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孟飞

作品数:389 被引量:794H指数:14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4篇期刊文章
  • 150篇专利
  • 17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6篇理学
  • 76篇化学工程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医药卫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74篇催化
  • 241篇催化剂
  • 63篇氧化物
  • 40篇氟化
  • 40篇复合氧化物
  • 37篇金属
  • 34篇加氢
  • 30篇气相
  • 27篇巴豆醛
  • 25篇选择性
  • 24篇CO氧化
  • 23篇活性组分
  • 23篇废气
  • 23篇丙烷
  • 23篇丙烯
  • 20篇有机废气
  • 20篇甲烷
  • 20篇负载型
  • 18篇氧化物催化剂
  • 15篇氧化活性

机构

  • 297篇浙江师范大学
  • 68篇杭州大学
  • 17篇浙江大学
  • 17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金华职业技术...
  • 4篇浙江工业大学
  • 4篇金华氟特催化...
  • 3篇浙江医科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郑州大学
  • 2篇浙江省固体表...
  • 2篇台州出入境检...
  • 1篇天津农学院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青岛西子环保...

作者

  • 389篇罗孟飞
  • 97篇鲁继青
  • 66篇王月娟
  • 64篇袁贤鑫
  • 33篇谢云龙
  • 27篇朱波
  • 27篇谢冠群
  • 24篇钟依均
  • 23篇金凌云
  • 19篇陈敏
  • 19篇谢冠群
  • 16篇胡庚申
  • 15篇何迈
  • 14篇李灿
  • 14篇周烈华
  • 14篇贾爱平
  • 13篇彭小波
  • 12篇郑小明
  • 12篇方萍
  • 12篇谢遵运

