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悦 作品数:11 被引量:30 H指数:4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腔镜获取大隐静脉的临床学习曲线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了解没有任何经验的手术团队是如何完成完全内窥镜静脉获取(EVH),以及分析它的学习曲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我院连续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应用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240例的临床资料.每连续30例患者为一组(G1~G8),分别记录每组获取大隐静脉切口数量、获取静脉长度、获取时间、修补数量、转为开放比例及静脉搭桥支数,并计算长度/时间比值.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63.5±10.1)岁,男性占74.2%,30.0%合并糖尿病,肥胖患者占17.9%,EF<45%的患者占14.1%;各组患者术前资料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患者平均有(2.44±0.59)个切口,所获取血管长度为(43.6±7.3)cm,所需时间为(62.3±15.7)min,平均搭桥支数为(1.96±0.46)支,长度/时间比值为(0.75±0.23)cm/min.结论 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在CABG中的应用是一个可行的手术方法,即使没有内窥镜经验的医生也可完成.但这需要一个培训周期,我们认为大约60例. 张希涛 高杰 刘岩 顾松 颜钧 辛悦 苏丕雄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 胸骨下段小切口和全胸骨切口OPCABG治疗三支血管病变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对比研究胸骨下段'L'形小切口微创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OPCABG)与常规OPCABG治疗冠心病三支病变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3年8月至12月期间160例冠状动脉三支血管病变患者,按区组随机化分组为经胸骨下段小切口OPCABG、全胸骨切口OPCABG两组,每组80例.由同一术者实施手术,术后随访.结果 两组围手术期均无死亡,无术中中转体外循环.两组平均旁路血管数量、新发房颤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胸骨切口组相比,胸骨下段小切口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左乳内动脉采集时间、气管插管时间、胸骨切口长度、ICU停留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明显优于前者.另外,胸骨下段小切口组95.0%(76/80)保持了左侧胸膜的完整性,高于全胸骨切口组(75.0%,60/80).胸骨下段小切口组术后24 h心包纵隔引流量为(294.22±124.71) ml,明显少于全胸骨组(407.80±146.97)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胸骨下段小切口组输血5例(6.3%),全胸骨组56例(70.0%).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CT检查,两组各有4例大隐静脉旁路血管闭塞(6个月通畅率95.0%).随访12~ 16个月期间无患者死亡.结论 经胸骨下段小切口OPCABG手术不增加手术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避免了全胸骨切开,具有脱机拔管早、ICU停留时间短、输血少、住院天数少、恢复快等优势.经胸骨下段小切口OPCABG手术治疗三支血管病变有良好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是微创冠脉旁路移植治疗三支血管病变的有效方法. 顾松 苏丕雄 刘岩 张希涛 颜钧 安向光 高杰 辛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全基因组的甲基化改变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全基因组甲基化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心脏移植中供体左心室心肌标本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行心脏移植的心力衰竭患者自身左心室心肌标本14例作为实验组,提取基因组基因通过甲基化DNA免疫共沉淀结合甲基化芯片技术(methylated DNA immunoprecipitation-chip,MeDIP-chip)及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高通量的快速筛选。然后,得到MeDIP-chip初筛后的2个甲基化异常基因abca4和cd200进行亚硫酸氢钠测序PCR。结果疾病组abca4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为85.5%,正常组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为91.2%;疾病组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比正常组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低5.7%,心衰组cd200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为50.5%,正常组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为57.1%。结论 abca4和cd200启动子区甲基化改变会影响自身的基因表达量。心衰时DNA启动子区甲基化会发生改变,并且DNA启动子区的甲基化会伴随着基因表达量的改变。 