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中清

作品数:45 被引量:135H指数:6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8篇细胞
  • 11篇教学
  • 8篇结核
  • 7篇子痫
  • 7篇子痫前期
  • 7篇杆菌
  • 6篇中性粒细胞
  • 6篇粒细胞
  • 6篇免疫学
  • 6篇内皮
  • 6篇结核分枝杆菌
  • 6篇分枝杆菌
  • 5篇内皮细胞
  • 4篇血管
  • 4篇血管内皮
  • 4篇血管内皮细胞
  • 4篇医学免疫
  • 4篇医学免疫学
  • 4篇小鼠
  • 4篇淋巴

机构

  • 38篇蚌埠医学院
  • 11篇暨南大学
  • 3篇蚌埠医学院第...
  • 2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贵州大学
  • 1篇蚌埠市第二人...

作者

  • 44篇钱中清
  • 11篇汪洪涛
  • 10篇曾耀英
  • 7篇宋传旺
  • 6篇李柏青
  • 6篇姚春艳
  • 5篇何小燕
  • 5篇马华
  • 5篇方芳
  • 5篇季煜华
  • 4篇郭术俊
  • 4篇吕静竹
  • 3篇肇静娴
  • 3篇王才智
  • 3篇张爱霞
  • 2篇夏晓影
  • 2篇吴俊英
  • 2篇何贤辉
  • 2篇张爱霞
  • 1篇林羿

