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艳

作品数:52 被引量:170H指数:9
供职机构: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中国全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1篇原虫
  • 21篇疟原虫
  • 17篇恶性疟
  • 14篇基因
  • 12篇恶性疟原虫
  • 11篇疟疾
  • 9篇多态
  • 9篇多态性
  • 7篇间日疟
  • 7篇病例
  • 6篇突变
  • 6篇中缅边境
  • 6篇边境
  • 4篇实验室
  • 4篇输入性
  • 4篇抗性
  • 4篇基因多态性
  • 4篇寄生虫
  • 4篇间日疟原虫
  • 4篇阿米巴

机构

  • 52篇云南省寄生虫...
  • 8篇大理大学
  • 7篇德宏州疾病预...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云南省地方病...
  • 2篇北京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大理学院
  • 1篇伦敦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普洱市疾病预...
  • 1篇玉溪市疾病预...
  • 1篇孟连县疾病预...
  • 1篇盈江县疾病预...
  • 1篇云南西双版纳
  • 1篇思茅市人民医...
  • 1篇艾康生物技术...

作者

  • 52篇邓艳
  • 28篇董莹
  • 23篇孙晓东
  • 22篇陈梦妮
  • 22篇徐艳春
  • 21篇王剑
  • 17篇毛祥华
  • 14篇张再兴
  • 13篇张苍林
  • 7篇周红宁
  • 7篇杨捷
  • 6篇魏春
  • 6篇汪丽波
  • 6篇孙艾明
  • 5篇杜尊伟
  • 5篇王学忠
  • 5篇刘慧
  • 4篇聂仁华
  • 4篇杨亚明
  • 4篇姜进勇

