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边平凤

作品数:17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理学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催化
  • 4篇蛋白
  • 4篇牛血清白蛋白
  • 4篇催化剂
  • 3篇一氧化碳
  • 3篇荧光
  • 2篇度条件
  • 2篇氧化铜
  • 2篇氧化物
  • 2篇氧化铈
  • 2篇温度
  • 2篇温度条件
  • 2篇光谱
  • 2篇分子
  • 2篇甘氨酰甘氨酸
  • 2篇CEO
  • 2篇CUO
  • 1篇电解质
  • 1篇电解质溶液
  • 1篇动力学

机构

  • 12篇浙江大学
  • 5篇杭州大学
  • 5篇浙江农林大学
  • 3篇浙江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工程学院

作者

  • 17篇边平凤
  • 5篇郭明
  • 5篇罗孟飞
  • 4篇林瑞森
  • 3篇郑小明
  • 3篇钟依均
  • 2篇林贵梅
  • 1篇沈之荃
  • 1篇陈磊
  • 1篇詹敏忠
  • 1篇陈文兴
  • 1篇周碧
  • 1篇阎卫东
  • 1篇范文翔
  • 1篇魏志强
  • 1篇鲁小旺
  • 1篇凌荣国
  • 1篇姚炎庆
  • 1篇杨怿
  • 1篇蒋彦可

