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峰

作品数:18 被引量:175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镇痛
  • 9篇术后
  • 6篇术后镇痛
  • 5篇关节
  • 5篇关节置换
  • 4篇置换术
  • 3篇神经阻滞
  • 3篇全膝关节
  • 3篇全膝关节置换
  • 3篇膝关节
  • 3篇膝关节置换
  • 3篇吗啡
  • 3篇筋膜
  • 2篇多模式镇痛
  • 2篇疼痛
  • 2篇帕瑞昔布
  • 2篇全膝关节置换...
  • 2篇全髋
  • 2篇全髋关节
  • 2篇全髋关节置换

机构

  • 15篇江苏省中医院
  • 3篇南京军区南京...
  • 2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通大学

作者

  • 18篇赵峰
  • 9篇黄礼兵
  • 8篇崔苏扬
  • 6篇季淑娟
  • 5篇杨光
  • 4篇田伟千
  • 4篇徐建国
  • 4篇季方兵
  • 3篇杨程
  • 3篇姚凤珍
  • 3篇杨建军
  • 3篇汤洋
  • 2篇郭杰
  • 2篇李伟彦
  • 2篇李莎
  • 2篇段满林
  • 2篇郑曼
  • 1篇孙杰
  • 1篇朱阿立
  • 1篇王丹丹