王建龙 李海涛 苏丕雄 顾松 刘岩 张希涛 颜钧 安向光 高杰 辛悦 蔡军关键词:DNA甲基化 CD200 表观遗传 心力衰竭 一种冠状动脉端侧吻合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冠状动脉端侧吻合辅助装置,包括管状分流栓主干和连接导管,分流栓主干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套接有环状第一球囊和环状第二球囊,第一球囊内部形成有第一环形空腔,第二球囊内部形成有第二环形空腔,分流栓主干的外壁上... 苏丕雄 贾彦雄 高杰 郭玉林 辛悦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二次气管插管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OPCAB)术后二次气管插管的原因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7月至2014年7月间共2535例OPCAB患者,比较术后二次气管插管组(R组)和无再次气管插管组(N组)病例资料和围手术期临床因素,包括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死亡率.术后R组57例,男性39例,女性18例,年龄42~78岁(平均67.4岁).结果 二次插管发生率2.25%(57/2535).49例患者痊愈,8例患者死亡,死亡率14.04%.二次插管多发生在术后的24~48 h,占总数的66.67%(38/57).二次插管原因为心功能不全,肺部感染、水肿,肾功能衰竭,长期吸烟史.高龄与心功能不全是二次气管插管的单因素变量.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独立危险因素是:术前低射血分数(P=0.011,OR =2.91,95%CI 1.12~6.78)、术后低射血分数(P=0.005,OR=10.12,95%CI3.25~27.21),合并慢性肺疾病(P=0.042,OR=1.79,95%CI 1.08~2.79)、肾功能不全(P=0.016,OR =2.84,95%CI 2.47~7.03),吸烟指数>400(P=0.001,OR =4.20,95%CI 1.26~14.03).结论 OPCAB术后二次气管插管的主要原因是心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及肾功能衰竭.二次插管增加患者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 安向光 高杰 刘岩 张希涛 郭玉林 颜钧 顾松 辛悦 苏丕雄关键词:冠脉搭桥术 合并糖尿病患者不停跳冠脉搭桥中腔镜获取大隐静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讨合并糖尿病(DM)患者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腔镜微创获取大隐静脉(EVH)的临床效果及相关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本院行OP-CAB中采用EVH制备大隐静脉桥血管(SVG)71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DM患者269例、非DM患者445例.观察两组患者术中SVG弃用率、血流量及PI值,术后切口感染、愈合不良、下肢局部血肿、下肢伤口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CT冠脉造影随访两组部分患者近中期SVG通畅率.结果 DM、非DM两组比较:围术期总死亡3.0%比2.0%(P>0.05);术中SVG弃用率4.0%比2.0%(P<0.05),SVG平均血流量(17.36±11.24)ml/min比(19.85±9.17)ml/min (P>0.05),PI值2.78±2.37比2.16±4.21 (P>0.05);术后切口感染及愈合不良率0.8%比0.5%(P>0.05);下肢局部血肿率5.4%比3.9%(P>0.05),术后3d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0.53±1.71比0.46±2.63 (P>0.05),下肢麻木异常感率11.9%比6.4%(P<0.05),1周后下肢水肿率8.4%比8.5%(P>0.05);术后CT冠脉造影随访SVG通畅率分别为6个月33/35比35/37,94.2%比94.5%(P>0.05),1年31/36比33/36,86.1%比91.6%(P>0.05).结论 合并DM患者应用EVH技术获取SVG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在不影响SVG近期通畅率前提下下肢并发症减少. 张希涛 高杰 刘岩 顾松 颜钧 辛悦 苏丕雄关键词: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糖尿病 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延迟脱机拔管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术后延迟脱机拔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469例接受OP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1例(17.3%)患者出现延迟拔管。先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吸烟、体质量指数、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疾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肾功能不全、射血分数(EF)、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既往PCI史、左主干病变、病变支数、心功能分级患者术后延迟拔管发生情况的差异,再对筛选出的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是否吸烟及不同心功能分级、EF患者,其OPCABG术后延迟拔管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OR=2.30,95%CI:1.32~4.02,P=0.003)、EF≤40%(OR=1.84,95%CI:1.23~2.78,P=0.016)与OPCABG术后延迟拔管有关。结论吸烟和EF≤40%是冠心病患者OPCABG术后延迟拔管的危险因素。 