传媒

  • 10篇蚌埠医学院学...
  • 5篇齐齐哈尔医学...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牡丹江医学院...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生理学报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第八届全国免...
  • 1篇中国免疫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7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七提取物对小鼠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和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的影响
2007年
目的分析三七提取物(SE)对小鼠淋巴细胞体外活化、增殖以及对巨噬细胞产生NO的影响,探讨其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以多克隆刺激剂刀豆蛋白A(Con A)刺激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利用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双染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检测SE对小鼠CD3^+ T细胞CD69表达的影响;通过CPSE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SE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用脂多糖(LPS)或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lymphocytes culture supernate,LCS)体外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NO,采用Griess试剂盒检测NO的水平。结果在Con A刺激6 h后小鼠T细胞活化率为59.79%,50、100μg/ml的SE可显著降低其活化率,分别为46.50%和37.73%(P<0.01)。在培养72 h后,不同浓度SE能明显抑制Con A诱导T细胞的增殖。SE在12.5~1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对淋巴细胞培养上清和LPS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O的释放具有抑制作用(P<0.01)。结论三七提取物对小鼠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抑制巨噬细胞产生NO(P<0.01)。
周建国曾耀英黄秀艳肇静娴叶雪仪臧宁钱中清何贤辉
关键词:三七提取物淋巴细胞活化巨噬细胞NO
H_2O_2促进中性粒细胞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和损伤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旨在探讨H2O2对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PMNs)黏附和损伤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um 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的促进作用。应用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以未经H2O2处理的PMNs与HUVECs共培养为对照,观察H2O2预处理的PMNs对HUVECs的黏附和损伤,并计数其黏附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2O2预处理的PMNs对HUVECs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Apo2.7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外源性H2O2预处理的PMNs与HUVECs共培养后,相差显微镜下可见圆形PMNs黏附于HUVECs表面,HUVECs细胞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体积变小;扫描电镜下,细胞微绒毛变短或消失,部分细胞胞膜结构破坏,甚至有细胞碎片形成;H2O2预处理的PMNs对HUVECs的黏附率为(57.74±9.18)%,显著高于对照组[(23.12±6.43)%,P<0.01,n=8];HUVECs表达黏附分子ICAM-1及凋亡相关分子Apo2.7的百分率分别为(44.69±1.52)%和(39.29±1.81)%,显著高于对照组[(21.79±1.43)%和(9.79±1.43)%](P<0.01,n=8)。以上结果表明H2O2可促进PMNs对HUVECs的黏附和损伤。
钱中清何小燕吕静竹汪洪涛方芳
关键词:过氧化氢中性粒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临床学院模式下教学质量控制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6
2016年
为了保障临床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本校积极推动医教协同,近十年来不断推进"临床学院"模式,对临床学院的教学质量控制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成果。
杨葛君钱中清严发萍周平
关键词:医学教育教学质量控制
H37Rv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脯氨酸-谷氨酸8(PE8)的表达及其兔多克隆抗体制备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克隆Rv1040c结核分枝杆菌脯氨酸-谷氨酸8(PE8)基因、构建pET28a-PE8重组载体和表达纯化PE8蛋白,制备抗PE8多克隆抗体。方法利用重组克隆技术,将PE8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测序鉴定后,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用0.5 mmol/L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稀释复性与纯化。用纯化PE8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法进行效价及特异性鉴定。结果成功构建pET28a-PE8原核表达载体,ITPG诱导后PE8蛋白在大肠杆菌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复性后纯化PE8蛋白纯度达90%,纯化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430080以上,能与PE8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大肠杆菌表达的PE8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高效价的多克隆抗体。
许涛张丽钱中清李柏青汪洪涛
关键词:多克隆抗体
VEGF诱导血管内皮细胞产生H_2O_2及其促增殖作用被引量:20
2007年
目的:研究VEGF诱导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细胞外H2O2及其在VEGF促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功能中的作用。方法:①以H2DCFDA为H2O2指示剂,检测500μg/LVEGF刺激下,血管内皮细胞H2O2的产生;②以MTT法检测3×106U/L过氧化氢酶(CAT),及外源性加入5-20mmol/LH2O2对VEGF促增殖功能的影响。结果:①在VEGF刺激血管内皮细胞15min后,细胞内开始出现逐渐增强的荧光,且随时间逐渐增强,至45min左右最强,随后逐渐减弱;而同时加入过氧化氢酶组的细胞则仅有微弱荧光产生,且荧光强度不随时间变化;②3×106U/L过氧化氢酶对VEGF的促增殖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③外源性加入5-10mmol/LH2O2时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明显促增殖作用(P<0.01),但其对VEGF的促增殖功能却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结论:VEGF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细胞外H2O2,在促细胞增殖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而外源性H2O2对VEGF的生理功能可能具有抑制作用。
钱中清曾耀英王通林羿季煜华肇静娴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过氧化氢酶
10-23型脱氧核酶对HBV S、C基因体外切割作用研究
2017年
目的:探讨10-23脱氧核酶(10-23 DRz)对HBV S基因及C基因体外转录产物的特异性切割作用。方法:分别构建含有HBV S基因或C基因的重组质粒,以线性化的重组质粒为模板,体外转录获得相应HBV S基因RNA及C基因RNA。设计并合成针对HBV S基因的DRz-hbvs-1和针对C基因的DRz-hbvc-1,观察其对靶RNA的体外切割作用。结果:DRz-hbvs-1及DRz-hbvc-1能对各自相应的靶RNA进行有效的特异性切割;无DRz对照组及反义寡核苷酸对照组均未见特异性切割。结论:10-23 DRz能特异性切割HBV S基因及C基因体外转录产物。
江京娣张晓洁张爱霞位春芳徐茹葛建顺钱中清吕静竹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酶基因治疗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性损伤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造成的氧化性损伤。方法(1)HUVEC进行如下分组处理:20%健康孕妇血清刺激(正常血清组)、20%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刺激(PE组)、20%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3×10^3U/ml过氧化氢酶共同刺激(PE+Cat组),并设置空白对照组,继续培养后,透射电镜观察细胞损伤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相关蛋白AP02.7的表达情况。(2)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对HUVEC进行实时扫描的同时给予如下分组处理:正常血清组、PE组、PE+Cat组、加入100μmo]/LH2O2(阳性对照组),分别检测胞内活性氧簇(ROS)、Ca^2+及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结果(1)透射电镜下,PE组HUVEC的损伤明显,出现细胞膜脱落,并包裹细胞质形成自噬体,线粒体水肿,核固缩;但PE+Cat组的HUVEC虽然线粒体有轻度水肿表现,但嵴清晰可见,细胞核形态基本正常,细胞损伤明显改善。PE组的HUVEC中AP02.7的表达率为(37.8±1.1)%,与空白对照组[(13.4±1.1)%]、正常血清组[(13.5±1.5)%]比较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E+Cat组AP02.7表达率为(19.2±1.6)%,显著降低,与P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PE组的HUVEC胞内ROS、Ca^2+荧光强度变化幅度分别为12.0±1.3、4.1±0.7,而正常血清组分别为1.1±0.4、0.6±0.4,PE+Cat组分别为1.5±0.5、0.9±0.5,PE组分别与正常血清组、PE+Cat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E组的HUVEC线粒体膜电位荧光强度在扫描120S时有显著降低,而正常血清组、PE+Cat组变化不明显。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通过促进ROS生成,增强Ca^2+超载水平和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氧化性损伤。
钱中清李新萍王才智何小燕方芳
关键词:先兆子痫脐静脉内皮细胞
《人体结构与功能学》整合课程在临床医学教学改革实验班的应用和体会被引量:7
2014年
整合课程有利于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知识构架,有助于学生尽早接触临床。我校《人体结构与功能学》整合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注重课程内容的融合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队伍的培养、加强教学互动,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琴关宿东陈传好刘铜钱中清吴俊英
关键词:课程整合
《流式细胞术》课程分层次教学探索与实践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建立分层次《流式细胞术》教学模式,并评价其教学效果。方法:针对低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继续教育学员等不同层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和方案。各不同层次学生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实施教学,分析其学业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评价教学效果情况。结果:实施《流式细胞术》分层次教学,3个层次的观察组学生在考试成绩、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3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分层次《流式细胞术》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符合自身条件和特点的学习条件,有效提高了不同知识背景学生群体的学习效果。
汪洪涛唐洁姚春艳宋传旺马华郭术俊李柏青钱中清
关键词:医学教育流式细胞术教学方式
子痫前期内皮损伤机理研究:氧化应激与免疫活化
第一章子痫前期患者氧化应激和免疫活化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研究胎盘缺氧性损伤、中性粒细胞活化与子痫前期患者氧化应激、免疫活化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1.免疫组化技术研究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缺氧...
钱中清
关键词:子痫氧化应激内皮功能紊乱内皮损伤免疫活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