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洪涛

作品数:39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细胞
  • 10篇结核
  • 9篇结核分枝杆菌
  • 9篇分枝杆菌
  • 9篇杆菌
  • 7篇蛋白
  • 6篇原核表达
  • 5篇生物信息
  • 5篇生物信息学
  • 5篇生物信息学分...
  • 5篇教学
  • 4篇原代培养
  • 4篇神经元
  • 4篇外周
  • 4篇外周血
  • 4篇抗体
  • 3篇多克隆
  • 3篇多克隆抗体
  • 3篇原代培养神经...
  • 3篇培养神经

机构

  • 38篇蚌埠医学院
  • 6篇蚌埠医学院第...
  • 6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39篇汪洪涛
  • 17篇李柏青
  • 11篇钱中清
  • 6篇孙美群
  • 5篇宋传旺
  • 4篇邹维艳
  • 4篇姚春艳
  • 3篇葛晓松
  • 3篇江涛
  • 3篇蒋成义
  • 3篇姜丽娜
  • 3篇卓煜娅
  • 3篇唐洁
  • 3篇许亚佳
  • 3篇马华
  • 3篇方芳
  • 3篇吕静竹
  • 2篇张丽
  • 2篇王效静
  • 2篇何小燕

传媒

  • 8篇蚌埠医学院学...
  • 7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生物学杂志
  • 2篇生命的化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生理学报
  • 1篇长治医学院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5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4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37Rv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脯氨酸-谷氨酸8(PE8)的表达及其兔多克隆抗体制备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克隆Rv1040c结核分枝杆菌脯氨酸-谷氨酸8(PE8)基因、构建pET28a-PE8重组载体和表达纯化PE8蛋白,制备抗PE8多克隆抗体。方法利用重组克隆技术,将PE8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测序鉴定后,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用0.5 mmol/L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稀释复性与纯化。用纯化PE8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法进行效价及特异性鉴定。结果成功构建pET28a-PE8原核表达载体,ITPG诱导后PE8蛋白在大肠杆菌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复性后纯化PE8蛋白纯度达90%,纯化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430080以上,能与PE8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大肠杆菌表达的PE8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高效价的多克隆抗体。
许涛张丽钱中清李柏青汪洪涛
关键词:多克隆抗体
siRNA沉默t-bet基因对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IFN-γ产生的影响
2009年
利用化学合成针对人t-bet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转染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分选纯化CD4+、CD8+T淋巴细胞,半定量RT-PCR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中t-betmRNA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前后IFN-γ产生的变化情况。探讨转录因子t-bet对人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IFN-γ产生的调控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转染后的人CD4+、CD8+T淋巴细胞t-bet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转染siRNA后,CD4+T淋巴细胞中IFN-γ+细胞比例为(18.46±6.86)%,与对照组(50.20±5.9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CD8+T淋巴细胞IFN-γ+细胞比例为(74.18±9.33)%,和对照组(76.51±6.49)%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体外转录合成的siRNA可有效降低人CD4+、CD8+T淋巴细胞t-bet的基因表达;转录因子t-bet对人不同淋巴细胞亚群IFN-γ的产生所起作用不同。
汪洪涛葛晓松李柏青
关键词:SIRNAT-BETIFN-Γ
脂多糖对原代培养神经元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新生大鼠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的神经毒性以及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NF-κB的信号通路在LPS损伤神经元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新生SD大鼠皮层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N-甲苯磺基-L-苯乙胺酰氯甲基酮(TPCK)预处理后再加入LPS组,后两组均用LPS处理48h。检测各组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的含量及观察各组神经元的存活率,使用RT-PCR法观察NF-κB的表达。结果:LPS作用后神经元存活率减少,LDH释放量及NF-κB的表达增加。经TPCK预处理的神经元LDH释放量及NF-κB的表达明显低于LPS组,而神经元存活率显著高于LPS组。结论:LPS能引起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的损伤,而TPCK可明显减弱LPS对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的损伤作用,提示NF-κB参与了LPS对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的损伤作用。