传媒

  • 4篇临床麻醉学杂...
  • 3篇江苏医药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对消化道肿瘤手术后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2
2007年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消化道肿瘤切除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术后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60例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M组术后使用吗啡自控静脉内镇痛(PCIA)泵(负荷剂量0.03mg/kg,1mg/次,锁定时间15min,背景剂量为0);F组,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术后12、24、36h分别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术后采用吗啡PCIA泵,设置同M组;P组,手术开始前30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术后12、24、36h分别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术后采用吗啡PCIA泵,设置同M组。观察6、12、24、36、48h各组静息时视觉模拟评分(VAS)、48h吗啡总用量,并采集麻醉诱导前和切皮后6、12、24h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浆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结果术后6h,P组VAS明显低于M组。术后12h,P组及F组VAS均明显低于M组。此外,M组术后48h吗啡总用量明显多于P组及F组。三组患者术前IL-6、IL-10几乎不可测到,切皮后6h,三组血浆IL-10均达峰值,但M组明显低于P组及F组。切皮后12h三组IL-6达峰值,其中M组明显高于P组及F组,24hM组仍明显高于P组。结论术前预给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能更好的控制消化道肿瘤切除术术后的重度疼痛,并明显减少吗啡用量,此外还能明显减少术后炎症细胞因子IL-6生成,促进抗炎因子IL-10的释放。
张静崔苏扬汪小海季淑娟黄礼兵解珂赵峰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吗啡白细胞介素-10
组织因子与脓毒症的关系被引量:7
2008年
脓毒症是感染继发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重组活化蛋白C的抗凝作用对脓毒症患者已取得肯定疗效,使脓毒症导致的凝血异常受到重视。组织因子是感染诱发的主要凝血因子。该文作者就其与脓毒症的关系作一综述。
赵峰郑曙云徐建国
关键词:脓毒症
不同镇痛药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单个核细胞分泌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镇痛浓度的吗啡、曲马朵和氯诺昔康对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F icoll-Hypaque法分离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24 h,分别观察吗啡(50 ng/m l)、曲马朵(500 ng/m l)和氯诺昔康(300 ng/m l)对正常培养和脂多糖(LPS)2μg/m l刺激下PBMC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的含量变化。结果:吗啡对LPS刺激下和正常培养的PBMC分泌的TNF-α、IL-6和IL-10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曲马朵对LPS刺激下PBMC分泌TNF-α、IL-6和IL-10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而对正常培养的PBMC无明显影响;氯诺昔康可显著抑制LPS刺激和正常培养下PBMC分泌IL-6含量(P<0.01),升高IL-10含量(P<0.05),对TNF-α无明显影响。结论:吗啡对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呈非选择性抑制,不宜用于免疫抑制患者术后镇痛;曲马朵可抑制感染诱发的炎性因子释放,对生理状态下免疫细胞释放炎性递质无显著影响,适合术后可能继发感染患者的镇痛;氯诺昔康可抑制促炎因子IL-6释放,升高抗炎IL-10含量,适合作为伴有炎性反应患者术后镇痛的辅助用药。
赵峰陈海妮段满林杨建军徐建国
关键词:曲马朵氯诺昔康单个核细胞炎性因子
多模式镇痛在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应用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观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多模式镇痛效果。方法 45例行双侧TKA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术前均静脉给予帕瑞昔布40mg,术中膝关节后关节囊予局麻药浸润。术后镇痛:Ⅰ、Ⅱ组采用舒芬太尼0.2、0.3μg/kg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Ⅲ组给予舒芬太尼0.2μg/kg PCIA复合双侧股神经单次阻滞。记录术后6、12、24、48h静息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RVAS)和改良Bromage肌力评分、术后24、48h膝关节主动功能训练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IVAS)以及镇痛药追加次数和不良反应。结果Ⅱ、Ⅲ组术后6、12、24h的RVAS评分和术后24h的IVAS评分低于Ⅰ组(P<0.05),Ⅲ组术后6、12h的改良Bromage肌力评分高于Ⅰ、Ⅱ组(P<0.05),Ⅱ组恶心、呕吐及尿潴留次数多于Ⅰ、Ⅲ组(P<0.05),Ⅰ组镇痛药追加次数多于Ⅱ、Ⅲ组(P<0.05)。结论在静脉给予非甾体药物和部分膝关节腔内局麻药阻滞基础上,双侧TKA术后采用舒芬太尼复合双侧股神经阻滞可以提供更好的镇痛效果。
杨光郑曼崔苏扬赵峰田伟千郭杰
关键词:股神经阻滞罗哌卡因术后镇痛全膝关节置换术
连续腰丛神经阻滞或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比较被引量:30
2013年
目的比较连续腰丛神经阻滞或连续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50例择期腰麻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使用神经刺激器引导,随机均分为连续腰丛神经阻滞组(CLPB组)和连续股神经阻滞组(CFNB组)。术后镇痛负荷剂量0.2%罗哌卡因0.4ml/kg,背景剂量0.2%罗哌卡因5ml/h,冲击剂量2ml/15min,保留镇痛48h。记录术后6、12、24、48h时静息状态VAS评分,术后24、48h膝关节功能锻炼时VAS评分和肌力评分。结果 CLPB组术后各时点静息状态和功能锻炼VAS评分均明显低于CFNB组(P<0.05),肌力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镇痛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连续腰丛神经阻滞对于全膝关节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优于连续股神经阻滞。
赵峰王丹丹杨光黄礼兵杨程崔苏扬
关键词:连续股神经阻滞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
