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裴晓林

作品数:13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酶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生物学
  • 4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1篇乳酸
  • 11篇L-乳酸
  • 8篇乳杆菌
  • 8篇基因组改组
  • 8篇发酵
  • 5篇鼠李糖
  • 5篇干酪
  • 5篇干酪乳杆菌
  • 3篇选育
  • 3篇鼠李糖乳杆菌
  • 3篇菌株
  • 3篇发酵生产
  • 2篇亚种
  • 2篇玉米浆
  • 2篇乳酸发酵
  • 2篇米浆
  • 2篇耐酸
  • 2篇耐酸性
  • 2篇发酵工艺
  • 2篇干酪乳杆菌鼠...

机构

  • 13篇吉林大学
  • 6篇吉林农业大学

作者

  • 13篇裴晓林
  • 8篇于雷
  • 7篇冯雁
  • 7篇王玉华
  • 7篇李岩
  • 6篇雷霆
  • 1篇刘景圣
  • 1篇张作明
  • 1篇王秀娟
  • 1篇王萍

传媒

  • 4篇食品科学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技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干酪乳杆菌改组菌株及发酵生产L-乳酸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酸速率快及耐酸性强的干酪乳杆菌基因组改组菌株及该菌株发酵生产L-乳酸。该菌株于2005年9月2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66。分类命名为干酪乳杆...
冯雁王玉华李岩裴晓林于雷
文献传递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基因组改组干酪乳杆菌Lc-F34生产L-乳酸发酵条件研究
2009年
随着L-乳酸在可降解塑料中的应用逐渐增加,乳酸发酵生产受到广泛重视。为了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率,对于用于工业生产的菌株——基因组改组菌株Lc-F34,优化其发酵工艺是十分必要的。本实验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干酪乳杆菌基因组改组菌株Lc-F34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研究,获得该菌株的发酵工艺为:最适pH5.5,温度40.2℃。
王玉华裴晓林李岩王萍
关键词:L-乳酸发酵工艺
L-乳酸生产菌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被引量:10
2008年
对L-乳酸生产菌的分批发酵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对Logistic方程、Luedeking-Piret方程和Luedeking-Piret-Like方程进行最优参数估计和非线性拟合,得到了菌体生长、产物生成和底物消耗的动力学模型和模型参数。对动力学模型的拟合曲线进行分析,发现发酵实验值与拟合值能较好地拟合。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反映L-乳酸分批发酵过程。
于雷裴晓林雷霆
关键词:L-乳酸发酵动力学模型
应用基因组改组技术选育L-乳酸高产菌株及其发酵工艺研究
聚乳酸(PLA)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领域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从而增大了市场对高光学纯度L-乳酸的需求量。本研究采用基因组改组技术(genome-shuffling)对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
裴晓林
关键词:L-乳酸基因组改组玉米浆分批补料发酵
文献传递
鼠李糖乳杆菌培养基成分的快速筛选(英文)被引量:2
2007年
本实验利用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快速筛选鼠李糖乳杆菌(L.rhamnosusMEE539)的培养基成分。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从碳源和氮源中筛选出影响显著的成分,然后将这些成分连同表面活性剂和矿物质进行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表明,在27种被测成分中葡萄糖、糖蜜、酵母粉、玉米浆、土温80和硫酸锰对鼠李糖乳杆菌发酵的影响最显著,置信度均大于95%。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相结合可以降低试验劳动强度,减少培养基配制的差错,有助于不同种类培养基成分的快速筛选。
于雷雷霆裴晓林
关键词:单因素试验
基因组改组提高干酪乳杆菌耐酸性生产L-乳酸被引量:20
2006年
首先采用紫外线与亚硝基胍两种传统微生物诱变方法对干酪乳杆菌进行诱变,经低pH平板、碳酸钙平板和摇瓶试验获得了5株耐酸性提高的突变菌株。以获得的突变菌株为出发菌株,应用灭活双亲原生质体融合后致死损伤得到互补获得活性融合子的方法,对其进行基因组改组,经过低pH平板、碳酸钙平板和摇瓶筛选,获得4株可以在pH3.8平板上旺盛生长且产酸量较高的改组菌株。将改组菌株与原始菌株分别于pH3.8和3.4的YE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改组菌株能够在原始菌株无法生存的pH条件(pH3.4)下生长。在pH3.8的条件下,对改组菌株与原始菌株的发酵特征进行比较,37℃发酵48小时后,改组菌株产酸量为原始菌株的2.4倍,表明基因组改组技术能有效提高多基因调控表型的进化。
王玉华李岩裴晓林冯雁
关键词:基因组改组干酪乳杆菌耐酸性L-乳酸
干酪乳杆菌改组菌株、制备方法及发酵生产L-乳酸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酸速率快及耐酸性强的干酪乳杆菌基因组改组菌株、改组菌株的制备方法及该菌株发酵生产L-酸。该菌株于2005年9月2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66。...
冯雁王玉华李岩裴晓林于雷
文献传递
耐糖鼠李糖乳杆菌发酵生产L-乳酸的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对一株耐糖鼠李糖乳杆菌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发酵生产L-乳酸进行研究。考察了接种量、发酵温度、pH和中和剂对乳酸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5%(w/w),温度40℃,pH6.3,中和剂为氨水。当初始葡萄糖浓度为200g/L时,在16L罐中分批发酵90h,L-乳酸浓度达到182.8g/L,转化率为91.4%,产酸速率为2.03g/(h·L)。
于雷裴晓林雷霆
关键词:L-乳酸鼠李糖乳杆菌
L-乳酸发酵培养基中氮源的优化被引量:16
2007年
为减少L-乳酸发酵培养基中的酵母粉用量以降低生产成本,对培养基中的氮源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选择出玉米浆干粉作为与酵母粉进行优化的氮源。从响应面法的分析结果中得出,玉米浆在模型方程的一次和二次项上均比酵母粉显著而两者交互作用不显著,这表明玉米浆部分代替酵母粉是可行的;同时,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了两种氮源的最佳配比。当培养基中玉米浆的含量为32.23g/L,酵母粉的含量为3.17g/L时,乳酸的实际最大产量为103.71g/L,乳酸产量有5.3%的少许下降,而酵母粉的用量减少了84%。
于雷雷霆裴晓林冯雁
关键词:L-乳酸氮源响应面法玉米浆
L-乳酸菌种的选育及生产技术研究
冯雁王玉华于雷李岩裴晓林张作明雷霆
该项目以干酪乳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线与亚硝基胍两种诱变方法获得用于基因组重组的出发菌株,应用亲本原生质体灭活后再融合获得活性融合子的方法,对干酪乳杆菌进行基因组改组,经过低pH平板、CaCO_3平板和摇瓶筛选,获得产...
关键词:
关键词:L-乳酸发酵工艺菌种选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