孙美群汪洪涛卓煜娅邹维艳
关键词:脂多糖类神经元NF-ΚB
机能实验学的备课体会被引量:3
2006年
实验教学可以为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提供思考和实践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机能实验学是一门研究生理机能、疾病发生机制、功能代谢变化和药物作用规律的实验科学。为了达到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进行充分的机能实验教学课前备课尤为重要,就如何备课浅谈几点体会,供同行参考。
姜丽娜汪洪涛
关键词:机能实验学备课
microRNA-204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微小RNA 204(microRNA-204,miR-204)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中的表达情况及生物学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间于我院耳鼻喉头颈外科行组织病理活检的NPC组织及对应癌旁鼻黏膜组织共43例,运用q RT-PCR技术检测miR-204在NP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miR-204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间的相关性;免疫组化检测鼻咽癌组织中miR-204下游潜在靶点Bcl-2及SIRT1蛋白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Bcl-2及SIRT1蛋白与miR-204表达间的相关性;采用人工合成的miR-204模拟物(miR-204 mimics)转染人鼻咽癌CNE-2细胞,分别采用q 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Bcl-2及SIR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miR-204在NPC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应癌旁鼻黏膜组织(P<0.05);miR-204低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P<0.05)及高TNM分期(Ⅲ+Ⅳ期,P<0.05)显著相关;在鼻咽癌组织中miR-204与其下游潜在靶点Bcl-2及SIRT1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miR-204转染人鼻咽癌CNE-2细胞后可显著降低细胞内Bcl-2及SIR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miR-204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并与肿瘤恶性临床病理特征有关,miR-204可能通过下调Bcl-2及SIRT1的表达来抑制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蒋成义汪洪涛周蕾江涛许亚佳
关键词:鼻咽癌BCL-2SIRT1
结核分枝杆菌Rv0354c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1年
从NCBI中获得PPE7蛋白的编码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H37Rv基因组中克隆出Rv0354c基因,将其转化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DH5α中,扩大培养后测序鉴定。同时,运用ORF Finder、BLAST、Protparam、ProtScaleon Expasy、TMHMM Server v.2.0、SignalP4.1 Server、NetPhos3.1 Server、NetAcet1.0 Server、NetNGlyc1.0 Server、SOPMA、SWISS-MODEL、ABCpred、STRING等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对PPE7蛋白可能的相关生物学信息进行预测。结果显示,Rv0354c基因成功扩增,测序正确。基因全长426 bp,有2个开放阅读框,其编码蛋白为PPE7,由141个氨基酸组成,等电点为5.45,为疏水性蛋白,跨膜氨基酸数为0.59727,无信号肽、乙酰化位点和N-糖基化位点,有14个磷酸化位点;并且PPE7具有潜在的T、B细胞表位,与多种蛋白质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可能为抗结核疫苗的研发提供重要参考。
李敏英王楚彤袁美丽李柏青许涛汪洪涛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和TCRγδ抗体诱导人γδT细胞分化并产生IL-17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耐热抗原(MTB—HAg)和抗T细胞受体γδ单克隆抗体(TCRγδ/5mAb)在刺激人γδT细胞诱导分化产生IL-17中的作用。方法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过免疫磁珠分选得到纯化的γδT细胞后,加入MTB-HAg或包被的TCRγδ 5mAb,再加或不加CD28mAb进行刺激,同时加或不加IL-17极化细胞因子组合(CK)(IL-1β、IL-6、TGF-β和IL-23),极化诱导培养10—12d。然后收集诱导极化培养的γδT细胞,经佛波醇酯和离子霉素再刺激6h后,用ELISPOT法检测产生IL—17的细胞数。结果经刺激和诱导分化培养的γδT细胞用ELISPOT法检测产生IL-17的细胞数发现,TCRγδ 8mAb联合CK组与TCRγδ/8mAb组相比明显增加,TCRγδ mAb联合CD28mAb组与TCRγδ mAb同时联合CD28mAb和CK组相比明显减少。TCRγδ 8mAb同时联合CD28mAb和CK组与TCRγδ mAb联合CK组相比明显增多。MTB—Hag同时联合CD28mAb和CK组与TCRγδ mAb同时联合CD28mAb和CK组相比显著减少,但与MTB—HAg联合CD28mAb组相比明显增多。结论诱导Th17分化的CK(IL-1β、IL-6、TGF-β和IL-23)也能诱导人γδT细胞分化产生IL-17,TCRγδ 8mAb刺激γδT细胞增殖后诱导分化产生IL—17的活性比MTB—HAg更强。另外,CD28在TCRγδ 8mAb激活γδT细胞诱导产生IL-17的过程中也有重要作用。
