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显像
  • 4篇细胞
  • 4篇PET/C
  • 4篇PET/CT
  • 3篇断层显像
  • 3篇正电子
  • 3篇正电子发射
  • 3篇正电子发射计...
  • 3篇正电子发射计...
  • 3篇乳腺
  • 3篇术后
  • 3篇肿瘤
  • 3篇脱氧
  • 3篇脱氧葡萄糖
  • 3篇计算机断层
  • 3篇计算机断层显...
  • 3篇发射计算机
  • 3篇PET/CT...
  • 2篇蛋白
  • 2篇乳腺癌

机构

  • 8篇四川省人民医...
  • 3篇四川省医学科...

作者

  • 11篇郭佳
  • 8篇宋文忠
  • 6篇谢红军
  • 5篇刘浩
  • 4篇黄际远
  • 3篇戴庆靖
  • 3篇刘兆辉
  • 3篇谢运飞
  • 3篇廖淑惠
  • 3篇任卫萍
  • 1篇温群芳
  • 1篇张明
  • 1篇何彬

传媒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年份

  • 6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8F-FDG PET/CT显像在监测卵巢癌复发和转移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F-FDG PET/CT 显像在卵巢癌术后监测复发和/或转移中的价值。资料和方法:卵巢癌术后患者20例,年龄34~70岁(53.60±7.83岁)。PET/CT 采用德国 Siemens 公司的 Biograp...
郭佳宋文忠谢红军刘浩
文献传递
二氯化锶联合唑来膦酸对乳腺癌转移性骨肿瘤患者缓解骨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究二氯化锶联合唑来膦酸对激素依赖型乳腺癌转移性骨肿瘤患者缓解骨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2例激素依赖型乳腺癌转移性骨肿瘤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31例。对照组以二氯化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病灶疗效、骨痛缓解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GQOLI-74)。结果观察组病灶治疗总有效率54.84%(17/31)高于对照组32.26%(10/31),但无差异(P>0.05);骨痛缓解率64.52%(20/31)高于对照组38.71%(12/31)(P<0.05);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氯化锶联合唑来膦酸疗法能有效保护骨质,缓解骨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郭佳黄际远戴庆靖温群芳宋文忠
关键词:唑来膦酸生活质量
18F-FDG PET/CT在肝细胞肝癌术后AFP升高中的应用价值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luorine-18fluoro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r Tomography,PET/CT)在肝细胞肝...
郭佳谢红军刘浩刘兆辉谢运飞廖淑惠任卫萍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脱氧葡萄糖
^89Sr、双膦酸盐及二者联合治疗肿瘤多发性骨转移的系统评价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系统分析^(89)Sr、双膦酸盐及^(89)Sr联合双膦酸盐(联合用药)治疗肿瘤多发性骨转移的疗效,并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disc、CNKI,同时手检《同位素》、《肿瘤》、《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纳入对比分析^(89)Sr、双膦酸盐、联合用药治疗肿瘤多发性骨转移疗效的临床研究。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应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随机对照研究7篇,半随机对照研究1篇,非随机对照研究7篇,共1 196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联合用药治疗肿瘤多发性骨转移患者与分别单独使用89Sr或双膦酸盐相比,在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减少/缩小骨转移灶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用药可更有效地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减少/缩小转移灶。
郭佳宋文忠
关键词:^89SR^89SRCL2双膦酸盐多发性骨转移
21例甲状腺滤泡状癌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滤泡状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甲状腺滤泡状癌患者21例,年龄23~76岁,均进行甲状腺切除术,7例行远处转移病灶切除术,术后均行碘-131(^(131)I)治疗。[结果 ]本组21例甲状腺滤泡状癌随访时间为3~120个月。临床治愈3例,好转12例,3例病情进展,死亡3例。[结论]甲状腺滤泡状癌诊断相对较为困难。确诊甲状腺滤泡状癌应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甲状腺滤泡癌术后^(131)I治疗安全、有效。
黄际远宋文忠戴庆靖郭佳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131I
^(18)F-FDG PET/CT在宫颈癌术后肿瘤标志物升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luorine-18 fluoro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r Tomography,PET/CT)在宫颈癌术后肿瘤标志物(SCC-Ag,CA125,CEA)升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宫颈癌术后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探测有无复发或/和转移灶,并以病理结果和随访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随访周期为6~24个月。结果^(18)F-FDG PET/CT诊断宫颈癌术后复发或/和转移22例,其中2例经多次阴道残端组织学病理证实为炎症,1例腹股沟淋巴结经针吸活检病理证实为反应性增生;^(18)F-FDG PET/CT诊断阴性8例,其中1例在随访第12个月时复查PET/CT,显示原摄取FDG稍增高的部位系阴道残端复发,后经病理证实为宫颈癌复发。^(18)F-FDG PET/CT诊断宫颈癌术后复发或/和转移的灵敏度95%(19/20),特异性70%(7/10),阳性预测值86.4%(19/22),阴性预测值87.5%(7/8)。结论^(18)F-FDG PET/CT全身显像能可靠地鉴别肿瘤标志物升高的宫颈癌术后患者有无转移或复发,准确探测复发和转移灶,改变治疗方案。
