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之晨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福建省卫生厅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段食管癌术后复发部位的研究
- 第一部分食管癌术后复发部位与原淋巴结转移部位关系的研究 目的:分析食管癌三野根治术后(未行放射治疗)的局部复发模式及部位与原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关系。 方法:收集本院2005-2010年胸段食管癌三野根治术后,未行术后放...
- 许之晨
- 关键词:食管癌复发部位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
- 不同肺体积定义对肺癌放疗剂量学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评估不同的正常肺体积定义对肺癌放疗计划的肺剂量学影响。[方法]收集接受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20例,均用CT模拟定位。勾画肺癌靶区GTV、CTV、PTV-GTV、PTV-CTV及危及器官(OAR)。正常肺体积按4种定义分别勾画,A组:双肺体积包含GTV;B组:双肺体积减去GTV;C组:双肺体积减去CTV;D组:双肺体积减去PTV-GTV。获取不同肺体积定义的肺剂量学参数值V5、V20、MLD,以B组为对照组分别与其余三组配对比较肺的剂量学参数。[结果]不同肺体积定义会导致肺剂量参数值显著变化(P值均小于0.000),各参数值变化幅度与GTV大小呈正相关,其中肺V20相关性较V5及MLD强。当以GTV/双侧肺体积代表GTV因素时,能更好地反映GTV大小对肺剂量参数指标的影响。[结论]肺癌靶区勾画中肺体积的不同定义影响正常肺剂量学。
- 李建成陈诚潘建基李奇欣刘迪张和平许之晨王玲华
- 关键词:肺肿瘤放射疗法
- 沙利度胺联合累及野放疗治疗高龄(≥75岁)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观察
- 2022年
- 目的:观察累及野调强放疗加或不加沙利度胺对75岁以上食管癌患者的近期疗效、相关副反应及远期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累及野照射(involved-field irradiation,IFI)且符合条件的高龄(≥75岁)食管癌患者,按是否加用沙利度胺分为单纯放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单纯放疗组仅接受IFI,联合治疗组则在接受IFI的基础上,从放疗第一日至放疗最后一日每日睡前口服沙利度胺100mg。收集其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级等临床资料用于分析,并探讨其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失败模式。结果:研究共收集到90例患者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其中45例患者仅接受IFI(单纯放疗组),45例患者在IFI的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与单纯放疗组相比,客观有效率(84.44%vs 77.77%;χ^(2)=0.653,P=0.419)、疾病控制率(97.77%vs 95.55%;χ^(2)=0.345,P=0.557)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骨髓抑制的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发生率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26.67%vs 22.22%;χ^(2)=0.241,P=0.624)。联合治疗组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放疗组(28.89%vs 55.56%;χ^(2)=6.559,P=0.010),且发生放射性食管炎的平均时间为放疗第(16.23±3.13)天,明显晚于单纯放疗组第(10.30±2.0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70,P<0.001)。联合治疗组中,发生放射性食管炎的患者IL-6平均水平为(13.86±7.10)pg/mL,明显低于单纯放疗组(28.84±12.3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18,P=0.001)。两组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78%vs 22.22%;χ^(2)=0.278,P=0.598)。联合治疗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7.8%、44.4%、26.7%,单纯放疗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3.3%、37.7%、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27,P=0.14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5.6%、40.0%、22.2%,单纯放疗组患者的1、2、3年局部控制率则分别为57.7%
- 许之晨李建成苏宝安陈炬辉
- 关键词:食管癌沙利度胺高龄患者
- 食管癌术后放疗与未放疗局部复发的比较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通过分析行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患者的单纯手术组与术后预防性放疗组局部复发的模式,评估术后放疗对局部控制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5~2010年行胸段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239例,分为单纯手术组(175例)与预防性放疗组(64例),分析比较二者局部复发模式的差异。结果 239例食管癌术后患者中,单纯手术组与预防性放疗组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的类型均以淋巴结转移最为多见,分别占90.29%与95.31%;在淋巴结转移中均以纵隔淋巴结转移为多见。单纯手术组胸上段食管癌腹部淋巴结的复发显著低于胸中段及胸下段(χ2=9.452,P=0.009)。术后预防性放疗组的患者上纵隔淋巴结的复发显著低于单纯手术组(χ2=7.615,P=0.006)。而单纯手术组与术后预防性放疗组的颈部淋巴结复发(χ2=1.242,P=0.265)、中纵隔淋巴结的复发(χ2=0.023,P=0.880)、腹部淋巴结的复发(χ2=1.470,P=0.22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部、上纵隔区、中纵隔区是胸段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的主要部位。术后预防性照射上纵隔区对减少该部位的复发有很大价值,术后放疗靶区须包括上纵隔区。胸下段食管癌及原腹部淋巴结转移可能是腹部相应转移区域预防性放疗的指征。
- 李建成许之晨潘建基王玲华陈明芬杨燕
- 关键词:食管肿瘤手术局部复发术后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