与化疗初期动态监测CK19凋亡诱发的规律性变化的符合率为66.7%(12/18)。【结论】OCK19、CEA和CA19—9联合检测能比较准确地预测结直肠癌术后复发。②化疗初期CKl9规律性变化特征与效果之间有直接关联性,可作为预测疗效的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银新宁守斌沈恩允金晓维唐杰朱鸣贺永梅
关键词:角蛋白肿瘤相关
外套管在食管第一狭窄处枣核内镜取出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外套管在辅助内镜取出食管第一狭窄处枣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0月-2016年8月收治的枣核嵌入食管第一狭窄处的41例患者,分别接受经外套管辅助内镜取出术、普通内镜取出术及喉镜取出术,部分患者因一种方法取出失败而接受另一种方法。比较不同方法在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治疗操作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9例外套管辅助胃镜下枣核取出术(包括5例喉镜取出手术失败者),年龄33~83(65.13±13.06)岁,成功率100%;13例接受普通胃镜取出术,年龄45~83(60.62±11.02)岁,成功率76.9%(10/13),3例未能取出,转由喉镜取出(3例均发生术后穿孔);17例接受喉镜取出术(包括3例普通内镜取出手术失败者),年龄45~79(65.18±9.89)岁,成功率70.6%(12/17),发生术后穿孔5例,5例未能取出者经外套管辅助内镜取出。平均操作时间:外套管组(4.35±0.66)min,低于普通胃镜组(8.47±0.92)min,喉镜组(5.85±0.47)min(P<0.05);视野暴露良好率:外套管组100%,高于普通胃镜组69.2%,喉镜组58.8%(P均<0.05);手术耐受性:外套管组89.5%,高于普通胃镜组76.9%,喉镜组52.9%(P均<0.05)。结论应用自制外套管辅助胃镜取出嵌入食管第一狭窄处枣核较传统方法更为安全有效,可提供良好视野,明显缩短操作时间。
刘月宁守斌朱鸣李静银新张静
关键词:外套管食管内镜
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09年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部不适和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IBS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传统观点认为基因、心理社会因素、胃肠动力障碍和内脏高敏感性等是引起IBS的关键因素.近年来,人们陆续发现了一些与IBS发病相关的新病理生理学改变依据,如脑肠轴调节失常、肠道感染、肥大细胞的激活并释放活性物质等.本文总结与IBS发病机制相关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
银新宁守斌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病理生理学病因学
CK19、CEA和CA19-9联合检测及其对胃肠道肿瘤术后化疗客观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针对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评价肿瘤标志物CK19、CEA和CA19-9在不同机制水平对肿瘤预后复发和疗效评估中联合诊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为个体化诊断指导下的针对性肿瘤治疗提供合理的临床依据。方法:
银新宁守斌沈恩允
文献传递
Peutz-Jeghers综合征小肠息肉的双气囊小肠镜治疗被引量:11
2009年
背景:双气囊小肠镜作为一种新的检查和治疗设备,使针对全小肠的直视检查和治疗干预成为可能。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治疗Peutz-Jeghers综合征(PJS)患者小肠息肉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空军总医院2004年4月~2009年5月48例PJS患者的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治疗情况。结果:48例PJS患者共接受102例次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经肛38例次,经口64例次),行内镜下小肠息肉圈套切除术90例次,切除小肠息肉876枚,其中直径>50 mm的巨大息肉43枚。内镜检查/治疗前52例次有明显临床症状(不完全性肠梗阻35例次,腹痛和腹部不适11例次,消化道出血6例次),其中45例次(86.5%)经治疗后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发生较严重内镜治疗并发症5例,其中小肠穿孔2例,消化道出血3例。结论:双气囊小肠镜能安全、有效地治疗PJS患者的小肠多发息肉,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外科手术治疗。
宁守斌毛高平唐杰金晓维银新
关键词:肠息肉双气囊小肠镜
外套管在食管第一狭窄处枣核内镜取出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刘月宁守斌朱鸣李静银新张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