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敬华

作品数:57 被引量:252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2篇糖尿
  • 22篇糖尿病
  • 15篇糖尿病患者
  • 15篇病患
  • 14篇胰岛
  • 14篇胰岛素
  • 13篇甲状腺
  • 13篇2型糖尿
  • 13篇2型糖尿病
  • 9篇碘缺乏
  • 9篇2型糖尿病患...
  • 8篇碘缺乏病
  • 8篇胰岛素强化
  • 8篇胰岛素强化治...
  • 7篇儿童
  • 6篇血清
  • 6篇食盐加碘
  • 6篇加碘
  • 5篇脂肪
  • 5篇全民食盐加碘

机构

  • 45篇安徽医科大学...
  • 1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马鞍山市人民...
  • 1篇安庆市第二人...

作者

  • 57篇贾敬华
  • 32篇王长江
  • 23篇章秋
  • 22篇刘树琴
  • 20篇汪延华
  • 19篇王佑民
  • 19篇胡红琳
  • 17篇杨明功
  • 16篇潘天荣
  • 16篇陈明卫
  • 15篇赵广碧
  • 14篇何勇
  • 13篇邓大同
  • 12篇储小宏
  • 10篇孙桂华
  • 9篇代芳
  • 5篇徐胜前
  • 5篇帅宗文
  • 4篇包爱民
  • 4篇左祥生