传媒

  • 16篇中国病原生物...
  • 14篇中国寄生虫学...
  • 7篇中国热带医学
  • 4篇中国血吸虫病...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国际医学寄生...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氢青蒿素哌喹片治疗缅甸拉咱市恶性疟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评价双氢青蒿素哌喹片治疗中缅边境地区缅甸拉咱市恶性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8年9~12月,在缅甸拉咱市及隶属于该市的4个自然村开展临床试验,选择2~60岁、原虫密度≥250个/μl血、单纯恶性疟现症病例,用双氢青蒿素哌喹片(每片含双氢青蒿素40 mg,磷酸哌喹320 mg)2天4次疗法治疗,总剂量因体重而异,如50 kg体重患者总剂量8片均分4次口服,每次2片,每次间隔8~10 h,按体重剂量表给药。于服药当天、服药后的第1、2、3、7、14、21和28天随访观察患者症状、原虫密度、体温和药物不良反应。用WHO抗疟药治疗效果分类、退热时间、无性体原虫转阴时间和配子体转阴率评价其疗效。结果共64例完成全程随访,100%完全临床原虫治疗成功,平均退热时间为(22.5±8.2)h,无性体原虫转阴时间中位数为30.0 h[(17.1~168.2)h];服药后第3天和第7天无性体原虫转阴率和退热率分别为(93.8%、100%)和(100%、100%),服药后第28天配子体转阴率为75.0%;仅7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9.9%(7/71)。结论双氢青蒿素哌喹片治疗缅甸拉咱市恶性疟安全有效。
孙晓东张再兴王剑邓艳杨沅川Lasi Ja-hkawn孙晓英王恒
关键词:恶性疟疗效
云南省恶性疟原虫青蒿素耐药性相关基因K13 kelch结构域序列多态性的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 分析云南省恶性疟现症病例中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K13基因kelch结构域的序列多态性,为掌握云南省恶性疟青蒿素耐药性提供依据。 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2月,从云南省16个州(市)收集恶性疟现症病例的滤纸血样和相关信息,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判定其感染来源,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疫情登记确认病例发现地。使用巢式PCR扩增恶性疟原虫K13基因kelch结构域并测序,与恶性疟原虫标准株3D7(PF3D7_1343700)序列进行比对。使用Mega 5.04分析序列多态,计算序列间变异位点、遗传距离等,计算氨基酸突变位点构成比并进行χ^2检验。 结果 2013-2015年共收集恶性疟现症病例血样202例,190例为输入性病例,12例为云南本地感染病例,各年的病例构成比分别为30.7%(62/202)、34.2%(69/202)和35.1%(71/202),呈逐年增多趋势。192例血样K13基因kelch结构域巢式扩增阳性,190例测序成功,66例存在K13基因错义突变,突变率为34.7%(66/190)。各年的突变病例检出构成比分别为40.9%(27/66)、37.9%(25/66)和21.2%(14/66),呈逐年减少趋势。共检出F446I、A578S、N458Y、P574L、A676D、G449A、C469Y、V566I、E556D和S16L等10种突变型,突变率最高的为F446I,占72.7%(48/66)。F446I突变型在18~56岁、农民、感染地为东南亚等病例中的检出比例分别为58.3%(28/48)、70.8%(34/48)和91.7%(44/48),高于同组其他病例的41.7%(20/48)、29.2%(14/48)和8.3%(4/48)(χ2=4.633、5.556、5.152,P<0.05)。190例K13基因kelch结构域的同源性片段为248 bp,其中保守位点占94.8%(235/248),变异位点占5.2%(13/248),简约信息位点占2.0%(5/248),单态位点占3.2%(8/248)。190例DNA序列间遗传距离为0.000~0.036,平均为(0.001±0.001)。 结论 云南省恶性疟现症病例的K13基因kelch结构域存在10种突�
孙艾明董莹陈梦妮徐艳春邓艳毛祥华王剑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青蒿素耐药性多态
不同感染来源间日疟原虫抗叶酸类药物相关基因的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云南省不同感染来源间日疟原虫抗叶酸类药物抗性相关基因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Pvdhfr)和二氢叶酸合成酶基因(Pvdhps)的突变特点。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6年12月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登记报告的云南省间日疟病例血样和流行病学史等信息。提取疟原虫DNA,巢式PCR扩增Pvdhfr和Pvdhps基因并测序,测序序列与Gen Bank中的间日疟原虫Pvdhfr(登录号为X98123)、Pvdhps基因(登录号为PVX_123230)参比序列比对。用MEGA 5.04、Arlequin 3.5.1分析Pvdhfr和Pvdhps基因的单倍型、期望杂合度(He)、遗传分化指数(Fst)等。用Network 4.6.0、Arc Gis10.1构建单倍型网络进化图和突变型分布图。结果 共收集1 203份疟疾病例血样,缅甸、非洲、云南本地感染病例血样分别为1 060、79和64份。Pvdhfr、Pvdhps基因PCR扩增产物分别测序成功272份和708份。分析结果显示,Pvdhfr基因的272条序列存在53种单倍型,He为0.243,其中云南本地分离株群体的He最高,为0.667;12个位点均为野生型的频率是8.1%(22/272),其余52种单倍型在12个位点上存在单点或双重、三重、四重、五重、六重错义突变的不同突变型。Pvdhps基因的708条序列存在35种单倍型,He为0.153,其中缅甸感染分离株群体的He最高,为0.142;5个位点均为野生型的频率是36.2%(256/708),其余34种单倍型在5个位点形成29种错义突变,产生单点、双重、三重、四重等多种突变型。Pvdhfr及Pvdhps基因均以野生型为起始,再按单重突变到多重突变的路径逐步进化。Pvdhfr基因的野生型和突变型血样中,Pvdhps基因突变型的比例分别为18.2%(4/22)和65.6%(147/224)。Pvdhps、Pvdhfr基因突变型的血样分别分布在14和9个州(市),且以缅甸感染血样占多数,分别占97.3%(440/452)和95.4%(144/151)。结论云南省不同感染来源间日疟原虫抗叶酸类药物抗性相关基因Pvdhfr、Pvdhps的突变率、突变程度均高。
