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庆英
- 作品数:53 被引量:380H指数:12
- 供职机构:山东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日友好医院院级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骨科病房医院感染管理
-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院感染管理日益被人们所重视,院内感染不仅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而且给患者带来新的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骨科病房具有出入院患者多、创伤多、探视陪住人员多、流动性大、术后置引流管等特点,如...
- 胡淑云孔隽郝庆英
- 文献传递
- 微型钛板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9例,均采取后路单开门手术,其中32例采用微型钛板固定术(微型钛板组),27例采用传统丝线悬吊法作为对照组(丝线悬吊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C_5神经麻痹情况、轴性症状发生情况,并通过日本骨科协会(JOA)17分法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神经功能进行评分,计算神经功能改善率。随访过程中,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颈椎曲度及椎板开门角度。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微型钛板组与丝线悬吊组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未出现伤口感染,均出现C_5神经麻痹及轴性症状,后经对症治疗症状消失,但微型钛板组的C_5神经麻痹及轴性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丝线悬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18个月,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术前及术后JOA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前颈椎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时,微型钛板组的颈椎Cobb角大于丝线悬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时,两组的开门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时,微型钛板组的开门角度大于丝线悬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钛板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扩大椎管成形术中能够充分减压,解除脊髓压迫,且操作简单,稳定性强,患者能够早期功能锻炼,减少了轴性症状、再关门等并发症的出现,是一种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行之有效的方法。
- 杨峰移平唐向盛谭明生郝庆英刘楚吟
- 关键词:颈椎病微型钛板内固定
- 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NOD样受体蛋白1/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细胞焦亡通路的影响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脊髓损伤(SCI)大鼠NOD样受体蛋白1(NLRP1)/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细胞焦亡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2只SPF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甲强龙组、补阳还五汤(BYHWT)组和模型组,造模成功后补阳还五汤组每天给予补阳还五汤灌胃1次,连续14d,甲强龙组给予甲强龙冲击治疗;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注射等补阳还五汤剂量的生理盐水;干预后的第1,3,7及14天以BBB评分评价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损伤脊髓中组织NLRP1,Caspase-1及IL-18蛋白的表达。结果:BBB评分:假手术组大鼠评分无变化,BYHWT组及甲强龙组治疗后3d,7d及14d评分大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及14d,各组大鼠评分变化不明显。干预后第14天大鼠损伤脊髓组织中NLRP1,Caspase-1及IL-18蛋白的表达结果:BYHWT组和甲强龙组蛋白表达均低于假手术组,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脊髓减压治疗急性SCI效果明显,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LRP1/Caspase-1通路以减少细胞焦亡。
- 李亚锋王延雷宋继鹏周峻杨峰唐向盛郝庆英谭明生移平
- 关键词:脊髓损伤补阳还五汤
- 督脉瘀阻型寰枢椎脱位手术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1
- 2017年
- 目的:比较手术联合补阳还五汤与单纯手术治疗督脉瘀阻型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4年1月,寰枢椎脱位的患者351例,分为单纯手术组及手术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的手术中药组。分别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日本骨科协会脊髓功能(JOA)评分、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NDI)和督脉瘀阻证候积分。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随访时间6~13个月。术后两组患者督脉瘀阻证候积分、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VAS,N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督脉瘀阻证候积分,JOA,VAS,N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手术中药组的督脉瘀阻证候积分和JOA评分高于手术组,VAS和NDI评分低于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两组的督脉瘀阻证候积分,JOA,VAS,NDI评分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中药组的督脉瘀阻证候积分和JOA评分高于手术组,VAS和NDI评分低于手术组,提示手术中药组疗效较单纯手术组好。结论:通过手术复位和椎管减压治疗寰枢椎脱位,可解除督脉(脊髓)的瘀阻和压迫,解剖形态结构上疏通督脉。围手术期采用中药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益气活络,可改善微循环、消除炎症介质和保护神经细胞,进一步疏通督脉,促进恢复神经功能。
- 移平谭明生吕国华杨峰唐向盛郝庆英周英杰张恩忠姜良海刘楚吟齐英娜
- 关键词:寰枢椎脱位督脉补阳还五汤手术治疗
-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儿童寰枢椎脱位的初步报告被引量:2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儿童寰枢椎脱位的可操作性和近期疗效。方法:2005年9月-2011年3月对16例儿童寰枢椎脱位患者采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男9例.女7例;年龄5-13岁,平均9.1岁。均有枕颈部疼痛、颈部僵硬;3例有高位颈脊髓病表现,ASIA分级:D级2例,C级1例。术前均行颈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位X线片、CT和MRI检查,均诊断为寰枢椎脱位,其中寰椎横韧带断裂1例,寰枢椎骨折脱位1例,先天性齿状突畸形12例,寰枢椎固定旋转半脱位2例;颈脊髓受压5例。寰椎后弓(椎弓根)高度2.5-3.8mm,平均3.0mm;寰齿前间隙6-14mm,平均9mm。术前常规行牵引1-2周复位,完全复位7例,部分复位5例,不能复位4例。术中采用“寰椎椎弓根显露置钉法”,在直视下行C1、C2置钉,复位固定,植骨融合。随访患者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定期行颈椎X线片及CT复查,了解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16例均行双侧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过程顺利,64枚螺钉均成功置入,复位固定满意,无术中、术后神经和血管并发症。术中出血150-650ml,平均300ml;手术时间100-190min,平均130min。12例随访12-72个月,平均28.5个月,术后3-6个月寰枢椎均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颈枕症状明显改善,3例术前有脊髓功能损害者均好转,2例术前ASIA分级D级者恢复到E级,1例术前ASIA分级C级者恢复到D级:未发现螺钉松动、断钉和寰枢椎再移位现象,未发现曲轴现象。结论:采用“寰椎椎弓根显露置钉法”行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可操作性强,置钉安全性高;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寰枢椎脱位的近期疗效满意。