宋世波 苏丕雄 刘岩 高杰 辛悦 郭玉林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射血分数 无创心功能监测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监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无创心功能监测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监护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6年1~3月心外ICU收治的29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应用胸腔生物阻抗法心脏血流动力仪和Swan-Ganz导管,同时测定患者的心排出量和肺动脉楔压,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心排出量(CO)分别为(5.03±1.48)L/min和(5.25±1.55)L/min(P>0.05),r=0.82(P<0.001);肺动脉楔压(PCWP)的结果分别为(10.35±2.18)mmHg和(9.86±2.67)mmHg(P>0.05),r=0.71(P<0.05)。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胸腔生物阻抗法无创心功能监测与Swan-Ganz导管测定结果是一致的,它不仅能准确地测定心排出量和肺动脉楔压,而且还具有无创、连续、简便和廉价的优点。 安向光 赵洋 高杰 刘岩 顾松 辛悦 苏丕雄关键词:导管插入术 心排血量 肺楔压 腔镜获取大隐静脉在糖尿病患者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应用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DM)患者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OPCAB)中应用腔镜(EVH)获取大隐静脉(SV)临床效果及相关并发症。方法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序列对照分析合并DM患者行OPCAB33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EVH获取SV269例,常规全程切开(CVH)获取SV70例,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病死率、术中SV弃用率、术中大隐静脉旁路血管(SVG)血流量及PI值,术后切口感染、愈合不良、下肢局部血肿、下肢伤口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CT冠状动脉造影随访两组部分患者近、中期SVG通畅率。结果围手术期死亡EVH组8例(2.4%),CVH组2例(2.9%);术中SV弃用率EVH组3.9%,CVH组2.9%;术中SVG整个心动周期的平均血流量EVH组(17.36±11.24)ml/min,CVH组(17.11±8.37)ml/min;PI值EVH组2.78±2.37,CVH组2.22±2.17;术后切口感染率EVH组0,CVH组4.4%;刀口愈合不良率EVH组0.9%,CVH组8.8%;下肢局部血肿率EVH组5.7%,CVH组1.5%;术后3天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EVH组0.53±1.7l,CVH组1.26±2.13;下肢麻木异常感率EVH组9.7%,CVH组22.1%;1周后下肢水肿率EVH组8.5%,CVH组19.1%。术后CT冠状动脉造影随访SVG通畅率,每年两组采用抽签法随机选择20例患者,EVH组60例107支SVG,CVH组60例112支SVG,通畅率分别为1年(91.4%对94.6%)、2年(83.3%对86.1%)、3年(72.2%对73.7%)。结论合并DM患者OPCAB术中应用EVH获取SVG不影响其近、中期通畅率,下肢并发症减少。 张希涛 高杰 刘岩 顾松 颜钧 辛悦 苏丕雄关键词: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大隐静脉 糖尿病 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时机选择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的适当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研究血流动力学稳定的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梗死发生7天后不同时间段行CABG对住院死亡比例的影响.收集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238例急性STEMI发生7天后不同时间段行CABG患者资料,排除21例等待手术期间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情况需要行急诊/亚急诊手术患者.217例血流动力学稳定STEMI患者,根据心肌梗死发生至手术的时间间隔分为,7至14天(A)组、15至21天(B)组、≥22天(C)组.对多个风险因素行单因素、多因素相关性回归分析,以确定急性STEMI后各手术时间段是否为手术死亡比例的独立风险因素以及其他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17例患者死亡8例,占3.7%,死因为循环衰竭4例,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肾功能衰竭1例.各组STEMI距手术的平均天数分别为:10.9天、18.3天和26.9天.死亡比例A组5.5%(3/55)、B组2.5% (2/81)、C组3.7%(3/81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女性、严重的左心室功能下降(射血分数<0.45)、磷酸肌酸激酶(CK)≥750 U/L为本组病例术后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STEMI患者心肌梗死发生7天后任何时间段行冠脉旁路移植术都是安全的,女性、左心室射血分数<0.45、CK>750 U/L可能是影响手术死亡比例的独立风险因素. 辛悦 柳涛 高杰 顾松 刘岩 张希涛 颜钧 安向光 苏丕雄关键词: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分流术 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