董莹邓艳陈梦妮徐艳春毛祥华王剑孙艾明薛靖波
关键词:间日疟原虫二氢叶酸还原酶抗性相关基因突变
云南省疟疾报告病例恶性疟原虫PfKelch13基因突变与青蒿素耐药性的关联性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对缅甸境内恶性疟病例的Pf Kelch13基因突变与青蒿素耐药的关联性及Pf Kelch13基因在种群间的分化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疟疾报告病例Pf Kelch13基因序列中,单倍型共有13种,He为0.0481,错义突变序列占34.7%(66/190),F446I的突变率最高,为25.3%(48/190);缅甸境内病例基因序列中,单倍型共有19种,He为0.0440,错义突变序列占58.8%(114/194),F446I的突变率最高,为43.3%(84/194),云南恶性疟种群Pf Kelch13基因kelch结构域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两个种群的遗传分化指数Fst=0.0410(P<0.05),群体内、群体间的变异分别占95.90%和4.10%,以缅甸境内病例推算的青蒿素耐药性产生与Pf Kelch13基因kelch结构域446位点突变的OR值为1.640(95%CI:1.284~2.095),与12种位点突变的OR值为1.840(95%CI:1.412~2.398)。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疟疾报告病例与缅甸境内病例的恶性疟原虫分离株种群在Pf Kelch13基因kelch结构域上的分化程度低,以缅甸病例分离株推算出的Pf Kelch13基因突变与青蒿素耐药性产生的遗传关联程度适用于云南报告病例的恶性疟原虫种群。
孙艾明孙艾明王剑董莹陈梦妮徐艳春邓艳
关键词:关联性分析
缅甸拉咱市居民疟疾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了解与中国接壤的缅甸拉咱市居民疟疾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当地制定疟疾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在缅甸拉咱市设立调查点,以镜检为单一感染恶性疟原虫的患者为调查对象,进行疟疾诊治知识知晓情况问卷调查。应用SPSS 23.0分析疟疾知晓情况在年龄、文化程度和性别中的统计学差异及其与药效、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共收治感染恶性疟患者66例,符合疟疾知晓情况调查的56例,占84.85%(56/66),平均年龄24.1岁(14~58岁),男、女性比为3.3∶1,文化程度为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分别为44.64%、39.29%、8.93%和7.14%,总体疟疾知晓率为28.57%(16/56);单一知识点知晓率为8.93%(5/56)~83.93%(47/56)。个人疟疾知识知晓率男性在年龄14~34岁中占90.70%(39/43),且知晓率为0和100%的均分布在14~24岁组,分别占6.98%(3/43)和4.65%(2/43);女性在年龄14~44岁中占92.31%(12/13),且知晓率为0的主要分布在14~24岁和34~44岁组,占15.38%(2/13)。男性小学和初中文化占86.05%(37/43),且疟疾知识知晓率为0的主要在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人群,占6.98%(3/43),识知晓率为100%的主要在小学和大学文化程度人群,占4.65%(2/43)。女性疟疾知识知晓率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分别为46.15%(6/13)、38.46%(5/13)和15.38%(2/13),且疟疾知识知晓率为0的主要在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人群,占15.38%(2/13),无疟疾知识知晓率达100%和大学学历者。SPSS统计分析显示,疟疾知识知晓情况在年龄、文化程度和性别中的分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疟疾知晓情况与药效、临床疗效之间也无相关性(P>0.05)。结论缅甸拉咱市居民对疟疾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应加强防范患疟疾的意识或行为方面的培训。
张苍林王剑邓艳吴静周红宁
关键词:疟疾疟原虫恶性
云南省旋毛虫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云南省旋毛虫病流行的危险因素,为云南省制定科学、合理的旋毛虫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点,使用统一调查表对调查点居民的饮食习惯、个人行为等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血检测旋毛虫抗体;通过肌肉包囊检查和血清学检测调查部分动物的旋毛虫感染情况。建立数据库,用SPSS13.0软件作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检测10县10 109名居民的血清旋毛虫抗体,阳性率为8.43%,6个潜在影响因子经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长、喜食生猪肉和经常使用不洁砧板为主要危险因素。检查4 555只动物,未发现肌肉包囊,血清旋毛虫抗体均呈阴性。结论控制云南省旋毛虫病流行的措施,应以加强出栏生猪的检疫为主,特别要认真规范农村、社区自屠自食生猪的检疫工作,同时,引导各类人群做好个人防护。
董莹杜尊伟张再兴王琼汪丽波王学忠刘慧郭晓芳李春富李丽李菊升孙晓东邓艳姜进勇
关键词:旋毛虫病LOGISTIC回归