传媒

  • 3篇化学学报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浙江师大学报...
  • 1篇科技通报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学通报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应用化学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第二届全国化...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2
  • 5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谱和微量热法分析柑橘苷与BSA分子间作用及构建其理论模型被引量:1
2018年
光谱和微量热法分析柑橘苷(naringin,NAR)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分子间作用,构建NAR与BSA分子间作用的理论模型。采用紫外-荧光光谱法解析Fōrster方程求得NAR与BSA分子间作用及分子间作用的临界距离r,等温滴定微量热技术测定NAR与BSA分子间作用的积分量热曲线,获得ΔH并通过Gibbs-Helmholtz方程获取ΔS和ΔG。基于光谱和微量热辅助分析,构建NAR与BSA分子间作用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光谱法测出NAR与BSA发生分子间作用,NAR与BSA分子间作用的临界距离为2.06 nm,表明NAR与BSA分子间作用为短程分子间作用。微量热法成功测定出NAR与BSA分子间的热力学参数ΔH<0,ΔS>0,ΔG<0,说明NAR与BSA分子间作用是自发进行的放热相互作用。依据Ross理论分析NAR与BSA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是疏水作用力和静电作用力。模型构建结果说明,NAR与BSA分子间作用主要发生在BSA的domain IIA区域,NAR与BSA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是静电作用力,兼有范德华作用力和氢键。实验与理论模型构建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工作可为深入了解蛋白质与大分子化合物间的作用以及研究微观药理学机制提供有益的参考。
王燕郭明范晓月边平凤殷欣欣
关键词:光谱分析分子间作用牛血清白蛋白
药物-酶相互作用谱分析环糊精-木犀草素超分子包合性能及理论模建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采用药物-酶相互作用谱研究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与木犀草素(luteolin,Lut)药物超分子包合作用并比较分析其与经典方法的异同。方法采用光谱实验测定Lut/β-CD-Lut包合物与溶菌酶(lysozyme,LZM)的相互作用,利用Gaussian量化方法计算β-环糊精与Lut的稳定包合构型,计算各构型的总能量。运用分子模建方法探索木犀草素/包合物与溶菌酶相互作用过程中超分子包合物的稳定构型并比较分析其差异性。结果相互作用谱法既能更灵敏地表征包合物的包合性能,又能有效展现LZM输送包合物的机制,分子模拟结果与量化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均获得了包合物的最稳定构型。结论相关结果可为研究木犀草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药理作用提供实验结果,可为包合物超分子体系的研究方法提供参考。
郭明陈磊詹敏忠蒋彦可边平凤
关键词:木犀草素包合物分子模拟
制备方法对CuO-CeO_2混合氧化物的还原性能和CO氧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
1998年
制备方法对CuO┐CeO2混合氧化物的还原性能和CO氧化活性的影响边平凤林瑞罗孟飞*郑小明(浙江省医科大学医化教研室)(杭州大学催化研究所310028)对于烃类和CO完全氧化,贵金属催化剂(Pt,Pd等)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但由于贵金属资源有限,因此...
边平凤边平凤罗孟飞郑小明
关键词:混合氧化物催化剂一氧化碳
298.15和308.15K温度条件下甘氨酰甘氨酸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热力学性质的研究:体积性质被引量:4
2006年
利用精密数字密度计测定了298.15和308.15K甘氨酰甘氨酸在KCl-水和NaCl-水混合溶剂中的密度,计算了甘氨酰甘氨酸的表观摩尔体积VΦ和极限偏摩尔体积VΦ,得到了其由纯水溶剂转移至混合溶剂中的迁移偏摩尔体积?trsVΦ和理论水化数Nh.正的迁移偏摩尔体积说明在本文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盐溶液可以提高球形蛋白的结构稳定性.结果表明,温度对迁移偏摩尔体积的影响很小;溶液中离子与甘氨酰甘氨酸带电中心间的相互作用占主导地位.利用共球交盖模型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林贵梅边平凤林瑞森
关键词:甘氨酰甘氨酸电解质
稀土氧化物负载CuO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和还原性能
1998年
考察了稀土氧化物负载CuO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和还原性能,发现CuO/CeO2催化剂具有很高的CO氧化活性,65℃时,CO转化率可达95%.
边平凤罗孟飞郑小明
关键词:氧化铜稀土氧化物
中药活性成分腺苷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中药活性成分腺苷(adenosine,Ade)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的结合反应机制。方法利用荧光光谱及紫外吸收光谱实验测定了反应体系的结合常数K、结合位点数n,探讨了反应机制;依据Fōrster理论测定了反应体系的能量转移参数并考察了腺苷对人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分子模建腺苷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模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腺苷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生成静态复合物,结合常数K=1.39×103L.mol-1,结合位点n=0.94;腺苷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距离r很小,说明发生了能量转移现象;腺苷改变了人血清白蛋白结合位域的疏水性并造成微区构象发生变化。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腺苷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主要为腺苷的嘌呤环与人血清白蛋白分子中氨基酸残基的疏水作用和氢键。结论理论计算与实验测试获得了一致性结果,此为中药活性成分腺苷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郭明鲁小旺范文翔边平凤
关键词:腺苷人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
Co_3O_4/CeO_2催化剂的TPR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用TRP技术考察了不同负载量及不同焙烧温度的Co3O4/CeO2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和还原催化剂的再氧化性能.结果表明,Co3O4/CeO2催化剂有4个还原峰(α1、α2、γ1、γ2),α1、α2还原峰归属为分散在CeO2表面与CeO2发生相互作用的氧化钴的还原,γ1、γ2归属为晶相氧化钴的还原,随着焙烧温度升高,α1、α2峰消失.Co3O4/CeO2催化剂经还原后,α2物种最易氧化,其次是γ1物种,γ2物种最难被氧化.
边平凤钟依均周碧罗孟飞
关键词:催化剂TPR氧化钴氧化铈
氯化原卟啉Ⅸ二甲酯合钴(Ⅲ)的合成及其与咪唑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从原卟啉Ⅸ(PPⅨ)出发合成氯化原卟啉Ⅸ二甲酯合钴(Ⅲ).分别用元素分析、UV光谱和IR光谱表征.298K时,测定氯化原卟啉Ⅸ二甲酯合钴(Ⅲ)与咪唑反应在丙酮或二氯甲烷溶剂中的表观速率常数kobs,结果表明反应的决速步是单分子咪唑中间体Co(Ⅲ)PPⅨDME(RIm)Cl中氯的离解。总反应速率方程对咪唑是一级反应;氯离解的速率常数k1依赖于溶剂与氯形成氢键的能力,即"远位咪唑氢键效应";当咪唑中出现2-甲基、2-苯基时,由于取代基与卟啉配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促使反应氯的离解速率增加,产生"近位张力效应".
边平凤阎卫东刘湘兰
关键词:咪唑
载体对负载PdO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1998年
The catalytic activities of the supported PdO catalysts were found to be dependenton the kind of the support as follows: CeO2>ZrO2>TiO2>Al2O3>SnO2>ZSM-5>SiO2.The reduction state of PdO in the catalys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xidation activityof the catalyst. PdO/CeO2 was inferior to PdO/Al2O3 in heat-stability, but its activity for COoxidation was higher than PdO/Al2O3, after it had been calcinated at 1200 ℃ for 4 h.
罗孟飞边平凤郑小明
关键词:催化剂一氧化碳
288.15,298.15和308.15K温度条件下甘氨酰甘氨酸在蔗糖-水混合溶剂中的体积性质研究
2008年
利用Anton Paar DMA55精密数字密度计测定了288.15,298.15和308.15K甘氨酰甘氨酸在蔗糖-水混合溶剂中的密度,计算了甘氨酰甘氨酸的表观摩尔体积VΦ和极限偏摩尔体积VΦο,得到了其由纯水溶剂转移至混合溶剂中的迁移偏摩尔体积ΔtrsVΦο和理论水化数Nh.根据共球交盖模型,讨论了迁移偏摩尔体积和水化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甘氨酰甘氨酸带电中心与蔗糖之间的结构相互作用对其迁移体积有正贡献,且占主导地位.甘氨酰甘氨酸的迁移偏摩尔体积为正值,且随着蔗糖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理论水化数随温度升高、蔗糖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温度升高,极限偏摩尔体积增大,迁移偏摩尔体积变化很小.
边平凤林贵梅杨怿林瑞森
关键词:甘氨酰甘氨酸蔗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