陈立夏惠汪洪涛盛玲玲徐志庆孙垚唐洁李柏青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ΓΔT细胞IL-17
结核分枝杆菌PPE15蛋白的原核表达、鉴定及其兔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克隆、表达和纯化结核分枝杆菌脯氨酸-脯氨酸-谷氨酸15(PPE15)蛋白,制备并鉴定PPE15蛋白兔多克隆抗体。方法 通过PCR从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基因组扩增PPE15基因,利用同源重组克隆技术构建原核表达组氨酸标签PPE15蛋白的pET28a-PPE15载体。将pET28a-PPE15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PPE15蛋白表达,通过SDS-PAGE鉴定PPE15蛋白表达。用亲和层析法Ni-NTA柱纯化PPE15蛋白,用复性纯化后的PPE15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和纯化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法鉴定PPE15蛋白与人血清和多克隆抗体结合特异性,间接ELISA检测多克隆抗体效价。结果 成功构建pET28a-PPE15重组表达载体,PPE15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纯化后在相对分子质量(M;)38 000位置处有单一条带。纯化后PPE15蛋白与结核病患者和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1 300 480以上。结论 成功表达和纯化重组PPE15蛋白,并制备出高效价兔源性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PPE15蛋白的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许涛李敏英王楚彤常先友钱中清李柏青汪洪涛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多克隆抗体
脂多糖对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表达及细胞内活性氧产生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对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及细胞内活性氧(ROS)产生的作用。方法:收集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和结核病患者外周血标本,各13例;取二者肝素抗凝血100μL,荧光探针DHR123或抗人anti-TLR4-PE荧光素标记抗体,全血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分析二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表达及细胞内ROS产生水平;再取二者抗凝血100μL于96孔培养板中,按如下分组进行处理:健康志愿者抗凝血为A组,结核病患者抗凝血为B组,结核病患者抗凝血+LPS 100 ng/m L为C组,每组6孔,培养24 h后,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单核细胞TLR4表达及细胞内ROS产生水平。结果: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阳性表达率为(17.6±3.6)%,较健康志愿者的(30.0±2.4)%显著降低(P<0.01);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细胞内ROS水平(74.8±11.4)较健康志愿者(109.6±13.2)显著降低(P<0.01)。LPS刺激24 h后,C组单核细胞胞内ROS水平(182.1±11.3)与B组(127.6±14.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单核细胞TLR4阳性表达率为(62.1±3.3)%,与B组的(4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PS可促进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表达及细胞内ROS产生水平。
方芳张爱霞江京娣何小燕汪洪涛吕静竹钱中清
关键词:结核病TOLL样受体脂多糖活性氧
H_2O_2促进中性粒细胞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和损伤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旨在探讨H2O2对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s,PMNs)黏附和损伤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um 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的促进作用。应用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以未经H2O2处理的PMNs与HUVECs共培养为对照,观察H2O2预处理的PMNs对HUVECs的黏附和损伤,并计数其黏附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2O2预处理的PMNs对HUVECs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Apo2.7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外源性H2O2预处理的PMNs与HUVECs共培养后,相差显微镜下可见圆形PMNs黏附于HUVECs表面,HUVECs细胞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体积变小;扫描电镜下,细胞微绒毛变短或消失,部分细胞胞膜结构破坏,甚至有细胞碎片形成;H2O2预处理的PMNs对HUVECs的黏附率为(57.74±9.18)%,显著高于对照组[(23.12±6.43)%,P<0.01,n=8];HUVECs表达黏附分子ICAM-1及凋亡相关分子Apo2.7的百分率分别为(44.69±1.52)%和(39.29±1.81)%,显著高于对照组[(21.79±1.43)%和(9.79±1.43)%](P<0.01,n=8)。以上结果表明H2O2可促进PMNs对HUVECs的黏附和损伤。
钱中清何小燕吕静竹汪洪涛方芳
关键词:过氧化氢中性粒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