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文钢

作品数:36 被引量:157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农业科学
  • 1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茶树
  • 8篇生化成分
  • 7篇茶品
  • 6篇牛皮
  • 6篇绿茶
  • 6篇茶品质
  • 4篇幼苗
  • 4篇土壤
  • 3篇制茶
  • 3篇种质
  • 3篇种质资源
  • 3篇绿茶品质
  • 3篇安吉白茶
  • 3篇白茶
  • 3篇茶叶
  • 2篇得率
  • 2篇性状
  • 2篇选育
  • 2篇育苗
  • 2篇制茶品质

机构

  • 25篇四川农业大学
  • 19篇贵阳学院
  • 2篇四川米仓山茶...
  • 1篇四川省园艺作...

作者

  • 36篇谢文钢
  • 20篇唐茜
  • 11篇刘燕
  • 8篇黄福涛
  • 7篇谭礼强
  • 7篇韩楠
  • 6篇王继玥
  • 5篇严学芬
  • 4篇赵许朋
  • 3篇周晓兰
  • 3篇邵济波
  • 2篇陈玮
  • 2篇刘绍杰
  • 2篇杨安
  • 2篇宋常美
  • 2篇石登红
  • 2篇杨丹
  • 2篇李伟
  • 2篇刘阳
  • 2篇杜斌