云南省疟疾疫情病例疟原虫镜检疑难形态的鉴定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云南省疟疾参比实验室镜检疟原虫疑难血样。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4月云南省疟疾疫情报告病例中疟原虫形态学鉴定疑难血样,对其18srRNA基因进行巢式PCR扩增和产物测序,测序结果在NCBI和Mega6.06软件与4种疟原虫参比虫株序列(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KC906781;间日疟原虫P.vivax:X13926;三日疟原虫P.malariae:M54897;卵形疟原虫P.ovale:L48987)进行相似性和同源性分析。结果38份疑难血样中,采自缅甸感染、云南感染、非洲感染者的血样分别为81.58%(31/38)、15.79%(6/38)和2.63%(1/38)。12份P.malariae及感染红细胞的镜检形态特点为:疟原虫体积占红细胞的体积>1/4,可见不同发育期的疟原虫形态,但同时可见"带状"滋养体、"梅花状"裂殖体典型形态的仅有4例,占33.33%(4/12),"带状"滋养体、"梅花状"裂殖体单独可见的比例分别为83.33%(10/12)和75.0%(9/12),100%(12/12)的疟原虫感染红细胞体积不胀大或略为缩小。5份P.ovale及感染红细胞的镜检形态为:疟原虫体积占红细胞的体积>1/4,可见各期疟原虫,红细胞体积正常或缩小的发生率为100%(5/5),红细胞呈伞矢状、拖尾、红细胞边缘呈刺突变形的比例分别为80%(4/5)、100%(5/5)和80%(4/5)。11份可疑为P.vivax的形态仅剩疟色素样或疟原虫细胞核样物体。10份P.falciparum的形态不同于以往云南省常见的疟原虫胞浆、胞核纤细、致密的恶性疟原虫,胞浆粗大,虫体占红细胞体积的三分之一。上述血样经18S rRNA基因PCR扩增和DNA测序分析,阳性符合率为100%(38/38),4种疟原虫的18SrRNA基因DNA序列与4种参比序列的相似性在81%~100%之间,也与各自的参比序列聚类成彼此分离的进化分枝,即序列分类与形态识别结果吻合。结论云南省的输入性三日疟、卵形疟病例时有发生,对疑难形态疟原虫的虫种鉴定须借助分子生学技术加予验证。
陈梦妮毛祥华邓艳王剑徐艳春董莹
关键词:疟原虫疑难分子生物学
中缅边境(西段)阿米巴病流行现状调查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调查中缅边境(西段)阿米巴病流行现状。方法 2008年8~10月,在中缅边境(西段)整群随机抽样云南省盈江县那邦镇2个自然村和缅甸拉咱市4个自然村,逐户收集双边边民的新鲜粪样,用碘液涂片法镜检溶组织内阿米巴(E.h)/迪斯帕内阿米巴(E.d)包囊,用ELISA方法检测E.h Gal/GalNAc黏附素抗原。结果中缅双边共调查903人,E.h/E.d感染率为1.77%(16/903),E.h感染率为15.17%(137/903)。其中调查中方边民286人,E.h/E.d和E.h感染率分别为1.40%(4/286)和11.89%(34/286);调查缅方边民617人,E.h/E.d和E.h感染率分别为1.94%(12/617)和16.69%(103/617);中缅边民E.h/E.d感染率和E.h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E.h/E.d=0.34,χ2E.h=3.51,P均>0.05)。结论中缅边境(西段)阿米巴病流行严重。
孙晓东邓艳王剑杨捷张军赵晓涛梁桂亮魏春Lasi Ja-hkawn孙晓英王恒
关键词:抗日战争国民党敌后游击战
云南省恶性疟原虫氯喹及青蒿素抗性相关基因的联合突变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云南省恶性疟原虫抗氯喹转运蛋白(Plasmodium falciparum chloroquine resistant transporter,Pfcrt)基因和青蒿素抗性相关(K13)基因的联合突变特性。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5年12月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登记和报告的云南省恶性疟病例滤纸血样和流行病学史等相关信息,提取疟原虫DNA,巢式PCR扩增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exon2区和K13基因kelch结构域并测序,测序序列与2655199、PF3D7_1343700参比序列进行比对,用MEGA 5.04、Arlequin 3.01软件分析Pfcrt基因exon2区、K13基因kelch结构域的单倍型、单倍型间期望杂合度(He)及其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等,用Network 4.6.0软件制作单倍型中介网络进化图,采用Epi 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收集恶性疟病例血样234份,Pfcrt基因exon2区、K13基因kelch结构域巢式PCR扩增产物同时成功测序192份。其中,云南省本地感染病例血样12份,自非洲、缅甸感染的病例血样分别为30和150份。218份血样的Pfcrt基因exon2区DNA序列有7种单倍型,He为0.238 5,错义突变序列占83.0%(181/218),72~76位点呈单重突变(CVMNT)、双重突变(SVMNT)、三重突变(CVIET)的比例分别为1.8%(4/218)、6.4%(14/218)和74.8%(163/218),7种单倍型以氯喹敏感型CVMNK为起始,再按单重、双重及三重突变的路径逐步进化。192份血样的K13基因kelch结构域DNA序列有21种单倍型,He为0.044 9,错义突变序列占35.9%(69/192),在16、446、676等9个位点均只发生单重突变,F446I的突变率最高,为25.0%(48/192),21种单倍型的中介网络图显示"星状"布局。云南省本地恶性疟原虫种群与缅甸种群间的Fst最小,为0.020 3。Pfcrt基因的氯喹敏感型CVMNK血样中,K13基因kelch结构域位点突变的比例为20.6%(7/34),氯喹抗性型CVMNT、CVIET血样中的检出比例分别为1/4和36.4%(51/140)。结论云南省疫情报告病例中恶性疟原虫的氯喹、青蒿素相关抗性基�
董莹孙艾明邓艳陈梦妮徐艳春毛祥华
关键词:氯喹抗性联合突变
云南孟连县HIV感染者机会性致病肠道原虫感染现状调查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云南孟连县HIV感染者机会性致病肠道原虫的感染情况。方法随机抽样孟连县HIV确诊病例46例,入户问卷调查,收集新鲜粪便标本,用直接涂片卢戈氏碘液染色法检查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用金铵-酚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隐孢子虫卵囊。结果 46份粪便标本检出寄生虫感染11份,感染率为23.91%,其中钩虫2份,溶组织内阿米巴5份,微小内蜒阿米巴1份,结肠内阿米巴2份,蓝氏贾第鞭毛虫1份,未检出隐孢子虫。结论 HIV感染者机会性致病肠道原虫检测应列入常规检测项目。
邓艳孙晓东宋竹芬杨锐聂仁华王正友
关键词:HIV感染者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