- 谭明生唐向盛王文军张恩中移平杨峰蒋欣郝庆英
- 关键词:寰枢椎脱位儿童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 下腰椎术后引流管中段抬高引流方式与持续负压引流的效果比较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下腰椎术后患者引流管中段抬高及持续负压两种引流方式的引流量和护理方法。方法2008年1月-2013年7月,将248例行腰椎后路1~2节段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A组)116例术后采用引流管抬高法引流,对照组(B组)132例术后给予持续负压引流。比较两组总引流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浓度、术后体温、并发症及JOA评分情况。结果A组单节段平均引流量(97.0±34.2)ml,双节段平均引流量(108.5±32.7)ml;B组单节段平均引流量(393.4±143.5)ml,双节段平均引流量(448.2±169.6)ml;A、B组问单/双节段术后引流总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43,17.55;P〈0.01);A组单/双节段,以及B组单/双节段术后引流量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血红蛋白浓度分别为(121.7±13.4),(117.8±12.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腰椎术后引流管抬高引流法可明显减少术后失血量,改善临床效果,是一种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引流方法。
- 郝庆英麻昊宁付婵娟张晓华谭明生
- 关键词:下腰椎手术引流术后失血
- 改良椎板悬吊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评价改良椎板悬吊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合并颈椎不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38例多节段颈椎病合并颈椎不稳的患者,男25例,女13例;年龄42~67岁,平均52.6岁。所有患者接受改良椎板悬吊单开门椎管成形联合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术后评估颈椎JOA评分、颈部VAS评分改善及椎板开门角度变化情况,并分析记录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136±34)min,出血量(324±78)ml。平均随访27.3月(13~42月),术前JOA评分(9.64±2.38),术后提高至(14.62±3.21)(t=-12.96,P<0.01),JOA改善率67.66%。术前颈部VAS评分(6.37±2.16),术后降低至(3.25±2.41)(t=9.72,P<0.01)。术后1周颈椎开门角度46.41°±9.32°,末次随访时43.27°±8.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P=0.11)。术后5例(13.2%)患者出现轴性症状,3例(7.9%)患者出现C5神经麻痹。[结论]改良椎板悬吊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合并颈椎不稳,明显提高了患者神经功能,较好的维持了术后开门角度,早期效果满意。
- 谭明生姜良海杨峰移平唐向盛郝庆英
- 关键词:颈椎病颈椎不稳椎管成形术
- 1例上胸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 2004年
- 胡淑云孔隽郝庆英
- 关键词: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背部疼痛上胸椎围手术期护理下肢活动下肢肌力
- 改进球囊导管法构建大鼠急性压迫型上颈脊髓损伤模型及模型大鼠伤后早期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改进球囊导管法构建大鼠急性压迫型上颈脊髓损伤模型的有效性,并观察模型大鼠伤后早期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空白组不进行手术干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经寰枕间隙置入球囊导管;操作时对谭明生教授等前期提出的方法进行改进,以2 mL注射器针头自制神经剥离子,分离寰枕覆膜及寰枢椎间黄韧带;以缝合针和铜丝代替导丝,引导球囊导管经寰枕间隙置入椎管内。术后24 h以手推压力泵向模型组大鼠球囊内注射生理盐水至球囊内压力达300 kPa,使球囊匀速膨胀,对颈脊髓产生压迫。分别于球囊压迫1 h、3 h、6 h、12 h、24 h后采用BBB评分法对各组大鼠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最后一次运动功能评定结束后对各组大鼠进行颈椎MRI检查、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及受压节段脊髓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1)模型验证结果。实验期间共废弃并补充4只大鼠。3组大鼠颈脊髓受到球囊压迫后不同时间BBB评分结果显示,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不存在交互效应(F=0.310,P=0.736);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的BBB评分均高于模型组,即存在分组效应(F=0.310,P=0.000);球囊压迫后不同时点之间BBB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时间效应(F=0.324,P=0.860);3组大鼠的BBB评分随时间推移均无明显变化。MRI示各组大鼠颈椎序列均正常;空白组大鼠颈部未见到球囊;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球囊压迫系统稳定、无松脱,球囊呈高信号改变,与脊髓等信号对比明显;模型组球囊膨胀好,向椎管内单向均匀压迫。受压脊髓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空白组和假手术组脊髓组织中未见或仅见极少数Fas阳性凋亡细胞;Fas阳性凋亡细胞在模型组脊髓组织中较多,广泛分布于脊髓灰、白质中。(2)模型大鼠伤后早期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结果。脊髓受压24 h后,�
- 齐英娜王延雷吴鑫杰王威郝庆英杨峰谭明生
- 关键词:脊髓损伤WISTAR球囊导管血液流变学
- 颈椎前路术后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护理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术后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13年6月1682例行颈椎前路手术病例,共12例(0.71%)发生术后血肿并行急诊手术。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8~69岁,平均52.5岁。护理措施包括:1)术前按规范行评估、宣教及训练;2)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强调及时医护、医患沟通;3)术后正确给药、重视心理护理并给予康复训练指导。结果:12例患者急诊行原入路探查、血肿清除术后症状即刻或逐渐改善。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脊髓神经功能评价采用ASIA分级,其中手术前B级1例、C级5例、D级6例,末次随访时C级2例、D级5例、E级5例。结论:对于颈椎前路患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及时医护沟通、早期发现术后硬膜外血肿并尽快再次手术清除血肿,是及时抢救患者生命、恢复神经功能的关键。另外,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康复训练可有效地降低致残率,提高神经功能的恢复。
- 郝庆英付婵娟张晓华谭明生
- 关键词:颈椎手术后医护神经功能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