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与关节周围浸润镇痛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suprainguinal 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SFICB)及关节周围浸润镇痛(periarticular local infiltration analgesia,PLIA)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后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40~7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ASA)Ⅰ或Ⅱ级。将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SFICB组和PLIA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的局麻药配方为0.25%罗哌卡因100 mg和肾上腺素100μg共40 ml。比较术后转入麻醉后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2 h、6 h、12 h、24 h、48 h患者静息和运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记录PACU内镇痛药需求,术后24 h及48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补救镇痛例数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术后24 h及48 h"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d-up-and-go,TUG)时间、感觉异常和股四头肌肌力下降的发生情况、首次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静息和运动时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PACU镇痛药需求、0~24 h和24~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补救镇痛人数以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4 h,SFICB组患者TUG时间长于PLIA组,感觉异常和肌无力发生例数显著多于PLIA组(P <0.05);两组48 h TUG时间、下床时间和出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SFICB和PLIA均可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但是PLIA对术后肢体感觉和股四头肌肌力影响小。
黄礼兵赵峰汤洋杨程季沐梵季方兵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
氯胺酮对内毒素诱发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氯胺酮对内毒素诱发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脓毒症模型的采用内毒素刺激(尾静脉注射脂多糖5mg·kg-1)的方法。7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12组。其中,6组于用药2h后处死,另外6组于6h后处死。2h后处死的动物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凝胶电迁移(EMSA)测定PBMC的NF-κB活性,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6h后处死的动物测定肺组织湿重与干重比以及髓过氧化物酶活性(MPO)。结果体内注射内毒素可以导致明显的肺损伤,表现为肺组织中MPO活性增加,湿重与干重比增大,TNF-α、IL-6浓度升高,PBMC的NF-κB的活性增加。氯胺酮(5或50mg·kg-1·h-1)抑制NF-κB的活性。50mg·kg-1·h-1氯胺酮还可以抑制肺组织中TNF-α、IL-6的升高,预防MPO活性增加,防止湿重与干重比增大。结论氯胺酮超过麻醉剂量时可以抑制内毒素诱发的肺部炎症反应,减轻肺损伤。
赵峰杨建军孙杰徐建国段满林李伟彦刘红军
关键词:内毒素氯胺酮NF-ΚBIL-6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雷米芬太尼麻醉术后镇痛的影响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研究术中持续输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雷米芬太尼麻醉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复合雷米芬太尼组(研究组)和单纯雷米芬太尼组(对照组)。两组均接受雷米芬太尼1μg/kg诱导和0.5μg·kg-1·min-1持续输注;研究组加用氯胺酮0.15 mg/kg诱导和2μg·kg-1·min-1术中持续输注。记录术后患者清醒和拔管时间,气管拔管即刻、术后6、12、24、36和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气管拔管前的躁动次数和患者自控镇痛(PCA)总次数。结果研究组患者气管拔管即刻、术后6、12、24、36和48 h的VAS和PCA总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清醒和拔管时间、躁动次数以及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持续输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能显著降低雷米芬太尼麻醉术后VAS,减少患者PCA次数,提高患者镇痛满意度。
赵峰季淑娟朱阿立崔苏扬
关键词:氯胺酮雷米芬太尼术后镇痛
帕瑞昔布钠对肿瘤术后患者吗啡镇痛的影响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 评价帕瑞昔布钠不同方式给药对肿瘤患者术后吗啡镇痛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切皮前15 min、术后12 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B组关腹时、术后12 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C组不用帕瑞昔布钠作为对照.三组术后均应用吗啡行患者自控镇痛(PCA).记录PACU(麻醉恢复室)停留期间、首次要求镇痛时间、术后2、4、12、24、48 h的VAS评分,48 h吗啡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和B组术后2、4 h的VAS评分低于C组(P〈0.05),A组术后12 h的VAS评分低于B、C组(P〈0.05);A、B组患者在PACU要求镇痛人数较C组显著减少(P〈0.05);A、B组患者首次需求镇痛时问较C组延长,而A组明显长于B组(P〈0.05);与C组比较.A、B组术后48 h吗啡用量显著减少,且A组少于B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肿瘤患者术后镇痛中,帕瑞昔布钠能够在减少吗啡用量的基础上提供更好的镇痛效果,而且切皮前给药比关腹时给药更有优势.
黄礼兵季淑娟姚凤珍赵峰崔苏扬
关键词:镇痛
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采用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口服治疗)和对照组30例(加巴喷丁胶囊口服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分别使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和匹兹堡睡眠指数评分量表(PSQI)评估临床疗效,并记录治疗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和3个月,两组患者VAS、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眩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6.7%vs 73.3%,P<0.01)和显效率(90.0%vs 56.7%,P<0.05)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椎旁阻滞联合中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起效快,镇痛效果显著,副作用小,中西医结合效果显著。
赵峰季淑娟李莎徐钢姚凤珍黄礼兵季方兵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血府逐瘀汤加巴喷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