郭佳谢红军刘浩刘兆辉谢运飞廖淑惠任卫萍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氟代脱氧葡萄糖宫颈癌SCC-AGCA125
老年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前后白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水平变化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老年甲状腺癌患者进行^(131)I治疗对白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131)I治疗的老年甲状腺癌患者90例,对比^(131)I治疗前后患者的白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水平变化。根据病理类型,将纳入患者分为乳头状癌组(64例)和滤泡状癌组(26例);根据^(131)I治疗剂量,将纳入患者分为低剂量组(100m Ci,58例)和高剂量组(150 m Ci,32例)。结果治疗后10天,乳头状癌组和滤泡状癌组患者白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0天,乳头状癌组和滤泡状癌组患者白细胞、粒细胞水平较治疗前上升;淋巴细胞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单核细胞水平治疗前后未明显改变。治疗后10天,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白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0天,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白细胞、粒细胞水平较治疗前上升;淋巴细胞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单核细胞水平治疗前后未明显改变。治疗后3个月所有患者的白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水平均恢复正常。结论^(131)I治疗老年甲状腺癌,短期内会导致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粒细胞水平上升,淋巴细胞水平下降,单核细胞水平基本无改变,这一改变为一过性,不受甲状腺癌病理类型、^(131)I治疗剂量的影响。治疗3个月后,患者外周血各项指标恢复正常。
郭佳黄际远戴庆靖宋文忠
关键词:白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131I
8F-FDG PET/CT显像在监测乳腺癌术后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F-FDG PET/CT 显像在乳腺癌术后监测复发/转移中的临床价值。资料和方法:2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年龄35~72岁(51.09±11.36岁)。PET/CT 采用德国 Siemens 公司的 Biogra...
郭佳宋文忠谢红军刘浩
文献传递
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18F-FDG PET/CT显像一例
2008年
患者女,45岁,左侧乳腺包块2周。乳腺彩色超声检查示,左侧乳腺3点钟方向见大小为15.1mm×12.7mm的不均质低回声结节影,边缘不规则,有可疑“毛刺样”改变,内无明显钙化声像,性质待定;右侧乳腺9点钟方向见大小11.9mm×7.9mm低回声结节影,其边界不清晰,有“毛刺样”改变,性质待定。临床结合物理和超声检查考虑左侧乳腺包块乳腺癌可能性大,行左侧乳腺包块局部切除术。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榆杏确诊为芹侧乳腺硬化性腺病伴导管内癌。
郭佳宋文忠谢红军
关键词:^18F-FDGPET/CT显像彩色超声检查乳腺硬化性腺病乳腺包块局部切除术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在人肺癌细胞株A549中的表达及其对裸鼠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基因在人肺癌A549细胞中的表达,并通过构建裸鼠移植瘤检测其对裸鼠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HDAC1小干扰RNA(siRNA)和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HDAC1分别转染肺癌A549细胞后,G418筛选得到稳定转染细胞株。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中HDAC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实验观察上调和下调HDAC1表达对A549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影响;裸鼠移植瘤实验检测上调和下调HDAC1表达联合X射线照射对肺癌的生长抑制作用。 结果HDAC1下调组肺癌A549细胞内HDAC1基因和蛋白表达分别降低为1.86±0.09和2.41±0.10(P=0.015、0.006),HDAC1上调组明显升高至3.65±0.14和5.41±0.12(P=0.012、0.008);HDAC1下调组肺癌A549细胞放射敏感性升高(P=0.025),HDAC1上调组肺癌A549细胞放射敏感性降低(P=0.009);HDAC1下调组肺癌A549细胞增殖被抑制,细胞凋亡率增加至(42.17±3.19)%(P=0.006);HDAC1上调组A549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细胞凋亡率降低至(9.11±1.46)%(P=0.008),HDAC1下调组裸鼠移植瘤平均体积[(547.37±89.68) mm3]明显小于对照组[(1 238.44±212.36) mm3 ,P=0.006];HDAC1上调组的瘤体平均体积[(1 681.27±195.37) mm3]大于对照组(P=0.011)。20 Gy γ射线照射后HDAC1下调组瘤体平均体积[(214.15±54.26) mm3]较照射前明显减小(P=0.007);而上调组裸鼠皮下种植瘤平均体积较照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4)。结论下调HDAC1表达能抑制人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增强瘤体的放射敏感性,上调HDAC1表达则使肿瘤辐射抗拒。
郭佳何彬黄际远宋文忠张明
关键词:肺癌A549细胞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移植瘤裸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