传媒

  • 11篇安徽医科大学...
  • 9篇中国地方病学...
  • 5篇中国糖尿病杂...
  • 5篇安徽医学
  • 3篇中国骨质疏松...
  • 3篇中国地方病防...
  • 3篇中国临床保健...
  • 2篇临床内科杂志
  • 2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河南医药信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2
  • 3篇2001
  • 5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8
  • 6篇1997
  • 6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3
  • 1篇1989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02例酮症倾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酮症倾向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102例酮症倾向2型糖尿病在胰岛素降糖治疗1个月后,停用胰岛素给予口服降糖药单用或联合治疗,接受至少1年的随访。根据最终的治疗方案,分为口服降糖药(OHA)组和胰岛素治疗(INS)组。结果(1)经过1年的随访,77.5%的患者通过口服药物可将血糖得到较满意的控制,22.5%的患者因严重高血糖或酮症需要再次接受胰岛素治疗。(2)酮症倾向的2型糖尿病具有普通2型糖尿病许多类似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生理特征。(3)与INS组相比,OHA组起病时的血糖、HbA1c、胰岛素强化治疗达标时间、男性构成比较低,而BMI、甘油三酯、糖尿病家族史构成比较高(P〈0.05)。(4)在高血糖得到控制后,OHA组胰岛素分泌指数(MBCI)和MBCI的变化值均大于INS组(P〈0.05)。(5)多元回归分析发现,高血糖控制后的MBCI、:BMI为选择不同治疗方案(口服药治疗或胰岛素治疗)的主要参考因素。结论酮症倾向2型糖尿病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亚型。在短期胰岛素治疗后,大多数可以改用口服降糖药,高血糖控制后的MBCI、:BMI将有助于不同降糖方案的选择。
陈明卫贾敬华邓大同胡红琳何勇潘天荣王佑民王长江
关键词:酮症倾向糖尿病
持续6年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影响的观察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观察长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新诊断未合并明显动脉粥样硬化(AS)的T2DM患者炎症因子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影响。方法30例新诊断T2DM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6年,每年检测血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及CIMT。结果随访期间研究对象胰岛素日用量<30U/d,体重、hsC-RP、TNF-α、ICAM-1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先降低后升高。相关性分析显示,CIMT与体重、HbA1c、hsC-RP、TNF-α、ICAM-1和HOMA-IR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新诊断未合并明显AS的T2DM患者采用生理剂量胰岛素强化治疗,短期内可减轻慢性炎症,阻止AS发生发展,长期获益还有待研究。
戴尧陈明卫张超学胡红琳邓大同王长江贾敬华王佑民
关键词:胰岛素强化治疗炎症因子
可乐定对体外循环病人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影响
1997年
可乐定对体外循环病人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影响顾尔伟1贾敬华2吴蓉蓉1体外循环(CPB)手术期间,机体应激反应强烈。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是这种应激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中枢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可乐定通过抑制垂体ACTH分泌,降低血浆皮质醇水平,应能调节CP...
顾尔伟贾敬华吴蓉蓉
关键词:体外循环皮质醇机体应激反应
二甲双胍和游泳运动对肥胖大鼠不同组织内脏脂肪素蛋白表达和血清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游泳运动及二者联合干预对肥胖大鼠血清、皮下脂肪、肾周脂肪和肌肉组织内脏脂肪素(Visfatin)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为普食组(ND,n=10)和高脂组(HD,n=60),HD组建成肥胖模型(n=40)后随机分为肥胖对照组(OB),二甲双胍组(MET)、游泳组(SWI)、二甲双胍+游泳组(M+S),各10只。测定干预6周前后各组体重(BW)、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清Visfatin。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皮下脂肪、肾周脂肪和肌肉组织各组Visfat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干预前,肥胖模型各组BW、FPG、TG、TC、FIns及Visfatin较ND组升高(P<0.01或P<0.05)。干预后,MET组、SWI组、M+S组BW、TG、TC、FPG、FIns及Visfatin较OB组降低(P<0.01或P<0.05)。(2)肾周脂肪、皮下脂肪及肌肉组织的OB组Visfatin蛋白表达量较ND组增加(P<0.01),以肾周脂肪显著(P<0.05),皮下脂肪与肌肉组织表达量无差异。肾周脂肪和皮下脂肪MET组、SWI组、M+S组较OB组降低,以MAS组显著(P<0.05),MET组与SW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肌肉组织MET组、SWI组、M+S组与OB组Visfatin蛋白表达无差异,干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FPG、FIns与Visfatin水平呈线性正相关相关(P<0.01或P<0.05)。结论 Visfatin主要表达于内脏脂肪,参与肥胖大鼠的糖脂代谢,二甲双胍和游泳运动可下调肥胖大鼠血清、皮下脂肪和肾周脂肪Visfatin的表达,对肌肉组织Visfatin表达无影响。
高雅王长江代芳罗莉贾敬华胡红琳沈继龙
关键词:二甲双胍内脏脂肪素肥胖
初诊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比较初发2型糖尿病酮症与非酮症及1型糖尿病酮症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82例初发2型糖尿病并发酮症或酮症酸中毒的患者,分别与89例不伴酮症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及64例1型糖尿病并发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患者就其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初发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有如下特点:①血糖水平高于2型糖尿病非酮症患者;②胰岛功能介于1型糖尿病酮症与2型糖尿病非酮症患者之间;③BMI及血脂水平高于1型糖尿病酮症患者;④酮症的发生以感染为常见诱因,占42.7%;⑤酮症程度较1型糖尿病酮症轻。结论伴酮症或酮症酸中毒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高的血糖水平,胰岛B细胞功能较差,感染是2型糖尿病酮症的主要诱因。
叶景璐王长江胡红琳贾敬华章秋潘天荣
关键词:2型糖尿病酮症回顾性分析
两种不同治疗方案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长期缓解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治疗方案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长期缓解的影响。方法新诊断的T2DM患者84例,经过2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后,随机分为2组:二甲双胍组(MET组)和胰岛素增敏剂组(TZD组),追踪观察至少1年时间,了解两种治疗方案在诱导糖尿病病情缓解作用方面的可能差异。结果①随访1年时,MET组缓解率66.7%(28/42),TZD组缓解率71.4%(30/42),两组间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P>0.05)。②在1年随访结束时,与MET缓解组相比,TZD缓解组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更低,1.14±0.22vs 1.46±0.25(P<0.05),100g馒头餐后30分钟内INS增值与血糖增值的比值(△I30/△G30),2.61±0.29vs 2.08±0.33以及HOMA-IR、△I30/△G30的1年随访结束各自变化值均更高(P<0.01)。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应用二甲双胍以及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均可获得较高的长期缓解机会。胰岛素增敏剂可能较二甲双胍能更好改善T2DM的病理生理缺陷。
汪珊珊陈冬陈明卫贾敬华胡红琳何勇邓大同王长江王佑民
关键词:胰岛素二甲双胍
NIDDM患者继发性磺脲类失效发生机制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4
1997年
选继发性磺脲类失效(18例)和有效(18例)两组NIDDM病人,行前后两次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继发失效组中11例再同时服优降糖重复OGTT。根据Cederholm等法计算胰岛素释放指数(IRG)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SI)。结果示继发失效前与有效组比,IRG无显著性差异,但SI减低明显(P<0.05);继发失效后与有效组其IRG和SI均减低,分别减少45%和34.6%、38.3%和11.4%。继发失效组加服优降糖重复OGTT,则见IRG上升(P<0.05),而SI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继发性失效病人可能存在更明显的胰岛素抵抗性,即胰岛素抵抗明显或SI下降明显者更易发生继发失效。
王佑民张秀华贾敬华刘树琴孙桂华
关键词:非胰岛素依赖型继发性磺脲类失效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五种治疗方案临床疗效观察(附389例资料分析)被引量:5
1997年
为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治疗方案,本文对近年临床实施的五种方案389例疗效观察结果作了总结。发现益钙宁(鳗鱼降钙素,ElcatoninElc),或其联合方案对止痛效果肯定、迅速;骨密度(BMD)也有明显提高。尤其Elc加钙尔奇D方案效果最好。利维爱(livial)加钙尔奇D有效但缓慢。而单纯钙尔奇D近期效果不肯定。并对方案与适用人群作出了建议。
汪延华贾敬华赵广碧杨明功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钙尔奇D临床疗效观察止痛效果利维爱
合肥地区脑力劳动妇女绝经前后骨密度和垂体-性腺功能状态及其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选取合肥女性脑力劳动者526例,用SPAⅣ型骨密度仪检测桡骨骨密度及放射免疫法测定性激素。发现骨量峰值在40~44岁,较一般报告迟5~10年。接着,围绝经期线密度和面密度分别以11%和7.1%的年丢失率急剧跌落。以后,以1%左右作较慢而进行性降落。激素测定的结果反映绝经期垂体促性腺功能呈持续高反应状态;卵巢功能则处于进行性衰减过程。围绝经期功能反应极度活跃,而绝经≥10年见有缓解。相关分析证实骨密度与FSH、LH、E2、T、PRL相关,肯定了骨密度与垂体-性腺功能状态的线性关系。提示防治监测标准应包括诸相关激素和FSH/LH指标。
汪延华贾敬华赵广碧章秋刘树琴杨明功储小宏王长江左祥生
关键词:性腺功能骨密度绝经前后FSH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原因探讨被引量:1
1996年
磺脲类药物(SU)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NIDDM)降血糖治疗中应用最广的药物。临床发现,有部分患者在开始应用SU的一段时间内有效,而后发生失效。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2~1995年间收治的应用SU治疗继发性失效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探讨引起失效的原因。
刘树琴王佑民贾敬华王华菊
关键词:糖尿病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