传媒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蚕桑茶叶通讯
  • 2篇浙江农业学报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北方园艺
  • 1篇食品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四川农业科技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茶叶科学
  • 1篇福建茶叶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茶叶通讯
  • 1篇热带农业科学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第十六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茶树生长用育苗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树生长用育苗架,包括立柱、限位杆、托盘和横杆,相邻的两个所述立柱的之间焊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内限位卡接有托盘,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柱,所述横杆的一端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横杆背离通孔的一端开设...
刘燕谢文钢严学芬旦艺豪吴俨
文献传递
HS-SPME/GC-MS分析“乌牛早”绿茶香气被引量:6
2019年
为了探究茶树品种“乌牛早”所制绿茶主要香气特征成分,以福鼎大白茶所制绿茶为对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联用质谱法(HS-SPME/GC-MS),对扁形、卷曲形、珠形等三种类型共6个绿茶的香气特征成分及组成比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个绿茶共检测出77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烷烃、醇类、萜烯类、醛类及酮类等5类化合物。烷烃类含量比例最高,醇类含量次之。其主要香气成分:2,6-二甲基环己醇、环氧芳樟醇、δ-杜松烯和β-紫罗酮。此外,卷曲形茶还含有5-叔丁基-3,5-己二烯-2-酮和α-白菖考烯;扁形茶还含有α-白菖考烯和2,3-辛二酮;珠形茶还含有壬醛、苯甲醇和苯乙醇,香气成分含量比例差异较大。与“福鼎大白茶”所制绿茶比,“乌牛早”所制绿茶还含有α-白菖考烯。结论:“乌牛早”所制绿茶主要香气成分:2,6-二甲基环己醇、环氧芳樟醇、δ-杜松烯、β-紫罗酮和α-白菖考烯等,以呈花香物质为主。
谢文钢范仕胜刘燕刘阳陈智雄严学芬赵志燊白福情
关键词: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乌牛早绿茶香气成分
干旱胁迫对黄秋葵幼苗生长以及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通过PEG模拟干旱胁迫,初步研究干旱胁迫对黄秋葵幼苗生长及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2个品种的叶柄长、株高、茎粗、根长、苗鲜重、苗干重、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功能叶面积以及抗旱系数均随着PEG浓度的增加而减少,表明干旱胁迫抑制了黄秋葵幼苗的生长,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其抗性逐渐减弱;2个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均随PEG浓度的增加而减少,说明干旱胁迫抑制了黄秋葵的光合能力。相关性分析表明,黄秋葵叶柄长、株高、茎粗、根长、苗鲜重、苗干重、最大叶宽、最大叶长、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均与抗旱系数极显著相关,说明相关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可作为干旱胁迫下黄秋葵幼苗的抗旱性鉴定指标。
王继玥陈俊峰卯丹刘燕谢文钢杜斌杨丹宋常美
关键词:干旱胁迫光合特性
藏茶茶褐素组分特征及其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活性的比较被引量:5
2020年
借助膜分离技术对藏茶茶褐素进行分级制备,得到4个茶褐素组分(theabrownine fractions,TBFs),其分子质量范围分别为5~10 kDa(TBFs1)、>10~50 kDa(TBFs2)、>50~100 kDa(TBFs3)和>100 kDa(TBFs4),并对这4个组分进行理化特性、微观结构和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活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藏茶茶褐素的分子质量不低于5 kDa,4个不同分子质量范围的茶褐素组分均呈弱酸性,具有不同含量的酚羟基、羧基以及蛋白质和多糖等络合物。光谱学分析显示,藏茶茶褐素属多羟基酚类物质,在202 nm附近有一特征吸收峰;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不同茶褐素组分的聚集形态差异明显。活性分析表明,藏茶茶褐素在10~80μg/mL范围内其质量浓度与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呈线性正相关,且各组分间活性差异显著,其中活性最强的茶褐素组分为TBFs4(>100 kDa)。
陈智雄谭礼强张钰玉胥伟赵许朋谢文钢谢文钢刘燕
关键词:藏茶茶褐素膜分离抗氧化活性
古蔺牛皮茶主要生化成分分析及绿茶品质初探被引量:6
2014年
根据植物学特征,将具代表性的四川古蔺牛皮茶茶树分为8种(Ⅰ~Ⅷ)类型,测试了其茶鲜叶中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并对所制烘青绿茶品质进行评审。结果表明,古蔺牛皮茶鲜叶中生化成分含量较丰富,游离氨基酸总量为1.73%±0.02%~4.96%±0.11%,茶多酚含量为19.04%±0.42%~36.57%±0.57%,咖啡碱含量为3.28%±0.03%~5.22%±0.04%,水浸出物含量为37.46%±0.09%~47.79%±0.37%,儿茶素总量为(104.73±4.44)^(194.60±8.52)mg/g。其中Ⅴ类的咖啡碱含量达5.22%±0.04%,为高咖啡碱材料,同时其茶多酚含量为36.57%±0.57%及EGCG含量为(82.80±1.05)mg,Ⅱ类游离氨基酸总量最高,为4.96%±0.11%为氨基酸含量较高的育种材料,可从中选育功能成分含量较高的茶树品种。结合主要生化成分含量、酚/氨值及儿茶素组分等可推论,Ⅴ类适制红茶,Ⅱ类类制绿茶品质最优。
谢文钢黄福涛韩楠李翃舸唐茜
关键词:生化成分绿茶品质
安吉白茶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被引量:18
2011年
从安吉白茶的栽培种植历史、栽培技术措施、生化品质和返白机理四个方面对安吉白茶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提出了安吉白茶的发展现状和思路,为发展和引种安吉白茶提供理论参考。
谢文钢邵济波韩楠周晓兰唐茜
关键词:安吉白茶
茶树短穗扦插育苗关键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茶树良种的繁育是加快良种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环节,但常规育苗周期一般为13~18个月,周期长,出圃数较少且管理成本高。为进一步提高茶苗出圃率、苗木质量和育苗效益,本课题组和茅河乡香水苗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经多年的试验和生产应用,结合川西茶区实际,研究总结出一套茶树短穗扦插的关键技术,主要通过使用旋耕机整地、提高苗圃土地利用率和扦插密度、加强苗圃管理来实现多出苗,出壮苗,出圃率及育苗效益均提高1倍以上,该技术目前在四川川西茶区广泛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谢文钢黄福涛李万林丁华唐茜
关键词:茶树短穗扦插
新工艺对米仓山茶生化成分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为克服传统工艺制作的米仓山茶干茶色泽较黄泛灰,欠绿润;香气欠高,滋味浓厚尚鲜等问题,探究米仓山茶新工艺对其主要成分含量及茶叶品质的影响,并与传统工艺下的米仓山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工艺生产的米仓山茶的氨基酸含量为4.36%~4.66%,比传统工艺高7.65%~9.42%;茶多酚含量为16.86%~18.41%,比传统工艺低4.59%~7.87%,其中儿茶素总量比传统工艺低2.69%~5.64%。新工艺所制米仓山茶外形扁直绿润,栗香浓郁,滋味浓醇。新工艺具有一定的增氨降酚作用,增强其鲜爽味,改善茶叶品质,所制绿茶品质更佳。
张冬川谢文钢唐茜何旭伦朱万成何纪凇
关键词:生化成分
一种从茶鲜叶中提取花青素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茶鲜叶中提取花青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茶鲜叶制成浆料;(2)对浆料进行酶解处理,并收集酶解后的滤液;(3)对步骤(2)所得滤液进行至少两次浸提,得浸提液;(4)将浸提液在70~75℃、0.05...
唐茜李伟谭晓琴谭礼强陈玮黄嘉诚范虹利杨纯婧谢文钢张利萍王鑫
四川地方中小叶茶树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被引量:13
2019年
为保护和鉴定四川茶树资源,并进行特异资源的挖掘,对109份四川中小叶茶树资源的30个表型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和主成分聚类分析。研究表明,四川中小叶茶树资源的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平均分别为32.27%和0.98,茶树资源性状差异明显,多样性较丰富。主成分聚类分析显示,12个主成分因子的累积贡献率为71.14%,将供试材料聚类分为8个类群,且与供试材料的原产地关系较小。四川中小叶茶树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且各原产地茶树表型性状差异较大,可为四川茶树核心种质库的构建和茶树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谢文钢李晓松李伟唐茜
关键词:茶树种质资源表型性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