传媒

  • 22篇物理化学学报
  • 16篇工业催化
  • 16篇中国稀土学报
  • 15篇Chines...
  • 12篇分子催化
  • 12篇应用化学
  • 9篇化工生产与技...
  • 8篇科技通报
  • 8篇浙江师范大学...
  • 7篇高等学校化学...
  • 7篇无机化学学报
  • 7篇有机氟工业
  • 7篇石油化工
  • 5篇化学学报
  • 5篇环境化学
  • 4篇燃料化学学报
  • 4篇今日科技
  • 4篇化工进展
  • 4篇杭州大学学报...
  • 3篇现代化工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9篇2020
  • 9篇2019
  • 10篇2018
  • 12篇2017
  • 12篇2016
  • 13篇2015
  • 22篇2014
  • 24篇2013
  • 32篇2012
  • 28篇2011
  • 21篇2010
  • 32篇2009
  • 11篇2008
  • 18篇2007
  • 9篇2006
  • 11篇2005
  • 10篇2004
3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苯气相选择氧化制苯甲醛 Ⅱ.锑对V_2O_5/TiO_2催化剂结构及反应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1
1996年
V_2O_5/TiO_2体系引入Sb后催化剂的活性受到抑制,但苯甲醛选择性有所提高.在Sb/V=0.08(原子比),反应温度673K,氧浓度7%,空速14000h^(-1)时,甲苯转化率为22.8%,苯甲醛选择性69.7%,产率为15.9%.运用XRD、TPR、TPD考察了助剂锑对V_2O_5/TiO_2催化剂体系的体相结构,表面酸碱性及其还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b的引入有利于V_2O_5的分散,催化剂表面酸中心数目减少,强度减弱,及V_2O_5还原温度提高,而表面高分散的V_O_5还原峰随Sb添加量增加出现极大值,反应过程也能够使V_2O_5更分散,有利于甲苯的选择氧化.
黄宇增周烈华罗孟飞袁贤鑫陈平
关键词:甲苯苯甲醛氧化物催化剂催化剂
Ⅰ.含铈复合氧化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担载PdO催化剂的CH<,4>氧化性能;Ⅱ.丙烯空气直接氧化合成环氧丙烷
1.含铈复合氧化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担载PdO催化剂的CH<,4>氧化性能.该研究对CeO<,2>-TiO<,2>和CeO<,2>-Y<,2>O<,3>体系的结构和氧化还原性能进行研究,并考察了负载PdO催化剂的甲烷氧化性...
罗孟飞
关键词:氧化还原性能氧化活性环氧丙烷
铈基催化剂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0年
铈基催化剂是重要的汽车尾气三元转化(TWCs)及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氧化催化剂,从理论上系统研究载体、活性组分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反应物在铈基催化剂上吸附与反应行为,可认识催化现象的电子本质,加深反应机制的理解,为催化剂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与依据。本文通过CeO2体相、表面、氧空位、团簇性质,探针分子在CeO2表面吸附反应行为,金属铈基催化剂性质及探针分子在其表面吸附与反应等4个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指出了铈基催化剂研究的方向与前景。
滕波涛蒋仕宇赵雷洪罗孟飞
关键词:氧空位探针分子密度泛函理论稀土
Pt/Pr6O11催化巴豆醛选择性加氢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Pt/Pr6O11催化剂,应用于巴豆醛气相选择性加氢生成巴豆醇的反应。Pt/Pr6O11催化剂经700℃还原后,巴豆醇初始选择性可以达到75%以上。H2-TPR和In situFTIR结果表明,还原后的Pt/Pr6O11催化剂中存在低价态的Pr3+,在巴豆醛加氢过程中能够给Pt提供电子,增加活化C=O键的能力,从而提高生成巴豆醇的选择性。Raman光谱实验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Pt/Pr6O11催化剂表面有积炭产生,而积炭是造成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谢冠群刘西敬鲁继青李小年罗孟飞
关键词:选择性加氢巴豆醛稀土
一种用于消除含氮有机物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消除含氮有机物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由载体和活性组分组成,所述载体是Cu‑ZSM‑5,Cu‑ZSM‑5是通过Cu(NO<Sub>3</Sub>)<Sub>2</Sub>溶液与ZSM‑5(Si/...
罗孟飞胡彩虹卢英冷星月王月娟
CO在CeO_2(111)表面的吸附与氧化被引量:10
2009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CO在CeO2(111)表面的吸附与氧化反应行为.结果表明,O2在洁净的CeO2(111)表面为弱物理吸附,而在氧空位表面是强化学吸附,且O2分子活化程度较大,O—O键长为0.143nm.CO在CeO2(111)表面吸附行为的研究表明,CO在洁净表面及氧空位表面上为物理吸附,吸附能均小于0.42eV;当表面氧空位吸附O2后,CO可吸附生成二齿碳酸盐中间体或直接生成CO2,与原位红外光谱结果相一致.表面碳酸盐物种脱附生成CO2的能垒仅为0.28eV.计算结果表明,当CeO2表面存在氧空位时,Hubbard参数U对CO吸附能有一定的影响.CeO2载体在氧化反应中可能的催化作用为,在氧气氛下,CeO2表面氧空位吸附O2分子,形成活性氧物种,参与CO催化氧化反应.
蒋仕宇滕波涛袁金焕郭晓伟罗孟飞
关键词:CO密度泛函理论
负载型Pd-CuO/γ-Al_2O_3双金属催化剂上O_2-TPD-MS的特性
1998年
运用XRD、TPD-MS及色谱-微反流动法等手段,研究了Pd-CuO/γ-Al2O3双金属催化剂物相结构、表面氧性能及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金属催化剂中由于Pd-CuO间的相互作用,使催化剂活性组份的表面分散状态发生了变化。研究还表明不同的Pd/CuO比对CO和CH4的氧化具有不同的活性,可通过调变活性组份含量比,改善催化剂上氧的吸、脱附行为,从而起到提高活性的作用。
蒋晓原周仁贤罗孟飞郑小明
关键词:负载型催化剂双金属催化剂
一种用于气相氟化反应的二维Cr<Sub>2</Sub>O<Sub>3</Sub>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气相氟化反应的二维Cr<Sub>2</Sub>O<Sub>3</Sub>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SBA-15为模板剂,通过浸渍九水硝酸铬和蔗糖的混合溶液,浸渍后经焙烧再用氢氟酸去除SBA-15模板剂,得到...
罗孟飞张文霞梁艳王芳王月娟
用于HFC-245fa裂解联产HFC-1234ze和HFC-1234yf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用于HFC-245fa裂解联产HFC-1234ze和HFC-1234yf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为Ni-Ag-Cr<Sub>2</Sub>O<Sub>3</Sub>-AlF<Sub>3</Sub>混合物,活性组分为...
罗孟飞王芳范镜莲赵洋王月娟鲁继青
文献传递
正丁胺在Pt/NM催化剂上完全氧化反应机理的研究被引量:2
1994年
研究了正丁胺在Pt/NM催化剂上氧化过程的产物分布,结果表明,在氧大大过量的条件下,正丁胺氧化反应速率与正丁胺浓度无关,表现为零级反应.尾气中NOx浓度随反应温度升高出现极大值,相应的温度为410℃,最大生成率94%.在此基础上,初步讨论了正丁胺氧化的反应机理,井解释了NOx浓度出现极大值的原因.
罗孟飞袁贤鑫
关键词:正丁胺催化剂
共3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